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工程硕士招生简章.doc_第1页
重庆大学工程硕士招生简章.doc_第2页
重庆大学工程硕士招生简章.doc_第3页
重庆大学工程硕士招生简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sweb/view.do?newsinfoid=33703重庆大学2012年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12年将在17个工程领域招收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单位) 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及政府部门公务员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我国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及政府机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一、招生工程领域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安全工程。二、报考条件考生需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考:1、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工作业绩突出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学人员,或政府部门公务员;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3、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须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4、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三、考试报名报名程序分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两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方为有效。报名具体程序如下: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备注: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务必在“备注1” 字段中注明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代码”,在 “备注2” 字段中注明报考的“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名称”,如:“建筑材料”代码为“0902”(报考学院名称、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名称和代码表详见附表一)。第二阶段:现场报名 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报名咨询电话及联系人:详见附表(一)四、入学考试2012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考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外语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四个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考生“GCT”考试成绩,由我校自行划定参加我校第二阶段考试的“GCT”合格分数线。第二阶段,“GCT”成绩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专业基础科目(详见附表一、附表二)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专业综合考试主要以面试方式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由重庆大学组织考场,考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GCT”考试时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2年10月28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10月17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五、资格审查与录取 我校将在第二阶段考试前对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进行审查。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复试分数线(GCT成绩合格)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本科毕业学历、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并交报考我校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第二次考试资格、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GCT”、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六、培养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其中软件工程领域学制为24年。七、学位授予修完我校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学校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并颁发国家制定的硕士学位证书。八、培养费用:校内班培养费标准详见附表(二),按三个年度缴纳培养费。 九、咨询电话及联系人:详见附表(一)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二一二年五月附表(一) 各学院招生领域及工程硕士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表招生学院、工程领域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及代码招生学院、工程领域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及代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联系电话:65111262)(联系人:段俊利)项目管理物流工程0201管理学通信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11359)(联系人:许可 谢红)电子与通信工程1201电子技术基础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联系电话:65120839)(联系人:李红艳)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0301 工程项目管理自动化学院(联系电话:65102481;联系人: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以下任选一门)1301.自动化专业基础1302.计算机网络机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06174)(联系人:李悦66971100马黎俊66999671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以下任选一门)0701机械设计0702系统工程导论0703汽车理论计算机学院(联系电话:65111210)(联系人:伍计算机技术140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含C语言程序设计)建筑城规学院(联系电话:65126307)(联系人:王萍)建筑与土木工程(以下任选一门)1501民用建筑设计1502城市规划设计光电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12744、65102515 )(联系人:薛联)光学工程0801微型计算机原理土木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23363)(联系人:游渊 李江涛)建筑与土木工程(以下任选一门)1601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1602建筑施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27303)(联系人:何玫、朱纯群)材料工程工业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以下任选一门)0902建筑材料0904金属学及热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电话:65127190)(联系人:王维辛)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考试科目:1701工程管理基础环境工程考试科目:1702环境管理动力工程学院(联系电话: 65102471)(联系人:周老师65111388,蒋小庆65102471)动力工程动力工程(设备监理方向)1001 动力工程概论化学化工学院(联系电话:65112804)(联系人:张怡、商波)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1801化学综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系电话:65102422)(联系人:李引勤)环境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考试科目:2001环境影响评价电气工程学院(联系人:靳小廖品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考试科目:1101电路原理工业工程考试科目:1103企业管理矿业工程、安全工程考试科目:(以下任选一门)2002采矿工程2003安全系统工程附表(二) 2012年校内工程硕士班培养费收费标准表招生学院招生工程领域收费标准(元)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管理45000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36000项目管理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8000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30000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23000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26000工业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30000动力工程(设备监理)39000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2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