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oc_第1页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oc_第2页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oc_第3页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oc_第4页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近年来,酸化剂作为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其应用也日益普遍。目前,酸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仔猪饲料、家禽饲料、青贮饲料等领域,效果显著。酸化剂是指能提高饲料酸度,通过与饲料或水结合,动物食用后,能改善其消化道环境以满足营养需要及疾病预防的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进一步研究酸化剂的机制和应用效果的同时,对酸化剂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开发复合酸化剂进行了研究。如今,酸化剂已被广泛用于仔猪饲料中,成为当代畜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酸化剂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饲料行业及养殖业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关键词:酸化剂;有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为了降低饲料的酸结合力,减少其对胃内酸度的影响,同时也弥补泌酸力的不足,从而使得胃内保持正常的酸度,生产上常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来调节饲料的酸结合力。幼龄动物消化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下,胃肠道pH值高于酶活性和有益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从而使得胃内难以维持最适的pH值范围和足够的胃蛋白酶活性,影响消化生理功能,进而导致采食量低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饲料酸化剂作为一种可以降低消化道中pH值的物质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以满足营养及防病需要的新型生长促进剂而在畜禽饲料中得到应用。如今,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剂,虽然短期内取消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尚不可能,但以酸化剂代替部分药物类添加剂是大有可为的。PH值是动物体内消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胃中pH值为2.02.5、小肠内pH值为57,这个酸性环境是饲料组分在体内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菌群合理生长、病原微生物受到有效抑制的必要条件,保证这些条件即可达到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7 u0 a / T4 g+ A- x1 常用酸化剂的种类及特性- g% R! m1 J5 z: G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1.1 单一型无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主要包括硫酸、盐酸和磷酸等。硫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对机体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青贮料中添加硫酸或盐酸的稀释液后,可使青贮料迅速下沉,有利于青贮料的压实,同时杀死细菌,抑制杂菌,增加乳酸含量,降低pH值。但添加硫酸或盐酸会影响动物体内的矿物质代谢,产生钙的负平衡现象,对动物骨骼发育造成影响。强酸的强腐蚀性对饲养动物、设备及工人身体都带来很大的危害,现在这两种无机酸基本已被淘汰。1 e! N/ p6 / r0 饲料中添加磷酸可以使饲料的pH值很快下降。磷酸的腐蚀性比硫酸和盐酸小,对动物、设备和人体都比较安全。但过量地使用磷酸同样会引起饲料中钙和磷比例失衡,部分磷酸没有被充分利用就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1.2 单一型有机酸化剂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丙酸等。不同的有机酸各有其特点,但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而且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延胡索酸。柠檬酸最初是从柠檬中提取的,故此得名,现在工业上所用的柠檬酸都是黑曲霉发酵生产的。柠檬酸为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性。延胡索酸为白色结晶粉末,对氧化和温度的变化反应稳定。/ L J9 L2 v! FH1 O. 8 y7 B 在以往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偏好于使用有机酸,主要是因为有机酸具有良好的风味,并可以直接进入体内三羧酸循环。但是,有机酸可能会腐蚀饲料厂或养殖场的设备,而且价格较贵,添加比例过高还会影响适口性或导致维生素的损失。