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铁路FJ3标项目部模板受力分析.doc_第1页
向莆铁路FJ3标项目部模板受力分析.doc_第2页
向莆铁路FJ3标项目部模板受力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车模板受力分析台车模板分顶模、左右边模,由于顶模受到混凝土自重、施工载荷及注浆口封口时的挤压力等载荷的作用,其受力条件显然比其它部位的模板更复杂、受力更大、结构要求更高。由于边模与顶模的结构构造一样,边模不受砼自重,载荷较小,因此对其强度分析时只考虑顶模。在衬砌时的混凝土自重及边墙压力靠模板承受。模板的整体强度既有拱板承受又有托架及千斤支承,以保证模板工作时的绝对可靠。台车模板沿洞轴方向看是一个圆柱壳,只不过它是由多个2米高的圆柱形组合而成。通过计算得知模板下的托架支承及圆弧拱板(220mm宽,12mm厚)的刚度是足够的,而顶模最危险处应在最顶部(由于灌注时的压力)。因此,其力学模型可取最顶部2米长度、1.5米宽的这部分模板进行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其受力简图如图。 图1、分析部分受力简图 图2、梁单元结构受力简图该部分载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砼的自重;二是注浆口封口时产生的较大挤压力,该值的取值是一个不确定的,它与灌注封口时的操作有极大关系。如果混凝土已经灌满,而操作人员仍然由输送泵输送混凝土,由于输送泵的理论出口压力(36.5kg/cm2)很大,就有可能造成模板的变形破坏。由于输送管的长度及高度的变化,注浆口接口处压力实际有多大,目前没有理论及实验验证的数据可供参考。据此情况,操作者就必须及时掌握和控制灌注情况,根据操作经验判定已经灌满,并及时停止输送。1、分析部分的混凝土自重P1如图1,分析部分的长为2米,宽为1.5米,混凝土厚为1m,其密度为2.45t/m,则混凝土自重W=21.512.45=7.35(t)。折算成单位面载荷P1=7.35/(21.5)=2.45t/m2。2、分析部分的挤压面载荷P2该值取为4.7t/m2,参考自日本歧阜工业公司提供的参数1。那么,这部分模板就受到P1与P2的作用,两部分的合力P=P1+P2=2.45+4.7=7.15t/m2。3、模板的弯曲应力由于模板的内表面每隔250mm有一根加强角钢,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每隔250mm的梁单元来考虑。将宽度为250mm的模板所受到的载荷折算成梁上线载荷。这是在有限元单元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其翼缘板的宽度取它与之相邻筋板间距的30%(参考2中97页),即2500.3=75 mm,偏于安全。 根据上述模板所受的面载荷为7.15t/m2,那么在250mm宽,1500 mm长的面积上所受到的载荷为7.150.252=3.58(t),将此载荷作用在2米长的梁上,则其线载荷q为3.58/2=1.8(t/m)。图、梁单元的横截面如要对整个模板进行受力分析,就必须将整个模板等效成梁单元的空间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理论,通过电算进行有限元分析。这里,我们只能取一根梁进行分析,简化后的梁单元力学模型按简支梁处理,其受力简图如图2,这是因为两边有250mm高的拱板及立柱支承。梁的横截面如图3。为计算梁的弯曲应力,必先计算该梁横截面的形心,该截面是由756的角钢及15012的组合截面,根据图示坐标系,计算组合截面形心O0的X、Y坐标。根据3中附1-4组合截面形心公式计算形心的X、Y坐标。x=Aixi/Ai, y=Aiyi/Ai查表可知角钢756的横截面积A=728.8 mm2,惯性矩Ix=271200 mm4。将各值代入,则x(1501263+728.895.7)/(1200+728.8)= 94.95 mm y(1501263+728.820.7)/(1200+728.8)= 66.61 mm根据组合截面的平行移轴公式计算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Ix =150123/12+1215024.662+271200+728.833.642 2212154.308 mm4。抗弯截面模数W1= Ix/(75-66.61) = 263666 mm3。抗弯截面模数W2= Ix/66.61 = 33211 mm3。简支梁受到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弯矩位于跨中,其值为:max= ql2/16 = 1.810422/16= 4.5103(N.m)。梁的最大弯曲应力 maxW2 4.5103/3321110-9 = 135.5Mpa。对A3钢,6s160Mpa,所以,梁的强度通过。4、模板的最大位移梁单元的最大变形量,即模板的最大位移。根据公式41-114中对应的受均布载荷简支梁的位移公式:fmax= 5ql4/384EI式中,E-弹性模量,E=2.1105 Mpa;I-截面的惯性矩,I=2.2 10-6 m4;q-梁受到的均布载荷, q=1.8104 N;l梁的长度,l2m;将各值代入上式:fmax= 51.8 10424/(3842.110112.2 10-6) = 0.0071 m = 7.1 mm。即模板的最大变形为7.1mm。通过上述的分析计算可知,整个模板的强度及刚度是足够的。参考文献:1、隧道施工机械简明手册第一册,铁道部隧道工程局,1984;2、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法,机械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