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班教案.doc_第1页
大班美术班教案.doc_第2页
大班美术班教案.doc_第3页
大班美术班教案.doc_第4页
大班美术班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密市新华路中心幼儿园大班美术特色课教案 课次学习内容页码1线描画快乐的数字22陶艺P30太阳公公23彩色画P88中秋月圆24装饰画猫妈妈和孩子35彩色画P88外星人“9”36物体画侏罗纪公园47彩色画P93石头变身58版画P118好看的花边59彩色画P95青花瓷610陶艺37一盘水果711彩色画P91霓虹灯下的楼房712版画P127跳舞的娃娃813彩色画P113斗牛814陶艺P85小鱼游啊游915彩色画P117美人鱼城堡916彩色画P112地心历险记1017油画棒动物排排站1118陶艺P73会走路的杯子1119国画小蜗牛1220彩色画P100秋叶彩绘1221彩色画P97超级魔力大嘴巴1322版画P129老鼠1423彩色画复活节彩蛋1424陶艺P79汽车总动员1525水粉画在妈妈的肚子里1626手工金陵塔1627版画P116剪窗花18 教师:闫亚丽1线描画快乐的数字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画出数字的外形特征。 2、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初步学习装饰画。 3.鼓励幼儿对数字进行大胆的装饰,创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画纸、水彩笔活动过程: 1.小朋友,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能告诉我,你最喜欢的数字吗?请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字。 2.教师对个别孩子们喜欢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装饰。 3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数字,提醒幼儿把数字画的大大的。 4.请画好的小朋友把自己画好的数字进行美化,并且把它装饰的最美丽。 5.我们来看一看,谁的数字朋友装饰的最漂亮!2陶艺P30太阳公公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条、压扁、贴画等方法,表现出太阳的不同造型。 2.能大胆想象,提高创造力。活动准备: 1.太阳的图片。 2.太阳的绘画作品。3.轻质彩泥。活动过程: 1.参观“太阳公公” 绘画作品展。 教师:今天,我们有个“太阳公公”绘画展,我们一起看看吧! 2.集体讨论,学习制作。 (1)教师:“小朋友们画的太阳公公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造型、花纹、表情等方面讲述)(2)教师:我们可以怎么制作“太阳公公”?(师幼共同讨论)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造型的太阳公公。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要点提示:引导幼儿从造型、花纹、表情等方面讲述太阳公公作品。课后建议:在本次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教师提供陶泥让幼儿自主的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将幼儿的作品以壁画的形式进行保留和呈现。3彩色画P88中秋月圆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中秋礼品图片和字画,增进对中秋节的了解,感受中国特有的色彩特征和民族风格。 2尝试运用水彩笔进行图案色彩的描绘,在文字中画画。 3感受文字与绘画结合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水彩笔、素描纸。 2.中秋小故事,各种月饼图片,中秋字画。活动过程 1话中秋,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1)教师讲中秋小故事,如嫦娥奔月,引出中秋节的话题。 (2)讨论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喝桂花蜜酒等。 (可以结合当地风俗) 2合作创作,感受字画结合的艺术美。 (1)出示各种月饼的图片和中秋字画,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图片在色彩上的共同之处,初步感中秋节的色彩特征和民族特色。 (2)出示写有“中秋”字样的图片,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将其变得有中秋节的味道。 3自主操作和添画,营造中秋氛围。要点提示 鼓励幼儿从月夜、月饼等事物出发感受相关的色彩,能从月饼、祥云等图案联系到中秋的味道,并将其作为装饰图案运用到绘画中。 (1)指导幼儿用水彩笔在字中添画与中秋相关的物品,突出中秋的特征。 (2)提醒幼儿使用黄色系和红色系等近似色系进行创作,进一步体验中秋的色彩特征。 4延伸:中秋汇。 (1)互相欣赏设计的中秋字画。 (2)感受中秋的团圆气氛,品尝中秋月饼。【评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有其特殊的地方,在风俗习惯、色彩特征等方面都很特别。让幼儿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美,既增进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也提高了对色彩的认知水平,何乐而不为呢?4装饰画猫妈妈和孩子教学目的: 1、欣赏图片,了解猫的主要特征和特点 2、通过色彩和黑白的对比表现主体和背景教学材料:6开白纸,水彩笔,马克笔、金属笔教学过程: 1、欣赏猫咪玩耍时候的图片,观察猫咪的不同动态。 2、画下大小不同的猫咪,注意画面的大小变化。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或是线条重复的装饰背景并选择协调的颜色进行上色5彩色画P88外星人“9”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对数字9进行变形、添画,创作外星人。