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年代》:重现人性的痛.doc_第1页
《灭绝的年代》:重现人性的痛.doc_第2页
《灭绝的年代》:重现人性的痛.doc_第3页
《灭绝的年代》:重现人性的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灭绝的年代:重现人性的痛如果要说出人类迄今为止最恐怖的浩劫,那么我想多数人会觉得是二战。二战中,17亿人口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欧洲,亚洲,非洲都遭到了战火的重创。在这场浩劫中,最骇人听闻的要数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翻开这本灭绝的年代,仿佛那个年代的往事历历在目,耳边响起了当年的炮声,眼前看到了屠杀的惨剧1939年,德国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波兰奥斯威辛、马伊达内克、特雷布林卡和德国布痕瓦尔德等地设立了集中营,杀害了大批政治犯、战俘、犹太人等。于2011年发行的灭绝的年代 纳粹德国与犹太人19391945,讲述的是希特勒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之后,一场以犹太民族为主要迫害对象的历史大屠杀便拉开了序幕,以纳粹德国为首的反犹主义罪恶势力把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推向极端。犹太民族经历的残暴的行径和巨大的浩劫。1997年,索尔弗里德兰德尔的迫害的年代:纳粹德国与犹太人,19331939出版发行,这是他的两卷历史著作纳粹德国与犹太人的第一卷。如今,这两本书已经成为记述纳粹德国大规模谋杀欧洲犹太人的权威历史著作。灭绝的年代是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历史巨作,是对人类最黑暗的主题所作的一项最细致、最全面的研究。而一本史学著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作者的人生阅历。作者索尔弗里德兰德尔本人就是大屠杀的一名受害者和幸存者。他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说德语的犹太人家庭,1942年至1944年间隐瞒身份进入了法国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上学,从而躲过了迫害。但是,其父母却在逃往瑞士的时候被逮捕,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毒气杀害。成长中的伤痛使他对这段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步步地深造,决心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揭示纳粹屠犹历史。一本好书,要通过字里行间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并使读者产生共鸣。而弗里德兰德尔的这本灭绝的年代恰恰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然而作为一个当局者,写作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本来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这本书中,很少能看到作者作为一个犹太人对纳粹的抨击,而是单纯的叙述历史,书中大量使用了“原初叙事”资料,即大量来自原始日记、信件、声明、目击者证言和那个时代的其他文件的内容,使书中的真实度大为增加。如作者提到了瓦尔卡州党部领袖的女儿的日记,日记里写道“(犹太人)基本上是乌合之众你是不会对这些人真正怜悯的。我想,他们的感情与我们完全不同,因此他们感觉不到这种羞辱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作者并没有做出正面的评论,但我们却能从这个日耳曼人的日记中,读到一种可悲的歧视和冷血,读到统治阶级对广大受苦受难的犹太穷人的漠视和无动于衷。如作者引用德国宣传部部长戈培尔的一句话“与其说犹太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毋宁说是一个医学问题。”,来表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表现了统治阶级对犹太民族从根本上的歧视,对待犹太人的态度毫无人性。当所有所谓的文明道德法律纲常成为压迫的遮羞布时,被统治阶级能做的,只有无奈地等待制裁。索尔弗里德兰德尔一直以一种平静的,客观的文字来展现当年的历史,这也恰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尊敬。我认为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那个年代的历史分割成一个个极小的部分,非常细致地将历史摆在读者的面前。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恐怖,讲述的是1939年秋至1941年夏的历史;第二部分题为大屠杀,描写了1941年夏至1942年夏发生的事情;第三部分为浩劫,则是对1942年夏至1945年春的历史的表现。而每一部分又各分章节,例如第一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为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1940年5月至1940年12月和1940年12月至1941年6月。第一章写了犹太人的地位和纳粹党的偏激理论;第二章写了全世界都对犹太移民的拒绝和犹太人的走投无路,以及对犹太人的禁止越来越多,犹太人的地位一步步下降;第三章写了犹太人警察的苟且偷生以及统治阶级的冷血。这种时间上的分割使得整本书体现了一种条理性,使读者更加易于了解那个年代的各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这里也同样体现着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因为如果不是对历史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是不会做出这样细致的分割的。弗里德兰德尔说:“历史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怀疑。”他按时间顺序分析整理了各种材料,叙述了由日常的残酷迫害发展到奥斯威辛大屠杀的具体过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揭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无疑是一种对碎片化历史记忆重新整合的新方法。他的方法让我们得以一起分享日记作者的心路历程,安妮弗兰克、维克托克伦佩勒、达维德谢拉考维克、亚当策尔尼亚科夫等许多犹太受难者的声音始终萦绕在我们耳旁。这样,纳粹屠犹事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整个事件呈现出应有的多面、生动、具体特征,使读者有了一种身临其境“我在场”的感受。作者在前言中说,他的意图是“从历史角度真实记录大屠杀,把凶手实施的政策、周围社会的态度和受害者的世界放在一个完整的框架里”。本书可以称得上那个年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单纯地写历史事件,而是描写社会各阶层的态度,从元首当局到平民百姓,从纳粹党人到犹太人,每个阶层的声音都生动地体现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纳粹党的偏激,来抨击当权者的极端和霸权主义;通过写贵族阶层和普通民众对屠犹政策明里或暗里的支持,来批判人们的冷漠无情和可笑的“自尊心”;通过对广大犹太人民在集中营所受到的种种折磨,来表达一种对这个民族深深的,悲痛的同情。作者将男女老幼的哭喊与窃窃私语同希特勒及其党徒的狂虐施暴一并展现,从而见证了一副千变万化的历史全景。整个历史,方方面面,明晰可见。本书所写的那段肆意屠杀、灭绝人性的历史,无处不体现着人性的痛。不仅是对广大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民深切的同情,更是对于人性堕落到如此地步的心痛。曾经看过有关二战屠犹的电影,那些关于人性灭绝的影像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也曾到过白公馆、渣滓洞这些同为集中营的地方,那些昔日里发生过恐怖的屠杀的地方令人毛骨悚然。然而这些,都没有这本书带给我的心灵上的冲击大。读罢本书,我的心情很沉重,这种沉重促使我思考,为什么饱受着如此压迫与折磨,犹太人不懂得反抗;为什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要用来犯这种打破人类道德底线的罪恶;为什么面对着别人悲惨的命运,有能力改变的欧洲人却失去了人类本性中该有的怜悯。我想,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想使人们深深地思考,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人性。本书附有的序中写道:我们衷心希望通过灭绝的年代:19391945一书不仅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反映纳粹屠犹事件的“鲜活”读本,而且为我们如何记录和反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因为在二战中,广大中国同胞同样是法西斯笞棒的受害者。这么多年过去了,德国人反思了,认罪了,也悔改了。然而到了今天,日本的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