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案例分析及自救互救知识安检科 降林怀煤炭行业的发展史,实际也是广大煤炭从业人员与自然界各种复杂条件作斗争的历史,在此期间,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前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作为后来人应当牢牢吸取这血的教训。我们今天就此类问题共同探讨一下。一、事故案例潘一矿“5.2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00年5月26日12时08分,潘一矿在施工东二21118回风联巷时, 发生一起炮后煤与瓦斯延期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26T、瓦斯量3908m3, 正在迎头施工的5名作业人员被煤粉埋压窒息死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425.1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约82万元。一、矿井及事故地点概况潘一矿井田走向长13.5公里,倾斜宽5.7公里,开采面积71.4平方公里。矿井设计年产量300万T,划分为-530、-800两个生产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现开采第一水平。一水平从西向东分西三、西二、西一、东一、东二五个采区,目前开采C13-1、B11-2和B8三层煤。矿井通风为中央并列和单翼对角混合式通风方式,总回风量为21000m3/min,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7.3m3/min,相对涌出量为20.68m3/T,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C13-1、B4煤层为突出煤层。矿井安全生产系统齐全,装备有KJ66安全监控系统、地面瓦斯抽放系统、防尘洒水系统和防火灌浆系统等。发生事故的21118回风联巷是东一下山采区21118工作面准备期间的辅助巷道,位于东二出煤斜巷和回风斜巷之间,为21118工作面掘进回风和进料用。如图3.1所示。回风联巷标高为-563m-565m,设计工程量为76m,4#U型棚支护。该巷道分别由开四队、开一队施工。开四队5月3日中班开工,5月15日停头,进尺21.5m;开一队5月10日夜班开工,到5月26日早班施工34m,剩余贯距21m。该区段8煤层平均厚34m,煤层自然瓦斯含量56立方m/T燃,绝对瓦斯涌出量1.4m3/min。回风联巷掘进期间局扇及迎头电气设备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并采用了打钻排放和抽放等瓦斯治理措施。B8煤层-530m及其以下三处揭煤和首采面11318工作面3048m煤巷,在施工过程中无瓦斯涌出异常及其它动力现象。二、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5月26日早班, 正在井下跟夜班的开一队副队长张贵祥打电话给早班跟班班长郭小明,让郭安排当班工作。郭在班前会上强调了当班的安全注意事项后具体派活:三人到迎头打眼、放炮、出货、架棚,一人开上山皮带机,一人开石门皮带机。 5时半左右,班长带领5人入井并进入施工现场。7时许,该班另外2名老工人也到达现场, 在抬棚处清理杂物。迎头打了8个炮眼,眼深1.21.3m,共装药6卷。 装药前测气员测得迎头瓦斯浓度为0.38%,然后进行装药和联线;9时许,测得迎头瓦斯浓度为0.31%,开始进行洒水灭尘, 并将瓦斯探头后撤30m,同时打开喷雾,切断迎头电源,作业人员撤到斜巷上口;9时30分放炮;10时01分,跟班班长、测气员、放炮员向地面监控中心询问瓦斯情况,监控人员回答为0.4%,3人到迎头验炮,此时, 测得迎头瓦斯浓度为0.35%。班长安排迎头3人洒水灭尘、打前探梁、挂棚和出货。12时08分,正在抬棚拐弯处清理杂物的赵恩突然感到空气流发生猛烈震荡,从迎头冲出一股黑烟,便急忙向皮带机巷上山方向撤退。跑了一段距离后见无人跟出,便又返回抬棚拐弯处,看见抬棚下面全部被煤粉堵实,以为是抬棚垮落,便又沿着皮带机巷向上爬。赵在爬到中途时,与感到空气流猛烈震荡后从皮带机巷上方下来查看情况的开皮带机工陶荣刚相遇,赵对陶说:“垮抬棚了,赶快向矿调度汇报。”12时20分,在皮带机巷上口的测气员李多奎向矿调度汇报开一队瓦斯异常,矿调度指示李多奎迅速查明原因,同时安排相邻工作面测气员前去了解情况。12时45分,爬至皮带机巷上口的赵和陶打电话汇报开一队迎头垮棚埋人。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矿有关领导及救护队,并向集团公司调度汇报。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领导立即赶到调度所指挥现场救灾工作,并组织人员和驻矿救护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集团公司调度在12时50分接到该矿汇报后,立即通知公司有关领导和部门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据进入事故发生地点的救护队员报告:运煤斜巷上口至回风联巷抬棚处瓦斯浓度在10%以上,运煤斜巷煤尘大,回风联巷被煤粉堆积堵实,仅在巷道顶部留有200mm空隙。据此, 判断为煤与瓦斯突出。为尽快清理现场,找到遇难人员,抢险指挥部决定加大迎头供风量,并对浮煤空隙进行插管抽放,加快灾区内的煤粉清理。5月27日5时10分,在抬棚下发现第一名遇难人员;5月28日6时,在抬棚往迎头18.4m处,发现2名遇难人员;7时10分和8时28分,在距抬棚2223. 5m处,分别发现最后2名遇难人员。至29日中班, 在救护队的现场监护下,巷道清理工作全部结束,灾区抢险工作结束。三、事故原因现场勘察时按网格式分布在事故点施工了20个探煤孔。现场发现事故点迎头及两帮为实茬,支护基本完好,但迎头断面缩小,顶板破碎,煤体裂隙发肓,揉皱现象严重,突出点存在微小褶曲,迎头下帮发育一条落差0.3m的小型正断层, 煤厚及煤层倾角均发生了急剧变化。