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联想并大胆创编出故事情节。 3体验数字想象添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排笔,油画棒或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纸。活动过程 1讨论,激发对外星人的兴趣。 (1)教师:你知道外星人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2)教师:有个数字星球的外星人会变魔法,能把各种数字变活,他们是外星人“9”。 用幼儿喜欢的外星人做导入,易拉近与幼儿的距离,激发幼儿的兴趣。一系列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 2大变外星人。 (1)魔法一:泼墨变个9。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排笔刷“大9、小9、胖9、瘦9,挥笔一转就是9”。 (边说边画出不同形态的9) (2)魔法二:给9长个毛儿。 教师: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刷出各种长短的毛毛。9加上各种“零部件”就变成外星人了。要点提示 此环节重点是让幼儿夸张想象出与人类形态不同的外星人,而非多长了头发、多长了手臂的地球人类而已。 (3)魔法三:画9点睛。 教师:画龙要点睛,画外星人也未尝不是哦!给外星人画一个特大号眼睛?给外星人多变几个眼睛?给外星人加点眼睫毛? (4)幼儿合作(或独立)完成外星人的组装,并由此想象外星人的奇特功能。3外星人巡展。 (1)会飞外星人展。 (2)钻地外星人展。 (3)多手外星人展。 【评析】 孩子们在慢慢长大,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问和时间,让他们自由的想象。你会发现,原来,事物也可以是这样的!历史的进程,在孩子们的眼里有自己认为的规律和变化。大班孩子的语言已经发展成熟了,他们会说出一些惊人的话,只要稍加引导,你看到苗儿迅速地成长. 6物体画侏罗纪公园活动目标 1感受恐龙在运动中的身体形态,尝试用肢体动作来模仿。 2借助欣赏、模仿及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恐龙的不同动态。 3在合作中共同使用画纸并能清楚地讲述自己作画的意图。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恐龙的种类以及恐龙生活的习性、环境,已听过关于恐龙的故事。 2恐龙图片多幅,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很特别。 3水粉笔,颜料,英文报纸(或牛皮纸)。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对恐龙的认识。教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恐龙,知道了恐龙的一些生活习性,谁愿意来讲一讲? (有霸王龙、长颈龙、翼龙、剑龙等;它们有的是食肉恐龙,有的是食草恐龙;有的是在陆地上走的,有的是在天上飞的)2观察图片,感受恐龙在动态中的外形特征。(1)出示“走路”恐龙的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 (霸王龙)看它现在的样子,你觉得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恐龙走路时的腿的样子)请幼儿学一学它的动作。(2)出示“弯腰”恐龙的图片。教师:这幅图你觉得恐龙它又在干吗?它的头怎么样了?身体是什么样的? (观察恐龙的腰部)恐龙的前肢和腿有什么变化?恐龙的脚趾和刚才走路的恐龙脚趾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你们觉得“弯腰”的恐龙身体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3)出示“对打”恐龙的图片。 教师:这两只恐龙它们在干什么?这两只“打架”的恐龙身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这只恐龙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发现遮挡关系)你们发现没有,“打架”时恐龙的尾巴是怎样的?尾巴后面画有几条短线,为什么要画这几条短线呢?(介绍辅助线条的作用)教师在出示图片时,要注意层次性,如提供给幼儿的图片应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3幼儿大胆作画,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幼儿画出恐龙的不同动态。教师:今天我们来画恐龙,画你自己喜欢的恐龙,地上走的、天上飞的,各种各样。4展示作品,师幼互评。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恐龙在做什么。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班级展示区中,让幼儿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尝试将绘画作品编成故事进行讲述。 【评析】恐龙的神秘和神奇,吸引了许多孩子对之探求的兴趣。在了解了恐龙的种类、恐龙生活的时代及其生活习性等一系列活动之后,教师特选了几本关于恐龙的优秀绘本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很特别给幼儿欣赏。幼儿除了对故事内容感兴趣外,还对绘本中恐龙的绘画手法感兴趣。他们发现绘本中恐龙身体的线条流畅、粗犷,就会给人凶猛的感觉;几笔简单的线条或几条辅助线也能把画面中对打的恐龙表现得很生动、清楚。这些对幼儿的后期创作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7彩色画P93石头变身活动目标 1在欣赏各种石头造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简单的点、线、色块创作出奇特的动物形象。 2感受在石头上创作的别样乐趣。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衣纹笔或者1号水彩笔,石头。 