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察傳 審察傳聞 夫句首語氣詞 表下文要發議論 得言課本注釋 得 應作 傳 察審察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數傳而白為黑 黑為白 察 是仔細看 看清楚 正因為 察 有仔細看 看清楚的意思 所以才有 視 觀 察看 等說法 郭錫良本898頁 察 說文 察 覆也 從宀 祭 徐鍇 繫傳 察 覆審也 從宀 祭聲 段玉裁注 從宀者 取覆而審之 從祭為聲 亦取祭必詳察之意 視 近看 引申出 視察 義 望 遠看 引申出 盼望 義 觀 有目的地看 引申出 欣賞 義 見 視 望 的結果 睹 見 的同義詞 但少用 看 探望 訪問 辨 視 望 觀 見 睹 看 教材第一冊220頁 玃 大母猴 注意 母猴的性別 沐猴而冠 故狗似玃 玃似母猴 母猴似人 人之與狗則遠矣 大過過 犯錯誤 大過 犯大錯誤 課本注釋為 用如動詞 之說 不可取 注意翻譯時句法成分的轉換 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所以之所以 一 古代漢語裏的 所以 主要有兩種意義 第一種意義比較具體 大致和現代漢語的 用來 的方法 憑它來 的 等相當 說明 怎樣 例如 吾知所以距子矣 墨子 公輸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韓愈 師說 來源 郭錫良本 古代漢語 333頁 所以 的第二種意義比較抽象 用來表示原因 大致和現代漢語的 導致 的原因 相當 說明 為什麼 例如 吾所以為此者 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不此問而問舜冠 所以不對也 荀子 哀公 所以之所以 二 來源 郭錫良本 古代漢語 333頁 例一是先說結果 後說原因 吾所以為此 的意思是 導致我這樣做的原因 所以 之前還可以加上 之 字 如果說成 吾之所以為此者 意思完全相同 後兩例是先說原因 後說結果 所以之所以 三 來源 郭錫良本 古代漢語 333頁 用 所以 來表示原因 現代漢語還一直沿用 但一般只限於先說結果 後說原因 而且一般只用 之所以 來表示 例如 敵人之所以不肯退出歷史舞臺 是由它的階級本性決定的 所以之所以 四 來源 郭錫良本 古代漢語 333頁 而 連詞 聞而審 則為福矣 聞而不審 不若不聞矣 之代詞 指代 鮑叔 和 沈尹筮 霸動詞 做 諸侯的 盟主 身自身 自己 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 審之也 故國霸諸侯也 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 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 不審也 故國亡身死也 管仲夷吾者 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遊 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 常欺鮑叔 鮑叔終善遇之 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糾 及小白立為桓公 公子糾死 管仲囚焉 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既用 任政於齊 齊桓公以霸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謀也 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一 史記 管晏列傳 管仲曰 吾始困時 嘗與鮑叔賈 分財利多自與 鮑叔不以我為貪 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 鮑叔不以我為愚 知時有利不利也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 鮑叔不以我為不肖 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 鮑叔不以我為怯 知我有老母也 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二 史記 管晏列傳 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三 公子糾敗 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鮑叔不以我為無恥 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 以身下之 子孫世祿於齊 有封邑者十餘世 常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史記 