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世纪20年代 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东南西北四京首都在中国又称为京城、京都、京畿、京师等。中国重要王朝的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 * 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长安、丰镐、丰京、镐京、京兆) * 东京(今洛阳,古又称洛邑) * 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应天) *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 近代以来,少数民族政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内同汉民族政权一样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东西南北中国首都并不具有历史学意义,而是一种民间的变称。 如辽、金、元西京(今大同,历史上又称平城、代京、云中) 雁塔北广场、芙蓉晚照、未央区、浐灞斜拉桥西安古称长安,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秦岭北麓,地跨渭河南北两岸。东有华岳、西据太白,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国、秦朝、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为都时间长达千年以上,特别是强盛的周、秦、汉、隋、唐以此为都,更增加了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号称“十三朝古都”。“秦中自古帝王州”,这是唐代诗圣杜甫在其秋兴诗中的名句。 秦中,即关中,是指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它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故称关中。关中地区南部为我国南北气候地域的分界线秦岭,北部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贯 穿其间,滋润着两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长安在内的西起宝鸡,东至 潼关的渭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这一地区土地肥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自古以来享有“陆海”、“天府”的美誉。西安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八水”即指泾、渭、 浐、灞、沣、滈、涝、潏等八条河流。关中地区自古号称“四塞之国”,境内有关山带河之险,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同时,由关中东出函谷,可联络中原;西逾千陇,可沟通河西;南越秦岭,可抵巴蜀、江汉;北上黄土高原,可进入阴山南北,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极大。 西安是东方世界的文明中心,浩浩千年古都,位居我国古代众多古都之首。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编辑本段南京 南京奥体中心、总统府、中山陵和鸡鸣寺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于我国东南部的长江下游,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四周低山盘曲,山环水绕,自然风貌独特。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气势雄浑、景色秀美。 秦淮,自晋以来即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脍炙人口:“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历史上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称“六朝古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南京被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府市建置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秣陵:公元前210年 建邺:公元211年 江宁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辖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苏省辖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级市):公元1995年 编辑本段北京 紫禁城、北京CBD、国家大剧院和北海公园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贯穿五大河,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俯中原,诚天府之国”。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春秋战国时期分别是西周王朝北方诸侯蓟国与燕国的统治中心。历史北京曾为辽的陪都(当时称南京,又叫燕京)、金国的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忽必烈定都北京,北京成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蒙古帝国汗国之一的元汗国的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编辑本段洛阳概述 隋唐城丽京门景区洛阳黄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古称豫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洛阳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大小朝代在此建都,一般称之“九朝古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开山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陈寿完成了著名的三国志,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公认的九个朝代,也有人认为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特别注释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阳最为著名。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洛阳成为正式都城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而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宋史学家) 历史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 1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2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3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4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5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6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7武周 洛阳 隋唐故城 武则天 8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9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阳的朝代数公认的是九朝古都,随着考古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都是古代著名的都城,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洛阳应是13朝古都。 10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11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12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13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十七朝的说法 战国时期 韩国 西汉初 高祖 唐末 唐昭宗 中华民国 行都 陪都政权 新、唐,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九个陪都政权 行都政权 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编辑本段唐以后无西安,元以前无北京综述含义此话主要是指唐代以后,西安不再做过中国的首都,逐步退出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元代以前,北京还没有做过中国的首都,还没有展示过政治历史舞台。现在主要用来形容南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南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如今还蕴含着南京在中国历史上传承启下的作用,传承西安的辉煌,开启北京的恢宏。 三都历史西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姬昌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建都朝代: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新朝(前15年)、东汉、西晋、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武周(15年)。 南京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建都朝代:吴(211年)、东晋(317年)、宋(420年)、齐(479年)、梁(502年)、陈(557年)、杨吴、南唐(937年)、宋(1127年)、南宋(1138年,陪都)、明(1368年)、南明(1644年)、太平天国(1853年)、中华民国(1912年)。 北京 中国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自中国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朝国都,元大都,或称大都,由于中国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借款合同模板汇编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与试题解析试卷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欺诈防范案例分析及防范手段试题卷
- 2025年营养师基础知识考核试卷:营养与减肥塑形试题
- 2025年专利代理人实务试题深度解析与答案
- 小区草坪翻新整改合同范本5篇
- 餐饮行业供应链管理合同范本
- 压力容器-安全总监试题附答案
-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实务模拟试卷: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测试试题
- 2025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口腔冠延长术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 诊所经营管理课件
- 2025年中国咖啡饮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铁路工务介入管理办法
- 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课件
- 机电安装安全措施方案
- 25年一建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 通信行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全员安全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