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文史哲JOURNAL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07 年第3 期(总第300 期) No13 ,2007(Serial No. 300)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天津300071) 摘要:“同罪异罚”刑法的适用对象以五服宗亲为主,兼及姻亲,然而大大超出这个范围,将具有拟制血亲关系、夫妻关系、师徒关系、主仆关系,以及具有两造关系的平民、官民都涵盖在内,成为清代,也是古代刑法的一大特色。同罪异罚的刑法量刑,固然是对具有同样罪行的两造,为尊长减刑,给卑幼加刑,事情尚不止此, 如将那种量刑同凡斗的判刑作一比较,乃知加刑者重于凡斗,减刑者轻于凡斗,更表明这种原则和法律条文的确定,是为着维护宗族制度,尤其是宗族尊长制。同罪异罚是“准五服以制罪”法律原则的落实,是亲人之间服制不对等的产物,然而为何服制不对等? 为何准五服以制罪? 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于贯彻以孝道为核心的宗族伦理和以忠君之道为核心的等级名分观念,是宗法制和等级制、孝道和忠道伦理结合的产物,是“慎重伦常”,用以教忠教孝,实现“明刑弼教”,或者用康熙帝圣谕十六条的话说,是“讲法律以儆愚顽”。关键词:清律;同罪异罚;宗族伦理;纲常名教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 4721 (2007) 03 0112 15 同罪异罚,是清代刑律的一个特点,当然也是古代刑法的共同特点(至晚在西晋“准五服以制罪”入律以后) ,这是学术界的共识,笔者仍以此为题,显然不会有更多的新意,那为什么还要投入精力去做于己于人似乎都无意义的事情? 原因在于同罪异罚,一般被认为在血缘家族范围内实施,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尚欠充分。它运用的范围,虽然主要在血亲方面,可是与血缘无关的拟制血亲、准五服关系、主仆关系、夫妻关系,以至具有冲突关系的官民之间、两造平民之间也都有其贯彻的内容,因此笔者是想将同罪异罚的实施范围比较全面地揭示出来,故标题云“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又云“述”,乃因弄清事实是史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也是基本工作,故而笔者有兴趣于这种基础知识的研讨。制订同罪异罚的理论依据是包含宗族伦理在内的纲常名教观念,不少学者早已指出古代法律是伦理法律,笔者还要“拾人牙慧”,不过是想将宗族伦理与同罪异罚的内在关联作出具体的说明和自家的理解;同时还想探讨古代的等级制度与观念对同罪异罚刑律原则制订的作用,兴许不无新意。一、诸种不同人群的同罪异罚同罪异罚施行在各种人群中,以人群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划分基准,大约可以将同罪异罚归纳为八种类型,其中有有血缘关系的,而更多的是没有血缘关系。11 五服宗亲的同罪异罚五服宗亲间犯罪判刑的同罪异罚最鲜明,在诸种同罪异罚的类型中涉及的生活领域最广泛,执行得也最一丝不苟。人身伤害。宗亲之间的相互殴打和致死,在犯罪情节完全相同的情形下,两造因为五服关系中地位收稿日期:2006 10 29 作者简介:冯尔康(1934 ) ,男,江苏仪征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的不同而有迥异的判刑。子孙及子媳殴打高、曾、祖父母、父母,无论成伤与否,均处斩刑;若系谋杀,不论是否实行,都是凌迟处死 1 (名例律上十恶, 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殴祖父母父母,P93 , P440 , P496) 。这是十恶之四的“恶逆”罪行,为常赦所不原,即遇大赦等恩诏亦没有幸免的机会。高、曾、祖父母、父母故意杀害子孙,已有行动而没有成伤的杖九十,已成伤杖一百,已杀害杖六十徒一年1 (刑律斗殴殴大功以下尊长,P4902 (卷一人命谋杀卑幼图) 。祖孙父子同罪,而判刑竟有杖九十与处死、杖六十徒一年与凌迟的悬殊差异。弟侄谋杀期亲尊长,凡有行动,不论成伤与否皆斩决,造成死亡者凌迟。此亦属恶逆,为常赦所不原。子弟伤害期亲尊属的伯叔父母、在室姑,凡殴打杖一百徒三年,成伤杖一百流二千里,造成肢体折伤杖一百流三千里,若使用金属器具致伤肢体和瞎一目以上绞立决,造成死亡,无论首从皆斩立决。对期亲尊长的同父兄姊,凡殴打杖九十徒二年半,成伤杖一百徒三年,造成肢体折伤杖一百流三千里,若使用金属器具致伤、折肢和瞎一目以上绞立决,造成死亡,无论首从皆斩立决 1 (刑律斗殴殴期亲尊长,P493) 2 (卷一人命谋杀卑幼图) 。子弟谋杀功缌尊长的罪刑,分别是谋杀大功、小功、缌麻尊长,已行而未成伤,为首者流二千里,为从徒三年;已成伤,为首绞决,为从同凡人论;已杀,皆斩决 2 (卷一人命殴功缌尊长图) 。缌麻以上尊长谋杀缌麻、小功、大功卑幼,已行未伤杖一百徒三年,已伤杖一百流三千里,已杀绞监候;谋杀弟、妹、侄、侄孙、子孙妇,已行未伤杖九十徒二年半,已伤杖一百徒三年,已杀杖一百流二千里,故杀弟妹绞监候。殴同姓无服卑幼,从殴打至造成笃疾,均减凡人斗殴一等治罪,造成死亡绞监候, 故杀斩监候1 (刑律斗殴殴大功以下尊长,P490) 。以宗亲尊长中最疏远的缌麻亲而论,尊长与卑幼相伤害判刑的差别在斩立决与绞监候,而对期亲尊长则是凌迟与绞监候。