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干燥知识.doc_第1页
第八部分干燥知识.doc_第2页
第八部分干燥知识.doc_第3页
第八部分干燥知识.doc_第4页
第八部分干燥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部分 干燥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中级工)1( C )是根据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中所含水分能否用干燥的方法加以除去来划分的。 A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B结合水分和平衡水分 C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D自由水分和结合水分2( D )越少,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大。 A湿度 B绝对湿度 C饱和湿度 D相对湿度350kg湿物料中含水10kg,则干基含水量为( C )%。 A15 B20 C25 D404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t2,则其相对湿度( B ),绝对湿度H( ),露点td( )。 A增加 减小 不变 B不变 减小 不变 C降低 不变 不变 D无法确定5不能用普通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 D )。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自由水分 D平衡水分6除了( A ),下列都是干燥过程中使用预热器的目的。 A提高空气露点 B提高空气干球温度 C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D增大空气的吸湿能力7当100时,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C )。 A非结合水 B自由水分 C结合水分 D临界水分8当被干燥的粒状物料要求磨损不大,而产量较大时,选用( C )较合适。 A气流式 B厢式 C转筒式 D流化床式9当湿空气的湿度H一定时,温度t越高则( D )。 A相对湿度百分数越高,吸水能力越大 B相对湿度百分数越高,吸水能力越小 C相对湿度百分数越低,吸水能力越小 D相对湿度百分数越低,吸水能力越大10对于不饱和空气,其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和露点td之间的关系为( B )。 Atwttd Bttwtd Ctdttw Dtdtwt11对于对流干燥器,干燥介质的出口温度应( C )。 A低于露点 B等于露点 C高于露点 D不能确定12对于木材干燥,( B )。 A采用干空气有利于干燥 B采用湿空气有利于干燥 C应该采用高温空气干燥 D应该采用明火烤13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B )。 A愈高 B愈低 C不变 D不定,与其他因素有关14对于一定水分蒸发量而言,空气的消耗量与( D )无关。 A空气的最初湿度 B空气的最终湿度 C空气的最初和最终湿度 D经历的过程15反映热空气容纳水汽能力的参数是( B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湿容积 D湿比热容16干、湿球温度差(TT湿)较大表示( B )。 A湿空气的吸热能力强 B湿空气的吸湿汽化水分能力强 C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D湿空气的吸湿汽化水分能力弱17干燥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C )。 A物料内部温度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温度 B物料内部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 C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 D物料表面温度必须大于空气温度18干燥过程中可以除去的水分是( D )。 A结合水分和平衡水分 B结合水分和自由水分 C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D非结合水分和自由水分19增加湿空气吹过湿物料的速度,则湿的平衡含水量( B )。 A增大 B不变 C下降 D不能确定20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A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C降低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 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21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 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 C )。 A湿球温度 B干球温度 C露点 D绝对饱和温度22干燥是( C )过程。 A传质 B传热 C传热和传质 D既不是传热也不是传质23工业上用( D )表示含水气体的水含量。 A百分比 B密度 C摩尔比 D露点24将饱和湿空气在等压下降温,其湿度将( A )。 A下降 B不变 C增大 D不能确定25将不饱和空气在恒温、等湿条件下压缩,其干燥能力将( C )。 A不变 B增加 C减弱 D先增加后减弱26将不饱和湿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却,当温度达到( C )时,空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 D.绝热饱和温度27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哪种去湿方法?( B ) A机械去湿 B吸附去湿 C供热去湿 D.无法确定28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 D )。 A等于湿球温度 B低于湿球温度 C高于露点 D低于露点29进行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干燥介质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得( A )。 A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B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C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等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D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或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30属于空气干燥器的是( C )。 