2各种装饰过的漂亮的石头作品(丰富幼儿美的感受,激起创作的热情),动物图片。 3与动物相关的音乐。活动过程 1扮演和欣赏,积累表象经验。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模仿做动作,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 (2)欣赏各种动物图片,找出动物的特征,积累审美表现的经验。 (3)欣赏变身的石头,引入主题。 石头上的装饰别有一番风味,鲜明的色彩、夸张的表现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艺术冲击。 2自由探索,大胆进行色彩表现。 (1)探索石头的变化与造型。 幼儿自由探索、发挥想象,拼搭石头。例如:用石头铺成了小路,在上面走一走;用石头搭成了小房子 (2)教师示范用色彩赋予石头新的形象。 教师:这个石头有点儿像乌龟,我要给它施个魔法,把它变得更像乌龟。我的笔沿着石头印子开始变,变出一个个小格子,再在每个格子里加点彩色的看!石头变身成为一只花花壳儿的缩头乌龟喽! (3)教师:你的石头像什么?你能把它变得更像一些吗? 3幼儿给自己的石头变身。 (1)幼儿对自己的石头进行想象、构思,依据石头的形态,找出其鲜明的特征,变出小动物或动物鲜明的特征。要点提示 1)并不要求变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物体,可以是局部,如斑马可以用相间的色彩表现。 2)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动物的特征,关键在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如变熊时,就要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2)每个幼儿给自己的石头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评析】 石头、石头真好玩!不仅可以搭着玩,而且可以画着玩,变出各种小动物,真呀真特别!孩子对此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他们在石头的世界中探索着、想象着,进行着艺术的构思。挥动画笔将一块块普通至极的石头,变成一个个具有鲜明的动物特征的艺术作品。斑马、乌龟孩子的想象赋予了一个个小石头特有的灵动美! 8版画P118好看的花边活动目标:1观察花边的造型和图案,感受花边的韵律美和均衡美。2发现花边的规律,探索纸的折叠方法和花边图案的关系。3继续探索拓印的方法,能均匀地上下拍打颜色,保持画面色彩均匀。活动准备:1课件:各种花边图案的剪纸作品多幅。2剪刀,长条形彩色蜡光纸(多于幼儿人数),篓子每组一个,油画颜料,玻璃板,海绵球人手一个。活动过程:1欣赏花边的剪纸作品。教师:这是什么?花边中表现了什么?2探索花边的折叠和剪的方法。(1)讨沦花边的折卺和剪的方法、,教师:花边和我们剪的窗花有什么不同?你知道花边足怎么剪m来的吗?教师:可以折几次?数一数这张花边上有多少重复的图案?怎么折?剪哪里?怎么剪?(2)幼儿尝试自己折、剪。3交流各自的折、剪经验。教师:你是怎么剪的?剪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刖难?谁能帮助他解决?4幼儿再次尝试。5拓印作品。(l)教师:卜次小朋友用两种颜色印制画面,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印的。怎样才能印得清晰又好看?(2)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印制作品。活动建议:活动延伸提供剪刀和各种长条形的纸汁幼儿继续练习折剪花边,装饰娃娃家。区角活动交流、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家园共育和爸爸妈妈一起剪花边装饰自己的房间。9彩色画P95青花瓷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青花瓷器,了解青花瓷以蓝白为主要色彩的特征。 2尝试用中国传统特色的花纹大胆创作青花瓷。 3感受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典雅高贵之美。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蓝色记号笔,素描纸。 2青花瓷物品或图片。 (图片最好能以课件的方式呈现)3音乐青花瓷。活动过程 1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 在青花瓷的音乐声中欣赏青花瓷物品或图片,初步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依据实际条件设为实体展或课件欣赏展示) 2了解青花瓷的装饰特点,进一步感受它的构图美。 (1)教师:这些瓷器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青花瓷只有蓝白两色,很有特点。它给人的感觉是高贵、典雅,真美呀! (2)教师:青花瓷的花纹和图案有哪些? (看课件图案为主) 教师小结:青花瓷的花纹图案有的来自于大自然,如花瓣、枝条、树叶;有的是人们创造和想象的,代表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如传说故事、珍禽异兽等。 (3)教师:在花纹排列上,青花瓷也很有特点呢。观察花瓶、盘子等,它们身上的花纹时怎样排列的? 教师小结:有些是将一个花纹图样重复排列,有些是将图画和花纹相结合进行排列,如中间是一幅小鸟吃果子的画,周围则是一些规则排列的小花花纹。 3大胆创新,尝试多形式地设计青花瓷。 (1)每位幼儿都当一名青花瓷设计师,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和喜欢的纹样大胆设计心目中的青花瓷。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设计时,可以将自己认为最美的、最喜欢的东西加人进去。 4展示自己创作的青花瓷。 (1)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设计青花瓷的? (2)教师:你的青花瓷上面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10陶艺37一盘水果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水果特征并创意制作各种水果。 