告状。法律有“亲属相为容隐”的条文,允许祖孙父子及同居的家人互相隐瞒罪行,自然不许相互告状揭发了,是以有治罪的规则。凡子孙及其妻妾状告高曾祖父母、父母,虽然是据实告发,亦要判处杖一百和三年徒刑,而祖父母父母之罪并不科断,等同于自首免罪。若是在所告诸事中有一件是不实的,即为诬告,则将处以绞刑。子弟告五服尊长,所告均系事实,依然判罪,即告期亲尊长罚杖一百,告大功尊长杖九十,告小功尊长杖八十,告缌麻尊长杖七十,被其所告的期亲、大功尊长,亦同于自首免罪,小功、缌麻尊长,亦各得减本罪三等。若是诬告,而且告的罪名重大,加所诬罪三等治罪。父祖诬告子孙,毫无反坐之罪。期亲、大功尊长告发卑幼得实,卑幼亦同于自首免罪;小功、缌麻尊长告发得实,卑幼也减本罪三等。期亲尊长诬告卑幼, 减所诬告罪三等; 大功尊长减二等; 小功、缌麻尊长减一等1 (刑律诉讼干名犯义,P522) 。这里的同罪异罚,主要表现在祖孙父子方面,子孙据实告状还要判徒刑三年, 诬告则是死罪,而祖父诬告无罪。在其他宗亲方面,宗亲相告得实均有减免罪刑的规定,而诬告,就所告之罪,卑幼加刑三等,尊长减刑三等,显示出同罪异罚。如果卑幼告尊长谋反、大逆、谋叛窝藏奸细及非干名犯义之限的被尊长侵害,则是被允许的。咒骂。子孙及其妻妾辱骂高曾祖父母、父母,判处绞监候,入于秋审情实案件,即一定会被处死,不会被赦免1 (刑律骂詈骂祖父母父母,P504) 。至于父祖责骂子孙,是在施行教令,是正当的,当然与犯罪无关。这里的同罪异罚,是无罚与死罪的区别。害命图赖。为了图赖仇家,伤害他人性命或遗体,以为嫁祸。祖父母、父母故意杀害子孙,图赖他人,判徒刑一年半。这是因为图赖的关系,比故杀子孙的杖六十徒一年判刑加一等。如前所述子孙杀害父祖是凌迟的罪,如为图赖杀害当然仍是凌迟,若用父祖的未葬遗体图赖徒三年。使用期亲尊长尸体图赖徒二年,将大功、小功、缌麻尊长尸身图赖,则分别递减一等治罪。尊长将卑幼遗体图赖他人,处刑杖八十 1 (刑律人命杀子孙奴婢图赖人,P463) 。祖孙父子之间图赖他人的同罪异罚前提不一样,一为杀害,一为遗体,而杀人者的父祖所处之刑反而比借用尸体的子孙减三等,少坐一年半的牢狱。至于期亲、大功、小功3 1 1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 大清律例名例律上常赦所不原,第103 页;核订现行刑律名例上常赦所不原原修改律文:“凡犯谋反,叛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蛊毒厌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及侵贪入己,军务获罪者,虽会赦,并不原宥。”宣统元年版。尊长与卑幼之间则是杖刑与徒刑的差异。亲属相盗。期亲尊长偷盗卑幼财物,未得财杖六十徒一年,得财杖七十徒一年半;大功尊长盗卑幼财,未得财杖七十徒一年半,得财杖八十徒二年;小功尊长盗卑幼财,未得财杖八十徒二年,得财杖九十徒二年半;缌麻尊长盗卑幼财,未得财杖九十徒二年半,得财杖一百徒三年;无服尊长盗卑幼财,未得财杖一百徒三年, 得财杖一百流三千里, 比盗凡人之财仍减刑一等。卑幼盗窃尊长之财, 依凡人论处1 (刑律盗贼亲属相盗,P408) 2 (卷二盗案亲属相盗图) ,一点不减刑。从期亲尊长到无服尊长的减刑五至一等,对于卑幼,同罪异罚多的竟达六等。发掘坟冢。发掘的情形区分为是否埋葬、是否见棺椁、是否开棺等类型,分别定罪。期亲卑幼发掘尊长坟冢,未至棺椁,为首者发配极边足四千里充军,为从者极边充军;挖掘至棺椁,为首云贵两广烟瘴充军,为从极边足四千里充军;开棺见尸、弃尸卖坟,为首斩候,为从云贵两广烟瘴充军。功缌卑幼发五服内尊长坟冢,未至棺椁,为首边远充军,为从近边充军;见棺椁,为首极边足四千里充军,为从边远充军;开棺见尸、弃尸卖坟,为首斩候,为从云贵两广烟瘴充军。卑幼盗尊长未殡未葬尸柩者,未开棺椁,按服制,与发掘未至棺椁罪同;开棺见尸,按服制,与发掘见棺椁者罪同。子孙发掘祖父母父母坟冢,均不分首从,已行未见棺皆绞决;见棺椁者皆斩决;开棺见尸、毁弃地撒死尸皆凌迟;见尸至三冢,除正犯凌迟外,其子充军伊犁。子孙将祖父母父母未殡未葬棺椁打开见尸,不分首从皆斩决;未开棺椁,事属已行, 确有显迹,皆绞决。毁坏缌麻尊长以上未葬尸,斩候;弃而不失其尸,毁而但髡发若伤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毁弃祖父母父母尸首,不论残失与否,斩候。在缌麻以上尊长坟内熏狐狸,因而延烧到棺椁杖九十徒二年半,烧及尸身杖一百流二千里;于祖父母父母坟内熏狐狸杖一百,导致烧棺椁杖一百徒三年,因而烧尸绞候。尊长发掘缌麻卑幼坟墓,开棺椁见尸、毁弃未葬尸杖一百徒三年,毁弃未失尸杖九十徒二年半,坟内熏狐狸烧棺椁杖七十徒一年半,坟内熏狐狸烧尸杖九十徒二年半;尊长对小功卑幼坟墓,开棺椁见尸、毁弃未葬尸杖九十徒二年半,毁弃未失尸杖八十徒二年,坟内熏狐狸烧棺椁杖六十徒一年,坟内熏狐狸烧尸杖八十徒二年;尊长对大功卑幼坟茔,开棺椁见尸、毁弃未葬尸杖八十徒二年,毁弃未失尸杖七十徒一年半,坟内熏狐狸烧棺椁杖一百,坟内熏狐狸烧尸杖七十徒一年半;对期亲卑幼之墓,开棺见尸、毁弃未葬尸杖七十徒一年半,毁弃未失尸杖六十徒一年,坟内熏狐狸烧棺椁杖九十,坟内熏狐狸烧尸杖六十徒一年;父祖对子孙,开棺椁见尸、毁弃未葬尸杖八十。尊长盗卑幼未殡未葬尸柩,开棺见尸,为首缌麻尊长徒二年半,未开棺椁徒二年; 小功以上以次递减; 为从之尊长亦各按服制减为首之罪一等1 (刑律盗贼发冢,P420) 2 (卷二发冢发掘尊长冢图) 。子孙卑幼发掘父祖、五服尊长棺椁,重罪至凌迟、斩首;父祖及五服尊长发掘子孙卑幼坟墓,重罪不过是杖一百徒三年,未至流刑和死刑,差别在五等以上。人命私和。