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上岗培训复习题(两书合一)(含参考答案).doc_第1页
预报上岗培训复习题(两书合一)(含参考答案).doc_第2页
预报上岗培训复习题(两书合一)(含参考答案).doc_第3页
预报上岗培训复习题(两书合一)(含参考答案).doc_第4页
预报上岗培训复习题(两书合一)(含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星气象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培训教材复 习 题第二章、单收站原理、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及维修一、单项选择题W1-1-1.华达1.2M天线偏馈角是( )。W:P58A) 20.5 B) 17.35C) 22.5D) 无偏馈角W1-1-2.华达1.8M天线偏馈角是( )。W:P18A) 20.5B) 17.35C) 22.5D) 无偏馈角W1-1-3.调整方位角哪个方位为参考0( )。A) 正北 B) 正南C) 正西D) 正东W1-1-4.目前单向广播使用的卫星及卫星经度是( )。 A) 亚洲一号,100.5 B) 亚洲二号,100.5C) 亚洲一号,105 D) 亚洲二号,105W1-1-5.单收站的接收主载波频率、接收主载波数据率和接收主载波扰码方式为( )。W:P58 A) 1067300Khz,1877333bps,DVB B) 25000 Khz,2800000bps,DVB C) 1067300Khz,2800000bps,DVC D) 25000 Khz,1877333bps,DVC二、多项选择题W1-2-1.以下设备中,( )是PCVSAT主站系统所必须的。A) 统计复用器 B) MICAPS处理机,接收天线C) 网管工作站 D) 发射天线,上变频器W1-2-2.以下哪些是县级单收站所配置的设备?()A) 统计复用器,发射天线 B) MICAPS处理机C) D) 接收天线,PCVSAT接收卡W1-2-3.以下哪些天气情况会影响小站的接收效果?( )A) 大风 B) 暴雨C) 大雪 D) 主站(北京)下大雨W1-2-4.以下哪些参数错误会导致PCVSAT小站不入锁?( )A) 解调模式 B) 有无差分C) 主载波频率 D) 数据速率W1-2-5.无射频信号时,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W:P59A) PCVSAT卡只有一个红灯亮B) PCVSAT卡两个红灯都亮C) 入锁情况显示黄字 D) 入锁情况显示红字W1-2-6.影响小站Eb/No值的因素是( )。A) 恶劣天气,主站发射功率 B) 馈线长度C) 小站地理位置,周边电磁干扰 D) 接收站微机性能三、判断题W1-3-1.卡名是主站管理小站的唯一标识。W:P44W1-3-2.小站关机后,PCVSAT系统主站网管机无法监视小站的运行状态。W1-3-3.接收多媒体广播时,小站仍可接收气象数据。W1-3-4.小站正常工作时,PCVSAT卡后的四个指示灯都不亮。W1-3-5.如果机房已有防雷措施,对小站天线的防雷就可以不做要求。W1-3-6.必须在主站授权后,小站才能入锁。W1-3-7.只要Eb/No值一直保持较高,接收效果就一定好。W1-3-8.3PCVSAT卡带双F阴头的三型卡,必须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接入第一口。W1-3-9.PCSAT卡可以带电插拔。W1-3-10.视频播放所选的端口,在小站文件接收程序中所对应的频道必须为关闭状态。W1-3-11.不启动小站文件接收程序,不可以接收主站播放的视频。W1-3-12.馈源喇叭前面的馈源帽可以去掉。四、简答题W1-4-1.主站通知修改接收卡配置参数,请简单描述修改过程。答:用鼠标单击小站配置画面上的“射频信息”,可进入用户设置射频信息的界面,其中包括“主载波频率”、“辅载波频率”、“扫描范围”、“数据率”、“Viterbi Rate”、“差分选择”、“扰码模式”、“解调模式”等信息,如果要对“射频信息”中的参数进行修改,单击右端的“修改射频参数”按钮,便可对各参数进行修改,差分选择:可选择有差分或无差分,这里取默认值“有差分”。扰码模式:选择扰码模式,目前只有一种选择,就是DVB。解调模式:BPSK:将信号按照二进制相位调制模式(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来解调。QPSK:将信号按照四进制相位调制模式(Quadrate Phase Shift Keying)来解调。用户可在BPSK和QPSK之间选择,这里取默认值QPSK。对主载波频率、辅载波频率、扫描范围及数据率重新进行设置,则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对 Viterbi Rate进行重新设置,则单击其右端的按钮,将弹出一下拉菜单,用户可从下拉菜单中选出所需的参数值。