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 木本 常绿植物地上部分 由茎 芽 叶 花 果实地下部分 又称根系连接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界处 称为根颈 第四章茶树形态特征 4 1茶树植株 乔木型 植株高大 有明显主干 灌木型 植物较矮小 无明显主干 树型 4 1茶树植株 根据分枝角度不同 将茶树树冠分成三种类型直立状 35 披张状 45 半披张状 35 45 应用 品种识别 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合理运用修剪技术 树型 4 2茶树根系轴状根系 主根 由胚根发育向下生长形成的中轴根 有很强的向地性 向土壤生长可达1 2米 甚至更深 侧根 由主根上发生的根 按螺旋线状排列 呈层状结构 吸收根 侧根前端呈乳白色的根 其表面密生根毛 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也能吸收少量的CO2 寿命短 根颈 是茶树生理机能比较活跃 发育阶段较幼的部位 根系的组成 吸收根 茶树根系 定根 主根和侧根上分生的根 不定根 从茎 叶上产生位置不一定的根 应用 由扦插 压条等无性繁殖茶苗所形成的根 就是不定根 其中往往有二三条发育粗壮 外表上类似主根 并具有直根系的形态 因此 在生产中利用这种来自茎或叶产生不定根的特性进行茶树的无性繁殖 茶树根系 根系在土壤中的形态与分布 除受土壤条件复杂多变的影响 还因品种 树龄而有显著的差异 其变化比地上部更为复杂 大叶种茶树主根明显 呈典型的直根系类型 其分布较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深广 茶树根系 1一年生根系2二年生根系3半年期根系4衰老期根系 形态 与其它木本植物类似 图不同生育时期茶树的根系形态 过渡型分生根系 丛生根系 茶树根系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层次 最上层根群着生角度较大 分根性强 但因离地面近 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下层根群着生角度较小 分根性弱 因离地面远 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根系的生长状态往往和地上部生长相对应 树冠的某一方位内枝叶量多 其对应部位根系的分布数量也较密 茶树根系 分布特性 种子苗根系可向土壤深层1 2米 吸收根一般在5 45cm处 集中分布在地表下20 30cm的土层中 而无性繁殖的茶树 其根系由入土部分基部具分生能力的细胞分化而成 根群中有2 3条根向深处发展 逐渐形成为骨架根 其余多数根则向水平方向发展 知识点应用 新建茶园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 播种前深挖种植沟 合理确定基肥施用位置 4 3茶树的茎 茶树幼茎十分柔软 着生茸毛 表皮呈青绿色 茎围直径从基部至顶端逐渐变细 随着新梢伸长 茎围逐渐增粗 新梢成熟时 顶端出现驻芽 茎组织开始木质化 表皮色泽 青绿黄绿浅棕色泽变深 日趋老化叶着生的部位称节 两节间的部分称节间 节间长度 因品种 树龄 栽培管理的不同有很大差别 在茎的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长有芽 当叶片脱落后 在节上留有的痕迹称叶痕 茶树分枝 单轴分枝 从幼苗开始至3 4年内 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 形成一个极显著的直立主枝 侧枝不发达 合轴分枝 从青年期开始 主枝的顶芽生长到一定高度就停止生长 或生长缓慢 而近顶芽的腋芽即迅速生长为新枝 代替主茎的优势 这种优势的不断转移 形成合轴分枝 4 3茶树的茎 枝条分类 骨干枝 由一 二级侧枝组成 其粗度是茶树骨架健壮的指标 主干 由胚轴生育而成 指根颈至第一枝侧枝的部分 生产枝 枝冠面上生长着营养芽的枝条 对形成新梢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高产优质树型模式 分枝层次多而清楚 骨干枝粗壮而分布均匀 生产枝健壮而茂密 分枝结构合理 高质优质型模式 树冠高度适中为培养高产优质的树冠和有利于茶树体内树液流动的旺盛度 培养树冠高度以控制在70 80cm为好 高产优质树型模式 树冠广阔 覆盖度大 高幅比达到1 2或1 1 6 树冠间距20 30cm 树冠有效覆盖度达到90 