高曾祖父母、父母被人杀害,子孙私和,杖一百徒三年,若受赃,不计赃数,流三千里;期亲尊长被害,卑幼私和,杖八十徒二年;大功尊长被害,卑幼私和,杖七十徒一年半;小功尊长被害,卑幼私和,杖六十徒一年;缌麻尊长被害,卑幼私和,杖一百。子孙及其妻被杀,父祖私和,杖八十,受贿杖一百;缌麻卑幼被杀,尊长私和,杖九十;小功卑幼被杀,尊长私和,杖一百;大功卑幼被害,尊长私和,杖六十徒一年;期亲卑幼被害,尊长私和,杖七十徒一年半 1 (刑律人命尊长为人杀私和,P470) 2 (卷一人命私和图) 。同一服制的尊长、卑幼的私和,尊长比卑幼减罪一等,如期亲尊长的徒一年半,而期亲卑幼则为徒二年。以上同罪异罚是双向的,是罚有轻重之别,现在要附带说一下单向的刑罚,即类似的事情,在父祖尊长那里无可非议,而到子孙卑幼方面则是有罪判刑。比如祖父母、父母犯案被囚禁,子孙自行嫁娶者杖八十,男娶妾、女嫁为妾减二等1 (户律婚姻父母囚禁嫁娶,P220) 。父祖对子孙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又如丁忧守制,子孙如果是官员,匿丧不报,革职;补授初选等官丁艰未毕即出仕就考,革职;诸生、举人服丧期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1 (礼律仪制匿父母夫丧,P293) ; 2 (卷四各项处分官员匿丧短丧图) 。父祖没有因子孙的亡故而“丁忧守制”的问题。还有专门为侍养老亲的终养制度,即家有八十岁以上的祖父母、父母,并无次丁侍侯,官员弃而不顾,上任或留任做官,杖八十1 (礼律仪制弃亲之任,P295) 。以上有关家族内部成员相犯的法律规定,在清代流传于民间的律例歌(广西平乐邓氏宗谱,光绪十七年刊本) 中表述得通俗易明,兹录于后: 4 1 1 文史哲2007 年第3 期以卑犯尊,无分内外,但致笃疾,即拟绞罪。弟殴其兄,妹殴其姊,分别服制,加等问拟。同胞兄姊,拟罪犹重,但殴即徒,法难宽纵; 殴至成伤,即问流徒,折伤以上,罪应徒死。至于伯叔,甥与舅氏,名分尤尊,罪应重治。莫谓尊长,可抑卑幼,若致殴死,亦拟绞候。祖父被杀,子孙私和,拟罪满徒,按律以科; 卑幼被杀,亦难漠视,尊长私和,重杖惩治。故杀妻妾,以及子孙,图赖人者,罪拟充军。毁弃死尸,应拟流罪,若即尊长,斩候不贷。祖坟树木,子孙坎卖,十株以上,问拟军罪。奴仆盗卖,与子孙同,名分并重,法律难容。盗卖祀产,数目攸分,至五十亩,边远充军。异姓乱宗,拟杖六十,以子与人,罪与同得。同姓为婚,勒令离异,仍杖六十,并追财礼。21 五服姻亲的同罪异罚姻亲而有服制关系的人,在案件中同样“准五服以制罪”,出现同罪异罚的现象,只不过异罚的差别比宗亲间的要小一些。其具体情形,笔者将按照人们各种姻亲关系说明异罚的状况,而不似上一目依发生事故的性质来解说。外祖父母与外孙的同罪异罚。外孙对外祖父母服制上虽属于小功,犯案在量刑上则以期亲对待。谋杀外祖父母,不论已未成伤斩立决,若致死凌迟处死;殴打外祖父母,杖一百徒三年,成伤杖一百流二千里,折伤杖一百流三千里,刃伤、折肢、瞎一目以上绞决,死亡斩决 1 (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斗殴殴期亲尊长,P440 , P493) 2 (卷一人命殴期亲以上尊长图) 。外祖父母对外孙是缌麻服,谋杀外孙已行未伤杖九十徒二年半,成伤杖一百徒三年, 已杀杖一百流二千里; 殴打外孙, 造成笃疾也属无罪, 致死杖一百徒三年1 (刑律斗殴妻妾殴夫、殴期亲尊长,P489 , P493) 。在殴打、成伤两级判刑上,外孙比外祖父重一等,而至重伤以上, 差别悬殊,一为斩决,一为流二千里,相差三等。岳父与女婿的同罪异罚。女婿与岳父是缌麻服。女婿殴打岳父,只要有行动,杖一百、徒一年;折伤以上,各加凡斗伤罪二等,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七十徒一年半,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九十徒二年半,折跌肢体、瞎一目流三千里,笃疾绞监候,死斩监候,故杀斩监候。岳父殴打女婿是缌麻尊长殴打缌麻卑幼的判刑,不成伤无罪,成伤减凡人一等,即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九十,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一百,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七十徒一年半, 折跌肢体、瞎一目杖九十徒二年半, 笃疾杖一百徒三年, 死绞监候1 (刑律斗殴殴大功以下尊长,P489) 2 (卷一人命殴功缌尊长图、谋杀卑幼图) 。总之,翁婿之间的判刑之别,在死刑方面女婿加重一等,而在折伤方面,女婿加重三等。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之间均为缌麻服,然因人们之间的少长不同,而有判刑轻重的区别。作为姑舅两姨表弟妹,殴打姑舅两姨表兄姊杖一百,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六十徒一年,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七十徒一年半,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九十徒二年半,折跌肢体、瞎一目流三千里,笃疾绞监候,致死斩监候,故杀斩监候。