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 教本(2)班 张婷婷 2001694245指导教师: 白彦茹 教授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是指在教学中,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合成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本文采用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湛江市赤坎区某一所市一级小学的师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在该校师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实效性不高等一般性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主要有三个因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一、引言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将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的重任。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指在教学中,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合成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直至19世纪,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并具体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20世纪4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道奇提出了关于竞争与合作的目标结构理论,为课堂合作学习理论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最终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现代合作学习研究热潮。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以及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人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名称和表述也相应的存在着差异。在名称上,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学”。这一教学流派主张“改善师生关系、淡化分数、使学生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的思想” 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在表述上,美国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我国台湾的教育学者林生傅先生在论及合作学习时指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效关系到团体的荣辱。” 尽管如此,我们不难发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一致的认识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本质特征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教师的监控之下。” 徐吉志,李霞.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2005,(2):49-50。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则变成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体,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合起来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组内成员进行合作以共同完成某一预定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奖励对象是小组成员的总体成绩。传统教学是以个人为奖励对象,学生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则是以整个小组为奖励对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竞争转变成合作。我国的合作学习思想源远流长。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而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项研究与实验表明,合作学习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它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实效性低等。借此,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低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望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其实效性。二、调查研究(一)调查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广泛,然而,许多教师对其理论和实践的掌握并没有做深入探讨,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开展,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不高。为此,笔者特设计本次调查,编制了两份调查问卷,问卷1为教师问卷;问卷2为学生问卷。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富有实效性,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对湛江市赤坎区某一所市一级小学中的11名语文教师及第二、三学段的80名学生进行调查。笔者分别在三、四、五、六年级中随机抽取了2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有80名,其中男40名,女40名。被试如实填写调查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则为有效问卷;如有任一题目未填写,则为无效问卷。经统计,教师的有效问卷为10份;学生的有效问卷为80份。经过对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及访谈时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客观的几点见解。三、思考与分析(一)教师方面1、教师观念未更新在10名被试中,有5名教师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仅仅是因为“新课标要求”,而并非“其实效性”。而在访谈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在公开课中适用。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还反映出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率较低的问题。如下图:经常有(问卷2的第4题:语文老师上课时,有没有叫你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绝对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每次都有) 我们从学生对“经常有”这一选项的选择就可以看出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的明显差别。尽管六年级学生选择“经常有”这一选项的人数比五年级多3人,但总体来看,第三学段比第二学段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率要低。使用频率的降低加之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控,就容易导致其实效性的降低。2、教师没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题目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在常规课备课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题目,甚至没有渗透新课标精神,而是按照传统教学中的教法进行教学。有的教师还承认自己仍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的观念根深蒂固。3、分组及分派职务不完善(1)当问及“您所教班级的小组是如何分配?”时,有4名教师选择“按照学生的座位前后分”;有1名教师选择“让学生自由组合”;有5名教师选择“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可见,仍有些教师在分组上没有进一步完善,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全面考虑。(2)当问及“您有没有给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分配职务?”时,有4名教师选择“有”;有6名教师选择“没有”。可见,教师没有重视对小组中每个成员职务的分配。4、在时间掌握上存在差异 调查中发现,教师在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上存在差异。综合来看,教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跨度为“15分钟”;合作学习的时间跨度为“310分钟”。这是由教师的主观因素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5、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根据问卷2的第5题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自主合作”即“思考讨论”这一环节上把握得不太好。如下图: (问卷2第5题:在小组讨论前,老师有没有让你们先自己想一想呢?