近年来,人们又开始研究中性有机盐的酸化作用,而且取得了一定进展。& V$ J % F h1.3 全酸复合型酸化剂8 O! U: Y4 u: R9 C& Q, r3 q* S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复合型酸化剂克服了单一型酸化剂功能单一、添加量大、腐蚀性强等缺点。其通常由多种成分复配而成,如果各成分调配得好,其相互间能起到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极大提高产品的作用功能,所以复合型酸化剂的作用功能一般都比单一型的要优越,成为饲料酸化剂发展的趋势。. E Q1 Y9 I; f) n虽然全酸复合型酸化剂在加工技术和作用性能方面要比单一型的提高很多,但随着饲料行业和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全部由酸复配而成的酸化剂已在多方面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因为全酸复合型酸化剂主要以酸的形式存在,产品的缓冲能力低下,易造成胃肠道中的酸度不稳定。当饲料刚进入胃内时,由于酸化剂含量相对较高,使得胃内pH值相应较低,当通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酸化剂浓度下降,胃内pH值又恢复到原来较高的水平,难以持续保持一个理想的消化环境。1.4 酸盐复合型酸化剂& Z4 H- G + 3 i9 酸盐复合型酸化剂是由有机酸及有机酸盐复配而成的一种饲料酸化剂。这种新一代复合型饲料酸化剂,在配方技术上更趋于科学合理,作用功能上克服了全酸复合型酸化剂的不足,产品作用更全面,功能更优越。酸盐复合型酸化剂有较高的缓冲能力,避免动物胃肠道酸度产生过大波动。通过有机酸盐的形式把部分有机酸暂时转化为有机酸盐,从而避免由于酸化剂刚进入胃肠时因浓度过高导致pH值下降程度过大;另一方面,当动物通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胃肠酸化剂浓度相对下降,pH值回升时,有机酸盐通过水解方式又转化成有机酸,使得胃肠内能长时间保持一个稳定的酸性消化环境。表1 单一型和复合型比较表单一型复合型组成一种组成以一种为主,辅加少量其它酸添加量1-3%0.2-0.5%腐蚀性强弱作用范围窄广,协同作用效果一般好2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8 9 1 i& d+ M! 2 Q# 0 c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2.1 降低饲料pH值,使胃内pH值下降,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的甲酸钙使饲料pH值降低了0.5,添加1%甲酸钙和0.5%丙酸使饲料pH值下降0.7;当饲料中添加1%和1.5%的柠檬酸时,pH值降低0.18和0.34;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5%的柠檬酸和1.5%的延胡索酸,日粮pH值由6.42分别降低到4.92和4.70,胃内容物pH值由4.07分别降到3.82和3.87。可见,酸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内容物的pH值。F: H/ o3 A! . M9 B9 P8 B+ b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每一种酶都有其适宜的pH值环境,胃蛋白酶的适宜pH值为2.03.5。当pH值大于3.6时,活性显著降低;当pH值大于6.0时,胃蛋白酶失活。动物饲料中添加酸可使胃内pH值下降,从而激活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分解,而蛋白质的分解又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分解吸收。4 & s3 C! G/ s5 X( + M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仔猪饲料的pH值又多在5.86.5之间,常使仔猪胃内的pH值高于胃蛋白酶的适宜活性范围,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结果统计表明,使用1.5%2.0%的延胡索酸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9%,采食量提高5.2%,饲料利用率提高4.4%。在研究了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盐酸和硫酸的效果,结果导致试验仔猪采食量骤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严重下降,这可能是无机酸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和电解质平衡。2.2 减慢胃排空的速度,促进消化胃排空速度的刺激因素是胃内容物的体积和pH值。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刺激小肠粘膜,使之分泌肠抑胃素,反射性抑制胃的蠕动,减慢胃排空速度,使蛋白质有较多时间在胃内消5 g5 O7 O8 w- x 7 Z# e* |* C化。2 ) L, c* l) f1 Pj. A( F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2.3 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D1 k& ?+ V/ |8 j2 I几种病原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值都是中性偏碱,如大肠杆菌适宜pH值为6.08.0、链球菌为6.07.5、葡萄球菌为6.87.5,而乳酸菌等有益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增殖。