姑舅两姨表兄姊殴打表弟妹,不成伤无罪,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九十,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一百,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七十徒一年半,折跌肢体、瞎一目杖九十徒二年半,笃疾杖一百徒三年,死绞监候,故杀绞监候1 (刑律斗殴殴大功以下尊长,P489) 2 (卷一人命殴功缌尊长图、谋杀卑幼图) 。判刑之别在于表弟妹重一等至三等。31 拟制血亲的同罪异罚无子立嗣或收养义子,有子收养义子,是社会上常见的现象。立嗣的法定原则是先尽近房昭穆相当的血亲,即所谓“应继”,次及少疏血亲,是为“爱继”,这些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其继嗣关系形成之后,新的5 1 1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父子关系如同亲子一样,法律地位亦以此关系来确定,他们之间所形成的案件,判处就是按亲生祖孙父子关系的法则,没有任何不同,所以不是这里所要讨论的事情。这里所说拟制血亲关系,系指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而有名分上的血亲关系,即义父与义子、继父与继子,有的义子、继子就是义父、继父的继承人(法嗣) 。这种拟制亲的关系,在法律上也是同罪异罚的,只是异罚的程度要小于前述血亲关系者。义子与义父母以及义父的父母、祖父母之间犯罪,视其义子与义父母相处年月、婚否区别两种状况来定。十五岁以下进入义父母家、恩养已久,或十六岁以上进入而由义父母为其成亲,义子只要有殴打义父母及义父的父母、祖父母行为斩立决,致死则凌迟。反之,义父母及义父之父母、祖父母殴打义子至折跌肢体才杖八十,笃疾杖九十,拨给产业,让其复归本宗,致死杖一百、徒三年;谋杀义子,已行未伤杖九十、徒二年半,已伤杖一百、徒三年,已杀杖一百、流二千里。以致死而言,流二千里与斩决之间,有四个刑级的差距。过房在十五岁以下,然而恩养未久,或在十六岁以上未曾分产配室,义子殴义父母及义父的父母、祖父母杖一百,成伤流三千里,折一齿一指眇一目绞监候,致死斩立决,故杀凌迟。义父母及义父之祖父母殴义子成伤并不判刑,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七十,折二齿二指以上杖八十,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一百,折跌肢体、瞎一目杖七十徒一年半,笃疾杖八十、徒二年,死杖一百、徒三年,故杀杖一百、流二千里1 (大清律例刑律斗殴殴祖父母父母,P496) 2 (卷一人命继父殴图、谋杀卑幼图) 。仍以致死而言,徒三年与斩决之间也是四个刑级的差别。义子凡骂祖父母父母绞监候, 入于秋审情实, 等待他的就是绞决命运1 (刑律骂詈骂祖父母父母,P504) 3 (骂詈骂祖父母父母) 。义父子判刑之别相差悬殊,惟比祖孙父子的差别要小一点。此外,不论什么样情形的义子,殴打家长的期亲、外祖父杖一百徒三年,成伤流三千里,折一齿一指眇一目绞监候,致死斩监候,故杀凌迟1 (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P440) 2 (卷一人命谋杀尊长图) 。拟制亲的另一种类型,是妇人前夫之子与后夫形成的继父子关系,其中法律上又区分为三种情形。自来没有同居过的继父子之判刑,不实行同罪异罚的原则,而是依凡人论处,下述两种关系就施行同罪异罚了。先前同居今不同居者,义子殴继父杖六十徒一年,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七十徒一年半,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九十徒二年半,折跌肢体、瞎一目流二千里,笃疾流三千里、仍须赡养,死斩监候,故杀斩监候; 继父殴继子,用手足笞一十,用他物笞二十,成伤笞二十或三十,拔发方寸以上笞四十,折二齿二指以上杖一百,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七十徒一年半,折跌肢体、瞎一目杖九十徒二年半,笃疾杖一百徒三年,死绞候,故杀斩监候。继父子现在同居者,继子殴继父杖七十徒一年半,折二齿二指以上杖八十徒二年,折肋、眇二目、刃伤杖一百徒三年,折跌肢体、瞎一目流二千五百里,笃疾流三千里、仍须赡养,死斩监候,故杀斩监候;继父殴继子用他物笞一十,成伤用他物笞二十,拔发方寸以上笞三十,折二齿二指以上杖八十,折肋、眇二目、刃伤杖六十徒一年,折跌肢体、瞎一目杖八十徒二年,笃疾杖九十徒二年半,死绞候,故杀斩监候1 (刑律斗殴殴妻前夫之子,P500) 2 (卷一人命继父殴图) 。现今同居者之刑重于不同居者。对继父子的判刑,以笃疾而论,流三千里与徒三年是三等的差别。还有一种异姓结拜,也是拟制亲关系,不过法律不承认,不仅不实行同罪异罚,甚而对结拜者加重处罚,这就是异姓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 照谋叛未行律, 为首者绞监候, 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2 (卷二匪类异姓结拜图) 。这与本论题无关,不再多说。41 准(比附) 血亲五服关系的同罪异所谓准五服关系,是说没有血缘关系的两造,法律按五服关系的原则来判刑,或者可以说比附五服关系判案。具体来说是指受业师徒的斗杀案件的判刑标准。清律“十恶”第九曰“不义”,系指部民杀害本属知府、知州、知县,军士杀本管指挥、千户、百户,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长官,弟子杀害现在受业师亦属于这一范畴1 (名例律十恶,P93) 。