绝对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每次都有)上图反映出,随着学生级别的增大,越来越少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在他们开展小组讨论之前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可见,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之前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几率与学生的级别成反比。6、教师在参与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自我矛盾对调查问卷中的第10题“当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您通常:站在一旁观察;巡堂但不参与;巡堂并参与个别组;巡堂并参与每个组;其他。”的回答,10名教师都选择“巡堂并参与个别组”。但是,在下一题的调查中竟然有5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可见,教师自身存在自我矛盾,既然是参与个别小组,又怎能对全班的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呢?这是教师没有提供真实情况的反映。7、课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率低 当教师被问及在课后“有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6名教师选择“偶尔会有”;有4名教师选择“经常会有”。然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反映更为强烈。如下图:绝对没有图(c)上图是对问卷2中第14题“下课后,语文老师有没有让你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绝对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每次都有)?”的数据统计图。如图示,在六年级的20名被试中有18名学生选择“绝对没有”这一选项,仅有2名学生选择“偶尔有”这一选项。可见,高年级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非常贫乏。(二)学生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 在调查中发现,仍有14%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偶尔会”听别人的意见,可见,不会倾听的问题依然存在。2、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会提意见从问卷2的第11题可以看出,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他人提意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下图:上图反映出,随着学生级别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自己的同学仅仅是“偶尔”在开展小组讨论时会给他们提意见。可见,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时给他们的同学提意见的几率与学生的级别成反比。四、讨论与建议(一)教师方面1、准备阶段(1)加强自身的合作意识教师是否具备合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尽管许多教研活动都把合作学习作为重点尽心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可行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案例作为参考,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因此,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加强教师自身的合作意识,才能切实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因此,笔者建议教师首先要从理论上对“合作学习”进行研究,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此外,要对个性案例多作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以便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2)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题目教师对刚入学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从实际行动中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合作后的效果如何。在此,笔者以列表的形式提出几点关于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题目的建议:质 疑实 践体 验一棵很大很大的树,要怎样才能把它抱住呢?教师一人尝试失败。让一学生尝试失败。让一群学生手拉手尝试成功。学生感到趣味无穷,意识到合作可以把很大很大的树抱住,产生愿意与人合作的意向。 开学了,课室的卫生真糟糕!我们该怎么办呢?教师一人打扫,计算时间。组织学生一起打扫,计算时间。比较两个时间长度。学生发现“人多力量大”,一起打扫卫生能够很快把教室打扫干净,一个人打扫,不但时间长,还很累。 秋天是多么美丽,我想把秋天画出来。(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分小组,开展绘画比赛。合作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发挥所长,共同完成任务,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享受娱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应该根据教材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题目。比如桂林山水(人教版第十一册),教师可以在讲到“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时设计一道小组讨论题除了“像老人,像巨象”,桂林的山还像什么?请你描述一下。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瞬间被激发,在独立思考1分钟之后,将自己想到的结果写下来。再拿到小组里讨论,然后将小组各成员的智慧结晶写在文章中该句子的后边,最后再拿到全班分享。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效度,学生们在智慧的相互碰撞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欣赏别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如我要的是葫芦(人教版第三册),教材中就已经设计了一道讨论题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这正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此要把握机会,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体裁,教师应该设计出不同的小组合作题目。教学过程是个多变的过程,没有哪一个环节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灵活多变。(3)精心分组、分派职务为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除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训练之外,教师还要精心的分配小组,让学生在异质小组环境中逐步提高合作意识,学会怎样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等等。在此,所谓的精心分组是指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性别、性格、特长、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来进行合理的配置。从人数多少的角度来看,46人的小组为宜。如图、中,“优”、“良”、“中”、“差”分别表示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后对其评定的等级。图示并非座位的安排,而是反映出46人小组内部各成员间在合作学习中的关系。图 图图 在合作学习中,要让每个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促进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分配职务。因为,“允许每个学生都承担责任,能增加低能力学生的参与,降低高能力学生的统治” 马益珍.美国中小学合作学习的特点与实施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2):46-48。在46人的异质小组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在组内设立几个岗位,如: 组 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合作的机会,组织好纪律。 纪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 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 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或讨论结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当组员人数是5或6人时,还可以灵活设岗,使每人一岗,定时轮换,以保证全体同学参与到合作中的可能性,提高合作的效度。2、实施阶段(1)讲清要求、强调组长职责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及掌握“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跟学生讲清楚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合作。另外,教师还要特别强调组长的职能,要清楚地告诉组长应该怎样分配好任务,怎样组织同组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生字,开展前,教师可以跟组长提出这样的要求:组长要安排好组员读生字的顺序,并认真听组员的读音。