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度量衡简表.doc_第1页
历代度量衡简表.doc_第2页
历代度量衡简表.doc_第3页
历代度量衡简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度量衡简表明清里数与现代公里怎么换算?王志高说是公里数乘以1.8即是里数。古尺发现纪录:刘宋骨尺一尺合0.247米;梁铜尺一尺合0.249米。汉语大词典附录:当时一丈=2.45米,则今天神道长1000米合408丈。朝代长度(当时一尺合今公制厘米)重量(当时一斤合今公制克)容量(当时一升合今公制公升)秦27.65258.240.3425西汉27.65258.240.3425新莽23.04222.730.1981东汉23.04222.730.1981东汉(章帝时溪景造尺)23.75魏24.12222.730.2023西晋24.12222.730.2023西晋末23.04222.730.2023东晋24.45222.730.2023前赵24.19宋、齐、梁、陈24.51南齐334.100.2972梁、陈222.730.1981梁(民间尺)24.66梁(法定新尺)23梁(测影用尺)23.55北魏27.81222.73北魏29.51北魏 东魏(太和19年颁)29.97北魏 西魏29.51东魏 北齐445.46北魏 北齐0.3962北齐29.97北周29.51250.561.1522北周(“天和”时改用)26.680.2105北周(调钟律均田度地用尺)24.51北周(建德六年颁)24.51隋(“开皇”时用)29.51668.190.5944隋(“开皇”时,调钟律用)24.51隋(万宝常造“律吕水尺”)27.19隋(“大业”时用)222.730.1981唐31.10596.820.5944五代31.10596.820.5944宋30.72596.820.6641元30.72596.820.9488明31.10596.821.0737清32.00596.821.0355宋:另一版本:一尺合厘米数 历代尺度变迁简表 年代 朝代 一尺合厘米数 前1766-前1123 商 16.95 前1122-前225 周 19.91 22.7(战国楚尺) 23.1 前350-前208 秦 23 前206-后8 西汉 22.5 23 23.75 9-24 新莽 22.38 23.1 25-220 东汉 23 23.8 24.08 220-265 魏 23 24.12 265-316 西晋 24.12 23.04 317-420 东晋 24.45 318-329 前赵 24.19 420-589 宋齐梁陈 24.51 502-557 梁 24.66 23.6 557-589 陈 23.55 386以后 北魏 27.81 27.90 386-557 北魏、西魏 29.51 495-550 北魏、东魏 29.97 550-577 北齐 29.97 557-581 北周 29.51 24.51 581-618 隋 29.51(开皇官尺) 24.51 618-907 唐 30.1 31.35 907-960 五代 31.1 960-1279 宋 30.72 1279-1368 元 30.72 1368-1644 明 31.1 1644-1911 清 32 说明:一个朝代有几种不同长度的尺,说明古代度量衡还不够统一,下面量(重量)和衡(容器)的表也有同样的情况。 唐尺有大小两种。大尺是社会上一般所用。小尺是太常(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太史(掌管星历的官)、太医的特殊用尺。有的一尺长度为24.7厘米,有的一尺长度为24.75厘米,表中均未列入。 年代 朝代 一升合毫升数 前1122-前225 周 187 193.7 前350-前208 秦 201(商鞅方升) 200(始皇方升) 前206-后8 西汉 188.6 200 9-24 新莽 191.825(新莽嘉量升) 200.98(新莽嘉量斛折算) 201.25(新莽嘉量斗折算) 221.25(新莽嘉量合折算) 25-220 东汉 201.8(大司农平斛折算) 212.62(大司农斛折算) 240(长乐未央斗折算) 220-265 魏 193.55 202.3 265-420 晋 202.3 245 479-502 南齐 297.2 502-589 梁陈 198.1 495-577 北魏、北齐 396.3 557-589 北周 157.2 210.5 581-618 隋 594.4 618-907 唐 594.4 907-960 五代 594.4 960-1279 宋 664.1 1279-1368 元 948.8 1368-1644 明 1073.7 1644-1911 清 1035.5 说明:古代容量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原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秦以后也作容量单位。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以前,一斛为十斗;至建炎二年以后,五斗小斛就开始流行,直至元朝建国,五斗斛才成为定制。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容器(漆器),共一百三十一件,分别写明石、斗、升的数目。用量杯盛水实测,测得每升容量也很不一致,以一升合多少毫升计,有195、208.3、310等十种。除280、310外,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其它各种,与其它地方出土的西汉部分容器大小折合毫升170.5、200等三十多个数目相同或相近。从这几十个数目字平均计算,可以得出西汉一升,约合今200毫升。 隋有大斗小斗。小斗有的合198.1毫升,有的合199.1毫升,表中均未列入。 年代 朝代 一两合克数 一斤合克数 前1122-前225 周 14.93 228.86 16.86(楚器) 269.8 前350-前208 秦 16.02 256.25(高奴禾石铜权) 前206-后8 西汉 15.63 250 19.44 311 16.53 264.5 9-24 新莽 13.92 222.73 15.3 244.93 25-220 东汉 13.92 222.73 15.63 250 220-265 魏 13.92 222.73 265-420 晋 13.92 222.73 479-502 南齐 20.88 334.1 502-589 梁陈 13.92 222.73 386-534 北魏 13.92 222.73 334-571 东魏、北齐 27.84 445.46 566-581 北周 15.66 250.56 581-618 隋 41.76 668.19 13.92 222.73 618-907 唐 37.30 596.82 907-960 五代 37.30 596.82 960-1279 宋 37.30 596.82 1279-1368 元 37.30 596.82 1368-1644 明 37.30 596.82 1644-1911 清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