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理念下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 平阴县博士小学 吕宗慧音乐创作的目的是提供美的精神食粮,音乐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人们的欣赏,也就是在音乐的欣赏当中得到最终的实现。音乐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充满情感的形象在感情上打动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目的。究竟通过怎样的音乐教学过程,能更富有实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状态、价值意向,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以共勉。一、重视和加强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劳动,学会审美和健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是说,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或几个有特长的明星,而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艺术,特别是没有音乐,就不可能培养一个人的个性。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也反复强调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出良好的公民。”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备一定音乐艺术修养、具备较高水准的音乐审美素质的音乐艺术欣赏者,而不是创造者,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和创造能力不是也不应当是音乐教学的首要内容。不难理解,音乐艺术创作,需要建立在深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功底之上,并且应当具备极高的艺术天赋才能有所成就。音乐课有限的时间,显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任务理当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欣赏者,从而培养具有较高音乐审美素质的青少年。用阿尔托博列夫斯卡娅的话说,就是“要把孩子浸泡在大量的音乐作品中,让孩子品尝一切音乐作品,直接从音乐中受到感染,汲取营养。” 二、重视与加强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 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而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手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实践活动,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些音乐符号将毫无意义,而小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就实际教学条件讲,只能是音乐欣赏,既然主要实践活动是音乐欣赏,我们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音乐欣赏的作用。事实上,音乐欣赏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确实富有实效。 首先,音乐欣赏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音乐是“动”的艺术,是最活跃、最吸引人、最感动人的艺术。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都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当作教师的一则“金科玉律”,这对音乐教学尤具指导意义。只有把基础知识的教学与音乐欣赏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赋音乐符号以生命力,使音乐符号自然变为表达情感的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令人费解的怪现象:初中生的音乐知识水平与小学生相差无几,即使知道多一点,也只是对书面文字的理解,根本不知道其作为音乐艺术语言的内涵。我曾对初一新生进行检测,在一个班里,居然只有一个学生知道“”是延长记号,并解释说:“这叫自由延长号,你想怎么延长就怎么延长。”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竟能造出“五分音符”,“六分音符”。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要是简单地归结为老师没有认真教,显然不公正。我认为,老师把音乐语言因素单纯地、机械地像其它自然学科知识点一样教授给学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果我们把音乐知识的教学同音乐作品(包括乐段、乐句),同音乐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学生在感受中接受音乐符号、理解音乐符号,使音乐语言因素成为表达情感的语言,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肯定好得多。如选择欣赏彩云追月,可让学生在感受乐曲中学习探戈节奏(|)在音乐旋律表现的意义。再如,在介绍民族打击乐器时,不应讲一讲乐器名称,列示一下乐器图形便了事,而应让学生欣赏鸭子拌嘴等民族乐曲,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打击乐器的表现力有比较具体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音色特征、演奏方法等。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列表、抄笔记、背概念的方法,必然结果是理论知识与音乐表现脱节。 其次,音乐欣赏能有效地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音乐欣赏同演奏一样,需要精神专注,需要非常投入地倾听。音乐旋律处于不断地产生之中,要感受音乐,就要靠记忆来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音乐语言,取得完整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它的强烈感染力。每部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各具特色。有的突出抒情性,有的侧重于描写,有的则富有哲理。欣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引起思维展开想象,并产生情感上深深的共鸣。任何音乐作品都与主观世界已有的情感、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艺术源于生活”。由此可见,音乐欣赏过程就是启动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想像的过程。 再者,音乐欣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欣赏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消极被动的欣赏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低层次欣赏。高层次的欣赏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的创造性欣赏过程。音乐作品必须经过很多人的欣赏其价值才能实现。音乐作品具有多义性。存在“似”与“不似”,而不存在“是”与“不是”,所以欣赏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很大的再创造的可能性(当然也有被“曲解”的可能性)。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欣赏者通过自身不同的学识,阅历,个性修养、情感倾向等去改造、创造审美形象。即使是同一欣赏者,由于欣赏环境、心理情感储备,世界观的变化也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更深刻的理解,使音乐作品打上独特的个性创造印记,从而超越艺术审美对象。同时,高素质的欣赏者还会对作品创作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创作的发展。 三、重视与加强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感性体验所在 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十一课 我能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 蒸汽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讲义Unit1 SectionA【含答案解析】
- 常州教师考试音乐题目及答案
- 2025评估合作协议
- 昌乐一中去年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向量求系数题目及答案
- 岑溪二中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 餐饮行业数字化门店运营与管理效率提升报告
- S7-1200 PLC原理及应用基础 课件 第5章 S7-1200 PLC的模拟量处理
- 2024年四川省古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
- 广东工业设计城规划方案(9.2终版)图文
- 成品油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领取比赛奖金协议书
- 2024-2025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上)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 2024年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全集第10章至16章节讲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