通过查阅作业规程、施工措施、地质测量资料、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及对突出点现场勘察,经过技术分析和论证,这次突出发生在回风联巷掘进迎头左下方的巷道底部煤层处。导致突出的主要原因是:1、该回风联巷所处地质单元具有构造应力分布的背景,处于地应力异常区内。突出点存在微小褶曲,加之小断层影响,地层柔皱,煤层厚度及煤层倾角发生急剧变化,煤质松软,煤层结构被破坏,构造煤发育,煤的破坏类型在距突出点2m范围内由类变为类,构成极易被破坏的局部异常条件。由于构造应力积聚了能量,隐含了引发突出的主导因素。2、回风联巷掘进施工还有21m待贯通,因此,突出点存在着巷道贯通集中应力。在构造应力、集中应力等多种应力和瓦斯压力的综合作用下,煤体失稳,煤与瓦斯从巷道底部最薄弱的软煤层中突出。3、由于煤层突出及延期突出机理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突出预测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因而,一些预测指标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4、目前国内外对于地应力分布及小型地质构造异常点仍处在研究阶段,尚没有有效的预测与探测手段,这类突出难以完全控制。此次突出事故有以下特点: 这起事故是在非突出的B8煤层发生的突出事故,在淮南矿区B8煤层尚属首次突出; 该B8煤层始突深度(距地表垂深563m)和始突强度,均大于淮南矿区其它各突出煤层的始突深度与始突强度; 突出地点异常。淮南老区B8煤开采深度在-610m-780m,煤层瓦斯含量和开采规模均比该矿大,但B8煤首次突出发生在该矿难以预料;放炮前后,未见明显的瓦斯异常现象; 淮南矿区各突出煤层首次突出均无延时现象,而本次B8煤层炮后延期突出时间长达2小时38分。因此,这起事故是一起延期的、异常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四、防范措施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该矿在今后的防突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1、将B8煤层定为突出煤层,在突出煤层中施工,严格按防突细则要求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开展对B8煤层突出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科研攻关,确定适合煤层实际的突出敏感指标及临界值。2、加强瓦斯地质工作,进一步完善矿井各煤层的瓦斯地质资料。引进地质雷达等先进设备,加强对小型地质构造的探测工作,并加快对构造煤的突出基础参数研究。3、突出矿井中,在非突出煤层集中应力带或地质构造异常带施工时应进行突出预测预报工作。要增加防突措施钻孔的有效性,钻孔必须贯穿全煤厚。潘一矿以后在F5大断层附近施工过程中,防突安全防护煤柱必须按70m以上留设。必须在巷道两帮做钻场进行瓦斯抽放。4、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工作时,在一个或相邻的两采区中,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在应力集中影响的范围内,不得布置两个工作面相向回采和掘进。巷道布置要避开地质构造的影响。5、强化在非突出煤层中施工人员防突知识教育,在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方面均要超前思维,做到深、严、细、谨,切实提高防突安全意识。6、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研究增加瓦斯浓度连续增大趋势报警功能。7、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强度不断加大,为防止突出逆流和瓦斯爆炸冲击波影响,应将架线机车改为蓄电池机车运输。二、自救互救及救灾方法1、井下避灾一旦井下发生事故,井下人员应坚持“积极抢救,及时报警,安全撤退,妥善避灾”的原则。首先必须沉着冷静,弄清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就地取材,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方法,积极抢救,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切不可惊慌失措,各行其是。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矿调度所汇报事故地点、性质、灾情和事故所在地人员、环境条件等情况,并听候调度室的指示、命令。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或者抢救时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有组织地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域。万一无法撤到安全地点时,应尽快进入预先建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较安全的地点,妥善避灾并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树立信心,等待求援。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避灾方法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时的自救方法是:1)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头要尽量低些,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用衣服盖住身体,使肉体外露的尽量少些。