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景区详细规划.doc_第1页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doc_第2页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doc_第3页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doc_第4页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来源: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 作者:admin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6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中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麓山景区的范围:南到麓山南路,西到西南环线,北到长宁路。总面积为561.23公顷,界线具体坐标详景区界线坐标图。三、规划结构“三区、一带、一片”“三区”为清风峡、仰天坪、赫石坡三个景观区域。清风峡景观区域,它是麓山景区自然与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主要的精华区域,以体现湖湘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为主线,突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景观则以保护为主,体现幽奥、繁盛的本色,反映麓山景区最本质的特性;仰天坪为岳麓山南部景观区域,它以高旷、通透的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个性;赫石坡为岳麓山北部景观区域,以七十三军抗日纪念为主,规划突出“和平”的主题。“一带”为位于山脊的景观带,它以高旷、通透为主,是景区登高望远、俯揽胜景的景观廊道,同时又是城区仰望的制高点,成景与得景度都很高。规划以建设观景的亭、台为主,突出景区与城区的互视关系。“一片”为景区西部及北部片区,这里景观相对较少,规划以生态抚育为主,适当僻出林间小径,供游客林中漫步或观赏野生动物。四、景观组团:7个景观组团:赫石坡景观组团、兰涧景观组团、观日台景观组团、清风峡景观组团、响鼓岭景观组团、穿石坡景观组团及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1、清风峡景观组团拓宽主游道,加强景观引导作用;适当梳理山溪、水景,修伴溪游道,用人工循环水来突出水景;组团内的名人墓葬仅稍加整治即可。为更系统地梳理岳麓山的名人文化,更好地向游人宣传与展示,规划利用鸟语林拆除后的用地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以自由、活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新的文化景点。2、响鼓岭景观组团主要包括黄兴墓庐、印心石屋、云起亭、响鼓岭、云麓宫等景点,此组团以适当整治为主。3、穿石坡景观组团规划适当梳理现有茶园,加强对茶的培育,并铺石板采茶道,结合岳麓茶园,建集采茶、制茶、品茶、尝茶于一体的茶室,形成麓山茶文化景园,并将南山门上山游道组织入景观游线之内;改造穿石湖景观,形成一个山水结合的景观群体;利用仰天坪建麓山书舍,便于游客研讨湖湘文化。4、兰涧景观组团以现有的兰圃及其后之山溪为主,适当整治温室、兰圃及其一侧之小溪,溪边适当补植适宜生长的各色兰花,恢复林壑清幽、溪泉淙淙的景象。规划在兰圃山溪上游利用山泉边石壁,凿刻“兰泉”之字,形成兰泉景点。规划将道中庸亭、极高明亭恢复,用游道将其与禹王碑串联起来,并沟通石濑,直达爱晚亭。规划拆除雷达站,结合禹王碑建禹园,将先贤祠建于园中,形成富有古趣的文化景园。5、观日台景观组团主要分布在岳麓山脊一线,以登高眺远景观为主,强化景区与城市的互视关系。包括北极峰、闻涛亭、极目园、品茗轩、赫曦台、禹王碑、禹林、观日台、落照亭、碧虚台、云起亭等景点。规划拆除电视塔,改造极目山庄,适当点缀岳麓山古炮台,做成遗迹景观,增僻一条山顶游览步行道,适当增加山顶游憩设施。6、赫石坡景观组团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为主,适当修整墓园及战壕残迹。利用忠烈祠旁造型较传统的建筑改造为长沙会战纪念馆,拆除周边杂乱的建筑,完善纪念序列。将王东原别墅适当修整,做抗日阵亡的73军资料陈列室,将赫石坡石壁刻纪念碑刻。