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特征.doc_第1页
清朝瓷器特征.doc_第2页
清朝瓷器特征.doc_第3页
清朝瓷器特征.doc_第4页
清朝瓷器特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楼主 发表于: 2008-08-02 17:39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清朝瓷器的基本特征管理提醒: 本帖被 八音盒 设置为精华(2008-08-02) 图片: 一、胎质、釉质均较粗、釉色为卵青色多见、光亮不足、二、多数器物的口沿施酱色釉深浅不一、为顺治瓷的重要持征、三、有的盘底往往有窑裂痕,康熙盛行的双圈足、顺冶器亦有、四、款识分官窑款与干支纪年款、有楷、隶、篆书体式、堂款中多见的是,玉堂佳器款、偶见玉堂珍器款, 分享 1楼 发表于: 2008-08-02 17:40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图片: 图片: 引用引用第0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39发表的 清朝瓷器的基本特征 : -!ku: 一、胎质、釉质均较粗、釉色为卵青色多见、光亮不足、二、多数器物的口沿施酱色釉深浅不一、为顺治瓷的重要持征、三、有的盘底往往有窑裂痕,康熙盛行的双圈足、顺冶器亦有、四、款识分官窑款与干支纪年款、有楷、隶、篆书体式、堂款中多见的是,玉堂佳器款、偶见玉堂珍器款, 1zB/D9sL 二、康熙瓷器的特点 2Hj 一、有些器物是康熙一朝所特有的、如棒槌瓶、金钟杯、观音尊、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二、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漉、三、器口施加含粉白釉、为此时普遍现象、给人们一种厚唇或出边之感、四、五彩瓷的彩料周围、特别是蓝彩部分侧视有五颜六色蛤蜊光圈、五、瓶、灌之类的立体器、其器物内、外壁的釉色应该一致、六、笔筒有束腰感觉、其底部又往往并不整齐而自内向外倾斜、七、瓶、罐之类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窑呈滚圆的泥鳅背状外,早期的官窑器及绝大多数民窑器为足壁内、外斜削而呈尖状、且足边大多有缺损、八、人物画面部绝大多数歪斜不正、这是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凡人物脸部正面而规整者要注意其它方面特征、山水画的山大多是南宋画院画风斧劈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画法、九、器物的双圈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 分享引用引用第1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40发表的 : Dk/GqeX MKx6F9y 二、康熙瓷器的特点 bU|;*|O 一、有些器物是康熙一朝所特有的、如棒槌瓶、金钟杯、观音尊、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二、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漉、三、器口施加含粉白釉、为此时普遍现象、给人们一种厚唇或出边之感、四、五彩瓷的彩料周围、特别是蓝彩部分侧视有五颜六色蛤蜊光圈、五、瓶、灌之类的立体器、其器物内、外壁的釉色应该一致、六、笔筒有束腰感觉、其底部又往往并不整齐而自内向外倾斜、七、瓶、罐之类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窑呈滚圆的泥鳅背状外,早期的官窑器及绝大多数民窑器为足壁内、外斜削而呈尖状、且足边大多有缺损、八、人物画面部绝大多数歪斜不正、这是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凡人物脸部正面而规整者要注意其它方面特征、山水画的山大多是南宋画院画风斧劈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画法、九、器物的双圈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yqy/kAVv 雍正瓷器的特点: hX jx ( 一、雍正时期的器物,除以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挑洗和高圈足批把尊等、二、雍正瓷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子皮纹、釉层较厚、呈云雾状、俗称唾沫釉、三,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偶有旋痕、四、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倒为21、五、民窑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而有明显旋痕、六、所绘人物明显缩小、粉彩居主导地位、民窑中粉彩大量制做、粗细并存、七、仿永乐甜白碗、盘之类器物、器底完全透亮、 分享3楼 发表于: 2008-08-02 17:44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图片: 引用引用第2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43发表的 : sJ,|s;%b u 5Z4 雍正瓷器的特点: |d t2:(% 