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蓄电池放电仪.doc_第1页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doc_第2页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doc_第3页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doc_第4页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RSY-FD 220V 50A W I用户手册V1.0福州瑞盛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州瑞盛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用户手册第一章 产品概述RSY-FD 220V 50A W I智能蓄电池放电仪集放电、单体检测、在线监测于一体,一机多用。减少企业成本,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蓄电池和UPS电源维护提供全面科学的检测手段。本机采用新型功耗元件,专利技术制造;使用无线单体电压采集模块,实现了无线单体检测功能,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数据采集快速准确,可记录电池放充电过程的变化,保证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判别,避免连线引起的测量误差。实时在线显示、检测、记录单节或整组电池的电压,同时将数据存贮或传送至PC机;大屏幕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可设定电压、电流、时间、容量等参数,自动完成蓄电池组各种参数的测试、监控。放电完毕,检测的数据可通过通信接口经数据线通讯直接上传至PC机或现场将数据转存至U盘;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放电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各种图表,为分析电池性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主要特点和功能:1. 集恒流放电、无线单体检测、在线监测于一体,功能齐全,一机多用广泛用于蓄电池的日常维护。2. 液晶显示,键盘设置,全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可设定电压、电流、时间、容量等参数,自动完成蓄电池组各种参数的测试、监控。3. 实时在线监控功能:实时在线监测、显示所有测试数据:电流、电池组电压、单体电池电压、时间、容量和温度等,同时将数据存贮并传送至PC机,显示并打印各种图表4. 自动停机功能:在下列条件任意一条满足时自动停止放电:时间到、容量到、单体保护电压到或整组电池保护电压到。5. 报警和保护功能:如有电压异常及温度高等情况发生,将鸣笛报警提示。6. 功耗采用新型合金电阻元件,安全,寿命长。7. 单片机及U盘数据转存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大容量数据存贮问题。8. 工作结束,数据经U盘转存或经通信接口数据线通讯上传计算机后台处理后可自动生成各种图表,电池性能一目了然。9. 便携式设计,方便流动性强的用户使用。第二章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一、技术参数 型号RSY-FD 220V 50A W I被检测单体电池电压2V/6V/12V蓄电池组标称电压220V恒流电压范围直流220V 10电流调节范围150A蓄电池组容量500Ah以内电流调节细度1A恒流放电控制精度0.5 A定时功能1分99小时59分工作电源交流单相220V ,50Hz 二、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2、为保证安全,使用前本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3、本机和电池组连接时,注意正负极的正确性,接触要牢固,无松动现象方可开机。4、设备应在无腐蚀性、无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中运行。5、放电工作应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室内空旷场地进行,在机器进/出风口前4-5米应无障碍物。6、如需在室外工作,必须避免阳光照射、雨水溅落及逆风进行放电,以免对机器造成损坏。7、放电结束后,风机继续自动运行约5分钟,散掉箱内余热,请于风机运行停止后关机,之后拆除各种连线。8、严禁带电插/拨通信口数据传输线和U盘,以免对机器造成损坏。第二章 设备外形及接口说明9 87651.243101. USB:USB接入口。