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doc_第1页
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doc_第2页
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doc_第3页
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doc_第4页
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姓名:李亚红学校:山西师范大学学号:0913010213山右石刻丛编(30103019)桉碑:以前碑纪功未备,故采唐史为此,多据新传,然亦有删节。自少贫困至授游击将军,则删往见将军张士贵一段;其下又删万年宫水警一段,苏定方讨贺鲁,至泥熟随军效死;下删经略辽东破契丹两段,副郑仁泰为铁勒道总管,至长歌入汉阙下,平高丽击吐蕃,文皆不列,即直叙未几,高丽余众叛至,传尾。碑文每行末一排字,多漫漶,如悉取以还句,以字为铁勒道总管道,字转讨碛北余众,讨字鸡林道总管,字瓜州长史,字获生口三万口,字皆新传補之。碑文所例如:游击将军(百官志:武散官,从五品下);右领军卫中郎将(职事官:正四品下);瓜州长史(新地理志:瓜州下都督长史,从五品上);右领军将军(职事官:从三品);代州都督(新地理志:中都督府;旧职官志:中都督,正三品)。为所厯之官铁勒道行军总管,鸡林道总管为所历之差遣(唐会要:贞观三年以后,行军郎称总管,本道称都督),高丽铁勒为所征之国(此铁勒即回纥,今阿林盟地)。唐会要,永淳元年十月,突厥余党阿史德元珍寇,并州都督,今以诸书考之,开元以前检校者,如今之署任,其后则为虚衔,仁贵检校代督与宰相表,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金石萃编?李晦碑:以本官检校幽营二州都督,皆必实厯官,而仍带本职,是犹今署任也。至德而后以节镇带三师三公,下至常侍皆随次迟加,无实莅职者,犹今虚衔也。仁贵以瓜州长史检校代督仍带本官之权署之。体碑立于元延右七年,以县尹薛瑞同宗,故河津县志:元,王思诚,河津县总书记,今县东十五里大黄村薛仁贵故里,村中有姓薛者尽其后。碑言共得钱至元一百七十四贯文,元史至二十四年改造至元钞与中统钞通行,每一贯文当中统钞五贯,今碑至字漫漶,以元史证之知为至元钞。县志:元有县尹薛瑞,延佑间任元史;职官志:县有达鲁花刺,以员尹,一员集撰书丹者,为前国子生薛恭敏元程钜,夫国子学先师,庙碑中统二年,选朝臣子弟充弟子员。续文献通考:泰定四年,敕国子监,岁贡生员业成者六人,至顺三年,诏国子生积分及等考试中试者,以等第试官;不中者,复学肄业。恭敏结衔,为前国子生系未试官者。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降州龙门县改河津(碑文莫如郷者,句莫书作奠,当是笔误)。”碑见通志?金石记广裕和尚道行记 ( 碑高七尺八寸,广三尺五寸二十二,行行五十四字,行书今在翼城县。)大元晋宁路,翼城县金仙寺主持,口辩兴教,大师裕公和尚道行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传。佛以大慈悲随机口法,为世舟航,所以付嘱其徒者,摄为五分日:素呾缆则阿难受持日,毗奈即则邬波离受持日,阿毗达磨则迦多演册受持,即所谓经律论也,日般若,日陀罗尼,则付之文殊普贤二大士,其教虽舒,其觉悟群迷则一而已。佛灭度后二千余岁,有修其教者曰:“广裕贯通经律、论藏,蔚然为四众所宗,世家绛之稷山,俗姓郝氏,口慧敏肄讲肆,日记三千言,发口口戒经,决策扵众经,论顿口扵口识。因明年二十众推为坐元,讲说法要,人服其精诣,出世住寿圣寺,修千佛洞、佛阁殿堂大门,讲度听众逾百,檀施云兴;次住业口院,且营且讲,如住寿圣寺;次住十方仁寿寺,口建夏安居讲堂,安众百五十,又建冬安居静讲堂,安众五百,重修佛阁、法堂、僧堂,视住寿圣。