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协议基础.ppt_第1页
IPv6协议基础.ppt_第2页
IPv6协议基础.ppt_第3页
IPv6协议基础.ppt_第4页
IPv6协议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Pv6协议基础 ISSUE4 0 2 学习目标 理解IPv4向IPv6演进的必然性理解IPv6基本协议功能掌握ICMP协议功能 学习完本章 您应该能够 3 课程内容 IPv6简介IPv6协议ICMPv6协议IPv6与IPv4的区别 4 需要升级IPv4吗 一 有限的地址空间IPv4协议中每一个网络接口由长度为32位IP地址标识 这决定了IPv4地址空间理论上大约可以容纳43亿个主机 到96年已将80 的A类网络地址 50 的B类地址 10 的C类地址全部分配了 有专家估计到2010年IPv4地址将全部用完 移动和宽带技术的发展要求更多的IP地址 20世纪90年代 人们开发出了一些新技术来改善地址分配和减缓对IP地址的需求 如CIDR 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 无类别域间路由 VLSM VariableLengthSubnetMask 可变长子网掩码 和NAT 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 地址转换 但这些技术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 增添了网络设备的额外开销 并破坏了一些IP协议的核心特性 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v4面临的困难 5 192 168 1 1 192 168 1 2 192 168 1 3 公司内部局域网 192 168 1 5 192 168 1 4 AddressPool 219 216 193 3 4 NAT原理 219 216 193 1 219 216 193 2 219 216 193 3 219 216 193 4 219 216 193 5 6 需要升级IPv4吗 二 路由选择效率不高IPv4数据包的包头长度不固定 难以用硬件来提取和分析路由信息 影响路由器的数据吞吐率 缺乏服务质量 QoS 保证基于IPv4的Internet在设计之初只有一种简单的QoS 即采用 尽力而为 besteffort 传输 从原理上讲QoS是没有保证的 文本传输和静态图像等传输对QoS并无要求 但随着IP网上多媒体业务 如IP电话 VOD和视频会议等实时应用 的增加 网络对传输延时和抖动均有严格的要求 IPv4网络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为了在IPv4网络中支持以上应用 研究人员开发了RSVP ResourceReserveProtocol 资源预定协议 协议和RTP RTCP 实时传输协议 RTP控制协议 协议 但它们都增加了规划和构造网络的成本及复杂性 7 需要升级IPv4吗 三 IPv4的安全性IP协议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全性 网络的安全性一般由高层处理 通常是应用层 有时是传输层 例如 HTTPS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SSL 安全套接字层 目前 基于IP协议的Internet得到了迅猛发展 IP协议成为未来信息网络的实际标准 这要求增强IP网络的安全性 基于应用层和传输层的安全措施难以满足要求 IPSec IPSecurityArchitecture IP安全架构 是由IETF正式定制的一系列基于IP网络的 开放性的IP安全标准 功能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提供加密和鉴别等安全服务 IPSec是IPv4的一个可选扩展部分 其中有一些基于IP选项的关于IPv4的安全性机制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成功 在IPv6中 IPSec是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所以IPv6具有很好的内置安全性 8 需要升级IPv4吗 四 其他问题配置复杂 对IPv4接点的配置一直比较复杂 无论是手工配置还是自动分配技术 DHCP 都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即插即用 对移动性支持不好 IP设备移动性的增强要求设备在不同网络间移动和使用不同网络接入点时能够提供更好的配置支持 很难开展端到端业务 9 IPv6的发展历程 1993年IETF成立了IPNG工作组1994年IPNG工作组提出下一代IP网络协议 IPv6 的推荐版本1995年IPNG工作组完成IPv6的协议文本1996年IETF发起成立全球IPv6实验床 6BONE1998年启动面向实用的IPv6教育科研网 6REN1999年完成IETF要求的协议审定和测试1999年成立了IPv6论坛 开始正式分配IPv6地址 IPv6的协议文本成为标准草案2001年多数主机操作系统支持IPv6 WindowsXP Linux Solaris2003年各主流厂家基本已推出IPv6网络产品 10 CERNET2主干网 11 CERNET2主干网 12 主要IPv6网站 美国下代互联网Internet2http www internet2 edu欧盟下代互联网G ANT2互联网工程工作组IETFhttp www ietf orgCERNETIPv6试验床第二代欧亚信息网络TEIN2国际IPv6论坛http www IP6bone台湾IPv6门户网站http www IPv6 org tw 13 巨大的地址空间IP地址长度由32位增加到128位 IPv4理论编址节点数为2 按目前人口计算 每3个人拥有2个IPv4地址 IPv6理论编址节点数为2 每个人拥有5 