7、岳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保护并适当改造现有山林植被,增植针叶树及浆果类灌木;结合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动物学家的指导下设野生动物观察点;开僻后山登山道,设置必要的观景休憩点。五、景点建设规划麓山景区景点建设一览表景观组团序号景点名称建设类型主要规划内容景点规划级别清风峡景观组团1岳麓书院保护详景观保护特级2中国书院博物馆新建将中国四大书院的各种项目集中展示一3爱晚亭完善详景观保护一4放鹤亭保护详景观保护三5舍利塔保护详景观保护三6石濑完善在巨石上题刻景名四7五轮塔保护详景观保护四8杨卓林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9警察纪念堂完善详景观保护三10刘道一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11覃理鸣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12蒋翊武墓保护详景观保护二13半山亭完善整治周边环境三14青枫泉完善增加青枫泉碑刻三15仰云亭完善整治环境,适当修整三16仰云堂完善拆除搭建物,整治环境修整建筑三17麓山寺保护详景观保护一18蔡锷墓保护详景观保护二19蔡锷墓庐完善整治环境,引入溪水,做活环境三20白鹤泉完善详景观保护二21禹之漠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22陈天华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23无名墓完善将墓地处理成残迹景观三24焦达峰墓保护详景观保护三25黄兴墓完善详景观保护一26黄兴墓庐完善详景观保护三27陈作新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28印心石屋完善详景观保护二29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保护结合拆迁之鸟语林用地,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二响鼓岭景观组团30响鼓岭亭保护适当整治周边环境,迁走长沙会战纪念碑四31云麓宫保护详景观保护二32归来钟古银杏保护四33飞来石保护三34刘昆涛墓保护详景观保护三35胡子敬墓保护详景观保护四穿石坡景观组团36穿石坡完善修整环形游道,设局部循环水系,强化溪水穿石水景二37穿石湖完善僻环湖游道,建风雨廊,改善景观二38麓山茶园完善建茶室,整治环境,修整游道二39岳麓书舍新建以展示、研讨湖湘文化和登高观景为主三40万景园改造整治环境,拆除杂乱游道四41中山纪念林保护四42肖劲光纪念园保护四43黄爱宠人铨墓保护详景观保护三兰涧景观组团44兰涧改造建茶室,植兰花,整治小溪二45蟒蛇洞完善利用石洞旁乱石刻字,题景并立碑将传说刻于其上四46道中庸亭恢复按岳麓书院或爱晚亭的风格恢复二47极高明亭恢复按岳麓书院或爱晚亭的风格恢复二48禹王碑保护二观日台景观组团49禹园新建拆除雷达站,植古树名木,新建先贤祠,摆设巨石、碑文二50赫曦台新建利用现电视塔下之小山头建三五层观景阁楼,远眺市容市貌二51北极峰完善建观景台二52极目园改造拆除杂乱设施,改造环境三53观日台保护三54落照亭新建四55碧虚台新建四56云起亭新建四赫石坡景观组团57岳王亭忠烈祠保护详景观保护三58长沙会战纪念馆新建利用现有师大之青砖楼改建,陈列资料及实物三59赫石坡完善题刻诗词及名人留言,形成纪念石壁,石上建观景台二60王东原别墅完善适当修缮别墅,陈列七十三军资料三61七十三军抗战将士公墓完善详景观保护三62纪忠亭完善适当处理,使之保持原样,不再破损四63归宿亭完善适当处理,使之保持原样,不再破损四岳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64麓山广场新建为城市道路的端点景观广场,规划利和地势高差做层叠退台式广场,与喷泉、叠水、文化柱结合二65闻涛亭新建四66灵露台新建结合麓山野生观赏动物喂养点建设四六、特色植物景观规划1都市老林原始次生林植物群落景观规划保护现有原生常绿阔叶林,避免人为干扰与破坏,使其按自然演替规律继续发展,成为地带性植被标本。2枫香染秋枫香红叶植物景观规划在对现存枫香林保护的基础上,请植物生态学家做指导,改良红叶景观,并在适当地点扩大枫香林面积,营造更为绚丽壮观的秋景。3杜鹃闹春杜鹃花植物景观带规划在麓山景区湖大入口至云麓宫的主要步行道两侧适当种植映山红群落植物,映山红春季开花,分外热闹。4紫薇韵夏紫薇花植物景观带在岳麓山山顶游览公路两侧,现有人工种植的少量紫薇,夏季开花景观效果较好。规划在游览公路两侧适当位置种植紫薇、合欢,形成更为壮观的夏季花带景观。5雪梅傲冬梅花植物景观北入口是景区的步行入口,规划在谷地适当位置大量种植不同品种梅花,形成冬季踏雪寻梅的景观及意境。