华口日益大,以肆口是,移住金仙寺,寺大而废久,主持者难其人师,立志口毅,百废举兴,修大佛阁,造弥勒大像,高百尺,广三之一,饰以黄金,置大藏经及口识钞硫四十部;又修法堂僧廊,香积口,楹户口,金碧辉映,为晋伟观寺东,临浍师,愿惊涛冲击,磐石为岸,高丈又寻袤八十步。住金仙三十余年,终师之世,讲下常不减百众,最后住胜因寺,建法堂廊,口三十余间,凡常住所宜有者,无不口备师,前后受四众请,更五住持,一日必口讲,亦不辍四方檀饰,金粟幣帛一委常住,所至有余积而已无私焉,以其盈余,施十方僧。又约其同伦为上生会精,修密行誓生,兜术示口,一日面如生时,其住持胜因也。陕州闻喜各建大会,请师为四众受戒,阿口四方,请硫常以百计。住金仙日值世主皇帝设资口大会,师于大内说法,默契圣心,赐以袈裟;住寿圣,日感圣僧化,供帑廪常溢,是则教中所谓志行,专有应者矣。师生九岁。从口公和尚,落发出家;又十有一年,而受具足戒;又九年而得法于云寿和尚;又二年领住持;住持四十又一年,当大德十一年廿九日迁化于金仙寺;越七日,塔葬于寺后,寿七十又二,腊五十又二,嗣其法者七十余人,日才日口,为众上首并口口,书名播诸方。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口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余谓诸佛妙,口秘密口海等一义味支,分派别如月在水,非论无以证,口非律无以口教,究其指师则一而已,师能通融三藏口佛法于一方而始终焉,则其为四众所宗口也,其往生兜术陀,天亦宜也,;其嗣法上足续灯,竟口亦宜也。乃为铭曰:佛以妙法,大口群蒙空有互彰理事,双融皇元口,大宗是宗,裕公之生,适口其隆,聪慧夙禀,博洽强记,日经律论等一义味,利生接物攸,寄口法布,金云蒸霞,翳曾口地涌金像,山宗天与其谋,神献其功,口言口论,口沛心胸,道契圣心,大衣口卉,慈氏攸归,佛光逾炽,惟晋之鄙,惟浍之口,表是圣珉灵宝兹口延佑七年岁次,庚申小春日,住持僧。智恩 智贞 智信 文口等立石太平县石匠头目李世英弟李世昌刊桉碑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篆,元史赵孟頫传:仁宗即立,召除翰林侍讲学士。延佑元年,改翰林侍讲学士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至治元年,英宗即位,遣使即其家,令书孝经,二年赐上尊及衣二口是年六月卒。碑立延佑七年,在授承旨荣禄后题,衔与史合。翼城县志:金仙寺旧在东门外浍水旁。宋仁宗时寺僧金仙长老所建;元世祖时,裕公和尚亦焚修于此,裕公即宏辩大师,姓郝氏,幼慧敏,日记三千言,将说法要,人服其精诣。后寺为浍水侵,延佑间徙于城内,之同颖坊。有翰林学士赵孟頫撰书碑记明。时寺为参政吴廷翰所毁,赵碑移于后土庙中。桉县志云:裕公事多据此碑为之。又碑云:住金仙日值世主皇帝设资口大会,师于大内说法,当大德当大德十一年廿九日迁化于金仙寺,后十又一年,其徒智真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赵孟頫为记。大德十年后又十一年更至大四皇庆二。延佑五年为十一年正,孟頫任承旨时,孟頫以志知二年卒,距延佑五年仅四月,则此碑亦晚年笔也。资戒大会累见元史世祖记,可与丰州平治道路碑(碑高二尺五寸五分,广一尺九寸二十三,行行三十字,正书今在归化城副都统署)。丰之为都,其来尚矣,地各九原云朔三辅孔御沙漠方面之剧金源世勋崎里置天德节度而镇守焉。风俗惟口民物尚朴,厥土惟瘠卤厥田惟下中原高且平,垦耕牧养,军民相口居,止郡南口郭,黑河青冢古迹仍存郡北一舍,有圆绕之,山名曰祁连,中有捷径,故道甸城,山谷比之银翁,迢遥渔阳,险陌近争一倍,抵天平七十余里,历经浍革,山水泛涨,阻妨车两经行,寒暑迭迁,人无举覆。粤有本州监郡傑烈,奉议知州郭乘务同知。哈剌不花乘务判官伦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