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清时委员:道德问题拖了学术研究后腿2009年03月04日 08:19 中国青年报学术道德败坏研究互相提防创新能力下降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委员在一些高校的实验室大楼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告示板上最显眼的是来自校外的学术报告通知,校内的学术交流报告少之又少。 一些年轻学者和学生说起其中的缘由,令这位老科学工作者大吃一惊:老师,我们要提防别人窃取我们的科研思想。在朱清时委员看来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有的教授规定学生只做自己的课题,除了导师必须对其他人保密,甚至同门师兄弟也不能通气。甚至在领药品时,因为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干脆把标签撕掉。有的教授则不让本科生进自己的实验室,以免他们今后上别的实验室泄露自己的“机密”。 有些学生告诉朱清时委员,我们老师说了,国外做科研就是要互相提防。这位老师甚至举例来证明:有学者向业内顶尖的科研杂志美国化学学会杂志投稿,被拒。几个月后这个杂志刊登了另外一位学者同样性质的文章。 “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这是在误导你们,让你们认为国际学术界是在提防中做学问。”朱清时委员认为这很可悲,“抱有这种恐惧的心态能产生多少创新能力?” 朱清时委员以自己年轻时为例,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如饥似渴地阅读学术杂志,参加学术会议则抓紧机会与各种人才讨论,倾听意见。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院士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这位大师汇报了自己正在从事的科研工作。当时海外一位著名科学家回国访问,一个重要的日程就是安排与年轻的科学家见面,听他们做学术报告,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现在我们在国内已不容易见到这种局面了。其消失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术道德败坏造成大家相互提防的心态。”朱清时委员说。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老院士的学生申报的成果有一本假书,学生自己造了一个封面,结果被发现了,这个院士最后被除名。“当时处理这种事情非常严格。但是现在很多院士,应负的责任大得多,一句话就过去了。”朱清时委员说。在他这个“内部人”看来,这些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没有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用“活动”评委或制造假数据的办法来通过各种评审,获得学术职称。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而一些为了维护学术声誉主张严查此类事件的人则成了“恶人”,他们违反了学术界的“潜规则”:出了这类事,首先是包住,实在不行就大事化小,否则你就是不顾学校的名声,或者是自己出风头,甚至是在打击别人。 “现在对学术道德败坏过分宽容,甚至到了糊涂的地步,已经严重损害了教学、科研的秩序。这些糊涂思想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创新能力的大敌。”朱清时委员说。 他讲了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阿尔弗雷茨(Alvarez)发明气泡室的故事。 1953年,阿尔弗雷茨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午餐时,大家都喜欢挑选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为邻,希望能汲取更多的智慧。阿尔弗雷茨旁边唯一的空位上坐了一个27岁的博士后格拉塞D.A.Glaser,两人交谈起来。格拉塞说,由于被安排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场演讲,自己很担心没什么人会来听报告。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人们往往不等会议结束就走了。 阿尔弗雷茨也没时间去听,就请这个年轻人说说自己的报告。格拉塞说,他受啤酒冒气泡的启发,产生一个想法,可能用来建造探测基本粒子的装置气泡室。一席话让阿尔弗雷茨如获至宝。回去后,阿尔弗雷茨和同事立马动手,几年苦战,终于做出了液氢气泡室。这东西跟格拉塞的原始设计相比有大变化:乙醚换成了液氢,体积也扩大了许多。其功能更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只给了格拉塞,因为原始的创新思想来自他,尽管格拉塞还很年轻,而且真正造出气泡室的是阿尔弗雷茨。而阿尔弗雷茨在1968年才因发现“粒子的共振态”获诺贝尔物理奖。 朱清时委员为这个故事感慨不已:创新思想在自由交流中才能产生、成长和成熟,然而这必须有诚信的学术道德作保障。年轻的格拉塞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新思想告诉别人,阿尔弗雷茨只听了几分钟,自己花了几年时间苦战,成功后仍然承认原始思想是格拉塞提出的,因此使格拉塞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在缺乏学术道德的氛围中,格拉塞这样的人才可能成长起来吗?这种故事可能发生吗?”朱清时委员问。 朱清时委员历来坚持一个观点:正如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保障一样,学术道德是创新思想的保障。如果大家都不恨偷钱的小偷和造假币的罪犯,不严惩他们,那就等于打击那些辛辛苦苦地创造财富的人,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学术上剽窃和造假的人就是偷钱的小偷和造假币的罪犯,如果大家都恨不起来,不予制止,那么学术就没有希望了。” “是到了整治学术道德的时候了。我们不能让未来的人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守住学术道德的高标准。”朱清时委员说。(记者 原春琳)朱清时的真话很可怕?2008-05-13张显峰停掉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一句“大无畏”的真话。朱校长并不是勇开第一腔的人,教学评估激起的民怨早已沸腾。但是他可贵就可贵在,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他公开讲了真话,讲了教育部的“坏话”。用他自己的话说,冒着风险,“跳车”(“原生态迎评”)了。接下来的事情却变得很是意味深长。朱校长是在4月24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讲这番话的。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的诸多言辞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朱校长的真话联想、对比。谈到一些高校在评估中造假时,朱校长说:“我知道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估,动员各个院系的教授做假材料,让学生也参与。