因此,酸化剂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有益菌增殖。Danielson等报道了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能够阻碍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与其受体结合,抑制大肠杆菌生长。2 c8 e9 h: P4 q j! r断奶仔猪由于胃酸分泌不足,胃肠道内pH值升高,为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而大肠杆菌正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菌。Mathew等指出,仔猪断奶后2d内,回肠内乳酸菌几乎降为零,回肠内pH值升高,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仔猪出现腹泻,而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明显降低腹泻发生的次数。 D8 b9 r% k- Q# S国外还有研究表明,有机酸进入肠道可以改变肠道形态,如可以使断奶仔猪小肠隐窝深度变浅,绒毛高度增加。$ F: # ?! O, 7 J: Y2.4 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一些常量和微量元素在碱性环境中易形成不溶性的盐而极难吸收。酸化剂在降低胃肠道内容物pH值的同时,还能与一些矿物元素形成易被吸收利用的络合物。许多学者都证实了高铜与酸化剂的添加效果具有相加效应,即延胡索酸、柠檬酸或磷酸与铜形成生物效价高的络合物,促进了铜的吸收和保留,同时降低了铜的氧化催化活性。有些有机酸如延胡索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柠檬酸为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在预混料中添加延胡索酸并保存6个月,VA和VC的稳定性比不添加延胡索酸的都有所提高。同时小肠的酸性环境有利于VA和VD的吸收。: G. h1 c1 . A% E2 o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2.5 直接参与体内能量代谢,作为能量来源有些有机酸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可直接参与代谢。如三羧酸循环反应就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的;延胡索酸也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乳酸也参与体内代谢,是糖酵解的终产物之一,并通过糖异生释放能量,故有机酸可作为能量来源。2.6 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 _8 H9 i* m0 P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仔猪饲料中加入延胡索酸后,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各提高1.7%、2.2%和2.5%,蛋白质沉积增加4.1%。甲酸显著提高了日粮氮的消化率。但也有与上述相反的研究结果,在饲料中补充延胡索酸不能提高断奶仔猪回肠末端氮的表观消化率。可见,添加酸化剂能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 d- O& t% Y! K# L0 k论证。3 各种酸化剂的研究及使用效果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酸化剂产品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单一酸和复合酸。其中复合酸可能是复合有机酸或者是有机与无机复合酸。有机酸可以分为大分子有机酸(乳酸 CH3CH(OH)COOH,分子量 90;柠檬酸 C3H4-OH-(COOH)3,分子量 208;延胡索酸 COOHCH=CHCOOH,分子量 116;山梨酸 CH3CH=CHCH=CHCOOH,分子量 112)和小分子有机酸(甲酸 CH2O2,分子量46;乙酸C2H4O2,分子量60;丙酸 C3H6O2,分子量 74;丁酸 CH3(CH2)2COOH,分子量 88)。无机酸主要正磷酸。各种酸化剂的理化性质不同,使用效果也会不相同。一些酸化剂作用效果较肯定,如甲酸、甲酸钙、富马酸、柠檬酸,而一些酸化剂的效果不十分肯定,如磷酸、苹果酸。酸化剂的理化性质,如分子量、溶解度、解离常数、能量值可能与利用效果有关。3.1 甲酸 甲酸是一种有效的酸化剂,它也能够抑制细菌的脱羧基酶及过氧化氢酶等。甲酸被认为是单一有机酸中降低pH、杀灭细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1992;Kirchgessner等,1992)以及改善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最有效的,尽管它存在着腐蚀性较强和适口性较差等弱点(Best,2004)。总体上,甲酸的抗菌活性主要是针对酵母菌和一些细菌,而产乳酸菌及真菌相对具有耐受性(Lueck,1980)。Overland 等(2000)、Gedek 等(1992)、Kirchgessner 等(1992)及 Eckel等(1992)报告,日粮中添加甲酸降低了猪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 3.2 柠檬酸柠檬酸的抗菌作用弱于其它有机酸,大概是因为许多微生物能够利用柠檬酸,并且它的 PKa 值也比较低。一般认为柠檬酸的添加量在 1%至 2%时效果较好,可提高日增重 2.9%,提高饲料利用率 3.2%(侯永清和呙于明,1997)。 