7 10个IPv6地址 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将获得6 5 10个IPv6地址 全新的地址分配方式IPv6除了支持手工地址配置和有状态自动地址配置 等同于IPv4中的DHCP 外 还支持无状态地址配置技术 网络上的主机能自动给自己配置IPv6地址 真正做到 即插即用 内置的安全性IPv6协议全面支持IPSec 提供了端到端通信的安全保障 IPv6的新特性 一 128 32 28 23 14 提供QoS保证IPv6包头中包含一个8位的TrafficClass 通信流类别 和一个20位的FlowLabel 流标签 TrafficClass字段用于表示IPv6数据包的类或优先级 网络中的路由器可以根据该字段对数据包进行不同的特殊处理 一个 Flow 流 指的是端到端的特定传输层连接或一个应用媒体流 其组成可以是一个五元组 源 目的地址和端口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要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它们 IPv6的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 通过验证FlowLabel就可以判断它属于哪个特定流 然后就可以知道数据包的QoS需求 进行快速转发 IPv6的新特性 二 15 对移动性支持好未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将是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IPv6采用了路由扩展报头和目的地址扩展报头 使得IPv6提供了比IPv4更多 更好的移动性 简化的报头和灵活的扩展IPv6基本报头长度固定 提高路由器处理效率 IPv6定义了多种扩展报头 这使得IPv6极其灵活 能提供对多种应用的强力支持 同时又为以后支持新的应用提供可能 IPv6的新特性 三 16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一 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IETF 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 国际上主要由IETF负责IPv6的标准制定工作 其中包括2个工作组 IPng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工作组 IPv6工作组 负责与IPv6有关的基础协议的制定 NGtrans 下一代网络演进 工作组 目前改为V6ops工作组 负责与下一代网络演进有关的标准制定 ITU T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 T ITU是一家联合国机构 ITU T是负责电信的子部门 由于IP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电信标准受到了很大影响 目前 ITU T与IETF在IP领域开展合作 制定了一个IP标准计划及IPv6有关标准 17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二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是领先的3G技术规范机构 提出了采用IPv6的3G框架 IETF 3GPPIPv6工作组负责评审现有3G中的IPv6标准 并为相应的标准作编号 以及为部署在这些领域的工作开展计划 18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三 产品化现状目前 大量网络设备供应商 如 Cisco Nokia NEC 富士通及华为等 都针对IPv6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开发出了基于IPv6的路由交换等设备 大批计算机厂商和操作系统软件厂商 如 Microsoft IBM Sun及HP等纷纷投入到IPv6相关研发行列 无论是UNIX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操作系统都实现了IPv6功能 Windows操作系统在IPv6方面的进度略显缓慢 应用软件厂商和自由开发者也积极地参与到IPv6软件的开发行列 但开发速度远远落后于操作系统的开发 尤其是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更是如此 19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四 国内外IPv6网络 业务发展现状美国 是IPv4的发源地 IPv4地址极其丰富 在互联网领域具有主导地位 为了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市场优势 美国政府也积极推动IPv6的研发工作 同时Cisco Microsoft 苹果 HP IBM Sun等各主要IT厂商也纷纷提供IPv6支持 比较典型的IPv6网络有 6Bone 由IETF于1996年8月创建 是世界上成立最早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范围的IPv6示范网 到2002年 6Bone的规模已经扩展到包括中国在内57个国家和地区 连接了近千个结点 6REN 由IETF于1998年12月创建 6REN IPv6ResearchandEducationNetwork IPv6研究与教育网 的主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IPv6分组传输服务 增加运行IPv6网络的经验 促进IPv6网络的部署以及测试早期的IPv6应用 20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五 