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doc_第1页
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doc_第2页
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doc_第3页
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doc_第4页
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用料 龙眼肉250克,西洋参15克,白糖适量。制作 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即成。食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吃下。效用 补血养心,益肺生津。适宜于虚劳赢瘦,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神疲,津少口干等症患者眼食。解说 龙眼肉为补益佳果,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为养心补虚佳品。西洋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能力。它性偏凉,为阴虚体质者所宜,近人张锡纯称它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龙眼肉与西洋参制膏,功能大补气血,有很好的补益效用,故清代医家王孟英称它为“代参膏”,说它“力胜参芪”。它不但效力大,而且味道极好,颇受人们的喜欢。注意 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不宜食用注意:王孟英是食疗家。龙眼补正,养心血,和西洋参配在一起,西洋参因为是凉的,可以把龙眼的热气化掉。玉灵膏的做法:龙眼肉一两,西洋参一钱,白糖少许,煮饭时蒸,王孟英说蒸100次,其实不用那么多。制好后,每次用一勺,一调羹,冲水服,可以养心血,补气。随息居饮食谱食疗:那些能当药吃的食物(图) 核心提示: 中医向来讲究药食同源,能吃饭,当然不愿吃那些黑乎乎、苦兮兮的药。厨房里、零食柜中,那些普通食物既然可以当药,那何乐而不为呢?龙眼补足心血不上火龙眼肉,其实就是鲜桂圆晾晒成干,是一味养心养脾的好药。龙眼药性:龙眼味甘性平气香,液浓而润,为心脾要药。治疗心脾气血两亏的重要药物,一般来说,龙眼挑颜色深的好,赤色入心,甘味入脾,龙眼肉最重要的功能是补心血。有人会出现心悸怔忡的症状,觉得心突然悬起,一阵乱跳。伴随着气力不足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心血不足。打个形象的比方来说,如果心脏是一台液压机,必须要保证液压机里有足够的液体,否则机器空转则坏。在人体里面,我们的心脏要靠心血来养,如果心脏空转,人就感觉突然心脏空悬一下。病例:某男,45岁,因在单位劳累,思虑过度,导致严重的心律不齐,摸脉跳几下停一下,跳几下停一下。并伴随肝气不舒。中医诊治:先疏通肝气。然后买一斤龙眼肉与西洋参一起服用,心律不齐症状消失。读者可能会疑惑,我们历来觉得吃龙眼会上火,吃那么多龙眼肉,心悸固然能治好,但是上火也会很难受吧!放心,自有妙招来化解龙眼的火气。龙眼肉药性温热,孕妇最好慎服,一热则动胎气。清代名医王孟英就有一个以龙眼为主的食疗方子,叫做玉灵膏。玉灵膏:龙眼肉一两,西洋参一钱,放在小碗里加水,煮饭的时候,就放在饭上蒸熟烂,然后用调羹服食,一天一勺足矣。因为龙眼肉偏热,在这个方子里巧妙地用西洋参的凉性制住龙眼肉之热性,因此可以放心服用。注意:龙眼肉药性温热,孕妇最好慎服,因为药的热性容易影响胎气。龙眼壳核有妙用龙眼肉鲜者洁白晶莹,质嫩多脂,甘甜味美,素有骊珠之誉,堪称果中珍品。而干者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龙眼之外壳及内在之核仁,无论作果充药,皆弃而不用。其实,龙眼之壳、核,俱是药中良剂,药效之佳竟有无可比拟与替代,非仅废物不废之谓也。 从功效的角度来看,龙眼肉干可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而龙眼壳和龙眼核的药用功效,却少有人知道。 素有“南国之参”美称的龙眼,就形态来说,剥去果壳,从凝如水晶、玲珑玉润的龙眼果肉,隐约可见内里包裹的深褐色果核,莹泽若珠,故而龙眼又有一个别名叫骊珠。庄子中说,骊珠乃是骊龙颔下的宝珠,极为珍贵,要想取得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埋伏,待骊龙睡着后,才能窃得。从功效的角度来看,龙眼肉干可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又可补虚强身。中国古人早已把龙眼用于保健疗病,认为是滋补良药,具有补益气血和安神等功效,能治疗失眠、健忘、惊悸、虚羸体弱、产妇浮肿等病症。