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学案.doc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doc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doc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doc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册第三单元学案 编辑:程丽莲 校对:王爱洁记念刘和珍君学案一、明确学习内容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思考与讨论1.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不写成“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而写成“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3.探究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4作者两次提及“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呢?5试鉴赏这些句子在文中的含意。(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2)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5)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6)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7)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8)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三、参考资料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2、背景链接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 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1926 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3.人物介绍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小传刘和珍烈士小传刘和珍女士,江西南昌县人,毕业于江西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十二年秋,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性情温厚;学业优良,学业优良,为师友所赞许,被举为学生自治会长;去岁章杨摧残女师大,女士奋力反抗,然仍不废学;至十二月复校,方期安心学业,乃国是日非,八国通牒事起,北京各界发起国民大会,赴执政府请愿,女士偕往,被府卫队枪击,弹从背入,斜穿心肺,当场遇害,时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二时也,年二十二岁。杨德群烈士小传女士杨德群,字先哲,湖南湘阴人。幼秉性温慧;长好学不倦;待人诚蔼慈惠,人以此交重之。生平专心教育事业,所至子弟仰之若慈母。志皎洁不淄,而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近服膺三民主义,欲由此以实行其夙负。以民国七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湘服务五年。十四年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为八国通牒事,随市民请愿执政府。被卫队枪击,弹从左肩甲近下入,穿胸膛偏右出。立仆,血流如注。移入官医院,以下午三时卒,年二十四岁。女师大周刊123期,1926年3月24日说明4.女师大学潮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推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杨荫榆任校长。杨荫榆倚仗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支持,无理迫令3名学生退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愤慨。1925年1月,学生代表赴教育部要求撤换杨荫榆,并发表宣言,坚决反对杨任校长。同年4月,章士钊以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身分,声言“整顿学风”,为杨荫榆打气。5月7日,女师大学生会召开会议纪念国耻日,杨荫榆强行登台演讲,学生们大发嘘声,坚持要她退席。杨恼羞成怒,公然引军警入校进行干预。9日,她假借校评议会的名义,将学生自治会干部许广平、刘和珍等6人开除。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全校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出校,并出版了驱杨运动特刊;同时请鲁迅、马裕藻等人出面伸张正义,维持校务。5月27日,鲁迅、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7月,杨荫榆在反动政府的支持下强行解散大学预科甲、乙两部4个班,学生奋起自卫。北京党组织发动各校学生声援女师大学生的斗争。8月10日,段祺瑞政府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12日,教育总长章士钊亲自出面,下令免去鲁迅的教育部佥事的职务。在党的领导下学生们坚持斗争,加之社会进步舆论的广泛支持,斗争终于取得胜利。1925年冬,恢复女师大。1926年3月,北京临时执政府发布了“撤销对周树人免职处分”的训令。5.陶渊明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蕉峣:jio yo 高耸)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落(lio)黯然(n) 攒射(cun) 喋血(di)B浸渍(z) 噩耗() 不惮(dn) 立仆(p)C菲薄(fi) 踌躇(chu ch) 血痕(hn) 赁屋(ln)D长歌当哭(dn) 殒身不恤(x) 桀骜(o) 尸骸(hi)2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我已经出离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以我的最大_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_。A悲愤愤恨悲痛哀痛痛苦B悲哀愤恨悲凉痛苦苦痛C悲哀愤怒悲凉哀痛苦痛D悲愤愤怒悲痛苦痛痛苦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D2008年的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以挟山超海之势突袭四川汶川。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备战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员们都知道一场比赛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B他是火箭队的铁杆球迷,在火箭队还没有开始夺得22连胜之前,他就向我们预言这支球队在本赛季的良好前景。C包括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有权利分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永远保持贫困“原生态”是不符合道义的。D在西安,有比北京天坛更古老、更有历史价值的天坛,但是它处在一个破旧的院落中,很少被人注意。二、文本阅读(28分)(一)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5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怎样的观点?(4分) 6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6分)(1)“无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2)“有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无恶意的闲人”指: “有恶意的闲人”指: 7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4分) 8讲讲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4分) (二)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段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_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_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_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9、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_ _ _ _ (4分)10、和上文中“如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目的是什么?( )(2分)A以刘和珍的精神来反衬那些“苟活者。” B说明刘和珍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C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D赞颂刘和珍临危不惧的精神。11、第段中“无端”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多选 (4分)A说明爱国青年只是徒手请愿而已。 B从侧面说明刘和珍他们死得不值得。C暗示青年们的请愿是无缘无故的。 D进一步揭露反动派镇压无辜青年的下劣和凶残。12、第两段以“但”字开头,一句为一段,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_。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项“寥”读“lio”;C项“赁”读“ln”;D项“骜”读“o”。2.答案C解析从课文中的语意和情感角度体会区别可知。3.答案C解析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A项“长歌当哭”指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D项“挟山超海”指挟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难以做到的事。与句意不符。4.答案D解析A项“不仅仅,而是”不搭配;B项“还没有开始之前”错误,应该为“开始之前”;C项“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永远保持贫困原生态是不符合道义的”,主语残缺。5.答案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斗争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