管晏列傳 孫叔敖 沈尹莖相與友 叔敖遊於郢三年 聲問不知 修行不聞 沈尹莖謂孫叔敖曰 說義以聽 方術信行 能令人主上至於王 下至於霸 我不若子也 耦世接俗 說義調均 以適主心 子不若我也 子何以不歸耕乎 吾將為子遊 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 一 呂氏春秋 不苟 沈尹茎 与他篇的 沈尹筮 沈尹蒸 沈尹巫 等实为一人 沈尹莖遊於郢五年 荊王欲以為令尹 沈尹莖辭曰 期思之鄙人有孫叔敖者 聖人也 王必用之 臣不若也 荊王於是使人以王輿迎叔敖 以為令尹 十二年而莊王霸 此沈尹莖之力也 功無大乎進賢 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 二 呂氏春秋 不苟 文 種止句踐曰 夫吳太宰嚭貪 可誘以利 請間行言之 於是句踐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宰嚭 嚭受 乃見大夫種于吳王 種頓首言曰 原大王赦句踐之罪 盡入其寶器 不幸不赦 句踐將盡殺其妻子 燔其寶器 悉五千人觸戰 必有當也 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 一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 二 嚭因說吳王曰 越以服為臣 若將赦之 此國之利也 吳王將許之 子胥進諫曰 今不滅越 後必悔之 句踐賢君 種 蠡良臣 若反國 將為亂 吳王弗聽 卒赦越 罷兵而歸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智伯 晉哀公時的權臣 和韓 趙 魏並稱爲晉國的四大家 張武 智伯的家臣 他勸説智伯糾合韓魏 把趙襄子圍在晉陽 趙襄子用張孟談的計策 暗地聯合韓魏 滅了智伯 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 凡聞言必熟論 其於人必驗之以理 熟 深入 周詳 成語 深思熟慮 論 研究 其 指代 言 言論 說法 凡是聽到傳聞的言辭 一定要仔細辨別 這種言辭涉及到人的 必須要用常情事理去檢驗它 復習 議 論 之別 議 著重在得失 所以 議 的結果往往是作出決定 論 著重在是非 所以 論 的結果往往是作出判斷 議 往往是許多人在一起 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換意見 論 不一定要有許多人在一起 作為名詞用時 議 和 論 更有分別 議 是建議 而 論 是評論或議論 來源 課本1066頁 辨 議 論 正主管人 長 如古代樂官之長稱 樂 儀禮大射 樂 命大師曰 後世有村 裡 課本227頁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樂正夔一足 信乎 問 的句式分辨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孟孫問孝於我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子貢問君子司馬牛問君子孟武伯問孝 足 腳 的替換演變 一 腳 的詞義發展和取代 足 的過程頗為複雜 從先秦起 腳 就存在著泛指人體及動物下肢的傾向 在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用法得到空前的發展 並取代了相應的文言詞 足 當時 腳 的詞義和今天的吳方言類似 這是 腳 字歷史發展的第一階段 汪維輝 東漢 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57 58頁 腳 進一步發展成為專指腳掌 是唐以後的事 但在六朝後期的北方話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 是它的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並未在所有的方言裡都完成 直到今天 吳方言仍停留在第一階段的狀態 足 腳 的替換演變 二 汪維輝 東漢 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57 58頁 孔子曰 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 一 時間名詞 者 語氣詞 者 在時間詞 今 昔 等字的後面也常常用 者 字 課本364頁 者 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數詞或時間詞之後表示一定的範圍或種類 郭錫良本330頁 傳教 傳播教化 教 化教是教育 化是教育所產生的影響 有時候 化 還可以指潛移默化 二者並不相同 因此 因俗以成化 不能說成 因俗以成教 課本1076頁 辨 二 教 化 孔子曰 