欧洲 欧洲的移动通信事业相当发达 因此他们在IPv6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方面更注重移动通信领域的拓展 在3G中率先引入IPv6 以实现在互联网领域与美国并驾齐驱 比较典型的IPv6网络有 欧洲6INIT 创建于2000年1月 目标是促进欧洲IPv6网的多媒体和安全服务 欧洲6NET和Euro6IX欧洲ANDROID法国RENATER2 法国的IPv6科研网 法国AIRS 21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六 亚太 IPv4地址非常缺乏日本 日本政府 企业大力支持IPv6技术的研究应用 欲借IPv6提升本国互联网地位 其在IPv6商业化推广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1988年 成立了互联网及广域IP网的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组织WIDE 该组织已正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IPv6研究组织 2001年 又成立了一个产学研组织 IPv6普积极推进协会 旨在推进IPv6的产业化形成 2001年 推出了纯IPv6试验业务 同年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IPv6商用服务 日立 富士通 NEC是全球最早实现IPv6硬件支持的网络设备厂商 同时索尼 松下 东芝等厂商也已经推出IPv6产品 22 国内外IPv6发展现状 七 韩国 由于韩国政府的重视 韩国互联网络得到飞速发展 韩国制定了IPv6的演进进程 分4个阶段 到2011年现有的IPv4网络演进成一个单纯完整的IPv6网络 已建立的IPv6网络有 6Bone KR KORENIPv6 TEIN 中国 相对落后 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 一批IPv6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作为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立项 并陆续取得突破性成果 建立多个IPv6试验床及实验网络 如6Tnet CERNETIPv6试验网等 CERNET于1998年6月加入6Bone 几乎可以和所有的6Bone成员互连 NOKIA与CERNET合作 建立覆盖全国的IPv6网 2003年 启动国家下一代网络示范工程 CNGI 台湾地区与2002年8月启动 e Taiwan计划 明确制定了互联网从IPv4过渡到IPv6的日程表 即到2007年全部更换为IPv6 总之 IPv6的发展将打破各地区在INTERNET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23 课程内容 IPv6简介IPv6协议ICMPv6协议IPv6与IPv4的区别 24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Rfc2460 InternetProtocol Version6 IPv6 Rfc791 INTERNETPROTOCOLRfc1981 PathMTUDiscoveryforIPversion6Rfc2463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ICMPv6 Rfc2675 IPv6Jumbograms华为 3ComIPv6技术白皮书CommwareV5操作手册 25 IPv6基本术语 节点 任何运行IPv6的设备 如路由器 主机等 主机 IPv6数据流的源点设备和目标设备 局域网段 链路的一部分 由单一介质组成 以二层交换设备为边界 链路 以路由器为边界的一个或多个局域网段 子网 使用相同的64位IPv6地址前缀的一个或多个链路 网络 由路由器连接起来的两个或多个子网 邻结点 连接到同一链路上的物理或逻辑节点 相邻节点使用ND NeighborDiscovery 协议管理相邻节点的交互 链路MTU MaximumTransmissionUnit 可以在一个链路上发送的最大传输单元 PathMTU PMTU 路径上所有链路的最小链路MTU 26 IPv6报文结构 IPv4数据包的组成 IPv4包头 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IPv6数据包的组成 IPv6包头 扩展头 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IPv6报头 IPv6Header 每一个IPv6数据包必须包含包头 长度固定为40字节 27 IPv6报文结构 扩展头 ExtensionHeaders 位于IPv6包头后的可选包头 IPv6数据包可以带0 1或多个扩展头 相当于IPv4报头中的 选项 字段 这种结构减轻了路由器的工作负担 为什么减轻了路由器的工作负担 而且增强了IPv6包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IPv6中 除了逐跳选项扩展报头外 其他的都不需要中间节点处理 报头大小固定 提高路由器工作效率 IPv4选项的问题在于它们是特例 大多数IPv4数据包不包括选项 并且厂商按不包括选项的数据包来优化路由器 路由器往往把这种包作为特例 搁置起来 只有在不会影响路由器总体性能时才加以处理 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UpperLayerProtocolDataUnit IPv6协议所承载的上层协议报文 可以使ICMPv6报文 TCP报文或UDP报文 28 回顾IPv4包头 29 IPv6固定头部 30 Version 版本 该字段规定了IP协议的版本 其值为6 长度为4位 31 TrafficClass 通信流类别 