2. 通信口:RS232接入口,通过RS232通信线缆与上位计算机进行通讯。3. 并机输入:用于多台相同主机联机工作。4. 并机输出:用于多台相同主机联机工作。5. 液晶显示屏。6. 操作键盘。7. :红色电池组测试电缆快速插孔,通过测试电缆与电池组正极相连。:黑色电池组测试电缆快速插孔,通过测试电缆与电池组负极相连。8. SWICH: 工作电源开关。9. POWER: 交流220V工作电源的输入插座。10. “ ”:保护地线接线端子。第四章 设备安装及简明操作一、设备安装1. 测试电缆的安装:本机的输入采用快速接头,将电池组测试电缆带有快速插头的一端按红“+”、黑“-”对应的方式先插入机器前面板上的快速插孔中,并顺时针用力旋紧;再将电池组测试线缆的另一端按红正极、黑负极对应的方式连接到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上,一定要确保连接正确,连接牢固!(若松动则会引起过热!)。注意正负极性,不要接反!2. 单体电池测试电缆的安装:本机的单体检测为无线检测,利用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来实现,安装示意图如下 2V单体安装示意图 其中WX为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每个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可采集单体电池6节(2V)。其安装方法如上图,将WX的单体测试电池接线夹按顺序固定于电池组的铜排上(第1节电池的正极接1号电池接线夹,第2节电池正极接2号电池接线夹,第3节电池的正极接3号电池接线夹,第4节电池正极接4号电池接线夹,第5节电池的正极接5号电池接线夹,第6节电池的正极接6号电池接线夹,6号电池负极接7号电池接线夹。第二组接线夹子的1号电池接线夹接第7节电池的正极,2号电池接线夹接第8节电池的正极,3号电池接线夹接第9节电池的正极,4号电池接线夹接第10节电池的正极,5号电池接线夹接第11节电池的正极, 6号电池接线夹接第12节电池的正极,7号电池接线夹接第12节电池的负极;以此类推,当剩余电池不够6节时,需向前重复几节,满足6节进行接线,检测2V单体电池时,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1#+2#+3#+4#+5#+6#+6#-7#+8#+9#+10#+11#+12#+12#-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13#+14#+15#+16#+17#+18#+18#-19#+20#+21#+22#+23#+24#+24#-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25#+26#+27#+28#+29#+30#+30#-31#+32#+33#+34#+35#+36#+36#-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37#+38#+39#+40#+41#+42#+42#-43#+44#+45#+46#+47#+48#+48#-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49#+50#+51#+52#+53#+54#+54#-55#+56#+57#+58#+59#+60#+60#-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61#+62#+63#+64#+65#+66#+66#-67#+68#+69#+70#+71#+72#+72#-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73#+74#+75#+76#+77#+78#+78#-79#+80#+81#+82#+83#+84#+84#-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85#+86#+87#+88#+89#+90#+90#-91#+92#+93#+94#+95#+96#+96#-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1#2#3#4#5#6#7#电池号97#+98#+99#+100#+101#+102#+102#-103#+104#+105#+106#+107#+108#+108#-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19电池接线夹号1#2#3#4#5#6#7#电池号105#+106#+107#+108#+109#+110#+110#-检测6V单体电池时,每个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检测2节单体电池,每个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的1号线夹接对应的第1节电池的正极,4号线夹接对应的第2节电池的正极, 7号线夹接对应的第2节电池的负极,其余为空,当剩余电池不够两节时,需前移一节,满足两节进行接线。