龙眼肉可单独食用或制成龙眼膏,例如清代医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记述的“玉灵膏”,是用龙眼肉加白糖(用量约为龙眼肉的1/10)蒸熟加工的成药,据称其功效“大补气血,力胜参芪”,开水冲服可治疗气血不足者,并认为很适于产妇临产之前服之。龙眼还可和其他药物配伍成多种治疗用途的方剂,其中如宋代医家严用和在济生方记载的“归脾汤”,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等功效,至今仍为保健医疗常用之名方。此外,龙眼肉与其他食物可做成多种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是大家熟知的甜点,而龙眼莲子汤、龙眼红枣汤、龙眼赤豆汤等,还可供食疗之用。 (一)龙眼壳【性味】甘;温 【归经】肺经【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敛疮;生肌。主眩晕耳聋;痈疽久溃不敛;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龙眼壳具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用以煎水外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龙眼壳煅存性研细末,用茶油调成糊,可用于外敷治疗烫伤与久不愈合的皮肤溃疡。此法盛传于锡山乡间,其地位于无锡之南,濒临太湖,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蚕桑耕读、物阜民丰。原为无锡县,现改为锡山市,乃古“梁溪”之地,余童年曾见多处石桥上镌有“梁溪某某桥”字样,故以知之。习医后读明代缪仲醇医学广笔记=,载有治梁溪某女子之医案,大约即指此地。龙眼壳可治荨麻疹:取龙眼壳5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煮沸,换文火继续煎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继续加水500毫升,再按以上方法煎30分钟,两次煎出液合并,滤出药液,放凉后洗患处,每日2次。症状不严重者一般17天可愈,且不易复发。 治疗期间最好不要吃水果特别是南方水果,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尽量不饮酒,饮食以清淡为主,通过治疗可逐步改善患者的过敏体质。对于反复不愈的重度荨麻疹则要通过详细的辨证配合内服中药来治疗,可通过养血祛风、清热活血、调理脾胃、固护正气等方法取得满意疗效。某年,友人陈先生来电相告:其母于半年前患荨麻疹,风团遍体,痒不可忍。医院予以抗过敏治疗,内服药物不效,即静脉注射针剂,治疗后可使减轻或缓解,然不久必复发如初,如此因循治之三、四月,仍不见应。某日遇一人告以龙眼壳煎水洗澡,可望痊愈。即觅得该物一大捧(锡地方言:以两手仰掌仲指,两掌盛满物品为谓之“一大捧”。)煮水澡浴,一次即见大效,二、三次而疹消痒止。以后偶有发作,如上一洗即净。并谓此方不仅可治风疹块,其他皮肤病同样有效云。某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代表某先牛,因眩晕时作前来就诊。其女儿、女婿均为西医主任医师,嘱其服用中药。余断为痰饮眩晕,投半夏天麻白术汤而收复杯即应之效。至是年仲夏,体表遍发红疹块,皮肤科诊断为夏季皮炎,涂以洗剂,数日后依然如故,再来余处诊治。余亦授以上方,一次外洗后,即觉清凉之气渗入肌肤之内,痛感、痒感、不适感渐次消散,翌晨自检皮疹已渐隐退,为巩固疗效计,又洗二次,以后未见复发。 (二)龙眼核【性味】微苦、涩,平。 【归经】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止血;燥湿。主疝气;瘰疬;创伤出血;腋臭;疥癣;湿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调敷。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化学成份】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 本草纲目记述,取龙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细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龙眼核止血定痛功效殊胜,便易经验集中有李平西所传疗“金刃伤”方:“龙眼核剥去光皮,其仁研极细,掺疮口即定痛止血。平西氏云:此药在西秦巴里营中,救愈多人。按:龙眼核治金刃伤功效甚验,查本草纲目及其他本草书籍俱未记载。可见世上有用之材,自古迄今,湮没者不可胜汁矣。惜哉!惜哉。”余自得此秘方后,立即收取龙眼核,如法研为细末。凡遇普通之金刃伤,俱以敷之,其止血定痛之效确非虚语。且废物利用,不化分文,遂作案头常备之药。有一日,一女病人前来就诊。其在一周前与弟媳斗口,及至动武,被对方咬伤手背。虽经外科多次治疗,依然溃烂腐化,不能收口。