3.3富马酸 断奶仔猪日粮添加富马酸提高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其中以添加量 1.5%和 2%最有效,平均提高日增重 9.7%、饲料利用率 4.4%。 3.4 丙酸研究指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 1%的丙酸可提高增重速度。Sweet 等(1990)发现添加 0.15%的丙酸制品(含丙酸 59.5%)可提高增重和采食量,但对饲料利用效率无影响。Mathew 等(1991)使用了同样的丙酸制品,添加量为 0.25%,提高了增重和饲料效率。 3.5 苹果酸 研究发现,添加 0.9%的苹果酸抑制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仔猪日粮中使用苹果酸和酒石酸的效果,发现随着酒石酸的添加量提高,采食量下降,添加酒石酸降低日增重 7.2%至 10.5%。 3.6 乳酸乳酸的抗菌作用主要针对细菌,而许多真菌和酵母能够利用乳酸。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效率,乳酸的最佳添加量为 1.6%。3.7 无机酸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无机酸(盐酸、硫酸、磷酸)未取得有益效果。4 影响酸化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A2 S2 B: J8 R, 6 u+ d. Q* i; u5 P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4.1 日龄和体重* N6 m3 g( z3 A1 v s e酸化剂应用的首要前提是胃肠道酸度不够。猪胃中pH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到1012周龄趋于稳定。研究表明,23周龄仔猪和仔猪断奶后12周使用酸化剂效果较好,断奶后4周因仔猪可以分泌足量的胃酸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而使酸化剂的效果不显著。一般添加酸化剂的研究都在732日龄的仔猪中进行。研究发现,仔猪从出生到56周龄的胃酸产生量与体重呈线性相关。添加酸化剂的有效时间一般是在断奶前至2530kg体重之间。4.2 饲料蛋白质来源: G4 ?/ & i$ q! t饲料中不同的蛋白质来源要求胃肠道中有不同的酸度条件,才能获得最佳的消化效果。例如:奶产品要求pH值为4.0,大豆粕和鱼粉则要求pH值为2.5。在研究加酸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时,发现豆饼粉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改进,而以脱脂奶为基础的日粮中则未改变。在每千克玉米-大豆型和玉米-大豆-乳清型两种日粮中各添加柠檬酸10g,仔猪增重分别提高9.3%和4.2%,表明酸化剂添加在以植物蛋白为主的日粮中,效果要优于添加到奶蛋白为主的日粮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含奶制品的日粮中乳糖可被乳酸菌发酵成为乳酸,减少了胃肠道对酸的需要。4.3 饲料原料的缓冲力饲料原料的缓冲能力是影响胃内游离酸量的主要因素。缓冲能力越大,能吸附胃内的游离酸就越多,这使得采食后胃内的游离酸减少,胃内pH值升高,进而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消化分解。一般来说,蛋白质、钙、磷和微量矿物质的含量越高,饲料的缓冲能力越高。因此,开发具有低缓冲能力而又能提供有效营养的矿物质资源很有必要。4.4 酸化剂的种类及使用量当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钙,而丙酸、丁酸、苹果酸、盐酸和硫酸等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效果不明显甚至是有负效应的。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来看,3种有正效应的酸化剂效果依次是: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钙,复合酸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不同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及适宜用量也不同。一般认为,适量的酸化剂才能发挥正效应。酸剂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的降低消化道pH值的效果;酸添加量过高,可能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一般来说,饲料酸化剂的添加量范围为0.5%3.0%。另外,如何确定不同年龄阶段中采食饲粮的pH值适宜范围也需要进一步研究。7 o/ M& O# R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4.5 酸化剂与抗生素及铜的协同效应经研究指出,同时使用1.25%柠檬酸和40mg/kg泰乐菌素,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最高。Cromwell报道,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比较:酸化剂+抗生素+铜抗生素+铜抗生素+酸化剂。添加酸化剂可以促进抗生素的吸收,增强抗菌效果。酸化剂也可以和铜形成容易被吸收和利用的络合物,促进铜的吸收和利用。5 当前酸化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2 |4 $ O8 S 6 5.1 存在的问题 N6 Y, v( x) V/ - G0 Q. g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添加量大,成本高;添加的酸容易被碱中和,失去酸化作用;在胃中吸收过快,反射性抑制胃酸分泌,影响胃功能的正常发育;添加的酸无法到达小肠,不能有效降低小肠中的pH值,无法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目的;容易发生稀释结块或造成饲料受潮。