这些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弊,还让我们帮着你们作弊,那以后面对这些学生、老师,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弊呢?”而王旭明先生则毫不客气地为学生代言:“高校教学评估使学校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可以说,高校评估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朱校长讲的是一个常理,如果背离了这个常理,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王先生的前半句讲了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支撑不了教育的价值和大学的精神。如果一所大学在乎了这个“事实”而漠视了这个“常理”,学生一定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对于评估的认同度,朱校长说:“很多校长,私下说话,包括对我说时,都觉得这样(评估)不行。”而王旭明先生却得意于这样的结论:“从我们已经接受完评估的500所高校他们的实际反应来看,大家对我们教育部组织这次教学评估是充分认可的,并且认为意义重大,成效明显。” 我去过被评估的大学,采访过大学的校长,听到过那些老师和学生的抱怨,我相信,朱校长讲的是真话。当然我也愿意相信,王旭明先生讲的也是真话,遗憾的是这样的“真话”不是“微服私访”的民间声音,而是来自裁判者的权力暗示与自我满足。这就好比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裁判自鸣得意地问一个运动员,你满意我对你的裁判吗?有哪个运动员敢扫这个兴!讲真话本该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但在一些时候却成了风险很高的道德冒险。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听得进批评的声音,如果连被评估的大学校长的真话都不敢听、不愿听,而是急于反驳,那么,我想教育管理就只剩下了赤裸裸的权力舞蹈,敢于“跳车”、敢于讲真话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少。这是最可怕的。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高分压力致优秀人才被扼杀/2009-02-02 08:25:16千龙网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经遭遇过一次“张冠李戴”的事情:自己明明是成都一所普通中学成都十三中的毕业生,可当地的媒体却问也不问,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成都最好的中学成都七中的毕业生,并且让这一错误说法见诸报端。公众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对此朱清时有些哭笑不得:自己从来不为自己曾就读的中学感到不好意思,媒体,甚至公众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毕业于名校呢?实际上,成都十三中这所中学尽管普通,却培养出两名中科院院士:63届的毕业生朱清时和64届的毕业生陈霖。 “当今社会的心态有些浮躁,好像只有名校出来的学生才能成才。”朱清时不认可这种说法,“名校容易出人才,主要是因为它们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与学生,这一点其他学校不可比。如果各类教师和学生都公平地分布在所有学校,则追求考高分的名校教育其实最不利于出人才。” 朱清时感慨:名校的高分压力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扼杀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很多学生非名牌大学不上。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要上名牌大学一定要有高分。有时,几分之差,就会把一个优秀的学生从重点大学甩到地方的非重点大学。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家长不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满分啊?朱清时理解陈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是,少年班的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朱清时用种地过度施肥来形象地解释这多得的一二十分。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农民种地不施化肥,亩产四五百斤。后来施化肥,亩产提高到五六百斤。施过两三遍化肥后,田地的亩产就很难再提高上去了。而且,因为过度施肥,土壤板结,也不能种稻子了。“四川最好的水稻亩产五百斤就差不多了,施化肥短期可以增产一二百斤,但是长期下来,那土壤就要弄坏了。” 1963年,朱清时考入中科大时,分数并不算高,460多分。其中,最高分是数学,考了93分,物理79分。而现在高考的普通重点线都比朱清时的分数高,这让他很感慨。那时的高考没有过度“施肥”:朱清时中学上完课复习了一个月就高考了。“那时复习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大家都没有去训练如何应付考试,自然而然地考了460多分。” “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多做练习,要多学几个星期。等他们长大后,当初多得的这一二十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了坏作用。”朱清时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农发行乌海市海勃湾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农发行新乡市获嘉县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国家能源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秋招笔试数学运算题专练及答案
- 广州白云区中储粮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单位节约粮食的倡议书
- 2025年常州市武进区卫健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劳动合同制员工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甘肃医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13人(第一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 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法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免费分享)工商银行业务委托书打印版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 (完整)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