弟子与师父的关系,因受业师的职业区分出两种类型,清代在不同时期两类人员处刑亦有变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授受儒家文化为内容的受业儒师与儒学生为一类,宗教信仰的僧侣、尼姑、喇嘛、道士、女冠的师徒及匠艺的师徒为另一类,到宣统年间则以僧尼道士喇嘛女冠师徒为一类,儒学及匠艺人等师徒作另一个类。对不同类型的师徒在法律处断上亦有所差异 1 (大清律例刑律斗殴殴受业师,P481) 3 (斗殴殴受业师) 。通常的原则是儒师比照五服制的期亲,僧尼、匠艺比照大功,即儒师与匠艺、僧尼分别成为其弟子的期亲尊长、大功尊长,而他6 1 1 文史哲2007 年第3 期们的弟子则分别成为期亲卑幼、大功卑幼。弟子殴受业儒师,杖九十徒二年半,成伤杖一百徒三年,折伤杖一百流三千里,折跌肢体、瞎一目、刃伤绞决,笃疾绞决,致死斩决,故杀凌迟。儒师因弟子违犯教令以理殴责,成伤、折伤均勿论,折跌肢体以上始治罪,按殴期亲卑幼律问拟,致死处刑杖一百徒三年。弟子故杀儒师属于恶逆罪,常赦所不原,故凌迟处死1 (刑律斗殴殴受业师,P481) 2 (卷一人命师弟相殴图) 。因按期亲尊长、卑幼论刑,故此种师徒相犯,处刑差别甚大。弟子殴僧尼、道士、喇嘛、女冠、匠艺人等之师父,杖七十徒一年半,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八十徒二年,折二齿二指以上、髡发杖九十徒二年半,折肋眇两目刃伤杖一百流二千里,笃疾杖一百流三千里,致死绞监候,故杀斩决。师父以理殴责弟子,造成折跌肢体以上重伤开始按殴大功卑幼律问罪,致人死命的绞监候1 (刑律斗殴殴受业师,P481) 2 (卷一人命师弟相殴图) 。51 主仆名分的同罪异罚这里说的是主人与奴婢、雇工人关系的法律,并且涉及到旧主、与主家毫无关系的良人,所以又不仅是主奴关系的同罪异罚。奴婢与主人不仅生活在一起,并被视为“家人”,八议中的应议之人指的是勋贵和高级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然而在“应议者父祖有犯”条例及释文中特别提到“其余亲属、奴仆、管庄、佃甲”,或“其余亲属、家人、管庄、佃甲”,或“家人、伴当、管庄、佃甲”1 (名例律八议应议者之父祖有犯,P95) ; 3 (名例 应议者之父祖有犯) 。条例特别指明他们犯罪不但不减罪,反而加刑,无非是让应议者对他们严加管束,可见在法律认定上他们与主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实际上在给奴婢治罪时是将他们置于子孙地位,处刑是同样的。由于主奴同居,碰撞必定是多方面的,所以相关律文也多。在伤害方面,奴婢谋杀家长及家长期亲、外祖父母,已行,不论已未成伤,预谋之奴婢皆斩决,已杀皆凌迟。与子孙处刑完全一样。奴婢谋杀家长缌麻以上内外亲,已行未伤为首者流二千里、为从者徒三年;已伤,首绞决,从同凡论;已杀,皆斩决。家长故杀奴婢徒一年。在私和方面,家长及其祖父母、父母被杀,奴婢私和,杖一百徒三年,受贿者不论赃数俱流三千里;奴婢被杀,家长私和者杖八十,受贿至多杖一百。在图赖方面,奴婢将家长未葬尸身图赖人者徒三年;家长故杀奴婢图赖人者,徒一年半。因为是为图赖他人,才比故杀罪加一等,由一年加为一年半。这同父祖图赖他人杀子孙又是同罪的。在告发方面,奴婢告家长及家长缌麻以上亲者,与子孙卑幼罪同;家长诬告奴婢勿论。与此相关的家长、奴婢相为容隐方面,奴婢为家长隐者,皆勿论;家长不得为奴婢容隐,因为主人有责任自主或协助政府治他们的罪。在辱骂方面,奴婢骂家长者徒二年,骂家长期亲及外祖父母杖一百,大功杖六十,小功笞五十,缌麻笞四十,而主人辱骂奴婢无罪。在互盗财物方面,奴婢盗家长财物,为首者减凡盗罪一等,为从又减一等;奴仆若是强劫家长财物及勾引外人同劫家长财物者,悉照凡人强盗律定拟,其有杀伤家长者从重论。在发掘家长坟冢方面,奴婢发掘家长坟冢,已行未见棺椁,为首者绞候,为从者近边充军;见棺椁,为首绞决,为从绞候;开棺见尸,为首斩决,为从斩候;毁弃撇撒死尸皆斩决。盗家长未殡未埋尸柩,未开棺椁为首绞候,为从近边充军;开棺见尸,为首绞决,为从绞候;毁弃撇撒死尸皆斩决。家长没有发掘奴婢坟墓的罪1 (名例亲属相为容隐、刑律盗贼亲属相盗、发冢、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杀子孙及奴婢图赖人、尊长为人杀私和、刑律斗殴良贱相殴、奴婢殴家长、刑律骂詈奴婢骂家长、刑律诉讼干名犯义,P134 , P408 , P420 , P440 , P463 , P470 , P483 , P484 , P505 , P522) 。赎身奴婢谋杀旧主(原先的主人) ,同对现在主人一样,皆斩立决,已杀则处凌迟。判处如此重刑,是因为“主仆恩义犹存”1 (刑律人命谋杀故夫父母,P449) 。远远超过凡人斗殴的刑罚,令后世之人难于想象。奴婢与同家长无关系的良人发生斗殴,并不按凡人关系来处刑,也是加重刑罚,即加凡人罪罚的一等,致人于笃疾,绞监候,致死则斩监候,而良人侵害他人奴婢则减凡人罪的一等,即使是故意杀害,也仅罪至绞监候。这样一出一入,就有二等罪的差别。至于家长的内外缌麻、小功亲属打伤奴婢,各减凡人7 1 1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罪二等,大功亲则减三等,致死,减刑为杖一百、徒三年1 (刑律斗殴良贱相殴,P483) 。因为奴婢是贱民,不是良人,也就没有凡人的法律地位,对他们的惩罚就来得特别重。同罪异罚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极其鲜明。