2.学习欣赏美的事物。活动准备:1各种常见水果实物。2陶泥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出示实物水果,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是水果家族聚会的日子,看看,都有谁来了?(幼儿自由回答)2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了解不同水果的各自特征。(l)教师:这么多的水果,你最喜欢哪一种?它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水果的特征)(2)教师简单小结几种水果的特征。(3)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一个快乐的时光记录下来呢?(拍照、绘画、陶艺制作等)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操作有闲难的幼儿。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活动建议:区角活动在美术区开展“水果穿新衣”的活动,引导幼儿为自己的“水果”染上漂亮的颜色,制作成工艺品,进行义卖活动等。11彩色画P91霓虹灯下的楼房活动目标 1欣赏黑色夜幕下不同形态的烟花、霓虹灯,体验各种色彩的明暗对比。 2.尝试运用刮画和油水分离的方式创作出结构丰富、外形奇特的房屋、天空、烟花等美景。 3感受夜景的色彩美。活动准备 1.排笔,水粉颜料,刮画纸(用竹签笔在刮画纸上能刮出神奇的色彩,带给幼儿神秘感,使其获得审美情感的体验),竹签笔(在刮画纸上能刮出色彩,不同粗细的笔可以刮出不同的线条),油画棒,白色卡纸。 2烟火、花灯等实景图片。 3烟火表演视频。 (带给幼儿视觉的刺激与享受)活动过程 1导入,创设氛围。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受花灯、烟火照出的夜晚的美景,畅所欲言心中的感受。 (2)创设神秘的氛围,播放烟火表演的视频。引导幼儿感知验货的形态和色彩,激发创作欲望。 2.童言汇夜色,合作范例和独立创作。 (1)教师讲解刮画的创作要求:黑夜笼罩大地,我们用竹签笔在黑色刮画纸上刮出房子的轮廓,看,彩色房子变出来了。(教师边说边画,幼儿了解画面构图过程) (2)给房子增加“外来元素”,探索奇特的外形。 例如:太阳作为屋顶、轮胎作为窗户、云朵作为扶梯突破简单概念中三角做尖顶,方形做墙的格式化绘画。 (3)给房子增加“特殊功能”,探索丰富的结构。 例如:屋顶会旋转的高楼,电梯可以通往各个大楼,机器大手帮助人们提放物品、行李为房子增加特殊功能,增加了房屋内部装饰的含义,而非简单的圈圈点点的重复。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你的房子有什么与众不同? 3油水分离,创作绚丽的背景。 (1)将彩色的房子粘贴到白色的卡纸上,用油画棒在白色卡纸上添画烟火。白色背景上的彩色和黑色背景上的彩色,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两者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丰富了幼儿色彩感知的经验。(夜晚的漆黑、白天的明亮) (2)给白色背景刷上底色,突显旋律色彩。 背景色建议:深蓝、黑色均可。【评析】 彩色烟火在天空中散开的瞬间,照亮了整个夜空,黑漆漆的房屋也发出彩色的光了!抓住美的瞬间,调动幼儿天生的色彩冲动,在充满神秘的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幼儿的潜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挖掘,更需要适当的引导,他们的色彩表现能力才能显现出来!12版画P127跳舞的娃娃活动目标:1回忆并生动描述自己和同伴舞蹈时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2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动态的变化规律,尝试用剪团花的方法表现跳舞的人。3发展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能力。活动准备:1课件:跳舞的图片或欣赏资料。2剪刀,笔,油画颜料,海绵球等。3欢快的舞曲。活动过程:1播放舞曲,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与同伴跳舞时的不同姿态和表情。(1)教师:你会跳舞吗?会跳什么舞?做一个最美的动作给大家看看。你跳舞时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表情?(2)再次播放音乐,跳集体舞,音乐一停,做一个和别人不同的动作。教师:跳集体舞时小朋友是怎样围成一个罔的?做了哪些动作?怎么做的?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表现不同舞蹈姿态的作品,探索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剪纸的方法。(1)教师: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2)教师:猜猜,它是怎么剪出来的?先怎么做,后怎么做?哪些地方可以作为连接点?4幼儿进行创作。(1)重点:找准连接点。(2)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5幼儿拓印,教师指导。(1)教师:你会怎么即呢?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印得更漂亮?(对称、渐变、间隔)(2)指导幼儿进行漏印活动,关注细节的拓印。6展评幼儿作品,集体交流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学习剪一些连续的图案,并尝试用渐变、对称、间隔等方法拓印各种剪纸作品。家园共育和家长一起学习民间剪纸的基本方法。 13彩色画P113斗牛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牛,感受毕加索减法画牛,强调线条轮廓的抽象概括美。 2.