的水平 定型修剪 第一次 苗高达到30cm 有1 2个分枝 茎粗超过0 3cm 距地12 15cm处修剪 第三次 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左右 距地35 40cm处剪 第二次 树高达40cm 在原来剪口基础上 提高10 15cm 或者距地25 30cm处修剪 修剪可以加速主茎的优势转移 以达树冠开展状态 定义 树冠表层出现的一些结节密聚而细弱的分枝 形成原因 过度采摘 树势衰老 肥培管理不善等 鸡爪枝 3 4茶芽 茶芽种类叶芽 发育为枝条花芽 发育为花 叶芽分类按发生位置分 顶芽 腋芽和不定芽 枝梢顶端的顶芽 由腋芽萌发的新梢 不定芽 潜伏芽 茶树茎及根颈处 叶芽分类 按形成季节分 冬芽 芽较肥壮 秋冬形成 春夏发育 夏芽 芽细小 春夏形成 夏秋发育 按生长状态分 休眠芽 驻芽和尚未活动的芽 休止芽 指停止生长的芽 又叫 驻芽 活动芽 正在膨大或展叶的芽 茶芽 多数品种的幼嫩芽叶色泽嫩黄 具油光 满披茸毛 随着叶片老化 色泽由黄转绿 茸毛脱落 芽叶大小以同类芽叶或混合芽的鲜重 单芽或百芽重 表示 3 5叶 茶树叶属于不完全叶 有叶柄和叶片 但没有托叶 在枝条上为单叶互生 着生的状态依品种而异 有直立的 半直立的 水平的 下垂的四种 在同一枝条上 上部新生叶较直立 随叶龄增长 自上而下 叶片渐趋平展 叶柄长0 5 1厘米 半圆形 近轴面平或具凹槽 叶柄维管束称为叶迹 其形状因品种而不同 有圆形 椭圆形 半球形等 叶柄的长短 色泽 凹槽和叶迹的形状 都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 叶面有革质 具光泽 平滑 也有隆起的 叶面曲度 有沿主脉向上呈一定角度折叠的 有平展的 少数品种也有向叶背翻转的 叶背无革质 较粗糙 有气孔 气孔是茶树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大叶种气孔数少而大 小叶种气孔多而小 叶 种类鳞片 无叶柄 质地较硬 呈黄绿或棕褐色 表面有茸毛与蜡质 鱼叶 形似鱼鳞而得名 叶柄宽而扁平 叶缘一般无锯齿 侧脉不明显 真叶 鳞片 鳞片 真叶的基本特点 1主脉明显 侧脉呈45 80 角伸展至叶缘2 3的部位 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连接 2叶缘有锯齿 呈鹰嘴状 一般16 32对 随着叶片老化 锯齿上腺细胞脱落 并留有褐色疤痕 3嫩叶背面着生茸毛 茶树叶片叶脉 茶树叶片茸毛 嫩叶片上的茸毛是茶树叶片形态的又一特征 至于叶片上茸毛的多少 与茶树品种 生长季节和生态环境有关 但它的着生状态为其它植物叶片所罕见 位于主脉处生长的茸毛 其基部较长 弯曲度小 而位于叶脉间生长的茸毛 基部较短 弯曲度较大 多呈45 75度角 也有呈90度角的 叶片主脉茸毛生长状态示意图 叶片叶脉间茸毛生长示状态意图 真叶性状描述 叶尖形状 真叶形态的划分标准 叶形指数 长 宽 各叶片之间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 叶尖形状 叶色 锯齿深浅 叶缘 叶面隆起性 光泽度 真叶性状描述 形状 圆形 倒卵形 椭圆形 长椭圆形 披针形叶尖 急尖 渐尖 钝尖 圆尖叶面 平滑 隆起 微隆叶缘 平展 波浪叶质 厚 薄 柔软 硬脆叶色 淡绿 绿 浓绿 黄绿 紫绿光泽 强 弱 为什么要对茶树叶片的性状作如此详细的描述 茶树种质资源分类 品种选育和识别的依据之一 如 叶尖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 叶面隆起 光泽性强属优良特征 判断原料品质高低 如 叶质柔软有利于茶叶成形 有助于判断原料的适制性 如 叶色黄绿一般多酚含量高 适制红茶 叶色浓绿适制绿茶 叶片质量一般以厚度或比叶重表示 叶片厚度一般为0 2 0 5毫米 成熟叶为0 3 0 5毫米 细嫩叶为0 2 0 3毫米 比叶重是指单位面积 平方厘米 上的鲜叶重 毫克 真叶大小 叶面积计算公式 叶面积 cm2 叶长 叶宽 0 7 系数 以新梢基部以上第2个真叶为测定对象 根据定型叶的叶面积大小 可将叶片分为 特大叶 50cm2大叶 28 50cm2中叶 14 28cm2小叶 14cm2根据茶叶面积大小 将茶树品种分为 大叶种 中叶种 小叶种 观察大叶咱和小叶种的叶片解剖结构 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大叶种 栅栏组织大多数为1层 内含物丰富小叶种 有2 3层栅栏组织 排列紧密 抗寒性强 大叶种与小叶种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4 