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 二 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 舜以為樂正 舉 推舉 草莽 等於說草野 指民間 進 推薦 以為 以之為 用他作 課外補充 草莽的含義 草叢 亦指草木叢生的荒原 草野 民間 與 朝廷 廊廟 相對 孟子 萬章下 孟子曰 在國曰市井之臣 在野曰草莽之臣 皆謂庶人 趙岐注 民會於市 故曰市井之臣 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 漢語大詞典 9 370 371 課外補充 草 艸 屮 草 說文解字 27頁 草 草斗 櫟實也 一曰象斗子 從艸早聲 艸 說文解字 15頁 艸 百芔也 從二屮 屮 說文解字 15頁 屮 艸木初生也 象丨出形有枝莖也 古文或以為艸字 讀若徹 凡屮之屬皆從屮 和五聲 以通八風 而天下大服 和調和 五聲即宮商角徵羽五音 以連詞 來 連接有事理關係的前後兩項 前項是手段 後項是目的 通調和 八風八方之風 又叫八卦之風 指陰陽之氣 服歸服 順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 益 古今字 益 的反義聚合為 損 課本428頁 求人尋找人 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 表示 尋找 這一概念 上古漢語用 求 索 等 現代漢語用 找 在魏晉南北朝 則常用 覓 和 尋 汪維輝 東漢 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130頁 李斯 諫逐客書 今逐客以資敵國 損民以益仇 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 求國無危 不可得也 舜曰 夫樂 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節也 精 本義是上等的細米 這裡是 精華 的意思 節 這裡是 關鍵 的意思 古人很重視音樂 認為音樂的興廢 是一個國家治亂的關鍵 節 詞義引申的方式 本義 竹節 第一組 用於樹木 則為木節 用於動物 則為關節 與 竹節 的共同點 堅硬突出處 第二組 用於時日 則為節氣 用於音樂 則為節奏 與 竹節 的共同點 事物的分段處 第三組 用於道德 則為節操 用於社會 則為法度 用於行為 則為節約 與 竹節 的共同處 約束 節 的引申分析 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以平天下 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 許維遹認為 故唯聖人為能和 和 樂之本也平 課本注釋 使動用法 沒有必要 平 就是 平定 安定 的意思 一而足 而 用於主謂之間 表示假設 故曰 夔一足 非 一足 也 一 夔一足 歧義結構 夔 一足 夔一 足這個歧義結構的產生與 一 足 的多義性有關 一 作為數詞 可以作謂語 也可以作定語 足 既可以是名詞 受 一 這個數量詞的修飾 也可以是形容詞 作謂語 夔一 足 主語是主謂詞組 夔 人名 一 謂語是形容詞 足 足夠 是一個敘述句 也可以理解為緊縮複句 夔 一足 主語是 夔 人名 謂語是定中結構 一足 腳 是一個描寫句 故曰 夔一足 非 一足 也 二 夔憐蚿 蚿憐蛇 蛇憐風 風憐目 目憐心 夔謂蚿曰 吾以一足踸踔而行 予無如矣 今子之使萬足 獨奈何 莊子 秋水 憐 羡慕 蚿 xi n多腳蟲 俗稱百腳蟲 踸踔 ch nchu 跳躍貌 跛行貌 夔一足 的另一種可能性 一 東海中有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獸 狀如牛 蒼身而無角 一足 出入水則必風雨 其光如日月 其聲如雷 其名曰夔 山海經 大荒東經 夔一足 的另一種可能性 一 宋之丁氏家無井 丁氏 丁姓人家 上古時期 姓是一種族號 氏是姓的分支 姓是不變的 而氏的變化很大 戰國以後 人們往往以氏為姓 姓氏逐漸合而為一 到了漢代 通稱為姓 而且自天子以至於一般平民就都可以有姓了 郭錫良本510 511頁 而出溉汲 出 出門 在家外面 溉 灌注 汲 從井中打水 溉汲 就是打水 溉 汲 意義的側重不同 常一人居外 一 居 是定居 住 是暫住 住 是比較後起的詞 它的反面是 去 去住 等於說 去留 在這點上 居 和 住 的差別較大 唐代 住 已有 定居 的意思 杜甫曲江詩 故將移住南山邊 在這種情況下 居 和 住 是同義詞 只是後來 居 成為文言 住 成了口語 宿 指臨時寄宿或投宿 現在 宿舍 的 宿 距古義已經很遠了 課本第三冊1200頁 辨 居 住 宿 表示 居住 這個概念 上古用 居 作者注 有時也用 止 處 等 現代漢語用 住 居住 是新舊成分的合璧詞 這個交替過程也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般認為 先秦文獻中沒有 住 字 常一人居外 二 汪維輝 