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机这样一个工具和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同样一个概念手机交流的本体是人,那么人如果不用手机,手机本身是无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社会学意义上的辩题时,真正在根本上决定双方距离变化的,是他们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交流的工具。2通讯工具越是发达,人与人的距离就越远因为更多的是虚幻,都是一些空洞的话句,心里听这是挺温馨,可更多的实质的东西,语言是无法表达的。从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的层面上看,手机并不能拉近心灵上的距离。人类的情感交流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之上,任何的交流脱离了现实都会有如高飞的风筝,越飘越远。现实中许多人贪图手机的便利,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直接交流的重要性。而试想一下,你的手机短信又怎么比得上你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呢。3.对方辩友如果说高频率的交流可以拉近距离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反驳:并非所有的手机高频交流,都能遵循高效的原则,就拿人的距离来说,距离的接近是需要双方真诚而投入地进行情感表达,与效率无关,追求效率对于情感交流来说,是荒谬且毫无意义的。马来西亚大学的传播学博士蔡孝基先生说道,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好的交往之上。这不仅仅需要基本的信息,情报的交流,更需要情感,心灵上的交流。可是,遗憾的是,考察手机的种种功能,我们发现手机无助于人与人之间以建立亲近关系为目的的交往,是我们越来越亲近。4手机交流的单一化挤压了其他如眼神交流,肢体,动作,神态的交流而我们知道人际交流,应该是多形式多方位的,交往方式的单一化,与人际交往的需要相矛盾,从而疏远了的距离手机把交流仅局限与书面与单纯的语言交谈中,这种交流是不完整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坚固的情感必然如木桶效应中的木桶一样脆弱不堪。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需求,可是不论社会怎么发展,社会的健康交往方式都必须是一个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需求呀,只有一个多样化的交往,才能满足我们今天的交往,而手机这种单一的交往方式,是无法满足的。而且手机也阻碍了人们的书写,使写信的交流少了,冲淡了书法这种艺术性的交流。5.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这是各校教师的共识,也促使绝大多数学校选择了禁止。校方认为,使用手机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有些学生上课时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无法专心听讲;有的课余时间玩手机,分散精力 不仅如此,使用手机还给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一些不良信息通过手机传播给学生,迷恋手机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也助长了不正之风我市某中学一名女生的手机放在宿舍里被盗,经调查是被同寝室的同学偷走了,因为偷手机的女学生看到同学有手机用,自己又买不起,只好铤而走险这是攀比带来的恶果。在另一所中学,一名男生在教室与同学发生了口角,马上用手机打电话从校外叫来多个人,差点引发一起恶性事件。这所学校的教师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手机“帮忙”,学生可能不会贸然选择暴力解决,气头一过就明白只是小事一桩罢了,真要出了事,悔之晚矣。 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如果被老师发现了,他们都说“是为了方便和家里人联系”,但多数学校校园内都装有供学生使用的公用电话。最早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都是家庭条件较好、不经常回家的学生,家长给这些学生买手机,应该是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还有一些家长把自己换代的手机给孩子使用。但是,少数学生使用手机后,不可避免地会在学生中间形成攀比。6. 宅男宅女多了,养成了惰性。有了手机随便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就没有见面的欲望。而我们知道,打电话发消息再多,也抵不上在一起片刻的面谈。而有的人更因为有了手机养成了惰性,而不愿与人正面交谈。这么看来手机是阻碍人们本应有的正常交往,而拉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在为技术上的方便快捷欢欣鼓舞时,却忽视了手机同时造成我们心灵空间的狭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不仅需要生存的空间,心灵上也应保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手机像一张大网,把我们从遗世独立的旷然扯进了浮世的无尽尘嚣。正如手机中费墨所说“近,太近了,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7. 联系是交流的前提,手机可以联系,但不能说联系就是接近了人的距离今天如果我和朋友吵了一架,用手机吵了一架,您说我们的距离是怎么接近的呢?因此对方辩友的论证只能证明可能接近,它也有可能疏远哦.8. 对方辩友如果说现在每一个人都希望联系,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时对方辩友,这么美好的愿望,可以论证我们今天的事实辩题吗,如果您方说这是您方的逻辑,那么请您给我们证明,今天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世界和平,那么世界就必然和平了。9手机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以及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关系的疏远比如短信的群发,一天之内接受到数条相同的短信,相信你不会对这条短信甚至是发短信的人有什么好感这样反而给人们之间的交流造成了沟壑,疏远了人们的距离而且手机还会受到稍扰电话,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巴政府抓获恐怖头目利比时,在他身边没有发现任何武器,而只有一部手机,难道对方辩友还自欺欺人的把众人痛斥的恐怖袭击事件当作是恐怖分子在努力的拉近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吗?那布什政府对的回应不应是发动对伊战争而应是美味的蛋糕了啊!10.手机在方便了我们的同时,也让诸如“我最近忙,有空再一起出来喝茶”等等理由多了起来。手机这部电影还是给我们留有颇深的印象,如果你的手机中传出这样的回答:恩是啊对方辩友难道还认为手机在拉近互相间的距离吗?11.如果对方辩友说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距离:那么我们可以举例反驳:台湾人为什么那么想回国,而不是打手机或发短信给祖国的家人就好了嘛,但事实上手机并不能拉近他对祖国的思念。汶川地震后,自己打个手机给医院的亲人不就好了吗,还用去医院看他们吗?指挥救援,温家宝打给电话不就行了吗,干嘛大老远跑过去灾区指导救援?12.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手机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上网、拍照到可视、3D游戏,使手机更趋于办公性和娱乐性,从而更减少了手机用于交流的方面13.从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信息交流的层面上看,手机的信息传递与发散往往具有功利性与欺诈性,造成人际关系得隔膜。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说明这一问题:低调庸俗,充满低级趣味的黄色短信逢年过节泛滥煽情的祝福信息,大量以有奖竞猜为噱头的诈骗信息?我们正在被一张虚伪欺诈的大网所包裹,失去了面对他人最甜美俄微笑。近几天我收到这样的一条短信“你好!你本机号码已获得洪盛集团三十周庆的四十万奖金!请速系领取!最后一次通知。”面对这样的一条短信,我只想请问,如此一条连信息最基本的特性有效性和真实性都不具备的短信,它怎么使人更亲近?我们的日常信息交流被这样无聊,低俗的短信充斥时,我们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不疏远呢?更为严重的是,手机的信息传播从未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道德和法规来进行约束。我们知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机的信息传播就成了脱缰的野马,拉也拉不回来了?。手机的好处还在于彼此交流对话时,可以任意说假话编故事,相当于网上聊天。比如有时本来在家蒙头大睡,单位有事领导打电话问在哪里?可以大言不惭的回答说正在某个单位送一份文件。有时正在麻将桌上用功,老婆打手机问在哪里?完全可以瞒天过海说正在下乡搞调研工作。老师打电话说为什么不来上课,你也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网吧的厚倚上大言不惭的说你感冒了。 当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辽宁-辽宁殡葬服务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K2教育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2025年应用效果对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
- 公务用车政策课件文件
- 养路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推进基层政府专项债管理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 2024年公安辅警招聘考试笔试题(含答案)
- 公共场卫生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报告
- 火锅餐饮行业2025年火锅餐饮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体检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竞争格局与服务质量优化方向深度解读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大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5年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新云南会计灵活用工协议书
- 2024年扬州市辅警真题
- 食材配送 售后服务方案
- 超声医学心包填塞诊断与应用
- 安全操作规程修订要求
- 2025年初中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