6花 着生部位 叶腋间着生数量 1 5个或更多着生方式 单生 对生或丛生 图茶树花序的类型1 单生2 对生3 总状4 丛生 两性花 异花授粉 从茶花的纵切面图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4 7果实与种子 蒴果形状 球形三角形方形梅花形 茶果形态 果实与种子 种子的形态 若为一室1粒的种子 一般呈钝锥形 基部膨大 种子底部有一柄痕 原是种子着生于中轴上的器官 按其起源 是球柄连接于心皮内缘的所属部分 有吸收母体营养的功能 故称为种脐 种脐的大小与色泽 随品种而异 它是鉴定品种的依据之一 与种脐并列的一侧 有一个小凹点 原是珠孔的痕迹 一室2粒的种子 呈半球形 相临的一侧为扁平 种脐位于削壁的底缘 一室3 4粒的种子 夹在中间的呈压扁状 或呈方形削壁 因此当用种子特征鉴定品种时 必须以一室1粒的种子为依据 种子色泽 有黑褐 棕褐 油黑等类型 未成熟或受病虫危害的种子 多为黄褐色或带杂斑 果实与种子 种子大小相差悬殊 种径大都在12 15毫米 12毫米以下的种子活力则差 种子的千粒重 轻的500克左右 重的可达2000克 多数在1000克左右 正常采收和保管下 种子的发芽率约为75 85 第五章茶树生物学特性 5 1茶树的生育特点5 1 1茶树的个体生育周期5 1 2茶树的年生育周期5 2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5 3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5 1 1茶树的个体周期 茶树一生的生命周期又称为总生育周期 其个体的发育是在总生育周期之中 繁殖方式不同 生育周期也不相同 种子 幼苗幼年青年壮年衰老死亡 营养体 复壮 好种出好苗茶籽质量好的标准 种壳硬脆 呈棕褐色 有光泽 种仁子叶饱满 硬韧 油润 呈乳白色 种子直径大于12mm 适当浅播 保持覆盖物的疏松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 幼苗期 茶籽萌发 至植株第一次停止生长前为时约4 5个月 这阶段幼苗以垂直生长为主 主干和主根极少分枝 是茶苗形态建成期 幼年期 茶树地上部第一次生长休止开始 至第一次孕育花果 历时3 4年 这阶段是茶树生理机能活跃的时期 根系和地上部迅速扩大 营养生长旺盛 青年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进入旺盛期 单轴分枝发展为合轴分枝 地上部树冠覆盖度增加 树姿开张 地下部根系的深度与幅度超过地上部 茶树进入定型阶段 壮年期 茶树自定型后第一次出现自然更新为止 为茶树壮年期 这个时期树冠分枝密集 芽多而密 花果增多 生长发育旺盛 衰老期 随年龄增长 生长势渐趋衰退 树冠面上新梢节间缩短 芽叶变小 对夹叶 出现 鸡爪枝与枯枝不断产生 根系萎缩 落花 落蕾增多 产量品质明显下降 茶树进入衰老期 人们利用其树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经自然或人为更新 仍可复壮 构成新的树冠 5 1 2茶树的年生育周期 1茶树年生育周期的顺序性茶芽开始萌动 芽叶生长逐渐旺盛 而地下根系生长相对减弱 在一年中 根系与芽叶有多次交替生长现象 地上部生长从营养生长开始 尔后才有生殖生长 形成花芽 一边生长新梢 一边开花结实 2茶树体内营养物质运转的方向性深秋与严冬 叶片的光合产物 向下运输 部分供根系生长 部分贮藏于粗根和茎干中 春天 主要运向腋芽部位 根 茎中的贮藏物也向芽梢运转 供新梢生长 花蕾盛发时 既运向芽梢 又运向花蕾 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茶树生长的周期性昼夜生长周期和季节生长周期 季节生长周期 主要表现在新梢具有明显的轮性生长特点和花果 根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茶树在年生育周期中的各种变化 均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些外观表现 并带有不可逆性 5 2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 5 2 1茶籽萌发5 2 2茶树根系生长发育5 2 3茶树新梢生长发育5 2 4茶树开花结实 5 2 1茶籽的萌发 子叶吸水膨胀种壳破裂胚根显露胚芽显露幼苗出土真叶展开第一次生长休止 环境条件 水分 土壤含水量 60 70 茶籽含水量 50 60 温度 萌动 10 左右开始萌动最适宜 20 