A热传导式干燥器 B辐射形式干燥器 C对流形式干燥器 D传导辐射干燥器31空气经过绝热饱和器时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 C )。 A温度 B湿度 C焓 D.潜热32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kg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33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 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A提高介质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介质相对湿度 D提高介质流速34流化床干燥器尾气含尘量大的原因是( A )。A风量大 B物料层高度不够 C热风温度低 D风量分布分配不均匀 35某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达到临界含水量后的干燥时间过长,为提高干燥速率,下 列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D )。 A提高气速 B提高气温 C提高物料温度 D减小颗粒的粒度36在绝热饱和器中空气经历的过程为( A )变化。 A等焓增湿 B等温增湿 C等焓减湿 D等温等湿37气流干燥器适用于干燥( B )介质。 A热固性 B热敏性 C热稳定性 D一般性38在一定温度和总压下,湿空气的水汽分压和饱和湿空气的水汽分压相等,则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B ) A0 B100 C.050% D.50%39若需从牛奶料液直接得到奶粉制品,选用( D )。 A沸腾床干燥器 B气流干燥器 C转筒干燥器 D喷雾干燥器40湿空气不能作为干燥介质的条件是( B )。 A相对湿度大于1 B相对湿度等于1 C相对湿度等于0 D相对湿度小于O41.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露点温度T露、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湿三者的关系为( D )。 ATT湿T露 BT露T湿T CT湿T露T DT=T露=T湿42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 D )。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4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A )。 A露点温度 B焓 C相对湿度 D湿球温度44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C )。 A不变 B减少 C增大 D不一定45物料中的平衡水分随温度的升高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46下列条件中,影响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是( C )。 A湿物料的直径 B湿物料的含水量 C干燥介质流动速度 D湿物料的结构4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吸湿能力越强 B湿空气的比体积为lkg湿空气的体积 C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必相等 D对流干燥中,空气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质48相同的湿空气以不同流速吹过同一湿物料,流速越大,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C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49要小批量干燥晶体物料,该晶体在摩擦下易碎,但又希望产品保留较好的晶形,应选用下面哪种干燥器?( A ) A厢式干燥器 B滚筒干燥器 C气流干燥器 D沸腾床干燥器50已知湿空气的参数( A ),利用H-I图可查得其他未知参数。 A(tw,t) B(td,H) C(p,H) D(I,tw)51以下关于对流干燥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D )。 A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 D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52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除了湿物料、干燥设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 C )。 A绝干物料 B平衡水分 C干燥介质 D湿球温度53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不能除去的水分为( A )。 A平衡水分 B自由水分 C非结合水分 D结合水分54欲从液体料浆直接获得固体产品,则最适宜的干燥器是( C )。 A气流干燥器 B流化床干燥器 C喷雾干燥器 D厢式干燥器55在( C )阶段中,干燥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料本身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而与外部的干燥条件关系不大。 A预热 B恒速干燥 C降速干燥 D以上都不是56在干燥操作中,湿空气经过预热器后,相对湿度将( C )。 A增大 B不变 C下降 D不能确定57在等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层表面, 则对干燥速率的正确判断是( C )。 A随物料的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别 B随物料种类不同可能会有差别 C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的 D不好判断58在对流干燥操作中将空气加热的目的是( D )。 A提高温度 B增大相对湿度 C降低绝对湿度 D降低相对湿度59在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经过预热器后,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湿空气的比容增加 B湿空气的焓增加 C湿空气的湿度下降 D空气的吸湿能力增加60在对流干燥中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表明湿空气的吸湿能力( A ) A越强 B越弱 C不变 D都不对61在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B )。 