東漢 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288頁 居 止 住 條 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穿 開鑿 挖掘 說文解字 152頁 穿 通也 從牙在穴中 告 告訴 報 告 語 誥的區別 1 報 告 報 字一般用於覆命 告 字用於告訴 所以它們的差別頗大 2 告 語 在 告訴 的意義上 告 與 語 是同義詞 但對上就只能用 告 不能用 語 3 告 誥 告 與 誥 同音同義 後來分化了 告上為 告 告下為 誥 課本第一冊45頁 有聞而傳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聞而傳之 聞 之 而傳之有 聞而傳之 者 國人道之 道述說 道 字還有述說一義 走在道路上是一個行走的過程 而述說是一個說話的過程 與引導的意思有類似之處 郭錫良本571頁 聞之於宋君 教材 使動用法 漢語大字典 1786 1787頁 聞 奏 使君主知道 正字通 耳部 聞 凡人臣奏事於朝 亦曰聞 漢語大詞典 第12卷103 104頁 聞1 指使君主聽見 謂向君主報告 亦泛指向上級或官府報告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 丁氏對曰 使 使用 役使 使喚 對 復習 一 回答在上的提問 注意 有時 對 並不是真回答什麼問題 只是在上的說了 在下的接著說 也叫 對 注意 在古代漢語裏 對 字一般只用於對上回答 對下回答則不用 對 課本第二冊586頁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得一人這個結構產生歧義 與 夔一足 不同 有時 語句特定的語境之中有特定的含義 把同一語句放在不同語境中 有不同的理解 如果把特定語境的臨時義解讀為常見義 就會產生誤解 求聞之若此 不若無聞也 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 1527頁作 求能之若此 不若無聞也 注云 高注 無聞則不妄言也 畢沅曰 孫疑是 求聞若此 奇猷案 孫說非也 求能之若此 不若無聞 猶言求賢能而得之傳聞 不加審察 即信以為真 不若無聞於所傳 改作 求聞 殊不辭 高謂 無聞則不妄言 亦非 子夏之晉 過衛 有讀史記者曰 晉師三豕涉河 之 動詞 去 之 如 適 往 赴 之別 見課本320頁 史記 記載歷史的書 涉河 過黃河 子夏曰 非也 是己亥也 夫己與三相近 豕與亥相似 是己亥 這是己亥 是 代詞 己與三相近 豕與亥相似 見課本注釋 至於晉而問之 則曰 晉師己亥涉河也 問 之 之 代詞 指代 己 與 三 豕 與 亥 相混的情形 形近而訛的事例在古籍中非常常見 魯魚亥豕 劉尹謂謝仁祖曰 自吾有四友 門人加親 謂許玄度曰 自吾有由 惡言不及於耳 二人皆受而不恨 世說新語 品藻 回變四友 一 余嘉錫 世說新語箋疏 527頁 回變四友 二 尚書大傳 曰 孔子曰 文王有四友 自吾得回也 門人加親 是非胥附 使疏遠者相親附 邪 自吾得賜也 遠方之士至 是非奔走邪 自吾得師也 前有輝 後有光 是非先後邪 自吾得由也 惡言不入於耳 是非禦侮邪 校注 四友 字當為 回 與下句一例 形近故誤耳 余嘉錫 世說新語箋疏 527頁 唐寅變庚黃 一 薛蟠笑道 你提畫兒 我才想起來 昨兒看見人家一張春宮 畫的著實好 上面還有許多的字 也沒細看 只看落的款 是庚黃畫的 真真的好的了不得 寶玉聽說 心下猜疑道 古今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研费协议书
- 2025年RISC-VWi-Fi7控制器设计考核试卷
- 什么协议书不能签字盖章
- 协议书标准网
- 苹果充电线 协议书
- 资源股合作分红协议书
- 赔偿协议书无法履行
- 2025年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新指标操作应用综合强化考核试卷
- 2025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南非规则解读实务考核试卷
- 2025年科技行业创新创业水平考试-精准医学诊断技术考核试卷
-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脚本)
- 消防重点单位培训课件
- 电气装配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标准)车辆延期过户协议书
- 武冈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三基工作培训课件
- 线上销售协议书范本模板
- 人教版九年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 幼儿园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