表示IPv6数据包的类或优先级 IPv6业务量分为受拥塞控制的业务量和不受拥塞控制的业务量 高 低 32 FlowLabel 流标签 IPv6中规定的 流 是指端到端的特定传输层连接或一个应用媒体流 其组成可以是一个五元组 源 目的地址和端口 传输层协议 也可以是一个三元组 流标签 源 目的地址 流标签在传输生命期内不可变直到到达目的地址 路由器性能不应该由于流标签的分发而受到影响 对于相同的流 网络层会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它们 实现快速转发 Flow标签长度20个字节 它的使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细节 这方面还大有可为 33 PayloadLength 有效载荷长度 Payload指紧跟IPv6包头的数据包的其它部分 即扩展头和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该字段长度16位 能表示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的有效载荷 有效载荷长度超过65535怎么表示 有效载荷长度超过此值 该字段置0 有效载荷长度由扩展头中的 超大有效载荷 选项表示 34 NextHeader 下一个头 NextHeader大致相当于IPv4的Protocol字段定义第一个扩展头 如果存在 的类型 或者上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协议类型 典型NextHeader值UDP 17TCP 6Routingheader 43DestinationOptionsheader 60等 35 HopLimit 跳限制 HopLimit具备和IPv4TTL基本类似的语义每个IPv6节点都会将收到报文的HopLimit值减少1 如果报文HopLimit为0 它将不会被发送出去 和TTL一样 HopLimit有如下两个基本作用 防止报文在网络上存在过长时间 主要是在存在环路路由时 用于限制报文传输出在一定范围之内 如主机向其网关申请加入特定组的报文就可以限制其HopLimit为1 为什么 36 地址 地址空间是IPv6之于IPv4最重要的扩展 32 128 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可以有一个IP地址 所有IPv6地址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单播地址 UnicastAddress 单播地址用于标识一个设备的某个接口的地址 至少在逻辑上 携带单播地址的数据包只有一个接收者 组播地址 MulticastAddress 组播地址标识一个加入该组的主机的组合 携带组播地址的数据包可能有多个接收者 任播地址 AnycastAddress 用于标识一组网络接口 通常属于不同节点 目标地址是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将发送给其中路由意义上最近的一个网络接口 37 关于地址的几个注释 单播地址和组播地址享有不同的地址空间 但是任播地址事实上和单播地址共享相同地址空间 IPv6取消了广播地址的概念 而以组播地址替代之 任播地址仅被用作目标地址 且仅分配给路由器 IPv6地址的基本结构依然和IPv4类似 即类似于网络 主机的层次形式 38 来个真的 一个IPv6数据包 39 报文结构 固定头部扩展头部上层协议 扩展头部1 扩展头部n 上层协议 扩展头部 NextHeader 固定头部 NextHeader NextHeader NextHeader NextHeader 40 IPv6扩展头部 IPv6将一些IP层的可选功能实现在上层封装和固定IPv6头部之间的扩展头部中 我们这里将介绍如下IPv6几个扩展头部 逐跳选项头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目标选项头 DestinationOptionsheader 路由头 Routingheader 分段头 Fragmentheader 认证头 Authenticationheader 封装安全有效载荷头 EncapsulatingSecurityPayloadheader 41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一 逐跳选项头用于携带那些在该数据包发送路径上必须由每个节点检查的信息 逐跳选项头对应的nextheader值为0 逐跳选项头结构 42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二 下一个头 NextHeader 长度为8位 定义紧接在逐跳选项头之后的头的类型 扩展头长度 HdrExtLen 长度为8位 表示逐跳选项头的长度 不包括第一个8字节 单位为8字节 选项 Options 该字段长度可变 一个逐跳选项头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选项字段 选项字段的作用 描述数据包转发的特性 填充 以保证整个逐跳选项头的长度为8字节的整数倍 43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三 选项类型 OptionType 确定相关节点对该选项的处理方法 选项长度 OptionDataLen 选项中的字节数 不包括选项类型和选项长度字段 选项数据 OptionData 与选项相关的特定数据 节点必须严格按照选项出现的顺序处理他们 RFC2460中规定未知选项处理方法00 skip01 discard10 discardandsendICMPtosource11 discardandsendICMPtosourceifdestinationwasnotmulticast 指示选项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会改变1 选项数据可以改变 0 选项数据不可以改变 