A空气的性质 B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大小 C干基含水量 D湿基含水量二、单项选择题(高级工)1干燥计算中,湿空气初始性质绝对湿度及相对湿度应取( C )。 A冬季平均最低值 B冬季平均最高值 C夏季平均最高值 D夏季平均最低值2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A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3空气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0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1,则( B )。 AH1H0 B00 CH1H0 D. 004某一对流干燥流程需一风机:(1)风机装在预热器之前,即新鲜空气入口处;(2)风机装在预热器之后。比较(1)、(2)两种情况下风机的风量VS1和VS2,则有( C )。 AVS1=VS2 BVSlVS2 CVSlVS2 D无法判断5若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为20,其干基含水量为( D )。 A17 B23 C36 D256湿空气经预热后,它的焓增大,而它的湿含量H和相对湿度9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 B ) AH,都升高 BH不变,降低 CH,都降低 DH降低,不变7在沸腾床干燥器操作中,若尾气含尘量较大时,处理的方法有( D )。 A调整风量和温度 B检查操作指标变化 C检查修理 D以上三种方法8在( D )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A厢式与气流 B厢式与流化床 C洞道式与气流 D气流与流化床三、判断题(中级工)1对流干燥速率的快慢只取决于传热,与干燥介质无关。 ( )2干燥硫化氢气体中的水分可以用浓硫酸。 ( )3利用浓H2SO4吸收物料中的湿分是干燥。 ( )4物料的平衡水分随其本身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为增大。 ( )5对流干燥中,湿物料的平衡水分与湿空气的性质有关。 ( )6对于不饱和空气,其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总是成立的。 ( )7当空气温度为、湿度为H时,干燥产品含水量为零是干燥的极限。 ( )8当湿空气的湿度H一定时,干球温度愈低,则相对湿度9值愈低,因此吸水能力愈大。( ) 9对流干燥中湿物料的平衡水分与湿空气的性质有关。 ( )10对于一定的干球温度的空气,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则其湿球温度愈低。( )11沸腾床干燥器中的适宜气速应大于带出速度,小于临界速度。 ( )12干燥操作的目的是将物料中的含水量降至规定的指标以上。 ( )13干燥过程传质推动力:物料表面水分压p表水热空气中的水分压p空水( )14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 )15干燥介质干燥物料后离开干燥器,其湿含量增加,温度也上升。 ( )16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的水汽(或其他蒸气)的压力必须大于干燥贪质中水汽(或其他蒸气)的分压。 ( )17恒定干燥介质条件下,降速干燥阶段的湿料表面温度为湿球温度。 ( )18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湿度也维持不变。 ( )19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为结合水分。 ( )20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及露点温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是不相等的。 ( )21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差越大,说明该空气偏离饱和程度就越大。( )22空气干燥器包括空气预热器和干燥器两大部分。 ( )23临界点是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分界点,其含水量x。越大越好。 ( )24临界水分是在一定空气状态下,湿物料可能达到的最大干燥限度。 ( )25木材干燥时,为防止收缩不均而弯曲,应采用湿度大的空气作干燥介质。( )26喷雾干燥塔干燥得不到粒状产品。 ( )27热能去湿方法即固体的干燥操作。 ( )28任何湿物料只要与一定温度的空气相接触都能被干燥为绝干物料。 ( )29若相对湿度为零,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为零。 ( )30若以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由于夏季的气温高,则湿空气用量就少。 ( )31湿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一般相等。 ( )32湿空气的湿度是衡量其干燥能力大小的指标值。 ( )33湿空气进入干燥器前预热,可降低其相对湿度。 ( )34湿空气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湿球温度也越低。 ( )35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露点是不变的参数。 ( )36湿球温度计是用来测定空气的一种温度计。 ( )37所谓露点,是指将不饱和空气等湿度冷却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 )38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增大。( )39同一种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愈厚,则其临界含水量愈高。 ( )40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临界含水量值越大,便会越早地转入降速干燥阶段,使在相同的干燥任务下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 ( )41相对湿度下空气相对湿度百分数越大,则物料中所含平衡水分越多。 ( )42相对湿度越低,则距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弱。( )43选择干燥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干燥器生产能力的大小。 ( )44在干燥过程中,只有物料与湿度为零的绝干空气接触才可能得到绝干物料。( )45在物料干燥过程中所能除去的水分均是非结合水分。 ( )46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的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划分只与物料本身性质有关,而与空气状态无关。 ( )四、判断题(高级工)1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