尝试运用夸张的对比色彩突出牛的轮廓。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黑色水彩笔,素描纸。 2.毕加索的牛十幅。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营造富有激情的氛围。 播放音乐西班牙舞曲,幼儿随乐动起来, “斗”起来,引入主题。 2.欣赏毕加索的牛。 (1)教师:我们都认识毕加索老爷爷,他画的牛可不一般,我们一起找找他画牛的秘密。 (2)教师出示第一幅画:牛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特征?它的主要部位在哪儿? (4)出示第三幅图,可以让幼儿仔细比较一下前三幅图的相似和相别之处。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上的牛有什么特征,它跟前面两幅图上的牛有什么区别? (强调轮廓,简化细节) (5)仔细观察第四幅图至第十幅图,不断强化“线条和轮廓”的特点。 3.讨论牛的特征,创作独特的牛。 (1)教师:为什么毕加索老爷爷能够用这么简单的线条,就把牛的特征和状态画出来呢? (2)教师小结:他抓住了牛的特征和轮廓,所以他能用简单的线条突出牛的特征和形态。要点提示1)让幼儿说出,因为毕加索了解了牛的特征和轮廓,所以他能用简单的线条突出牛的特征和状态。 2)引导幼儿思考和发现只有选用相差较大的颜色才能够实现突出重点的效果。如:红、黑、白对比色,黄、蓝、白对比色,红、绿、黄对比色,等等。 4.幼儿创作,教师及时指导、评价作品。 提醒幼儿多注意对比色的运用以突出物体的特征和轮廓。 【评析】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观察才敏锐;孩子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在每一次的锻炼中就逐步提升了。柔和的色彩固然是好的,偶尔的夸张和刺激,或许就会诞生另一种风格!14陶艺P85小鱼游啊游活动目标: 1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2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2海底世界场景图。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海底的鱼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通过让幼儿观看视频,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鱼的外部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动态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对各种各样的鱼形成具体印象,为下面的制作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l)学习用手捏、贴画等技法表现“小鱼游啊游”的动态特征。 (2)教师:你准备制作一条什么样的鱼? (幼儿讨论,大胆表述)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讲评。 (1)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参观、互评。 (2)教师: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通过组织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让幼儿进行互评,使幼儿在体验自我成功的同时,更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创作的力量。教师有重点地对手捏、贴画、鱼的动态特征表现得好的作品进行讲评,对幼儿今后的设计制作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15彩色画P117美人鱼城堡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海洋类物品表现海底王国的场景。 2乐意创作自己喜欢的房子,并在创作中巧妙运用点彩技法装饰出不同色彩的海洋。 3.能够大胆表述作品的故事情节。活动准备 1油画棒,彩色卡纸,刮画纸,竹签笔,水溶性炫彩棒。 2.故事美人鱼城堡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产生创作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你愿意帮助美人鱼贝贝建一座新房子吗? 2.要求与创作 (1)设计拥有海洋特色的房子。 教师:海底世界的房子有哪些特征呢?怎么建造呢? 教师和幼儿总结出:房子必须有海底世界的特征,可以由一种海洋生物建成。比如,用贝壳做成“贝壳房子”,水草做成“水草房子”;也可以由几种海洋生物建成,如贝壳做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海的色彩是多样的蓝,普蓝、钴蓝、湖蓝、天蓝海里的生物组成,如贝壳做窗户,水草做窗帘. (2)描绘海的颜色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海的颜色是多样的蓝,普蓝、钴蓝、湖蓝、天蓝.海里的生物有紫色的珊瑚、深绿色的水草、粉亮的贝 壳. 3.操作与指导。 (1)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按幼儿的爱好自由选择彩色卡纸或刮画纸进行创作,灵活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互相欣赏和评价。 (3)讲述自己的绘画故事。 【评析】 大班幼儿的世界已经开始具体化、真实化了!海是蓝色的,海里的生物有紫色、蓝色、深绿色等,还有点点光亮冷色系里透着晶莹剔透的感觉,幼儿亲手设计了这样的海底世界,这样的海底王国是他们的梦!16彩色画P112地心历险记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想象等方法大胆想象地下王国的生活场景,能运用刮画的方式进行创作。 2对比、感受黑色和白色背景下彩色的不同效果。 3乐意表达自己对地下王国的想象和感受。活动准备 1黑色刮画纸,竹签笔,水彩笔,双面胶,白色卡纸等。 2亚瑟和他的地下王国动画电影片段。