W1-4-2.单收站接收不到资料,应做那些检查并如何处理?(不少于三项)答:查看入锁情况;查看授权情况;信道是否启动,授权信道只有处于启动状态时,该信道才可以接收到由主站发送过来的文件;查看载波设置情况;检查本机硬盘空间情况;电话联系主站W1-4-3.简述室外天线的对星调试过程。答:计算本地区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减去相应的偏馈角得到仰角的实际数值,首先根据当地对亚卫二号卫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大致目测调整天线的方向,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量角器,罗盘等,根据当地方位角的计算值,用量角器和罗盘粗调天线的方位角;粗调完成后拧紧套筒上的紧定螺栓将套筒固定在底座立柱上。用电缆线将高频头(LNB)与卫星信号测试仪(SL-1500MARK)仪器的输入端(LNB INPUT)连接,打开仪器电源,按起按键3按下按键2。拧紧俯仰丝杆上的双螺母,锁定天线仰角,然后松开方位螺杆的螺母大范围变动方位角,同时观察 SL-1500MARK监视器上频谱幅度的变化,反复几次选择幅度最大时,拧紧方位螺杆的螺母,锁定方位角。调整俯仰松开俯仰丝杆上的双螺母,松开一个拧紧一个,使俯仰丝杆作轴向运动,从而改变天线的俯仰,同时观察SL-1500MARK监视器上频谱幅度的变化,反复调整选择幅度最大时,拧紧方位螺杆的螺母,锁定俯仰角,重复(2),(3)步骤使频谱幅度最大。将LNB左右旋转一下,调整极化角,观察SL-1500MARK监视器上频谱幅度的变化,选择幅度最大时固定LNB。天线精确定位后,将天线固定在最佳效果点上,将LNB左右旋转一下,观察室内的Eb/N0值,在Eb/N0值最大时固定LNB。W1-4-4.小站接收电平小于200,并且颜色显示为红色,对上述现象如何进行检查处理?答:小站接收电平小于200,颜色显示为红色,此时信号显示未入锁,应检查:室外天线对星是否准确,电平小于200说明天线偏位;冬季应检查天线面是否积雪或结冰;检查馈源喇叭内是否存在异物(飞虫等);用万用表检查电缆线是否折断;打开电缆头查看焊接是否接触不良;更换LNB判断其是否损坏。W1-4-5.请简述数据接收卡、多媒体视频卡的安装。答:关闭PC机电源,打开PC机外壳,选择一个空的ISA扩展槽位,把密封的金属片取下,将接收卡插入ISA槽内,锁定螺丝;选择一个空的PCI扩展槽位,小心把密封的金属片取下,将视频卡插入槽内,锁定螺丝。确认所有连接PC机的电缆和接头都固定好,打开PC机电源,准备安装软件。安装视频卡驱动程序;安装PCVSAT卡数据接收软件;第十二章、单收站系统产品的识别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2-1-1.暖锋前部由于高空强暖平流减压作用,故常有( )中心。W:P122A) 正变压 B) 负变压 C) 零变压 D) 大变压W12-1-2.暖式锢囚锋天气区比冷式锢囚锋天气区宽度约大( )。W:P124A) 1倍 B) 10倍 C) 100倍 D) 200倍W12-1-3.锋附近风场为( )切变。W:P122A) 反气旋式 B) 气旋式 C) 无 D) 无规则W12-1-4.槽线是等压面图上低压槽内( )曲率最大处的连线。W:P127A) 反气旋性 B) 气旋性 C) 无 D) 螺旋性W12-1-5.长波槽多为( )。W:P127A) 冷槽暖脊 B) 冷槽冷脊 C) 暖槽冷脊 D) 暖槽暖脊W12-1-6.西风带中,槽线向西倾斜的槽称为( )槽。W:P127A) 前倾 B) 后倾 C) 垂直 D) 倒槽W12-1-7.高空急流附近风的垂直切变约为( )。W:P138A) 5m/s/km B) 5-10m/s/kmC) 15-20m/s/km D) 25-30m/s/kmW12-1-8.高空急流轴的左侧有( )相对应。A) 负涡度与反气旋式风切变 B) 正涡度与气旋式风切变C) 正涡度与反气旋式风切变 D) 负涡度与气旋式风切变W12-1-9.T-lnP图上,层结曲线表示测站上空( )状况。W:P147A) 气温垂直分布 B) 湿度垂直分布C) 风速垂直分布 D) 露点温度垂直分布W12-1-10.T-lnP图上,状态曲线表示气块在绝热( )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状况。W:P147A) 上升,下沉 B) 水平运动C) 静止 D) 湍流交换W12-1-11.T-lnP图上,红色面积为正不稳定面积,其中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 )侧。