因此,开发新一代酸化剂产品势在必行。5.2 应用前景5.2.1 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X! P& b R: _+ 当前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大量存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此类大肠杆菌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酸化剂作为一种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害的环保型添加剂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起到调节动物胃肠道pH值,改善消化道微生物区系,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增殖的作用。因此,用酸化剂部分代替抗生素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尤其对于仔猪,往往是通过母猪的粪便而感染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等症状的。通过给母猪饲喂酸化饲料,可以控制其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平衡,使母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下降,从而减少了仔猪被大肠杆菌感染的机会,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还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据2 Q- # A; j* G1 h* ( 8 o7 D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据据据据报道,在肉鸡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通过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控,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了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增殖,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v5 O: c1 r: g/ y6 P# SP$ C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5.2.2 抗应激作用3 h& c$ o z+ Y# S郭芳彬报道,延胡索酸可提供动物应激时所需能量。延胡索酸本身具有镇静作用,会抑制神经中枢,减少机体活动,较好的缓减热应激反应。在工厂化养猪业中,早期断奶、分群、运输、接种等因素均会导致猪抵抗力下降,发生由应激反应引起的生产力变化,产品品质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全苏非传染病研究所从仔猪补料的710日龄开始投喂延胡索酸10d,可使食欲提高,生长加快;用延胡索酸预防仔猪运输应激,连喂16d,结果运输应激引起血糖浓度下降36.9%、乳酸和丙酮酸降低8.4%,运输后15d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是,前者血糖代谢恢复正常。延胡索酸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养禽中的一种应激保护剂。在全苏非传染病研究所对家禽分群应激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试验研究中,试验组雏鸡在分群前10d和分群后20d内按每千克体重100mg投喂延胡索酸,在15d适应期内对照组死亡率为4%,日增重提高6.4%;试验组死亡率为1%,日增重提高13%。5.2.3 研制特殊的载体或包被技术,增强酸化剂缓释功能由于酸化剂在胃中吸收很快,其酸度常常无法到达小肠,无法在小肠继续发挥作用,这也是有时候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后还是会发生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国际上推出的新型酸化剂采用微胶囊型制剂或脂质保护外膜来解决这个问题。经保护处理的酸化剂在消化道中逐渐溶解,释放出来,可以使酸化范围有效地扩展到小肠部位,所以只要很低剂量就可以具有与较大剂量未经包被处理的酸化剂相同的效果。# w: t3 g3 b/ T N% / x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综上所述,饲料酸化剂不仅可以降低胃肠道pH值,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而且可以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有益菌增殖,替代部分抗生素的功能。在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人类健康的今天,由于酸化剂具有无抗药性、无残留、无毒害等特点,在饲料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同时,也有诸如酸化剂的某些作用机理等问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6 酸化剂的发展趋势 虽然酸化剂对饲料有酸化作用,但直接添加的酸可能腐蚀饲料生产设备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害动物食道和胃。