奴婢之外,还有“雇工人”(法律名词,与“雇工”不是一种含义) ,与主家也是同罪异罚,其具体情况放在注释中略述,不再多说。61 夫妻的同罪异罚夫与妻、妾在五服制里就不对等,不在一个服制里,妻为夫、妾为家长服斩衰之服,夫为妻服齐衰服, 为有子之妾服小功服,到了法律里同罪异罚就显现出来。夫妻殴杀的判刑。妻谋杀夫、妾谋杀家长,已有行动处斩,已杀处凌迟。妻殴夫,只要有行动,即处杖一百;至折伤以上加凡斗伤三等治罪,折一齿、一指、眇一目则杖八十,徒二年;折二齿、二指、髡发杖九十,徒二年半;折肋、眇二目、刃伤流二千里;折跌肢体、瞎一目流三千里;达到笃疾的程度,判处绞决;致死斩决;故杀凌迟。妾殴家长(夫) 比妻罪行重加一等,但殴杖六十,徒一年;折一齿、一指、眇一目则杖九十,徒二年半;折二齿、二指、髡发杖一百,徒三年;折肋、眇二目、刃伤流二千五百里;折跌肢体、瞎一目绞决;笃疾绞决;致死斩决;故杀凌迟。夫殴妻,不到折伤程度不论罪,至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杀死妻,拟刑绞监候;故杀,也是绞监候。若妻、妾殴骂夫之祖父母、父母,夫遂擅自杀死妻、妾,杖一百,而且由祖父母父母亲投诉才治罪。若夫殴骂妻、妾,被殴骂人因而自杀,并不论夫之罪。家长殴伤妾,至折伤以上, 减殴伤妻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家长谋杀有子之妾,已行未伤处杖一百,徒三年;已伤杖一百, 流三千里;已杀绞候。殴打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八十;折二齿、二指、髡发杖九十;折肋、眇二目、刃伤杖六十,徒一年,折跌肢体、瞎一目杖八十,徒二年,笃疾杖九十,徒二年半,致死绞候,故杀亦为绞候。就夫妻致死罪刑而言,妻、妾必是死刑立即执行,甚而凌迟处死,夫则是绞监候,仍有存活的可能,所以不是一个刑级之别。妻、妾对夫被害私和,杖一百,徒三年,受财流三千里。夫对妻、妾被害私和,杖八十,受财杖一百。流三千里与杖一百,有七个刑级的差别。妻弃夫尸体,绞监候,损坏尸体,则减一等;夫毁弃妻尸体,比依尊长毁弃期亲卑幼死尸律,于凡人杖刑流刑上递减四等,杖一百、徒一年半,仅是毁损,再减一等。这是死刑与徒刑之异,中间隔着流刑。夫、妻、妾同罪异罚,还体现在妻妾对夫之祖父母、父母身上,妻对舅姑、妾对家长犯罪,至极刑凌迟处死,家长谋杀子孙妇,最严重是杖一百流二千里;故杀亦是流二千里,故杀子孙妾徒一年半 1 (名例律十恶恶逆、不孝、不睦、刑律盗贼发冢、刑律人命谋杀祖父母父母、夫殴死有罪妻妾、尊长为人杀私和、刑律斗殴妻妾殴夫,P93 , P420 , P428 , P440 , P463 , P470 , P488) 。双方的同罪异罚,在三个刑级以上。71 两造关系平民的同罪异罚这里是专指平民之间的人命案件,凶犯因存留养亲、存留承祀制度而得免死,不去抵罪,而不够存留养亲、存留承祀条件的凶犯当然以死刑抵罪,相同案子的案犯因家庭成员状况的不同,而有相异的结果,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同罪异罚的类型。杀人犯抵罪判死刑,但致死人命系由误杀、戏杀、擅杀和情节轻的斗杀造成,或因救亲情切而伤人致死,并非常赦所不原的十恶之罪,而高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年龄在七十以上,或有疾病,家中又没有十六岁以上成丁的人可以侍养,经过审理,可能不按一般常规拟抵判处绞监候,而将凶犯存留下来侍8 1 1 文史哲2007 年第3 期 雇工人与主人及其亲属相犯,处罚介于奴婢和凡人之间,比奴婢轻,比凡人重,但接近奴婢。雇工人殴家长及其祖父母、父母、期亲尊长、外祖父母杖一百徒三年,成伤杖一百流三千里,齿落骨折绞监候,致死家长斩立决,致死期亲尊长、外祖父母斩监候,故杀家长凌迟。若系误失造成伤亡,各减本罪二等,如殴家长缌麻亲处杖八十,小功亲处杖九十,大功亲处杖一百,造成重伤的缌麻、小功亲加处凡人罪一等,大功亲加处二等,致死处斩监候。家长及其期亲尊长、外祖父母殴雇工人,不论有理与否,折伤以上才以减凡人三等论处,致死处杖一百徒三年,故杀处绞监候。如雇工人违犯家长及其期亲尊长的教令,遭到处责,造成意外死亡,家长不负法律责任。雇工人与奴婢比较,就同对家长讲,家长致死奴婢徒一年,致死雇工人徒三年,比对奴婢重四等,所以雇工人比奴婢的同罪异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从凌迟的用刑上来讲,雇工人在受刑上又类似于家长子孙的法律地位。据裕禄辑注大清律例根源卷59刑律斗殴奴婢殴家长,同治辛未安徽敷文书局聚珍本。养老亲。还有一种情形,即罪罚是独子,母亲是孀妇,且守节已二十年,本身年龄已经达到五十岁,也属于存留养亲范围。又有一种情形,就是兄弟都犯死罪,若全部处死,家中老亲无人侍养,于是存留一人养亲。此外,胞弟殴死胞兄及大功、小功尊长,本律是斩决的罪名,若家有老亲而无以次成丁者,可以改为斩监候,遇秋审、朝审再议。当然,存留养亲的罪犯死罪饶过,另处刑罚,并追埋葬银二十两(数量前后有变动) 给死者家属,无经济力量者追一半。这种存留养亲固然使得凶手老亲有人侍养,可是被害人的祖父母、父母年龄也在七十岁以上,或者有笃疾,家中亦没有十六岁以上成丁的人侍养,或者其母是孀妇, 本身是独子。他的被害,弄得老亲无人侍养,凶手的老亲却有人侍奉,岂不出现新的不公平? 因此法律改定,被害人家无以次成丁者,凶犯就不能留养 1 (名例犯罪存留养亲,P106 112) 3 (名例五犯罪存留养亲) 。符合存留养亲条件的凶犯得以留下性命,而不具备条件的凶犯就受死刑,这二者比较,岂不可以视作同罪异罚! 