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WXWXWX电池接线夹号1#4#7#1#4#7#1#4#7#1#4#7#1#4#7#电池号1#+2#+2#-3#+4#+4#-5#+6#+6#-7#+8#+8#-9#+10#+10#-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7WX8WX9WX10电池接线夹号1#4#7#1#4#7#1#4#7#1#4#7#1#4#7#电池号11#+12#+12#-13#+14#+14#-15#+16#+16#-17#+18#+19#-20#+21#+21#-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11WX12WX13WX14WX15电池接线夹号1#4#7#1#4#7#1#4#7#1#4#7#1#4#7#电池号22#+23#+22#-23#+24#+24#-25#26#+-26#-27#+28#+28#-29#+30#+30#-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16WX17WX18WX19电池接线夹号1#4#7#1#4#7#1#4#7#1#4#7#电池号31#+32#+32#-33#+34#+34#-35#+36#+36#-37#+38#+38#-检测12V单体电池时,每个无线单体电压采集系统模块检测1节单体电池,1号线夹接对应电池的正极,7号线夹接对应电池的负极,其余为空。其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WXWXWXWXWXWX7电池接线夹号1#7#1#7#1#7#1#7#1#7#1#7#1#7#电池号1#+1#-2#+2#-3#+3#-4#+4#-5#+5#-6#+6#-7#+7#-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8WX9WX10WX11WX12WX13WX14电池接线夹号1#7#1#7#1#7#1#7#1#7#1#7#1#7#电池号8#+8#-9#+9#-10#+10#-11#+11#-12#+12#-13#+13#-14#+14#-单体电压采集模块WX15WX16WX17WX18WX19电池接线夹号1#7#1#7#1#7#1#7#1#7#电池号15#+15#-16#+16#-17#+17#-18#+18#-19#+19#-(注:上表中“”代表电池的正极,“”代表电池的负极。)注意:一定要按照线上的标号连接,以免接错;且当单体电池不足一个采集系统模块时需将线夹前移凑足模块所需的电池节数,并将主机设置节数与需监测的单体节数保持一致。 3、工作电源的安装:将三芯工作电源线接入本机左侧面板的AC220V交流电源输入接口中,另一端插头插入AC220V交流插座上。注意:插座中的保护地线应可靠接地! 以保证人身安全及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稳定工作。二、简明操作1、整机安装完毕后,闭合左侧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此时LCD屏显示主界面。2、选择工作方式(详见第六章 参数设置)。3、设置相应的电流、时间、电池容量等参数 (详见第六章 参数设置)。4、启动在上述参数都正确设置并确认保存后,按下启动键,本机开始正常工作,并显示目前工作状态及实时监测巡检的数据。按和键可进行翻页显示。5、 停止正常情况下,本机会自动完成该过程。当时间到,容量到、单体保护电压到或整组电池保护电压到,自动停止。6、数据转存和处理放电结束后,有2种方法转存数据第一种方法:将U盘插入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右侧面板的USB口中,将本次数据先存入U盘,然后由U盘转存至PC机(详见第六章 参数设置)第二种方法:通过右侧的通信接口通讯直接将数据传送至PC机(详见第七章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然后由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7、 故障处理当出现某些故障时,智能蓄电池放电仪会自动停止放电,也可以人为按下键,详见下表: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可能是电池组电缆未接好仔细查看电池检测电缆是否正确接好2机器不能正常启动,显示某节电池电压低或高可能是某节电池未接或接反仔细查看,重新连接好3机器显示温度高并有报警声工作环境或机箱内温度高降低温度4U盘转存数据失败可能是U盘接插不到位或性能不好关掉电源再重新开机进行数据转存,如果依旧失败,请更换U盘第五章参数设置在下述说明中: 括号内容为屏幕菜单 括号内容为键盘上的按键 “ ”引号内容为屏幕提示信息修正1 23启动456停止789.0返回*确认一、 键盘功能说明 数字键09可作选择菜单或设置参数用键:向上键,每按一次屏幕内容向上翻一页或进行参数选择;键:向下键,每按一次屏幕内容向下翻一页或进行参数选择;键:光标左移键;键:光标右移键;键:按此键显示返回上一级界面;键:设置参数或选择执行命令后,按此键进入下一级界面;键:参数设置后,按本键开始放电;键:按本键人工中止本次检测;二、主界面操作开机进入监测界面按返回键返回到主菜单,如下图所示:1.