W:P147A) 右 B) 左C) 重合 D) 不确定W12-1-12.T-lnP图上,兰色面积为负不稳定面积,其中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 )侧。W:P147A) 左 B) 右C) 重合 D) 不确定W12-1-13.空间垂直剖面图上,锋区内等位温线密集,其走向与锋区上下界( ) 。W:P151A) 垂直 B) 平行C) 斜交 D) 不确定W12-1-14.空间垂直剖面图上,在上升运动区,等位温线为自地面向( )方向伸展的舌状高值区。W:P151A) 上 B) 下C) 水平 D) 北W12-1-15.垂直剖面图上,对流层顶位于等温线明显曲折的( )内。W:P151A) 暖脊 B) 冷槽C) 暖槽 D) 冷脊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2-2-1.锋位于( )内。W:P122-123A) 低压槽 B) 隐形槽C) 高压脊 D) 闭合高压中心W12-2-2.切变线是( )。W:P128A) 风的不连续线 B) 风的连续线C) 两侧风场有气旋式切变的线 D) 两侧风场有反气旋式切变的线W12-2-3.阻塞高压中心必须( )。W:P131A) 具有暖高压中心 B) 位于北纬50度以北地区C) 具有暖高压脊 D) 位于北纬35度以南地区W12-2-4.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使高原东南部经常出现(BC)。W:P136A) 负切变涡度 B) 气流水平辐合C) 正切变涡度 D) 气流水平辐散W12-2-5.西南涡度在以下情况下,容易发展东移( )。W:P138A) 当有冷空气从低涡东或东北部侵入时B) 当有冷空气从西或西北部侵入时C) 当由冷涡度变成暖涡时 D) 当低涡东部低层(700或850hPa)出现低空急流时W12-2-6.低空急流具有以下特征( )。W:P140A) 很强的地转性 B) 明显的日变化C) 很强的次地转性 D) 很强的超地转性W12-2-7.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涡度散度分布是( )。A) 正涡度 B) 负涡度C) 辐散 D) 辐合W12-2-8.水汽通量散度是( )。W:P144A) 单位体积内辐合进来(辐散出去)的水汽量 B)单位时间整个体积内辐合进来(辐散出去)的水汽量C)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辐合进来(辐散出去)的水汽量 D)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水汽的净流入(流出)量。W12-2-9.根据涡度方程,天气尺度系统变化趋势的定性规则是( )。A) 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减弱,低层反气旋环流发展B) 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低层气旋环流发展C) 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低层反气旋环流减弱D) 冷平流使高层气旋性环流加强,低层反气旋环流发展W12-2-10.强对流天气的大气层结是( )。W:P147A) 下层暖湿,中上层干冷 B) 下层干冷,中上层暖湿C) 整层干冷(或暖湿) D) 中下层较冷湿,上层更干冷。三、看图分析题W12-3-1.判断以下锋附近风压场分析的4种情况,正确的图是(D)。W:P122 A B C DW12-3-2.判断以下锋附近3小时变压场,正确的图是(C)。W:P122 A B C DW12-3-3.判断以下准静止锋附近风压场,正确的图是( A )。W:P122 A B C DW12-3-4.判断以下高度场、风场和高空槽分析的4种情况,正确的图是(C)。W:P127 A B C DW12-3-5.判断以下冷式切变,正确的图是( A )。W:P128 A B C DW12-3-6.从图中,找出2张冷暖平流最强的图(B D)。W:P129 A B C DW12-3-7.根据涡度方程中,辐散辐合项对槽脊移速的影响,以下4种情况中,(A C)两种槽脊移速快。W:P142 A B C DW12-3-8.根据辐合辐散项对槽脊发展的影响,以下4种情况,(BD)两种槽脊将减弱。 A B C DW12-3-9.判断高空急流入口区和出口区的涡度、散度分布的4种情况,( D )分布是正确的。 A B C DW12-3-10.判断下列4种槽,(B)是发展的长波槽。 A B C D四、简答题W12-4-1.为什么前倾槽有利于对流发展,常出现范围较窄的强对流降水?W:P128答:由于前倾槽前上下层有部分上升气流重合,上层槽后冷平流与下层槽前暖平流重叠,造成上冷下暖,形成不稳定层结,故很有利于强对流发展,又因槽线向前倾斜不大,所以出现的强对流降水范围也窄。W12-4-2.