以上是存留养亲的基本情形,实际上留养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若凶犯有老亲,家无以次成丁,可是有兄弟或侄儿出继,甚而本身就是出继者,要不要存留? 于是规定,出继的兄弟、侄子归宗养亲,本身所继之家另行立继,因此不许存留养亲;倘若兄弟、侄子所继之家无可另继之人,不能归宗,罪犯本人所后之家亦无可另继者,仍准许申请存留养亲。随后对此有所改定,凡犯徒罪的人犯,兄弟及侄不必归宗,以免所后之家另立继嗣的烦难,以及兄弟、侄归宗后出现的新纷争,如此罪人又可能留养。尊长故杀卑幼, 如系亲老丁单,亦有可能存留养亲。杀死犯罪嫌疑人的凶犯可以留养。被害人系不孝之独子,凶犯仍可留养。存留承祀,系从存留养亲条例分离出来。存留养亲是施恩,然若无老亲,犯人没有留养必要,不过同胞兄弟相残,主要是弟杀兄,弟抵罪处死,若家中再无其他男子,则会户绝,故出现承祀的问题。又,夫杀妻亦同样有承祀之事。雍正四年五月刑部议复吕高戮死胞兄吕美一案,奉旨:一家兄弟二人,弟殴兄致死,而父母尚存,家无次丁,则有存留养亲之请,倘父母已故,而弟杀其兄已无请留养亲之人,一死一抵, 必致绝其烟祀, 此处甚宜留意。遂议定有此情状者免死, 减等枷号三个月、责四十板, 存留承祀4 (名例五犯罪存留养亲) ; (名例犯罪存留养亲,P107) 。另有丈夫过失殴死妻子,父母已故,家无承祀之人,于雍正十一年议准定例准许存留承祀,并将该犯枷号两个月、责四十板4 (名例五犯罪存留养亲) ; (名例犯罪存留养亲,P108) 。有老亲需要侍养的凶犯得到免死的机会,而无老亲,或虽有老亲但家有其他成丁侍养,这样的凶犯就要处死,这一死一留不也是一种同罪异罚吗! 家无承祀之人的杀兄凶犯可以获得存留承祀,而家有承祀之人的杀兄凶犯,则不能存留免死,这同样情形的凶手有了异样的处刑,也应是同罪异罚。81 构成冲突关系的官民同罪异罚贵胄与平民之间亦具有类似同罪异罚的状况。官员与民争执犯案,可以以赎代刑,这其实也是同罪异罚。这且不说,单讲皇亲的民事纠纷中的同罪异罚。八议中的议亲对象,包括皇家袒免以上亲(皇帝五服宗亲和皇帝高祖的兄弟之后裔) ,以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缌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平民但殴皇家袒免以上亲杖六十、徒一年,但殴缌麻亲杖七十、徒一年半,但殴小功亲杖八十、徒二年,但殴大功亲杖九十、徒二年半,但殴期亲亲杖一百、徒三年;成伤,袒免以上亲杖八十、徒二年,缌麻亲杖九十、徒二年半,小功亲杖一百、徒三年,大功亲流二千里,期亲亲流二千五百里;折肋、眇二目、刃伤,袒免以上亲徒三年,缌麻亲流二千里,小功亲流二千五百里,大功亲、期亲亲流三千里;折跌肢体、瞎一目, 袒免以上亲流二千五百里, 功缌期亲均流三千里; 瞎二目折两肢, 均绞候; 致死均斩候1 (刑律斗殴宗室觉罗以上亲被殴,P478) 2 (人命殴皇亲图) 。皇亲殴打良人,因议亲之故,审判程序就受到优待,所谓“凡有所犯,另加拟议”,就是应议者犯罪,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自勾问,若奉旨推问者,开具所犯及应议9 1 1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 大清律例根源名例五犯罪存留养亲。事情的起因是乾隆五十四年,直隶陈相卜中殴烧贼人韩晚成致死,二人皆为独子, 本不应留养,然因死者是犯罪嫌疑人,陈相卜中从而免抵,相应产生案例:擅杀罪人之案,与斗殴致毙平人者有间,有亲老丁单应行留养者,该督抚照例取结送部核办,毋庸查被杀之人有无父母,是否独子。大清律例根源名例六犯罪存留养亲。嘉庆二十四年安徽鲍怀友扎死王悰成,二人均系独子,鲍怀友母王氏年逾七十,王悰成之父王华山年七十,王华山供称其子自幼不服管教,亦不养赡,将其摈逐。因此刑部认为死者系忘亲不孝之人,生前虽有应侍之亲, 而其亲实与无子无异,所以鲍怀友可以存留养亲。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闻,取自上裁;应议者的祖父母、父母、妻及子孙、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弟姊妹、女婿、兄弟之子犯罪,听从有司依律追问,议拟奏闻,取自上裁。应议者及其亲属的最后判决,均由皇帝裁决,司法官只是提出处刑的建议1 (名例八议应议者犯罪、应议者之父祖有犯,P93 95) 。他们和凡人的斗殴之罪,经过减免,又要比凡人相殴轻了许多。此外,由于奴婢、雇工人与同罪异罚的关系,令我们想到地主与佃户有没有同罪异罚的问题。清朝在礼仪方面规定:“佃户见田主, 不论齿叙, 并行以少事长之礼; 若亲属, 不拘主佃, 止行亲属礼。” 1 (礼律仪制乡饮酒礼,P296) 既然明确主佃是少长关系,那么是否在判刑上区分出尊卑呢? 在法律上没有发现平民主佃的异样规定,应该说同罪异罚没有出现在这种关系中。综观上述八种同罪异罚,不难理出一个共同点,即以五服关系论罪实行“准五服以制罪”刑罚原则。法律严格地细致地区分宗族的尊卑长幼,父祖子孙间的,期亲间的,大功间的,小功间的,缌麻间的, 无服尊长与无服卑幼间的,甚而在尊者方面还要区分出尊属、尊长。如此严格尊卑长幼之别,是为强调尊卑长幼的秩序,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在判案量刑中几乎成为决定性因素:尊与卑是一个基本的划线, 崇尊抑卑,所以对二者的处断,一减刑一加刑;亲与疏是另一个重要原则,卑幼对越亲近的尊长犯罪,处刑越重,反之尊长对越亲近的卑幼犯罪,处刑越轻;长与幼是进一步区分人们在五服制中的位置,同样是判刑的不可忽视的原则,故而长幼同罪异罚。