活动过程 1想象进入地下王国,开始历险旅行。 (1)教师: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开着小火车,我们进入奇妙的地下世界了。 (2)欣赏动画片段,积累表象经验。 2展开奇思妙想,构想地下王国的世界。 (1)教师出示刮画纸:你也想造一座自己的地下宫殿,造一个地下王国吗? (2)教师示范如何用竹签笔在黑色的刮画纸上变出彩色的画面。 3开拓地下世界,创造地下王国。 (1)幼儿剪刮画纸,贴到白色卡纸上。 (2)在刮画纸上创作地下世界,注意各种通道连接,大胆增加情节描述。 (3)用彩笔在白色卡纸上创作地上世界。 (4)互相欣赏作品,讲述各自创造的地下王国。要点提示重点是引导幼儿感受黑色背景下的彩色和白色背景下的彩色的区别,感受两者的对比效果。17油画棒动物排排站教学目的:学习高矮对比的方法,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教学要点:通过动物的高矮特征对比让孩子深刻的体会什么是高矮,用动物来绘画更形象生动易于发挥每个孩子的想象。以蓝天和草地固有的色彩为背景,再让孩子掌握深浅蓝、深浅绿色混色更易于掌握教学材料:油画棒、水溶炫彩棒、黑色马克笔、各类动物图片教学过程:1.比较与感受:拿出高矮有变化的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高和矮之间的视觉差异 儿童举例讲述他们关注到的生活中高矮对比内容2.观察与讨论:图片欣赏,找出各种动物的特征(教师出示有高矮对比较大的动物对比照片,如长颈鹿和兔子或老虎与小猫等等) 认识深浅色,进行混色练习3.作画提示:提醒儿童绘画时可以穿插高矮进行绘画,使画面效果更灵活 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线条和色块,丰富画面 涂色时,注意深浅色的搭配使用4.作业评赏:本课作业围绕高矮动物的排列进行绘画,画面充满童趣,在色彩和构图方面的大胆和稚拙,表现出了他们对色彩和构图的个人感受18陶艺P73会走路的杯子活动目标: 1了解制陶的一些基本术语,掌握新的捏陶技法。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表现不同形状、特征的杯子底座,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独立设计制作,有初步的创新意识。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陶艺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两种以上基本技能。 2各种高脚杯的课件。 3背景音乐,数码照相机。 4工作服、陶泥及操作工具等。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做“泥巴变身”的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我们学一学好玩的泥巴,跟着音乐动起来!(变高了、变矮了、卷起来、变成小面条了、变成泥巴球) 2教师以儿歌形式演示操作,引出主题。 (1)出示泥团,引导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会搓大汤圆了。(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教师演示:看!这是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两边捏)连接泥条,它变成什么了?(杯子) 将泥人拟人化表现,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操作过程更直观、生动、形象,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技能。 3引导幼儿观看各种高脚杯的课件,启发创作。 (1)教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长有脚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课件,重点引导幼儿观看不同形状、特征的杯子底座,为幼儿创作打下基础。 (3)教师小结:这些杯子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小人形状的;杯脚就更不同了,有各种几何图形的,有卡通的,很可爱。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个会走路的杯子呢?看看谁做得与众不同,做得更有趣。 4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杯子。 (1)教师:你准备怎么做?跟你的好朋友说说。(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要点提示: 提醒幼儿运用手捏、盘筑连接的方法创意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幼儿有创意的想法与制作,并用照相机拍下来。5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欣赏同伴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2)教师从中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从造型上分析作品的优点。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开辟“杯子展览馆”。引导幼儿搜集和展示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杯子,并随着活动内容的深入,不断地丰富有关杯子的知识。设置“杯子创意吧”,展示幼儿设计的各种杯子的创意绘画作品。 家园共育与幼儿共同搜集各种杯子的实物或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造型的杯子。亲子活动:带幼儿逛一逛附近的礼品店,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奇特造型的杯子。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有脚的器皿,观察其形态,激发幼儿的联想创造19国画小蜗牛活动目标 1欣赏国画中蜗牛独特的螺旋造型。 