暴雨为什么常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答:低空急流左前方为水汽的强辐合区,暖平流输送使该区大气层结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同时该区还为正涡度区,故当暖平流加强引起的上升运动可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W12-4-3.在强对流天气中,为什么需要有高空急流?W:P157答:(1)高空急流可抽走大气中由于凝结潜热释放的热量,使云内保持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2)加强了高层辐散,促使低空辐合进一步加强,使强雷暴云进一步发展成有组织的,更强大的对流系统。第十三章、数值预报产品的识别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3-1-1.国家气象中心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为( )。W:P162A) HLAFS B) T106C) T63 D) T213W13-1-2.T106模式在垂直方向分为( )层。W:P165A) 15 B) 23C) 19 D) 31W13-1-3.通过卫星通信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的水平格距为( )。W:P171A) 2.52.5欧洲 B) 11 C) 1.1251.125分辨率 D) 0.50.5W13-1-4.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除了地面降水量、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外,其它数据所覆盖的范围是( )。W:P170A) 0-90N,30-179E B) 0-90N,30-180EC) 10-60N,70-140E D) 0-70N,30-175EW13-1-5.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地面降水量、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的覆盖范围是( )。W:P170A) 10-55N,70-135E B) 0-90N,30-180EC) 10-60N,70-140E D) 10-55N,30-120EW13-1-6.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500 hPa高度场、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最长预报时效为( )。W:P170A) 3天 B) 5天C) 7天 D) 10天W13-1-7.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地面降水量的最长预报时效为( )。W:P170A) 3天 B) 5天C) 7天 D) 10天W13-1-8.国家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W:P162A) HIRLAM B) MICAPS C) HLAFS D) HILAFSW13-1-9.HLAFS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为( ),垂直分为20层。W:P165A) 0.50.5 B) 0.50.5C) 11 D) 11W13-1-10.HLAFS系统数据同化的间隔为( )小时,每天作2次预报。W:P165A) 6 B) 12C) 3 D) 6W13-1-11.HLAFS的分析预报范围为( )。W:P165A) 5-60N,55-135E B) 15-64N,70-145EC) 5-64N,55-145E D) 18-60N,60-180EW13-1-12.在向下传输的HLAFS格点数据中,各气象参量的最长预报时效为( )小时。W:P171A) 36 B) 48 C) 60 D) 72W13-1-13.下列气象参量,( )的数据没有被包括在向下传输的HLAFS格点数据中。W:P171A) 降水量 B) 比湿C) 垂直速度 D) 水汽通量散度W13-1-14.HLAFS每天分别于世界时00时和12时制作两次预报,每次预报向下传输的数据包括796个场、( )种要素、14个层次、9个预报时效。W:P171A) 14 B) 15 C) 16 D) 17W13-1-15.向下传输的HLAFS格点数据的格距为( )。W:P171A) 0.50.5B) 11 C) 1.1251.125 D) 0.250.25W13-1-16.向下传输的T106和HLAFS格点数据中的降水量指的是( )。