由同罪异罚,让我们知道“准五服以制罪”的实行范围,不限于血亲关系的人,还有拟制血亲者、比附血亲者、主仆关系的人、夫妻(妾) 关系的人,以及因冲突构成案件的平民、官员。所以“准五服以制罪”实施对象的内涵是宗亲和姻亲,外延是拟制亲、主仆、师徒,以至官民,可见施行范围之大,影响人群之广, 更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同罪异罚对宗族制的维护上一节叙述了各种类型的同罪异罚,这一节将从它的量刑与凡人刑律比较看其对宗法制的维护。同罪异罚是对两造的同罪而异罚,笔者在前面的交代中有时也指明哪种处刑比凡人的斗殴处刑是轻或是重,不过重心是要说明两造所得到的不同的刑罚,这里就来考察同罪异罚之罚与凡斗量刑的异同以及它的立法原则。为了便于比较,先将凡人与凡人斗殴的刑罚抄录于次:凡是斗殴,用手足笞二十,用他物笞三十;成伤,手足笞三十,他物笞四十;拔发方寸以上笞五十;血从耳目中出、内伤吐血、以秽物污人头面杖八十; 折一齿、一指、眇一目杖一百;折二齿二指以上、髡发杖六十徒一年;折肋、眇二目、堕胎、刃伤杖八十徒二年;折跌人肢体、瞎一目杖一百徒三年;瞎二目、折两肢以上、笃疾、断舌、毁败阴阳杖一百流三千里、断财产一半予受害人赡养;致死绞候;故杀斩候1 (刑律斗殴,P472) 。明了凡斗的判刑,我们来看同罪异罚的重刑与减刑,各是什么人对什么人,以及加重或减轻刑罚的程度。加重刑罚。殴打方面,子孙对高曾祖父母、父母,但有行动即斩决,比凡斗的故杀之刑斩候还重,至于致死即凌迟的刑罚,在凡斗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侄、同父弟妹对期亲尊属、尊长但有行动,分别为杖一百徒三年、杖九十徒二年半,致死斩决。最轻的受刑杖九十徒二年半,是以徒刑第四等作起点, 比凡斗的折肋处刑还重,可见加重的程度,至于斩决,也非凡斗的绞候所能比拟。五服卑幼殴打功缌尊长,但殴,处刑最轻的是对缌麻尊长的杖一百,这是越过笞刑,以最高杖刑论处,是相当于凡斗的折一齿一指眇一目的刑罚;在致死功缌尊长中同样是处刑最轻的是对缌麻尊长的斩候,同于凡斗的故杀罪,比凡斗的绞候刑重一等。如前所述义子有两种类型,受恩久者与子孙受刑全部相同;受恩浅者相当于期亲卑幼,不必赘述,受刑远高于凡人。亦如前所述,继子殴继父分两种情况,现不同居者,但殴杖六十徒一年,越过了凡斗的笞杖之刑;折肋刃伤杖一百徒三年,系凡斗的折跌肢体之刑,即加罪一等。妻殴夫起刑杖一百,相当于凡斗的第六等刑(凡斗处刑由笞二十起,递加笞三十、笞四十、笞五十、杖八十、杖一百0 2 1 文史哲2007 年第3 期.) ;笃疾的绞决,比凡斗的致死绞候还重。妻殴丈夫的祖父母、父母是斩决,致死则是凌迟,完全按子孙犯罪处刑的,其刑重于凡斗不可以道里计。奴婢雇工人对家长犯罪以子孙论处,其重于凡人,自不必说。外孙殴外祖父母,从杖一百徒三年开始,是凡斗的折跌肢体、瞎一目之刑。女婿殴岳父致笃疾绞决, 致死斩决,均加罪二等。儒学生对业师犯罪,受期亲卑幼之刑,僧道匠艺之门徒殴打受业师,判大功卑幼之刑,重于凡人的状况同于五服宗亲。民人殴打皇亲中最疏远的袒免以上亲,凡殴杖六十徒一年,是凡斗的折二齿二指之刑,最亲近的期亲是杖一百徒三年,相当于凡斗的折跌人肢体之刑,比对袒免的又加四等。误失损害他人坟墓尸体的刑罚,凡人掘人坟不掩埋杖八十,烧及棺椁徒二年,烧尸徒三年,若是卑幼不知情而误烧缌麻以上尊长坟椁,各递加凡人罪的一等,即掘墓杖九十,烧棺椁徒二年半,烧尸流二千里1 (刑律盗贼发冢,P420 427) 2 (卷三发冢发掘尊长冢图、发卑幼冢图) 。砍伐祖坟树木至二十一株以上者流三千里,而他人盗卖非本族人的坟树,犯至三次,才是充军之罪1 (刑律盗贼盗园陵树木,P364 366) 。至此可以总括一下,因殴打罪加重刑罚方面,加重者系子孙妻妾(妾是类子孙的半奴婢) 、五服宗亲卑幼、拟制亲卑幼、姻亲卑幼、比附五服制治罪的卑幼门徒、刑罚中的类子孙奴婢雇工人,殴打皇亲的民人与那一类的子孙卑幼都不沾边,但是他们殴打的是君父皇帝的亲属(也即“类尊长”) ,他们既是子民,也不妨借用“卑幼”一词给他们定位,所以简单地说卑幼殴打尊长、长上就加重刑罚。至于加重的程度,还是要看两造双方在五服制、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病区备用药品管理
- 物业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物权法五套试题及答案
- 2025能源交易所规范交易合同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国家科研经费资助合同
- 物料考核试题及答案
- 物理卓越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影视制作合同书(标准版)
- 教堂12项管理制度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1卷(答案版)
- 《汽车线控底盘装调与检修》课件全套劳动任务1-16线控加速系统踏板装调与检修-线控底盘参数调节与综合测试
- 踝关节骨折护理
- 华为视觉识别规范手册中文版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
- 创业大赛承办协议书
-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实施细则-I级标准化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基地
- 合伙养牛合同协议书
- 咖啡合作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