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缄(jin)默 干涸(h) 畸(j)形 歼(jin)灭B、玷(zhn)污 驿(y)站 凝(nng)视 逊(xn)色C、搪(tng)塞 卑劣(li) 哀悼(do) 鄙(b)视D、匿(n)名 溺(n)水 诘(j)责 叱(ch)骂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书籍 松弛 蜂拥而至 通宵达旦B.提炼 恬静 融会贯通 首屈一指C.气慨 安详 迫不及待 提纲挈领D.聆听 债券 心旷神怡 妙手偶得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目前水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 的挑战之一。水危机严重 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A、严肃 制约 B、 严峻 制约 C、严峻 控制 D、 严肃 控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春天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 C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D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6.名著填空(4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 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次买车又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 故事。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 _。 7. 默写(8分) (1)_,带月荷锄归。 (2)_,匹马戍梁州。 (3)十五从军征, (4),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 5)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6)_,故园无此声。 8. 下面是某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的情况,并简要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4分)(1) _(2) _ 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背影选段(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 横线上依次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 攀、缩、斜B. 攀、伸、倾 C. 攀、缩、倾D. 抓、缩、倾 10 对父亲说的三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句都表现了深情的父子关系和父亲对儿子的“太聪明”的不放心。 B. 第句表现了临别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C. 第句表现了渐至老境的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惦念。 D. 第句表现了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担忧。 11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为什么流泪?(3分) _ 12 结尾一句中的“又”字可以省略吗?为什么?(3分) _ 13. 简单说说生活中,你与父亲之间感人的事或你对父爱的理解。(不超过30字)(3分) 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630题。(11分)哭泣的森林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只有绿色,才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绿色,就如同沙漠里没有了绿洲,地球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森林是绿色之源。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对养育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绿色森林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人们为了自己的贪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砍伐的巨手伸向森林。于是,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一片片森林消失了,绿色,随着人类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却离人越来越远了。 记得有报道说,由于云南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云南的森林工业已面临全面危机。而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竟然决定联合开发藏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之地。三江流域的森林对保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而金沙江水系的森林对于长江上游防止水土流失、呵护三峡大坝以及控制长江中下游水量的作用更是巨大。在这以前,西藏林业厅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不足,对西藏东南部森林资源的砍伐速度相对较慢。一旦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人员充裕的云南森工企业介入砍伐行列,其破坏后果将不可估量,藏东南大片森林将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 虽然我国每年人工植树造林的面积可覆盖整个瑞士,但我国天然森林的面积却在一年年减少,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几乎到处都留下了绿色的创伤。如果对盲目开发森林资源的现象放任自流,那么无需多久,中国仅有的最精华的天然林资源即将消耗殆尽,18世纪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无林化”现象,同样会在中国出现。 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五十,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在中国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如果继续采伐下去,10年之后,其余林业局所属的可采伐资源也将基本耗尽,而且森林质量也将越来越差。 这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在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将不仅没有可供采伐的成熟林,而且就连提前投入消耗的中龄林,5年左右也基本砍光。到那时,生态环境将极度恶化,十几亿中国人所面临的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的严重性是不难想象的。 绿色王国在呼救救救森林,救救中国!然而今天,当原始森林不断消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一个接一个离开我们星球的时候,从美国西北部到南美智利,从澳大利亚到马达加斯加拯救森林的运动正在风起云涌。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 26.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 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 依旧:_ 依然:_ 27.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 28. “云南森林工业”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_ 29. 本文以“哭泣的森林”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_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 ) (2).能谤讥于市朝( )(3)时时而间进( ) (4) 今齐地方千里(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孰与徐公美 (2)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他也“窥镜而自视”,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之中,于是,就“入朝见威王”,劝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B、邹忌的讽谏是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C、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之后的反应是“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说明了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人。D、本文记叙的是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4、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4、 古诗赏析(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