放电 2.监测3.查询 4.设置V-:在主菜单中提供了以下功能:1.放电:从键盘中输入进入放电模式:放电参数设置标称容量Ah小时率电压低限.V 单体低限.V 放电电流.A 放电时间HM放电容量Ah 告警停机 手动V-: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当前可设置参数名称为反白显示,此时可输入数字设置参数。设置完毕,按、键选择其他参数。当反白显示为小时率时,可用、键选择3小时率,5小时率,10小时率或自定。当选择“自定”时,用、键移动光标可以设置电压、电流、时间等其他参数;当选择其他小时率时,部分参数不可设置(如电流、时间等)。按确认键保存设置并进入如下所示界面。按返回键返回主菜单启 动 放 电返回启动 V-:放电电流 .A 放电电压 .V当前温度 . 放电容量 Ah启动时间 时分秒放电时间 时分秒当前状态 恒流放电 E01 :.V E13 : .VE02 : .V E14 : .VE03 : .V E15 : .VE04 : .V E16 : .VE05 : .V E17 : .VE06 : .V E18 : .VE07 : .V E19 : .VE08 : .V E20 : .VE09 : .V E21 : .VE10 : .V E22 : .VE11 : .V E23 : .VE12 : .V E24 : .V放电停止返回 确认 如果手动停止,则显示如下图,其中按确认键返回主菜单;按返回键继续放电。2.监测:从键盘中输入进入监测界面:总 电 流 .A 当前电压 .V当前温度 . 当前日期 年月日当前时间 时分秒当前状态 E01 :.V E13 : .VE02 : .V E14 : .VE03 : .V E15 : .VE04 : .V E16 : .VE05 : .V E17 : .VE06 : .V E18 : .VE07 : .V E19 : .VE08 : .V E20 : .VE09 : .V E21 : .VE10 : .V E22 : .VE11 : .V E23 : .VE12 : .V E24 : .V3.查询:从键盘中输入进入数据查询界面: 当前显示的是最后一次放电结束时的结果。工作方式 放电记录 停机方式 启动时间 - :结束时间 - :U盘转存 按1 V -: 区号可以查询八次放电数据,区号输入的范围为01-08。在该界面中可以查看当前保存的记录数据,按翻页键可查询全部记录。如果想用U盘转存数据,插好U盘后,按键即可转存当前记录,转存成功,则显示:工作方式 放电记录 停机方式 启动时间 - :结束时间 - :U盘转存按1成功 -:转存失败,则工作方式 放电记录 停机方式 启动时间 - :结束时间 - :U盘转存按1失败 V-:注:传输到U盘时,数据将被保存到U盘中默认文件名为:.FDD 的系列文件中。(注意:当U盘在转存过程未结束时,请不要拔出U盘以免损坏U盘。)4.设置:从键盘中输入进入设置界面:1. 系统参数设置2. 时间设置 V-:系统参数设置:从键盘中输入进入系统参数设置界面:系统参数设置电 池 类 型V电池节数存储时间间隔秒本 机 地 址 V-:注:电池类型:2V/6V/12V 电池节数:0110节可设。存储时间间隔范围:0006秒0600秒。本机地址范围:0009。设定放电时间过长时,为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存储,系统会自动调节存储时间间隔。时间设置:从键盘中输入进入时间设置界面:时间设置日期年 月 日时间时 分 秒 V-:5.校正:此功能慎用!如使用须先与售后人员联系。在本机工作过程中,若本机显示值与实际电压或电流偏差较大时,从键盘输入后,当屏幕右下脚出现“S”时,三秒内由键盘输入进入测量值显示校正界面,在此状态下,输入实际测量值,则本机自动计算出显示值与测量值的误差值,并自动校正各项测量指标,按确认键保存。如果不输入任何值的话,则不校正(0时不校正)。测量值示值测 量 校 准电流01实测.A .A电压01实测.V .V 显示值V-:在单体监测界面下从键盘输入进入单体电池测量值显示校正界面,如下图所示:测 量 校 准电池序号 实测电压 .V .V 显示值测量值示值V -: 说明:电池序号:要校准的电池节数序号6.保护功能单体电压低 E :.V返回确认V -: 单体电池电压: 在放电过程中,如果某节单体电池电压值低于单体电压设定保护值则显示:电池组总电压:总电压在放电过程中低于总电压设定保护值,则显示电池电压低 E=.V返回确认 V -: 时间到:机器运行时间达到设定保护值,则显示时间到 返回确认 V -: 第七章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容量到:放电容量达到设定保护值,则显示容量到 返回确认 V -: 第六章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与智能蓄电池放电仪配套使用,可实现联机控制,完整地记录电池组的放电曲线,并且计算电池的容量。