2学习运用中锋画出蜗牛的螺旋形。 3体验国画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蜗牛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2课件:蜗牛图片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体验画面中的情趣。 教师:画上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你感觉它们的心情怎样? 2重点观察蜗牛壳独特的螺旋造型,讨论画法。 (1)讨论蜗牛壳的螺旋形画法。 教师:这些画中的蜗牛长什么样子?(背上背着蜗牛壳,蜗牛壳都是螺旋形,头上有触角)我们怎样才能画出这种螺旋形呢? (2)讨论蜗牛身体的画法。 教师:蜗牛的身体怎么画呢? (3)教师小结:用中锋笔尖从里到外绕或者从外到里绕画蜗牛壳;笔尖用淡墨,先按后拖再提画出身体,最后添画触角。 3幼儿创作,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师:你准备画几只蜗牛?你要画的蜗牛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蜗牛图?为什么? 评价可侧重于画面中色彩的丰富程度、内容和情趣性、用笔的连贯性等。20彩色画P100秋叶彩绘活动目标 l尝试运用分割色调的方法大胆为秋叶换新衣,感受创作落叶的乐趣。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黑色油性记号笔,一片被装饰过的树叶,梧桐叶(直接在叶子上绘画给幼儿不同的体验,更能激发他们的艺术冲动)。 2教师的作品“梧桐树”。 (作品要突出小树叶枯黄的颜色和树妈妈难过的表情) 3音乐小树叶。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的兴趣。 (1)播放音乐小树叶,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舞动,表演秋叶飘落。 (2)观察教师的作品,认识梧桐叶。 引导幼儿观察树妈妈难过的表情,小树叶枯黄的颜色,启发幼儿给小树叶穿上彩色的新衣服,让它们重新回到大树妈妈的身边。 (3)欣赏装饰过的树叶,丰富幼儿审美经验。 教师:这片树叶漂亮吗?你觉得他是怎么变出来的? 2教师讲解示范操作要求。 (1)帮树叶宝宝穿衣服线条描边。 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先用黑色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描粗粗的边线,再沿着他身上这几道粗粗的叶脉把他分成几个部分。 (2)喂树叶宝宝吃饭装饰树叶内部。 教师:树叶宝宝穿好衣服了,肚子还空着呢。给他吃点什么呢? (如面条、苹果等,可用波浪线、圆点等表示)要点提示每个区域内可以是一组近似色,也可以是一组对比色,注意颜色运用的规律、效果。每个相邻区域运用两种或三种好朋友颜色,视觉效果会更好! 3随乐操作,激活新的生命。 (1)播放优美、欢快的音乐,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自主创作。 先用黑色记号笔描树叶的轮廓,再用各色彩棒装饰,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近似色和对比色的运用。 (2)给自己的小树叶许下心愿,送回大树妈妈身边。 (3)欣赏同伴作品,教师可进行集体评价。 (4)观察大树妈妈的表情(变开心了),体验帮助了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快乐。 【评析】 运用色彩对采集的秋叶进行装饰,又何尝不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经过装饰的秋叶更是增添了不少收藏价值哦!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给秋天枯黄的树叶变出了彩色的衣服,许下自己真诚的愿望。大树妈妈身上焕然一新,咧开嘴笑了,孩子们的内心也绽放出幸福的花儿!21彩色画P97超级魔力大嘴巴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色彩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大嘴和各种食物。 2能运用色彩直接造型,并尝试运用同类色表现同一物体。 3体验想象和创作的快乐情绪。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记号笔,素描纸。 2音乐疯狂大请客。 (与主题结合,音乐滑稽可笑,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和联想)活动过程 1.导入,营造快乐的活动氛围。 (1)播放音乐疯狂大请客,教师激发幼儿想象自己有一只魔力大嘴,可以吃平时不能吃的 (2)幼儿张开大嘴,想象自己吃各种食物。 2.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教师:你的超级魔力大大嘴都吃些什么呢?你来说,我来变!我先变出长长的大嘴,我的纸有多大,嘴就有多大!给他涂上红红的嘴唇,是不是只有一种红色呢? (不是) 让幼儿明白嘴要变得尽量大,才能吃更多的东西,嘴唇的颜色也不是单一的。 (2)教师:不要忘了嘴里面还有牙齿,牙齿可以是不同形状的哦!这儿还有小蛀牙,用黑色记号笔把它画出来。嘴里面有哪些好吃的呢? (西瓜) (3)教师:西瓜是一种颜色吗?月亮、云朵它们之间有没有空隙啊?要点提示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超级大嘴是如何变出来的,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幼儿领会到每样东西都不只是一种颜色,大大的嘴里没有空隙。 3幼儿创作,变出魔力大大嘴。 (1)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直接用彩棒变大嘴,还可以变不同形状的大嘴,大嘴里要装满东西,可以是平时吃不到的。 (2)教师可以播放音乐,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创作,变出各种形状的大嘴。(3)幼儿互相讲述自己的作品。 