W:P171A) 6小时累积降水 B) 12小时累积降水C) 3小时累积降水 D) 24小时累积降水W13-1-17.向下传输的HLAFS格点数据的覆盖范围是( )。W:P171A) 5-60N,55-135E B) 15-64N,70-145EC) 5-64N,55-145E D) 15-60N,70-140EW13-1-18.目前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使用的全球模式为( )。A) T213L31 B) T213L50 C) TL319L60 D) TL511L60W13-1-19.目前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使用的全球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大约等效于( )公里。W:P168A) 60公里 B) 40公里C) 30公里 D) 80公里W13-1-20.由国家气象中心向下传输的ECMWF全球模式格点数据的格距为( )。A) 0.50.5 B) 11C) 1.1251.125 D) 2.52.5W13-1-21.向下传输的ECMWF全球模式格点数据中500hPa高度场的最长预报时效为( )天。W:P168A) 3 B) 2C) 7 D) 10W13-1-22.日本气象厅的全球模式为( )。W:P169A) T213L30 B) T213L31C) T106L19 D) T170L42W13-1-23.日本气象厅东亚地区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约为20公里,垂直分为( )层。W:P169A) 23 B) 42C) 36 D) 20W13-1-24.通过传真图形式向下传输的日本全球模式500hPa高度场预报的最长时效为( )天。W:P184A) 3 B) 5 C) 7 D) 8W13-1-25.通过传真图形式向下传输的日本东亚谱模式降水预报的最长时效为( )小时。W:P184A) 48 B) 72C) 96 D) 120W13-1-26.T106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为( )。W:P165A) 1.1251.125 B) 1.875 1.875C) 2.5 2.5 D) 0.5 0.5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3-2-1.在下面所列的( )等压面层次上,比湿、温度露点差、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假相当位温这五个气象参量被包括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W:P170A) 500 hPa B) 300 hPa C) 700 hPa D) 850 hPaW13-2-2.下列( )气象参量的数据没有被包括在向下传输的T106格点数据中。W:P170A) 温度平流 B) 涡度平流C) Q矢量 D) 湿位涡W13-2-3.向下传输的HLAFS格点数据中包括( )。W:P171A) 12-24小时降水 B) 24-36小时降水C) 36-48小时降水 D) 48-60小时降水三、判断题 W13-3-1.构成数值天气预报理论基础的大气运动方程组由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和空气状态方程构成。W:P161W13-3-2.数值天气预报方程组没有解析解,只能通过将方程组离散化,用数值方法求得近似解。W:P162W13-3-3.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将空间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方法。W:P162W13-3-4.国家气象中心的T106模式是一个覆盖全球的谱模式。W:P162 W13-3-5.国家气象中心的HLAFS模式主要用于地面(百叶箱)温度预报。W:P165 W13-3-6.国家气象中心的T106模式每天制作两次预报。W:P170W13-3-7.国家气象中心的台风模式平时每天制作两次48小时台风路径预报。W:P165 W13-3-8.向下传输的T106模式格点数据的水平格距为1.1251.125。W:P171 W13-3-9.向下传输的HLAFS模式格点数据的水平格距为0.50.5。W:P171 W13-3-10.目前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全球模式为TL511,其水平分辨率约等效于40公里,垂直方向分为60层。W13-3-11.单收站接收到的ECMWF模式的格点数据的水平格距为11。W13-3-12.