6.茶坡茗芳茶园景观对现有麓山茶园予整理,适当扩大茶园面积,配合其他游览设施,营造都市赏茶品茶的雅地。7.兰谷幽香兰花景观在兰涧自然种植不同品种的兰花(具体详景点规划),形成谷静山幽,溪泉叮当、兰花暗香的景区兰花景观。8.山花漫城白玉兰景观麓山广场与城市接攘,是长沙市五一大道西端点,现植被以高大常绿乔木香樟为主,规划予以保留,并在其中结合场地种植大量落叶乔木白玉兰,白玉兰先花后叶,形成早春山花烂漫的城市节点特色植物景观。9竹涛涌市竹林景观规划在麓山景区东部北大门的拆建地种植大片楠竹林,形成幽静深邃的景区入口,同时“竹海”景观亦是城市的生态型借景。10菊现南山野菊花景观麓山景区南入口是景区的南部步行入口,规划在入口游路两侧及溪沟湖岸仿自然生态种植乡土野菊花及群落的其他植物,营造秋意浓浓菊花艳的乡间植物景观,渲染步行入口的亲切质朴情感。七、人工构筑建设控制要求1.建筑:景区内的各类服务设施应参照本土民居形式,在形制、体量、造型方面应具备典型特征,内、外饰材应选用自然材质,景点建筑的结构材料应尽可能选用古典砖木结构,其他服务性建筑则可视重要性适当选择混凝土和其他现代材料,以提高其坚固和实用性。可以岳麓书院或爱晚亭为具体的指导范例。2.其他构筑:包括雕塑、纪念物、墓地、观鸟点、野生动物喂食点等,纪念性构筑应控制体量,以小型化、自然化为主,墓地应统一评估和修缮,以便于游览和维护管理。观鸟点可尽量隐蔽和小型化,可参照生态建筑形式设立灵活多样的观鸟设施。其他野生动物喂养点则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小型场地和标志建筑来便于开展喂养活动。3.服务设施:包括座凳、垃圾箱、灯具、电信设施等,应该经过整体的统一设计,在景区内保持统一标准,材料应保持自然和坚固等特性,应避免饱和度高的色彩,造型、体量、色彩尽量保持低调的同时,又在位置上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易识别的特征。4.基础设施:给排水的工程处理一定要完全符合景观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到完善的统一,电力电信的站点要隐蔽,各类线路要求全部以地埋方式处理,避免对风景资源的干扰。5.标示设施:必须在景区内设立完善的标示体系,各种指示标牌应选用统一的木质或石质材料和形式,字体及语言的使用要规范、明确、美观。6.场地:各类停车场、休闲广场、基他集散地、观景平台等等应与周边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尽可能营造林荫场地便于游人休憩,铺地材料应选用各类自然石材,并用大块面不规则镶嵌形式,在必要的部位设置装饰图案,应简洁粗犷,适应户外氛围,避免过于精致的庭院化效果。7.道路:景区主要道路断面形式见道路系统规划,对于景区风貌有重要影响的是位于山顶的机步混行路和各级步行路。步行路应与周围的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应尽可能避免简单粗糙的工程化处理,选用自然材料铺装地表,踏步在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准确反映地表的竖向变化,与山林和水流保持活泼的接触和穿越关系。8.桥梁:景区内各类结合水景的桥梁应选用自然石材或木材,形式应灵活多变,古朴自然。9.所有人工构筑外饰面禁止使用瓷质面砖、钢门窗、铝塑制品等材质。周边区域建设控制要求麓山景区周边有四类用地,规划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对其提出不同的建设控制要求。A风景游赏用地主要为石佳岭景区,分布在麓山景区的西北部。其用地只能用于建设各级景观结构单元,独立于景点以外的自然景观、史迹、生态等保护区用地,独立于景点以外的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涵养和保持的对象用地,独立于景点之外的工人设施较少的大型自然露天游憩场所以及风景林地,宗教用地等。建设的强度控制要求与总第十四章建设控制区的综合调控相同。B林地主要为桃花岭景区,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林地是生长乔灌木等林木的土地,因此,此区只能用于林地建设。C风景建设用地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桃花岭景区南部,根据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建设用地指适应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的需要而规划布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