28 氧气 充足 茶籽萌发 胚根生长速度每昼夜平均可达5 12mm约10天左右 主根生长到10 12cm时 开始休止 同时 侧根分化 胚芽生长出土 最初展开的是鳞片 10 15天后 鱼叶展开 接着真叶展开3 5片 顶端出现驻芽 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 幼苗第一次生长休止时 地上部高度在10cm左右 根系平均长度可达10 20cm 间隔2 3周后 开始第二次生长 5 2 2茶树根系的发育 茶树根系的生理作用支持和固定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贮藏有机物质合成某些有机物质 酰胺类 谷氨酰胺 天门冬酰胺 茶氨酸 茶树根系生长规律 茶树各器官不同时期生长量 茶树根系活性 2 3月第一次活动性高峰期4 5月活性低6 8月第二次活性高峰期9 11月维持中等水平 影响根系活性的因素 内部因素根内碳 氮化合物含量酶活性高低外部因素供肥水平土壤条件 应用 根系活性强时 适宜进行茶园施肥 茶树根系再生能力 切断后 都有愈合和发根的能力 7月份 根系再生能力最强 适宜中耕和衰老茶树断根促生长 茶树根系分布规律 根系垂直分布主根 可达1 2米 甚至更深吸收根 地表下5 45cm 集中在20 30cm土层根系水平分布耕作茶园 与树冠幅度大致相仿免耕或小耕茶园 大于树冠幅度 影响茶树根系分布的因素 树龄 注 以上表中所指根系为吸收根 土壤质地对茶树根系的分布的影响 0 20cm20 40cm40 60cm垂直距离 土壤PH值对根系影响 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 根系发育不良 长势弱 甚至幼苗期因根系萎缩死亡酸性土壤上根系较发达 其它因素对根系的影响 繁殖方式 无性苗水平分布较宽 垂直分布较浅 有性苗垂直分布较深 种植方式 丛距小 条数多 根量减少肥培管理施肥灌溉 5 2 3茶树新梢生长发育 茶树新梢生长过程 萌发期展叶期 新梢是由营养生长发育而成的 当新梢增粗成熟后即为茶树枝条 越冬芽的分化 膨大鳞片展鱼叶展真叶展形成驻芽 茶树新梢生长过程中叶片开展状态 新梢种类 未成熟新梢未形成驻芽 正在伸长和展叶的新梢成熟新梢已形成驻芽的新梢 根据新梢展叶多少 分一芽一叶梢 一芽二叶梢 将其摘下即成一芽一叶 一芽二叶的制茶鲜叶原料 对夹叶 新梢顶芽成休止状的称驻梢 将其摘下 称为 对夹叶 在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上 时常把正常芽叶与对夹叶的组成比例或其重量 作为判断茶树生长势强弱和鲜叶原料老嫩的主要依据 不正常成熟新梢 也称之为对夹叶 茶树新梢生育的年周期性 越冬芽萌发 第一次生长 休止 第二 三次生长 休止 第四次生长 冬眠 定义 一年中茶树生长 休止交替进行的现象 春梢夏梢秋梢 也有生长和休止二次和三次的 春梢和夏梢之间通常有鱼叶 鱼叶 1 去年老枝2 头轮3 二轮4 三轮5 四轮茶树新梢轮次示意图 展叶速度春秋季 5 6天 片叶 夏季 1 4天 片叶 腋芽形成新梢时间比顶芽多3 7天 掌握不同季节 温度条件下的展叶速度 有何作用 茶树新梢生长速度 影响生长速度的内在因素品种芽在枝条上所处的部位 芽的不同决定新梢生长的不同 有母叶的营养芽 新梢生长粗壮光杆芽 新梢生长瘦弱带花芽的营养芽 新梢的展叶数和生长量既少又弱 影响新梢生长速度的环境因素 温度日平均气温10 度左右茶芽开始萌发14 16 时 茶芽开始伸长 叶片展开 17 25 时 新梢生长旺盛超过30 时生长受到抑制10 以下时 新梢生长停止或生长缓慢气温降至0 芽叶受冻害 茶树叶片生育 叶片成熟度与生理作用 累计生长天数 叶片寿命小于一年 落叶在全年进行 每个品种都有一个大量落叶期 春梢叶片寿命比夏 秋梢长1 2个月 高产优质茶树品种的新梢特点 新梢生育轮次多新梢展叶数多叶大 长 宽比值大叶片向上斜生生长迅速新梢持嫩性强 5 2 4茶树开花结实 花芽分化分化过程1萼片形成期2花瓣形成期3雄蕊形成期4雌蕊形成期 由外向内分化 1234 花芽分化时期 6 11月 个别品种到次年春季花芽分化迟的 开花结实率低 夏季和初秋形成的结实率较高花芽分化到开花 约需100 110天 茶树开花 开花期始花期 9 10月上旬盛花期 10月中旬 11月中旬终花期 11月下旬 12月 掌握茶花在一天中的开放动态有何应用价值 在进行茶树杂交育种时 应在花开放之前 即前一天的下午或当天上午 进行 为提高茶树采种园结实率 放养蜜峰时 应选择在下午进行 茶树结实 授粉特性两性 自花授粉很少 属异花授粉植物 虫媒花 花粉粒直径达45um 重而大 潮湿而微带粘性 如何提高采种园茶树的授粉率 茶籽发育过程 