日本气象厅远东有限区域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约为20公里,垂直方向分为36层。W:P169W13-3-1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统计释用方法主要有PP(完全预报)方法、MOS(模式输出统计)方法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方法。W:P185 W13-3-14.卡尔曼滤波方法既可以用来做温度、湿度和风速预报,也可以用来做降水预报。W:P198W13-3-15.MOS方法既可以用来做温度、湿度和风速预报,也可以用来做降水预报。W13-3-16.“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制了全国1920个站的1-5天常规气象要素MOS预报方程,每天在国家气象中心运行,从1999年开始通过9210工程向全国台站广播。W:P188W13-3-17.“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研制了全国1920个站的1-5天常规气象要素MOS预报方程,每天在国家气象中心运行,从1999年开始通过9210工程向全国台站广播。山东省在1998年7月至2000年9月的对比试验表明,上述MOS预报结果不仅高于省,地,县预报员的主观预报水平,而且高于他们的综合预报水平。W:P189W13-3-18.神经元网络预报方法是模拟人体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数据结构的预报系统。W:P198W13-3-19.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单元,单个的神经元虽然结构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的神经元所构成的神经网络却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具有自学能力的非线性系统,它可通过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训练完成复杂过程的描述。W:P198W13-3-20.卡尔曼滤波的建立至少需要1-2年的数值预报产品数据。W:P191四、简答题W13-4-1.请给出数值天气预报的定义。W:P161答: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求解描写大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预测未来天气,这种方法称之为数值天气预报。W13-4-2.论述PP方法和MOS方法的优缺点。W:P187-188答:由于PP方法可利用大量的历史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因此得出的统计规律一般比较稳定可靠。它可利用不同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出产品进行预报,并且随着模式的改进,PP方法会自动地随之提高预报准确率。另外当数值模式改动时,事先建立的统计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因而不会影响业务工作的连续进行。但用PP法作预报,无法考虑数值预报的系统性偏差,这是它的主要缺陷。MOS方法是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的历史资料来建立预报关系式(回归方程)的,因此预报关系式依赖于数值模式。它要求有至少1-2年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历史资料作为建立MOS方程的样本资料。而且数值模式一旦有了改进和变动,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MOS预报的效果。往往由于数值模式的更替,人们只能得到年限较短的统计资料,因此统计预报关系的 稳定性一般不如PP法。但MOS方法有其明显的优点,它能自动地与局地天气匹配,并考虑了数值模式的系统偏差。此外,MOS方法还包括了许多不易为PP法采用的预报因子,如垂直速度,边界层风和涡度等物理意义明确,预报信息量较大的因子。由于MOS方法的上述优点,所以MOS方法比PP法的应用要广泛。W13-4-3.论述卡尔曼滤波方法的主要思路。W:P191答:卡尔曼滤波方法中预报方程的回归系数是随时间变化的。预报每向前延伸一步,都将预报结果与观测进行比较,其差别(预报误差)将以适当的方式反馈到回归系数的变化方程中去。通过利用前一时刻预报误差的反馈信息来及时修正预报方程,以提高下一时刻的预报精度,这就是卡尔曼滤波方法的主要思路。