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doc_第1页
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doc_第2页
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doc_第3页
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doc_第4页
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前言一、设计工作的目的意义这是一次较全面的矿床勘查设计的方法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学会如何根据矿床勘查任务、矿床地质特征和地貌等因素,在已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室内矿产勘查总体地质设计。特别强调,本课程设计并没有涉及勘查工程项目的单项设计所有内容,也未提及设计前的野外踏勘及地下坑道工程实地定位等工作内容。其主要内容有: 选择矿产勘查的主体地段; 确定合理的勘查工程总体布置方式; 选择有效的勘查工程类型; 确定求取不同资源/储量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 编制勘查设计剖面图,并在图上设计工程; 编制勘查工程布置平面图,并确定勘查工程施工顺序二、设计任务在大云山矿区南西的主矿体上进行勘探工作。矿体的主体部分在0米标高以上求取铅锌矿控制的(332)资源量,外推部分求取推断的资源量(333)。 第二章 矿区地质一、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只有前震旦系(AnZ)板溪群上段的浅变质岩系和第三系(R)红色砾岩。板溪群上段岩性为千枚岩、板岩、砂页岩等。由于受热液作用,从南到北形成三个蚀变带。1)硅化带(AnZB):主要由绢绿石英岩及燧石石英岩组成,二者相互过渡。岩石致密坚硬。2)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带(AnZC):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较强,一般具角砾岩化现象,不含矿。3)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带(AnZD):以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硅化较弱。石呈深绿色。部分地区岩石具明显片理,当出现角砾岩化现象时,则往往构成角砾岩化含矿带(MZ)。以上三个蚀变带呈过渡关系,相互间无明显的界线。第三系(R)红色砾岩,呈厚层层状。岩石中砾石的大小极不均匀,大者可达50cm,小者只有几mm,一般为35cm。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砂岩等。砾石多较圆滑,胶结物主要为砂质粘土及铁质。大面积出露于矿区北半部,与板溪群地层呈断层接触。二、构造矿区位于一轴向近东西(NEE)的倾伏背斜的北翼,地层倾向NW330350,倾角一般4045。第三系红色砾岩倾角较陡,一般为4560,褶皱轴部在矿区南部(图幅外),为大片黑云母花岗岩出露。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F1断层从东到西横穿整个矿区。断层下盘岩石非常破碎,形成角砾岩带。角砾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破碎带宽度为20120m,断层走向NEE,倾向NW340345,倾角3045,与板溪群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根据地表及少量深部工程的了解,该断层为一成矿前的正断层,延深可达200 m以上。矿体基本上产于这个断层破碎带中,明显受其控制。三、岩浆岩为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矿区南部(在图幅外,从略)。四、矿体特征矿体呈透镜状、似脉状,大小不等,沿破碎带断续分布,形态比较复杂,沿走向和倾斜都有分枝复合现象。在地表已发现有十个矿体。矿区东西两段各有一个不规则的透镜状矿体出露于地表,出露长度约350m。矿区中段,矿体呈小透镜体,一般长度只有3050 m。矿体厚度变化较大,西段为450 m,中段为3 m左右,东段为620 m。矿体往深部逐渐变薄。由西段主矿体统计得到的矿体厚度变化系数(V m)为65.5%。矿体走向变化较大,西段矿体倾向NW320360,中段矿体倾向NW330340,东段矿体倾向NW320360。矿体倾角变化较小,在3045之间。 从整体看,整个矿化带走向为7075。矿石呈致密块状、不规则细脉状、浸染状构造。矿石中有用组份沿走向分布均匀,沿倾向分布不均匀。Zn的品位为2.3212.0%,变化系数(VZn)为110%;Pb的品位为1.363.75%,变化系数(V Pb)为125%;Cu的品位一般为0.3%左右。矿化较连续,见有无矿天窗和夹石,主矿体的含矿系数(Kp)为0.8。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由实习三确定本矿床属铅锌矿床第勘查类型。第三章 设计前论证一、勘查主体地段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进行矿床勘查的主体地段和求取地质储量的空间范围为:二、勘查总体布置形式勘查线是勘查工程布置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尤其适用于呈两个方向(走向及倾向)延伸,产状较陡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等矿体。它一般不受地形及工程种类的影响,各线上工程的位置可根据地质和地形情况灵活布置。根据本矿区的具体情况:矿体形状、产状为:矿区地形为:所以勘查工程布置形式选用:三、勘查线方向考虑到矿体制总体走向为:并且考虑到普查时的勘探线方向。所以,勘查线方向为:四、矿床勘查类型根据影响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矿床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矿体规模大小、形状、厚度和产状的稳定性、有用组分分布的连续性和均匀程度等。与铅锌矿矿产勘查规范的勘查类型要求类比,确定勘探类型为五、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根据矿床勘查类型为拟求取的资源/储量类型(332)选用相对应的工程间距:沿走向 倾斜方向第四章 勘查总体设计一、勘查总体设计步骤在论证确定的进行矿床勘查的主体地段和求取地质储量的大体空间范围、矿床勘查类型、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方式、勘查工程间距的基础上进行矿产勘查总体设计。1、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在大云山铅锌矿床综合地质图上进行勘查工程总体布置。首先选择过ZK2钻孔和TC2的勘查线,作为00号勘查线。在矿区南西的长约350m的主矿体上,以00号勘查线基准,以确定的求取探明的资源量的勘查线间距,依次布置一系列与其平行的勘查线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查。00号勘查线北东方向为03、07号;南西方向为04、08号。探槽(TC)和浅井(QJ)等地表探矿工程,其勘查线间距要比类比得到的间距密一倍,可直接在矿区综合地质图上布置。也就是说在01、05及02、06勘查线上布置探槽(TC)和浅井(QJ)等地表探矿工程。在勘查设计剖面图上设计的探矿工程,如钻孔(ZK)、穿脉平硐(CD)等在剖面图上设计后,要转绘到平面图上。所有的勘查工程都要按的编号原则统一编号。在完成所有的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后,填写设计探矿工程统计表。2、作勘查设计地质剖面图上述5条勘查线都要作勘查设计地质剖面图。其中00号勘查线已在实习四中完成,07号勘查线即原AA勘查线,已有地质剖面图。这两张地质剖面图可在原剖面图的基础上看有无补充,再将勘查线及工程按新设计所规定的编号原则重新编号即可。其余三张设计地质剖面图则需新作,并充分考虑该矿床地质、地貌特征,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手段和工程类型,在勘查设计地质剖面图上设计勘查工程。在作设计地质剖面图时,在剖面上矿体的倾角是最重要的参数。原BB勘查线地质剖面图及00号勘查线地质剖面图都有钻孔资料,可提供矿体的倾角的大致信息。新作的三张设计地质剖面图一定要参照这两个剖面作图,切不可随意。矿体的深部延伸及尖灭情况的推断是设计工作的又一重点。可依据矿体倾角、地表露头的宽度、尖灭自然趋势推断。表1 设计探矿工程统计表工程类型剖面编号工程编号设计长(深)度(m)施工批次探槽钻孔00二、勘查线及各类勘查工程量第五章 结束语附图目录大云山铅锌矿床南西段勘查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