余为其洗净创面,掺以龙眼核粉并包扎之。次日换药,溃口已明显收敛,仅敷药粉两次便结痂而愈。痂脱之后肤上不留痕迹,表皮光洁如初。可见龙眼核之用,非仅止血定痛而已。即此观之,龙眼核之为物,犹药中之璞玉也。无怪乎王孟英之曾祖于(重庆堂随笔中亦盛赞其功:“其核研傅金疮磕跌诸伤,立即止血止痛,愈后无瘢,名骊珠散,真妙药也。”补充一点:龙眼核补钙很好,缺钙的都可用之,用龙眼核煅后粉碎,每天服约半个核那么多即可,无毒副作用。龙眼核是止血,定痛的良方,对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尤其好。纲目拾遗中记载:“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名方推荐:治一切疮疥: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高世元传世方治癣:龙眼核,去外黑壳,用内核,米醋麻涂。医方集听治小便不通:龙眼核,去外壳,打碎,水煎服。如通后欲脱者,以圆肉汤饮之。纲目拾遗治足指痒烂:桂圆核烧灰掺之。药镜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遇汗出即擦之。纲目制作方法:龙眼若干,食肉后将壳、核晒干,入锅炒成炭,捣碎后筛之,将其粉灰装入瓶内备用。山萸肉补足肝血女性恩物山萸肉一般读者未必熟悉,晒干前是山中野果,晒干后是一味很重要的入肝的药物。著名补阴的六味地黄丸里,起到补肝阴作用的就是这味山萸肉。山萸肉药性:味甘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病例:民国著名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记载的一个医案里记载一个孕妇霍乱,吐泻一昼夜后,流产了,导致身体大虚,神智昏聩,眼看就要不行了,病情危急。这时候,张锡纯取山萸肉二两,山药一两,熬汤,给病人服用,过了一会儿,病人恢复神智,转危为安。这则医案告诉我们,山萸肉在补肝血方面作用何其重大。肝对于女性,尤其重要,女性每个月的例假,都是由肝在调控血液。肝藏魂,如果晚上失眠,也与肝不藏血有重要关联。如果女性朋友经常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爱出虚汗,晚上失眠,多梦,早醒。不妨服用山萸肉食疗方。山萸肉食疗方:山萸肉9克,配炒酸枣仁6克,捣碎,用山萸肉熬汤,冲服捣碎的酸枣仁,酸枣仁也是养血养肝的。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说过一句话,养血需用酸枣仁。以上这个食疗方子里,山萸肉、酸枣仁都入肝经,能有效改善失眠。在例假结束后,使用此方补血,效果胜于四物汤。(特别提醒:以上食疗方须咨询医生。病人则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使用,不可代替药物。)山药 百米飞人夺冠的秘密北京奥运冠军博尔特百米飞人夺金之后,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博尔特夺冠的秘密一部分在于,他从小到大吃的是自家蔬菜园子里种的山药:“山药造就了他今天的力量。”说得如此神奇,我们来看一下山药的药性。山药药性:色白入肺,所以山药补肺,平喘止咳,味甘入脾,汁液滑腻,入肾。可见山药能够补肺、脾、肾这三脏。在临床上,一切由阴虚的引起的咳喘、腹泻都可以利用山药来治疗。山药可以治疗腹泻的原因是,肺与大肠在中医上互为表里,由于肺虚,则大肠固涩不住,则容易腹泻。病例:某男孩,9岁,瘦,面色差,皮肤病,一热就痒,挠到创口结痂,吃了半年的解毒药,不愈。多动,表情古怪。中医诊治:诊脉结果,脾气不足。中医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脾气不足,则金虚。而肺主皮毛,导致皮肤瘙痒不愈。土虚则木摇,肝属木,故肝风动,多动。所以,病根在脾胃。用以山药为主的祛湿补脾食疗方服用多日,皮肤瘙痒消失。但凡面色黄瘦、咳喘、偏虚瘦的人群服用,都适合用此山药食疗方。山药食疗方:山药、莲子肉、薏米、芡实各100克煮熟磨成粉,加鸡蛋熬膏。这个食疗方子本身味道很好,可以当零食吃,每天一两勺子,给脾胃虚弱的人服用,久而久之,“脾”气会越来越足。如果您本身身体健康,不用太多,每周吃一到两次,用山药做的菜或者熬的粥,也就起到了平补的作用。注意:山药虽好,但平时大便干燥的人就不要吃了,因为山药本身具有固涩的作用,大便干涩的人服用会导致便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服用山药,配点杏仁补足肺部的肃降之气,就不会导致大便干涩了。鸡内金消食化积大功臣鸡内金,年纪轻的人大概已经不知道这是什么了,去问有生活阅历的长辈,他们会告诉你:那就是鸡胗内的一层薄薄的金黄小皮。晒干了,叫生鸡内金。药房里拿它加了醋炒,叫炒鸡内金。后者比前者消食化积的能力更胜一筹。鸡内金药效:消食化积,并除一切脏腑的淤积。病例:小女孩,4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