第十四章、气象卫星图像的识别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4-1-1.气象卫星是60年代兴起,70年代全面投入业务,8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90年代更趋完善的全新的大气( )系统。W:P212A) 观测 B) 探测 C) 测量 D) 诊断W14-1-2.卫星气象学突破了大气科学的范畴,成为一门( )学科。W:P212A) 复杂 B) 过渡 C) 综合 D) 交叉W14-1-3.所谓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 )的取向。W:P212A) 固定 B) 运动C) 静止 D) 不变W14-1-4.极轨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公里。W:P213A) 580 B) 1085 C) 850 D) 8500W14-1-5.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是( )公里。W:P213A) 53860 B) 35860 C) 68530 D) 5863W14-1-6.1994年美国成功地发射了GOESI卫星,标志着第二代业务静止气象卫星投入运行。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 )的姿态控制方式,并实现了成象探测和大气探测的同时观测。W:P214A) 三轴稳定 B) 二轴稳定C) 四轴稳定 D) 自旋稳定W14-1-7.目前,单收站收到的是( )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的数字展宽资料,并形成可见光、红外和水汽图象。W:P214A) 美国GOES-W B) 日本GMS-5C) 欧洲Meteosat D) 中国FY2W14-1-8.根据探测目的,气象卫星选择不同的波长间隔进行测量,这种波长间隔称做( )。W:P214A) 波段 B) 窗区 C) 波谱 D) 通道W14-1-9.空间分辩率是指卫星在某时刻观测到地球的( )面积。W:P214A) 最小 B) 最大 C) 适当 D) 一般W14-1-10.星下点是指卫星与( )连线在地球表面的交点。W:P214A) 地球边缘 B) 地球中心 C) 地球赤道 D) 地球两极W14-1-11.气象卫星具有获取全球探测资料( )等优点。W:P212A) 时空分辨率高、连续性观测 B) 时空分辨率高、统一性好C) 夜间探测、连续性观测 D) 连续性观测、统一性好W14-1-12.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系统发射的辐射在通过大气到达卫星的途中,将被大气中某些气体所吸收,这些吸收随波长的变化很大,在某些波段的吸收很强(这些波段称做吸收带),而在另一些波段的吸收则很弱,在这些吸收最弱的波段,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辐射可以象光通过窗户那样透过大气,故这些波段称做( )。W:P214A) 吸收最强带 B) 大气窗C) 吸收带 D) 窗户W14-1-13.夜间,近地面存在辐射逆温,层云或雾的顶部温度反而比四周无云地表要暖,这时在( )上 ,云区比四周无云区地表显得更黑。A) 水汽图象 B) 可见光图象C) 红外图象 D) 云图W14-1-14.云线长为30至几百公里,宽度小于( )个纬距,由对流云团组成。W:P230A) 4 B) 1 C) 2 D) 3W14-1-15.气象卫星图象上的形似细胞状的云称作细胞状云系,其直径为4080km,由于尺度较大,一般在地面上( )观测到它。W:P231A) 不能 B) 能C) 有时能 D) 时常能W14-1-16.高空急流云系常表现为带状,并且以卷云为主,因此它在( )上表现得最为清楚。W:P222A) 可见光图象 B) 红外图象C) 水汽图象 D) 云图W14-1-17.红外图象上,在冬季中高纬度地区,海面温度高于陆面温度,所以海面的色调比陆面( )。W:P219A) 亮 B) 一样明亮C) 暗 D) 浅W14-1-18.云的边界形状有直线的、圆形的、扇形的、呈气旋性弯曲云带边界向( )凹的。W:P221A) 北 B) 东C) 西 D) 南W14-1-19.急流卷云的左界( )。W:P221A) 粗糙 B) 光滑C) 呈反气旋性弯曲 D) 呈气旋性弯曲二、判断题W14-2-1.气象卫星有三种: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静止卫星。W:P212W14-2-2.细胞状云系是由于冷空气受到下垫面加热,并在水汽较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W:P231W14-2-3.