幼儿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对作品自我评价的过程。【评析】 有魔力的大嘴,这对孩子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张嘴不仅是超级大而且是有魔力的,里面可以装平时不能吃的东西,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和好奇。 孩子们在活动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大胆用色。“我的大嘴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东西呢!看!这儿有月亮,还有好多星星,这张嘴真是太大、太神奇了。”22版画P129老鼠活动目标1回忆并生动描述动画片中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验生动的造型和色彩所带来的美感。 2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动态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目测剪的方法表现生动的老鼠形象。3发展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能力。活动准备 l动画片老鼠娶亲,幼儿剪纸作品若干。2剪刀,笔,油湎颜料,海绵球等。活动过程l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 教师:老鼠在娶亲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你能用动作表现吗?2欣赏幼儿剪纸作品,集体讨论剪老鼠的方法。 (1)教师:它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2)教师:猜猜,7已是怎么剪iH来的?先怎么做,后怎么做?3幼儿进行创作。 (1)重点:剪老鼠的方法。 (2)难点:老鼠的不同动态。4拓印。5展示幼儿作品,集体交流、评价。活动建议活动延伸 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剪纸经验。区角活动 练习运用开天窗、折叠等方法学习剪人物和动物。家园共育 和父母一起印制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将剪纸作品布置在自己的房间。23彩色画复活节彩蛋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彩蛋的基础上,能运用近似色、对比色描绘出美丽的彩蛋。 2感受创作的乐趣及复活节的喜悦氛围。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黑色的沙皮纸(剪成不同大小的蛋蛋),水粉颜料,水粉笔,石膏蛋(或其他材料的蛋)。 2各种装饰过的彩蛋的图片。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积累表象经验。 (1)讨论复活节,引出蛋蛋的话题。 (2)欣赏彩蛋图片,获得色彩审美感知经验。 2合作范画,激发创作欲望。 (1)教师:蛋能孵出什么?引导幼儿进行非常规想象。 (2)教师示范创作彩蛋:我要给我的蛋许愿了!彩虹姐姐的光芒将蛋蛋分成了好多层,每一层里可以有不同的愿望哦!猜猜我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张开小手的花、跳舞的星星) (3)幼儿许愿,教师示范操作。可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操作,用色彩变出彩蛋。 (1)方法一:直接用彩棒在蛋蛋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和色彩。 沙皮纸摸上去比较粗糙,幼儿在上面用笔,会有特别的感受。此外,黑色背景上鲜艳的彩色,会给幼儿视觉的刺激和没的享受。 (2)方法二:组合、粘贴,大蛋和小蛋一起变出新的造型。如大耳朵熊蛋、金元宝蛋、花朵彩蛋 (3)方法三:用水粉颜料在立体的石膏蛋上作画。 (4)结合自己的作品创编故事,寄托美好的愿望。【评析】 蛋蛋孵出的不是蛋,而是一颗颗纯真、美妙、充满灵性的童心!每个蛋蛋都寄托了一个孩子的小小愿望。彩色的蛋太神奇了,太特别了!鲜艳的色彩、美妙的花纹带给幼儿视觉的刺激和美的享受!孩子们装饰的彩蛋有如一个个艺术珍品,更是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24陶艺P79汽车总动员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汽车的特征,并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汽车。 2尝试用泥板镂空、堆贴等方法表现汽车的造型特点。 3能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动画片: 汽车总动员。 2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律动游戏: “我是汽车小司机”入场。 (2)播放动画片汽车总动员片段,让幼儿了解各式各样的汽车。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和欣赏动画片导入活动,幼儿显然很感兴趣,也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l)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汽车。 (2)教师讲述制作的要求:用泥板镂空、堆贴等方法创造表现各种汽车的造型特点。 (3)教师巡视并指导幼儿制作。 3展示、评价作品。 (1)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讲述自己的构思,教师适当小结。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进一步挖掘资源,发动幼儿收集各种汽车玩具布置在班级陶艺区,鼓励幼儿不断创作,丰富幼儿的制作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和创作能力。 区角活动美术区:提供多种盒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