减轻电池维护时大量的记录制表等工作。可以自由地对系统进行参数和报警条件的设置,使用更加灵活。1、系统配置 个人PC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鼠标或兼容的指示设备; CD-ROM 光驱; CPU主频300MHz以上; 64M内存; 50M硬盘; Microsoft Windows 98/2000/ME/XP 操作系统; 彩色打印机;2、软件的安装系统软件是为配有V1.00或更高级版本固件的智能蓄电池放电仪而设计的。在安装程序前先要确认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的版本。打开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的电源开关,仪器的主菜单上会显示出相应的固件的版本。系统软件装在一张CD-ROM 光盘中,在安装程序前,建议用户先退出操作系统中其它的应用程序。安装程序时,将光盘插入计算机的CD-ROM 光驱中。点击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安装程序图标,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完成软件的安装3、软件说明用户可以通过双击桌面上的智能蓄电池放电仪软件程序图标,启动应用程序。即可进入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系统软件界面。3.1 主界面界面显示如下: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注释栏信息提示区 (注:本文中所有上位机界面只作为参考,请以实际操作界面为准。) 标题拦:显示主机名称及测试信息提示。菜单栏:包含主要操作选项及版本信息等。工具栏:包含主要实验的快捷键以及使用单位信息等。注释栏:快捷键信息提示及试验项目提示等信息。信息提示:实验区,主要显示所作实验的图表,参数信息框等。3.2设定通讯设定PC(或笔记本电脑)与智能蓄电池放电仪联机后,应首先进行通讯设定。打开设定菜单,选择通讯设定选项,或是单击工具栏上的通讯设定图标,出现下图所示对话框,进行通讯串口的选择(串口:COM1,COM2,COM3,COM4,COM5,COM6,COM7,COM8,COM9,根据实际安装而定。),单击确定即可。3.3 联机3.3.1开始联机打开联机菜单,选择开始联机选项,或是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开始联机图标,若联机成功,则提示发现1台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单击确定,即可联机成功,可实现计算机与智能蓄电池放电仪之间进行实时通讯;若没有发现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则提示没有发现智能蓄电池放电仪,表示联机失败,请重新联机。3.3.2停止联机打开联机菜单,选择停止联机选项,或是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停止联机图标,即可实现计算机与智能蓄电池放电仪之间断开连接。3.4实时数据 打开实时数据菜单,选择实时数据选项,或是单击工具栏上的实时数据图标,弹出实时数据窗口,如图所示,在此窗口下单击相应的选项,可以查看实时数据,电压、电流、单体电压的实时变化曲线。3.5 测试数据的导入测试数据的导入有两种方式:(1)获取U盘数据文件:通过U盘转存,将智能蓄电池放电仪中的测试数据通过USB口现场转存入U盘,打开获取数据菜单,选择获取U盘数据文件选项,或是单击工具栏上的获取获取U盘数据文件图标,选择要导入的测试数据文件,单击确定即可将U盘中的测试数据导入。(2)获取智能蓄电池放电仪数据: 打开获取数据菜单,选择获取智能蓄电池放电仪数据选项,或是单击工具栏上的获取智能蓄电池放电仪数据图标,弹出获取智能蓄电池放电仪数据窗口,单击获取主机数据信息(D)按钮,出现如图所示信息,选取要读取的数据(以1区数据为例),单击获取第1区数据G出现“是否获取第1区数据”对话框,单击确定,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关信息后,点击确定即可。3.6 检测分析 在此菜单下,可以打开任意一条已有的测试记录,并可查看:电池电压曲线图、电流图线图、单体曲线图、温度曲线图、特性比较图、单体条形图等图形和报表。3.6.1打开测试记录点击检测分析菜单,选择打开测试记录选项,或是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即可出现如下窗口。1.打开:选中要读取的测试记录左键双击,或是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测试记录。2.删除记录:选中要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