一、雍正时期的器物,除以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挑洗和高圈足批把尊等、二、雍正瓷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子皮纹、釉层较厚、呈云雾状、俗称唾沫釉、三,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偶有旋痕、四、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倒为21、五、民窑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而有明显旋痕、六、所绘人物明显缩小、粉彩居主导地位、民窑中粉彩大量制做、粗细并存、七、仿永乐甜白碗、盘之类器物、器底完全透亮、,eCE0; 四、乾隆瓷器的特点 cy?u2# 一、乾隆时的器物、除部分瓷饰风格仍沿袭康熙、雍正遗风外、有集堆贴、彩绘、缕孔,色釉等于一器的、制做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民间器大多也很精致、二、官、民窑器釉面大多数有桔皮纹、有少数器物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看到极明显的针眼,绿底红款器底釉呈波浪纹、三、官、民窑各色釉器的足际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痕、尤以民窑为甚、四、砂底光润、足脊滚圆、有的涂浑黑色釉、仿哥釉器、底部留有菩黄色釉的七个支钉痕、五、青花器青色雅丽、果实、叶辨部位往往用点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浅的层次感、粉彩器的器里足底、多施浅淡闪黄而匀净的豆辨绿釉、金彩厚实光亮、 分享 4楼 发表于: 2008-08-02 17:4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图片: 引用引用第3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44发表的 : |HXREN A;2 四、乾隆瓷器的特点 =SmsV, b 一、乾隆时的器物、除部分瓷饰风格仍沿袭康熙、雍正遗风外、有集堆贴、彩绘、缕孔,色釉等于一器的、制做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民间器大多也很精致、二、官、民窑器釉面大多数有桔皮纹、有少数器物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看到极明显的针眼,绿底红款器底釉呈波浪纹、三、官、民窑各色釉器的足际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痕、尤以民窑为甚、四、砂底光润、足脊滚圆、有的涂浑黑色釉、仿哥釉器、底部留有菩黄色釉的七个支钉痕、五、青花器青色雅丽、果实、叶辨部位往往用点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浅的层次感、粉彩器的器里足底、多施浅淡闪黄而匀净的豆辨绿釉、金彩厚实光亮、S81& 嘉庆瓷器的特点 DBL8P6kk 一、早期沿袭乾隆工艺、青花蓝中微紫、晚期青花色泽略灰、出现黑暗、浅淡和漂浮的色泽、二、官窑器釉层厚润、民窑器釉层薄、见波浪痕、三、民窑器青花流行淡描青花、彩器的豆辨绿釉、不及乾隆时光润色深而不匀、四、官窑器仍流行缠技莲纹、八宝纹、云纹等典型纹饰、五、民窑中喜字纹和豆青地青花堆彩、开始流行、六、官窑款识仍规范、民窑则草率、甚至有半边字的现象、 分享 5楼 发表于: 2008-08-02 17:46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引用引用第4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45发表的 : LGS9y/olC 七、咸丰瓷器的特点 JPbBKrF8 一、由于战乱官窑器流传很少、但制作还算规整、精制、釉面洁净、二、官窑青花呈色纯正亮丽、民窑青花少数呈色纯净、大部分为青中泛灰、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时代特征、三、民窑器中流行刀马人、八宝纹、太师少师和各种吉祥文饰、人物形象大多生硬、尤其是面部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为此时典型特征、四、款识开始多用揩书写款、字体以侧锋写出、还有写、刻成化年制的仿古款和满、蒙文字款、 分享引用引用第6楼12178102于2008-08-02 17:47发表的 : bJy*0S$ mVhz 七、咸丰瓷器的特点 ;vV$gLS 一、由于战乱官窑器流传很少、但制作还算规整、精制、釉面洁净、二、官窑青花呈色纯正亮丽、民窑青花少数呈色纯净、大部分为青中泛灰、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时代特征、三、民窑器中流行刀马人、八宝纹、太师少师和各种吉祥文饰、人物形象大多生硬、尤其是面部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为此时典型特征、四、款识开始多用揩书写款、字体以侧锋写出、还有写、刻成化年制的仿古款和满、蒙文字款、Yg-U3t 同治、光緒瓷器的特点 GUc HEyM 同治、光緒瓷器的特点 Ih1hZFz 同冶一、青花色泽呈青灰色、少数的翠丽、民窑青花呈青灰、蓝黑、蓝紫、有漂浮感、二、纹饰以水仙、葡萄、竹百等花草纹和喜字、博古、马上封候、状元及第等为常用纹饰、官窑器及体和殿款器画法还细致、民窑画法较粗俗低劣、三、日用瓷和婚嫁瓷增多、大瓶、大盘、帽筒、将军罐、西瓜坛、菜壶等大量使用、四、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