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年高考地理真题演练分类解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doc_第1页
07-09年高考地理真题演练分类解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doc_第2页
07-09年高考地理真题演练分类解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doc_第3页
07-09年高考地理真题演练分类解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自然地理(三) 陆地环境 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考点4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44(2009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45(江苏地理27)下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 “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 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46(2008广东文基54)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山体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水库决堤ABCD47(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8(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49(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真题答案与解析地 理考点4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44【答案解析】(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45【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锋面气旋系统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1)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2)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在山高坡地、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46B 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库决堤等均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均可由地震引发。水土流失属生态环境问题,也可因地震而加剧,但不属于自然灾害。故B选项正确。考查地表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47【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解析】(1)本题考查灾害的形成。首先要从图上读出涝渍灾害的分布,再结合地形、地势、气候、人类活动来回答。(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因素或现象的变异。采取的措施应针对灾害的成因,同时还要可行。基础题,难度不大。48【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弱淮河洪峰对干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游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解析】(1)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气候和地形,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回答即可。(2)减小洪涝灾害,只要降低河流的水位就行,而蓄洪区分洪、水利枢纽工程、入海新河道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国洪涝灾害是多发灾害之一,经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考查本知识点,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这一灾害的形成原因、防御措施,为生产、生活服务。49【答案】(1)区。依据: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解析】本题以我国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干旱频率图为背景,全面考查了读图提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阐述地理现象等能力。(1)理解题目中“灾害最严重”应是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和旱灾面积在全国各大区中所占比重最大。即B和C最高,由图中信息可知区B位32%,C为51%,均是全国最高。(2)区位于华北平原,春季我国东北的锋面雨带还没有移到本区,因此降水少;而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这里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很快,土壤水分蒸发旺盛,造成区春旱严重。夏秋季节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脊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