对全班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这几点要求:先读准字音,再进行学习;每人要学3个生字;如果你和别人学的生字一样,要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小组讨论之前,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适当指明思考的思路,才能进一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否则,学生在没有自己见解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容易盲从别人的想法。例如科利亚的木匣(人教版第七册),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内容之前,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自学生字、把生字的字音读给同组成员听;把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围绕木匣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样,学生才能在初读课文时,有针对地进行初读。因此,教师的要求清晰明了,能避免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2)掌握时间,积极参与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对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看法不一,这也是由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所决定的,再者,教师基于对不同难度的问题的考虑,其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也是一个常变数。因此,笔者认为不宜在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上作硬性的规定,教师应该根据需要而设定。但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防止学生闲聊现象的出现,教师要关注每一小组的合作学习进程,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可以指出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聆听学生怎样进行讨论,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适当给予小组或个人以积极性的评价。(3)积极、有效、多维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后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有效的、多维的。积极的评价是指以赞扬性话语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有效的评价是指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多维的评价是指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种评价涉及到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是灵活多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笔者在此不能提出较完善、较科学的评价模式。3、反思阶段“反思是指个体的思维指向认知活动本身。” 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0。参考文献:1 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 章志光,白桂香.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 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5 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Actual efficiency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of ChineseAuthor Zhang TingTing Tutor Bai YanRu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It means that in the teaching, two or more than two individual was composed by the principle which is the different quality in the group and the identical quality between groups. It has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 cognition, development, learning emotion and companion relation by mutual action of the member in the group. In the actual teaching, it has more reciprocal effect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even between the students. The thesis adopt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It carries to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 primary school of Chikan region in Zhangjia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have some general issue which is low actual efficienc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refore, it explored the issue that low actual efficiency in the actual teaching of cooperative group learning, and believe that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actual efficiency of cooperative group learning which are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At last, the thesis gives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is integrating the three factors. Keyword Primary,Chinese teaching,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Actual efficiency附:问卷1教师问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调查尊敬的老师: 您好!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相信您对此有自己的想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问卷正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以作为本人撰写毕业论文的参考资料,并无其他用途。请您协助调查并提供最真实的资料。填写时,不必填写姓名及其他基本资料,只需根据您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谢谢!请在所选答案前的数字标号上划“”1、对于“合作学习”,您是:根本没听过 知道这一名称 了解这一概念 掌握这一理论 能熟练运用2、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频率是:从来不用 偶尔会用 经常使用 每次都用3、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因为:新课标要求 学校规定 其实用性 其他4、您所教班级的小组是如何分配的?按照学生的座位前后分 让学生自由组合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 其他5、您有没有给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分配职务?有 没有6、您在备课时会精心设计一道“小组合作学习”题目吗?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7、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您会给学生讲清楚要求吗?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8、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您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吗?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如果上题您选择答案或或,请你填写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长度(通常情况下) 分钟。9、课上,您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通常情况下)是 分钟。10、当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您通常:站在一旁观察 巡堂但不参与 巡堂并参与个别组 巡堂并参与每个组 其他11、当小组合作学习后,您对他们的评价是:不评价 对全班总体评价 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 其他12、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常是在下列哪一个环节?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13、您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比较容易开展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14、课后,您有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来没有 偶尔会有 经常会有 天天都有附:问卷2学生问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调查同学们: 你们好! 你们现在拿到的卷子不是考试卷,因此不用紧张。请你们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选择答案。请不要涂改,保持卷面整洁。谢谢!