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语文教学要狠抓背诵.doc_第1页
(正)语文教学要狠抓背诵.doc_第2页
(正)语文教学要狠抓背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要狠抓背诵 吴朝春我国语文教学从白话文运动到今天我们的新课改,将近一百年,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改革,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确是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鲜活的气息。这样,就往往会使人夸大地认为,语文教学只有打破传统,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是语文教学的希望、出路。我作为从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始终冷静观察,深入地思考着这一问题。从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等语文能力来看,语文教学的成果应是令人堪忧的。如提笔忘字,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错别字、病句百出,词句十分贫乏等等。有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大学生连一篇简单、像样的文章都无法写成,建议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凡此种种,我认为其实都是长期来语文教学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丢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之魂背诵。一、背诵是自古以来就强调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背诵教学已传承几千年不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的。古人重视背诵,因为背诵是加强记忆,巩固知识,深入领会课文,提高读写的重要手段。在书院和私塾里,常常要求学生当堂背诵,下一次上新课前,还要检查学生旧课背诵情况,教师的要求是非熟不可。众所周知,少年儿童如“日出之阳”,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智窦初开,求知心切,善于记忆,此时背的,如石上刻的。农时不可违,学时也不可违,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花点时间来背诵,将会受用终生。其实,背诵早就被实践所证明,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教法,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法。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众多的国学大师与文化名人,虽然他们的治学方法各不相同,学术成绩也各有千秋,但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博闻强记,近代的王国维,现代的鲁迅、老舍,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茅盾能背红楼梦,钱钟书更是如此,钱钟书从幼年起,不仅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即使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等古代小说,只要你从书中任意抽出一段考他,他都能流畅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再加上超人的智慧,所以作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们个个文学造诣很高,著作等身。二、背诵对写作起很大的作用。古人强调背诵,认为多读多背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认为:“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果斋先生说得更形象:“读书如铸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而成,只有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确实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缺少字、词、句、篇这样的“米”,尽管老师苦口婆心的传播做饭的方法,学生也了然于胸,终究是做不出“饭”来的,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那么,“米”从何而来,在于不断地熟悉积累语言,力求把古今语言的精华化为己有。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语言的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写作等能力,那只是一句空话。三、背诵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一种模仿,任何的理论的抽象、概括、总结、吸纳都是次要的,从属的,就像学游泳、练书法一样。理论学得多透多好,不实践终究不会游泳,不懂书法。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再多的语法、修辞、写作理论也代替不了语言活动的本身。当然不是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性”的参与和帮助会更好地掌握与使用语言。不过,背诵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更大。背诵,是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那些文句、意境充填脑海,越积越丰富,慢慢就增强了语感。我们汉语有其特殊性: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语法上有省略,词序颠倒,互文,诗化的语言,感性很强。有时只好意会,不可言传,正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汉语没有西方语言人称、时态等的规定,可以说汉语汉字和其他语言文字比较,要“模糊”得多,使用汉语汉字的人要凭感知、感受、感悟去整体理解和运用,如用欧式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所常用的语法之类来分析,有些只会越分析越糊涂。再者,汉语的口语跟书面语言有着一定的距离。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语文修养与语文水平,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言修养和水平而言的。口语的学习有着天然的语言学习环境,随时随地,甚至在梦中都可以学习,这是不需要人怎么教的,一个正常的孩子一般在学前,他的口语就“毕业”了。这些口语的掌握,也是靠记诵得来的,只不过直接一些,容易一些。口语的学习离不开背诵,书面语的学习当然也离不开背诵。一个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特别是进入中学学习,主要是要学习、掌握好书面语。这样,他才能读书,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科技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才能用娴熟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等。这些书面语基本都在大量的经典文献中,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地大量阅读并记住这些语言,就是把别人的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书面语言。这样,在实际的语文纠错能力方面,无论是看别人的或是自己的文字,都能凭语感初步判断一个句子的正误与好坏,一个词语使用恰当与否,并有改正的能力,语言表达上做到得体、到位,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身上,表达什么意思时选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这就是语文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基础就是背诵。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没有早期的背诵就难积累一笔终生受用的语言财富,更无法受到古今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但是,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背诵之魂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条分缕折,一篇不长的课文一讲就是两三课时,这其实是弃本逐末,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四、背诵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任何的高级思维过程都是从语言开始的,没有语言的思维过程是难于想象的,而这些能对事物的分辨、思维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语言是储存在人大脑神经元(即脑细胞)中的信息。现代科学对人的大脑研究的公认成果是:人脑有一万四十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储存着形象的,抽象的,肌体的,情绪的等各种信息,人一旦对某种事物进行思维活动,这些神经元就会立即做出反应,把己有的相关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从而得出思维活动的结果。而神经元中的这些信息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人感知、记忆的结果,尤其是有意识的记忆是对高级思维活动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部分。综合现代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对语言有意识的记忆,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类高级的语言形式(书面语)的记忆是我们从事一切脑力活动的前提,那么,要储存这些丰富的语言,并使之深刻,那就是背诵再背诵。五、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背诵。背诵既然对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学生有兴趣,更好、更快地背诵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与总结。我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背诵,只是对这种大方向的“做法”而言的,而具体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死板”的。古人的背诵就是“背”,先背下来,然后才理解,终极目的就是记住,记住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是硬道理。愿望是好的,目的也是明确的,但这种单一铁板的方法对记性好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但很容易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今天,我们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已大大的优于古人了,我认为背诵应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老师除了先作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外,还应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和相关知识,如古典诗词格律等常识,快速记忆的方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先放一些与诗文内容相关的录像或幻灯片进行情境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生动性、趣味性,也可以在限定的时间里开展背诵比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背诵。此外,我们语文教师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先背做示范,我想我们的学生将大受感染。很多很好的方法还须大家共同探讨。笔者对背诵之所以大声疾呼,是当下很多语文教师对背诵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不透,重视不够,在长期的教学中不主动积极的贯彻执行,从而使学生从小没有形成背诵的习惯,而是“谈背色变”,望而生畏。很多学生对背诵总觉得高不可攀,从不背熟一首诗、一篇文章。试想一下,这样的学生,词句从何而来,语感从何而来,文章的体载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