在爆炸瞬间,尽量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有害气体。2)迅速取下自救器,按操作方法把它戴好,然后,按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如果巷道堵塞,无法通过时,必须就近进入避灾硐室或选择较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耐心地等待求援。3)避灾地点应选择在顶板坚固、没有有害气体、有水或者离水较近的地方,并随时注意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就要转换地方。离开原避灾地点后,应在转移途中设置明显标记,以便救护队跟踪查找。3、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避灾方法井下人员在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时,应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采煤工作面的人员向进风侧撤退;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向外撤,撤到防突反向风门外后,随手把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直到规定的安全地区或地面。撤退过程中,应警惕延期突出,决不能放松,犹豫不决,必须坚决撤出。当煤与瓦斯突出后,应立即佩带好隔离式自救器。遇险人员在撤退中,不论什么原因,一旦不能撤离时,应立即进避难硐室;如不能到达避难硐室时,可寻找有压风管或铁风筒的巷道、硐室暂时躲避,把压风管阀门打开或卸开接头,使用用压风管供风,形成正压通风,同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灾区以外的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在现场领导的组织下,对距离新鲜风流较近的人员进行积极抢救,但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同时,严格灾区的停送电管理,在有瓦斯超限、爆炸危险的现场,严禁任何人停、送电。若灾区停电,没有被水淹的危险时,应用远距离切断电源;若灾区停电有被水淹的危险时,应做到运转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4、井下现场急救抢救伤员必须及时、合适,并做到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对伤员的伤情应根据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并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和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5、人工呼吸在井下事故中,凡遇到因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及外伤性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都应使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人工呼吸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仰卧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6、自救器自救器的分类自救器分为两大类:过滤式自救器和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本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环境是:在煤矿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超过规定或矿井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到不能维持人员呼吸的场合下受灾害影响人员自救使用。过滤式自救器只适合在下列情况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大,氧气浓度能够保证人员呼吸。区别:过滤式自救器没有气囊,压缩氧自救器带氧气瓶。自救器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声波检测技术及操作方法
- 语文小升初历年测试题汇编
- 餐饮服务礼仪培训教材及考核模拟题
- 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流程规范
- IE工程师如何实施生产线平衡
- 职场英语A级水平测试及辅导
- 幼儿园亲子活动组织及效果评估
- 电气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实施细则
- 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评估方案
- 小学四年级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件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临时汽车修理工聘用合同
- 梦中的婚礼钢琴简谱曲谱
- 【申报书】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 劳动教育通论1-11章完整版课件
- 《炼油与化工装置机泵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羽毛球竞赛编排知识与方法
- 2023数据标准管理实践
- 非洲水坝施工方案
-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