判断是否受精的依据花冠 雄蕊 花基部脱落 柱头 花柱变棕色 干枯而不脱落 萼片包裹子房 茶树结实率 开花数量多 但结实率低 仅占开花量的2 4 结实率低的原因异花授粉困难花粉有缺陷 不正常显赭色或黑色外界不良环境条件 阴雨天 气温低养分供应不足 茶籽的成熟 从花芽形成种子成熟 需要约一年半的时间 6 12月间 两年的花果同时在茶树上发育生长 这种现象称之为 带子怀胎 它是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抑制茶树的生殖生长是提高茶叶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茶籽的成熟 成熟标准 果皮呈绿褐色或黄色种子壳硬脆呈棕褐色 有光泽子叶饱满呈乳白色 采收时间 霜降 茶籽的特点 茶籽脂肪物质含量高达30 茶籽播种深度宜浅茶子油可利用 但不能直接食用 需去除茶皂素 5 3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5 3 1茶树树冠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5 3 2茶树茎叶与花果生育的关系5 3 3茶树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 5 3 1茶树树冠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 在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根冠比1 11 1 51 2或1 3 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 在时间上有交替的关系 当地上部相对静止时 地下部生长最活跃 地上部旺盛时 地下部生长缓慢 树冠与根系物质转化机理上的依存关系 茶树体内经常进行着代谢物质的向下或向上的运输 相互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者信用记录查询与报告协议
- 2025公务员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介绍绿色技术
- 2025至2030中国聚芳砜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飞行员睡眠监测中的技术创新应用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睡眠监测技术革新应用展望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节油技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废旧电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
- 江苏纺织:达成纺织行业股权置换与产业升级框架协议
- GB/T 7713.4-2025信息与文献编写规则第4部分:数据论文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试卷一)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江西中寰投资集团下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狂犬疫苗使用培训课件
- 2025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中小学招聘各学科编外教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3-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原卷版)
- 【2025年】郴州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苏绣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招聘辅助人员(统计员岗)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骨科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要点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