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而且直接添加的酸在食道和胃内开始迅速解离,作用时间非常短暂,还可能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正常发育。而病原微生物主要位于肠道后段,所以直接添加的酸化剂并不能起到抑菌用。使用有机酸的弱碱盐,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这些不利因素。研究表明,有机酸弱碱盐具有与有机酸相当的抑菌作用。另外,采用具有缓释功能的载体,既防止酸与设备及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反应,又让酸在胃和肠道内缓慢释放,使其作用一直持续到肠道后段,起到良好的抑菌效果,所以这种酸化剂只需要很低剂量就可以达到未经处理的酸化剂较大剂量的效果。由复合有机酸与特殊载体配制而成的酸化剂,如将丙酸吸附于多孔硅胶或蛭石上,通过作用方式的改变,可大幅度提高作用效果。酸化剂产品质量的优劣,不仅与其活性成分及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受到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很大影响。 7 酸化剂应该具有的功能7.1 降低饲料 pH值和酸结合力,促进胃内酶原活化 饲料及原料酸结合力的定义为使100g 饲料(原料)pH 值降至 4.0 时所需盐酸的毫摩尔数,也有人把它定义为使 1kg饲料 pH 值降低至 3.0 时所需盐酸的毫克量。而对所有仔幼动物来说,为100g饲料的 pH 值降低至动物胃内最适范围的盐酸毫克当量。酸结合力越高的饲料,在胃内结合的游离酸就越多,造成的胃内 pH升高也越多。众所周知,胃内一些重要的酶原如胃蛋白酶原需要胃酸来激活后才具有催化活性。酸结合力高的饲料就会影响酶原的激活,导致胃内消化酶活性低,影响饲料中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消化。另外,当胃内 pH 较高时,胃内酸度达不到灭菌要求,饲料中附着的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进入小肠,能够在小肠中繁殖(Sissons 1989)。并且,未消化的胃内容物为大肠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条件。幼龄动物胃内泌酸力往往不足很容易受到具有很高的酸结合能力的高蛋白饲料冲击,从而影响了动物的消化生理功能,进而导致以采食量低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动物生产性能。另外,矿物原料,特别是钙源和磷源原料的酸结合力非常高。蛋鸡料中因为含钙原料的大量使用而具有很高的酸结合力,严重影响的蛋鸡对饲料的消化。 饲料酸化剂必须具有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降低饲料 pH 值和酸结合力,以提高消化酶活性或激活一些重要的酶。酸化剂降低 pH 值和酸结合力的能力取决于所用的酸的解离度和分子量。无机酸具有很高的解离度,而且速度快,所以能够快速降低饲料及胃内 pH 值。而有机酸的解离度比较低,所以降低 pH 值的能力比无机酸低,但解离速度慢,所以作用时间更长。虽然无机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及较低的添加成本,但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无机酸的作用效果并不如有机酸。一方面,胃内 pH 值得急剧降低会破坏胃粘膜功能甚至灼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无机酸可能给饲料带来不良味道,降低了饲料的适口性;另外,无机酸还可能破坏日粮的电解质平衡,引起采食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饲料报酬及动物生长。 7.2酸化剂应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动物肠道病原微生物疾病。平衡稳定的微生态环境对防止动物疾病很重要。几种病原菌生长的适宜 pH 值都中性偏碱,如大肠杆菌适宜 pH 值为6.0-8.0,链球菌为 6.0-7.5,葡萄球菌为 6.8-7.5,梭状芽孢杆菌为 6.0-7.5,而乳酸杆菌等适宜于酸性环境生殖。因此,酸化剂通过降低胃肠道 pH 值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减少营养物的消耗和细菌毒素的产生,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除了降低肠道 pH 值外,有机酸还有另一种杀灭病原菌的作用机理。有机酸进入动物胃肠道内后有一部分解离产生氢离子,从而降低 pH 值,而另外一部分则不解离而是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这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有机酸能通过细菌的细胞膜而进入到细菌内部。一般来说,无机酸(如磷酸)的解离程度很高,因此其直接的杀菌作用差;有机酸解离程度低,杀菌效果则相对较强。而有机酸当中不同的有机酸的杀菌作用也存在差异,其中柠檬酸、乳酸因解离程度比其它有机酸高而杀菌效果较差,甲酸、乙酸、丙酸的杀菌效果较好。甲酸、丙酸对沙门氏菌、真菌、梭状芽胞杆菌、芽胞杆菌属及革兰氏阳性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甲酸、乙酸、丙酸是比较理想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机酸。另外酸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