可见光图象的色调与地球表面的温度有关。W:P220W14-2-4.水汽图象是红外波段的图象。W:P220W14-2-5.在冬季中高纬度地区,海面温度高于陆面温度,所以海面的色调比陆面要暗。W:P219W14-2-6.在红外图象上,密卷云的色调明亮,只在边界处呈灰色。W:P225 W14-2-7.无论在可见光图象上还是在红外图象上,积雨云的色调都是最白。W:P225 W14-2-8.气象卫星图象上,与高空西风气流中的锋生相联系的一种植物叶片状云型,称作“斜压叶”状云型。W:P234W14-2-9.OLR(测量云底温度)能反映海洋和大气的许多信息。W:P248W14-2-10.地球大气辐射发出的能量的95%集中于4-120微米范围内,其最大辐射相应的波长约在100微米附近。W:P214W14-2-11.空间分辩率是指卫星在某时刻观测到地球的最大面积。W:P214 W14-2-12.反照率的定义是自某物体返回空间的太阳总辐射能与投射到该物体的总的辐射能之比。W14-2-13.6.7微米通道只能探测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700百帕以下的水汽是看不到的。W:P218W14-2-14.如果云的纹理呈纤维状,说明这种云是卷云。W:P222W14-2-15.水汽图象所在的波段是大气窗。W:P220三、简答题W14-3-1.试述卷云的一般特点。W:P222答:卷云的一般特点:卷云的高度最高,由冰晶组成,具有透明性,反照率低,所以卷云在可见光图象上呈现淡灰色到白色不等,有时还可透过卷云看到地面目标物。由于卷云的温度比其它云都要低,所以在红外图象上表现为白色,与地表,中低云间形成明显的反差,因而卷云在红外图象上表现最清楚,最容易辨认。在水汽图象上卷云是白亮的。W14-3-2.简述水汽图象与红外图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W:P216-218答:相同点:都是红外波段的图象,是地球大气系统发射的红外波段辐射。不同点:红外图象一般指的是大气窗区(10.5-12.5微米)的图象,因为大气对这一波段的辐射不吸收,地表和云发出的辐射基本上到达了卫星,所以这一波段的图象可以基本反映地表及云面的温度。水汽图象是指卫星在水汽强吸收带(6.7微米)探测辐射而得到的图象,地表和云面的辐射不一定能到达卫星。窗区红外图象能看清地表和低云,而水汽图象看不到700hPa以下的地表和云。水汽图象上的边界清晰、流畅,窗区红外图象的边界不如水汽图象上整齐。W14-3-3.请写出重要的水汽边界,并简述它们所对应的天气系统。W:P244-246答:头边界-天气尺度或大陆尺度的对流系统(低压),对流发展到了对流层顶。内边界-对流层中上部的反气旋。干(底)涌边界-对流层中上部的干冷空气涌动下沉,冷空气运动的方向是向着边界的。斜压叶边界:锋面气旋或高空槽。平行急流边界:对流层中上部的槽,若深厚,则地面对应有冷锋。W14-3-4.说明积雨云在红外图象、可见光图象和水汽图象上的表现。W:P225答:气象卫星图象上的积雨云常是几个雷暴单体的集合,其主要特点有:无论在可见光图象上还是在红外图象,水汽图象上,积雨云的色调都是最白;积雨云顶比较光滑,只有出现穿透性强对流云时,才在可见光图象上显示不均匀的纹理;当高空风速垂直切变很大时,积雨云的上风一侧边界光滑整齐,下风一侧出现羽状卷云砧;当高空风很小,风的垂直切变较小时积雨云表现为一个近乎圆形的云团;在可见光图象上,积雨云常具有暗影,特别是积雨云顶很高,太阳高度角较低,下表面色调较浅时,暗影更加显著。根据积雨云的暗影可以估计对流发展的强烈程度,并且可以将它与其周围的中低云区区别开;积雨云的尺度相差很大,小的几十公里,大的达几百公里;一般说来,初生的积雨云尺度小,呈颗粒状,边界十分光滑;成熟的积雨云云体较大,顶部出现向四周散开的卷云羽;消亡的积雨云色调变暗,为一片松散的卷云区。积雨云和多层云系在气象卫星图象上都呈现白亮,但是它们在云型上不同,积雨云表现为云团或块状,而高层云常表现为均匀的一大片。第十五章、天气雷达回波图像的识别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W15-1-1.天气雷达是专门用来探测大气中降水区的( ) 、大小、强度及其变化的雷达。W:P251A) 位置 B) 距离C) 形状 D) 特点W15-1-2.气象目标对雷达电磁波的( )是雷达探测大气的基础。W:P251A) 散射 B) 折射C) 反射 D) 放射W15-1-3.电磁波能量沿传播路径( )的现象,称为衰减。W:P251A) 减弱 B) 增强C) 传播 D) 发送W15-1-4.每秒钟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称为( ),用F表示。W:P254A) 脉冲重复频率 B) 脉冲重复周期C) 脉冲宽度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