请在所选答案前的数字标号上划“”1、你的性别是:男 女2、你是独生子女吗?是 不是3、你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吗?知道 不知道4、语文老师上课时,有没有叫你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绝对没有 偶尔有 经常有 每天都有5、在小组讨论前,老师有没有让你们先自己想一想呢?绝对没有 偶尔有 经常有 每天都有6、你喜欢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吗?不喜欢 喜欢7、你所在的小组里,有没有小组长?没有 有8、你为什么加入小组合作学习呢?老师叫我一定要加入 能和同学们聊天 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不知道9、在小组讨论时,你喜欢发言吗?不喜欢 喜欢10、在小组讨论时,你会听别人的意见吗?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1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你的同学会给你提意见吗?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12、当你的意见和其别人不一样时,你会怎么做?叫老师判断 和别人争吵 让别人解释 不知道13、上课时,你的语文老师会不会跟你们一起讨论呢?绝对不会 偶尔会 经常会 每次都会14、下课后,语文老师有没有让你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绝对没有 偶尔有 经常有 每天都有教师在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之后,应针对其实效性、可操作性进行全面的反思。是否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都要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呢?某一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具有实效性呢?学生通过这一种方式的学习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呢?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反思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避免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反思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今,许多教师因为某些主客观因素,疏忽了反思环节,上完一节课就等于完成了当天的教学任务。实则不然,教育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反思也是没有止境的。教师应该坚持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对每天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刷新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再者,教师的反思阶段应包括组织学生课后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是课上课下共同影响的产物,课上时间有限,尽管教师把握合作学习效度的能力再强,也应结合课下对学生的进一步组织来达到最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在上课时遇到学生颇有争议的问题时,往往会以一句“我们下课再讨论”作结,然而,大多数教师只是把这句话作为口头禅,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对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也会不了了之。这既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也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相反,会养成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花时间,如果时间会受到某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应有意识的培养班上综合素质优良的学生起到良好的组织带头作用。(二)学生方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有意愿与他人合作,但是他们普遍缺乏与人合作的技能。表现在不能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有针对性地对他人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开展这三方面的训练。1、认识与了解训练课这种训练课是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的,通俗来讲就是自我介绍课。教师可以将课室的课桌摆放呈圆形或U形,让学生围坐,并采用“找朋友”这一游戏方式来开展。首先,教师要做示范,一边唱“找朋友”的歌曲,一边走到一位学生的座位处,向他介绍自己:我叫(姓名);我家住在(地点);我喜欢(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还可以介绍哪些内容。最后开始此项游戏。游戏结束,教师还可以开展发展训练。让若干个有共同特长的学生进行表演,如唱歌、跳舞、绘画等等。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游戏的愉快气氛中认识了自己的同学,还在发展训练中了解到同学的特长。这不仅拉进了他们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心理距离,而且让他们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增强了合作的意愿。2、“听”的训练课低年级的学生总是会迫不及待的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至于不听完别人的发言就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要学会倾听,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开展“听”的训练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复述教师准备一盒录制了一段动物间的对话的录音带(此录音带可以根据一年级上册的第十课比尾巴改编)。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谁能够听出这里有多少个动物在对话,他们都是哪些动物。学生回答。提出要求:再听一次,他们之间在讨论什么。学生复述。(2)游戏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扮演录音中的小动物,学它们的对话。学生自己游戏。比赛:看看那个小组扮演得最像。学生小组轮流表演。评出“最佳表演奖”。(3)练习教师讲一个故事。学生听完故事之后复述故事内容。学生在小组里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同组的同学听。教师开展“听”的训练课,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行改编,训练课的时间最好为两个课时(或以上),才能保证学生充分掌握听的技巧。3、“说”的训练课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就要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低年级学生由于语言发展不完善,往往不能完整的把话说完。因此,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北京(人教版第三册),这篇课文旨在通过简要地描写北京的景色,让学生感受到北京的美丽。因此,教师就可以顺势利导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小导游介绍北京”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北京的一个景点。在学生说之前,教师应该先做示范,如:北京的天安门多美丽啊!你看,红墙、黄瓦,多么庄严,多么美丽。而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旁指导,适当时应帮助学生把没有说完整的话补充完整。教师开展“说”的训练课,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穿插进行,这可以从教材中获得许多锻炼学生“说”的机会。4、评价的训练课开展评价的训练课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己对好与坏的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自评与互评。因此,开展评价的训练课就应运而生。(1)自评学生是否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否清晰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低年级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训练。步骤如下:出示生字卡片,请一学生大声读出。教师引导其对自己所读生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响亮进行自我评价。再请该生重新读。教师再次引导其对自己第二次读字的评价。这样开展评价的训练,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读得怎样,经过反思评价后再读,又会达到怎样的效果。(2)互评在学生学会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训练学生进行互评,这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厂房施工材料采购与验收合同
- 2025版生物科技企业收购居间合同协议
- 2025版海底隧道施工队承包合同模板下载
- 红酒知识与健康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企业并购合同主要条款概述
- 2025商务合同范本:主播兼职合作协议
- 农村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合作合同书
- 合作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协议
- 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协议
- 合作社资金扶持项目协议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