44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四 2个特别的选项 Pad1和PadN 作为填充字节使用 Pad1 插入1个填充字节 OptionType字段值为0 没有OptionDataLen字段和OptionData字段 PadN 插入2个或多个填充字节 OptionType字段值为1 OptionDataLen字段值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45 Hop by HopOptionsheader 五 巨包 IPv6中长度超过65535字节的数据包称为巨包 jumbo 逐跳选项包头可以实现巨包的转发 由超大有效载荷选项 JumboPayloadOption 实现巨包的转发 OptionType 194OptDataLenJumboPayloadLength 字段长度为32bit巨包转发过程 IPv6PayloadLenth 0 使用NextHeader为0的Hop by hopheader中的Jumbo选项中的JumboPayloadLength来指示报文长度 JumboPayloadOption 46 Routingheader RoutingHeader的作用在于强制使得数据包经过源节点指定的中间节点到达目的地 RoutingHeader用NextHeader值43标识 目前已正式定义的RoutingHeader只有Type0 47 Routingheader 下一个头 NextHeader 和扩展头长度 HdrExtLen 字段与逐跳选项扩展头中的定义相同 目前正式定义的路由类型 RoutingType 字段的值只有0 段剩余 SegmentLeft 表示在到达最终目标前还需要经过的中间目标数 指定需要经过的路由器 Address 1 Address n 表示中间目标地址列表和最终目标地址 48 一个带Routingheader报文的转发流程 S I1 I2 I3 D SourceAddress SDestinationAddress I1HdrExtLen 6SegmentsLeft 3Address 1 I2Address 2 I3Address 3 D SourceAddress SDestinationAddress I2HdrExtLen 6SegmentsLeft 2Address 1 I1Address 2 I3Address 3 D SourceAddress SDestinationAddress I3HdrExtLen 6SegmentsLeft 1Address 1 I1Address 2 I2Address 3 D SourceAddress SDestinationAddress DHdrExtLen 6SegmentsLeft 0Address 1 I1Address 2 I2Address 3 I3 49 Fragmentheader 一 FragmentHeader专门用于实现报文分片功能 当数据包源节点IP模块发现上层协议交给它传输的数据包大小超过了路径最大传输单元 PMTU 时就将数据包进行分片 IPv6中 只有源节点才可以对有效载荷进行拆分 FragmentHeader用值为44的NextHeader值标识 50 Fragmentheader 二 保留 Reserved 8bit 传输时初始值为0 接收方忽略此域 分段偏移 FragmentOffset 13bit 以8字节为单位 表示该头后边的数据相对于初始数据包可分段部分的起始位置的数据偏移量 标志位 M 1bit M 1表示还有更多分段 M 0表示这是最后一段 标识 Identification 32bit 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报文 同一个报文的不同分片具备相同的ID 单位为8字节的分片偏移量 是否是最后一个分片 同一个报文的不同分片具备相同的ID 51 DestinationOptionsheader DestinationOptionsheader其中存放用于数据包目的地才需要处理的选项 DestinationOptionsheader用值60NextHeader值标识 DestinationOptionHeader 52 Authenticationheader 认证头为IPv6数据包中经网络传输后值不会改变的字段提供了数据验证 数据完整性和反重放保护 认证头用NextHeader值51标识 53 EncapsulationSecurityPayloadheader 对IPv6数据包提供数据机密性 数据验证 数据完整性 以及对已封装有效载荷的重放保护服务 认证头用NextHeader值50标识 54 关于上层协议相关的几个问题 IPv6相比IPv4有了很大变化 那么传输层协议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就能够和IPv6做到无缝连接么 传输层协议为了利用IPv6的网络基础设施 可能会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上层协议校验和问题最大上层协议载荷大小最大报文生存时间对携带路由头的数据包的回应问题 55 上层协议校验和问题 校验和 数据发送方将发送的数据通过特殊算法处理算出校验和 存入校验和字段发送至接收方 接收方使用同样的方法重新计算校验和 若两次计算的校验和不同 则数据传输有误 可能被第三方篡改或受到噪声等影响 伪报头 计算校验和时 伪报头与报文一起被用于校验和计算 用于检测数据是否被正确传送到接收方因为校验和中包含了从IP头得到的地址 则必须考虑用IPv6地址代替IPv4地址 TCP UDP伪报头 56 其他几个问题 MaximumUpper LayerPayloadSizeMSS MUPS MaximumSegmentSize 最大段长度 它的值是路径最小MTU减去TCP头部长度和IP头部长度 即MTU 40字节 TCP头部最小长度20字节 IP头部最小长度20字节 由于网络层协议头部增加了长度 MSS值为MTU 60字节 TCP头部最小长度20字节 IPv6头部最小长度40字节 MaximumPacketLifetimeIPv6层不再能 事实上大多数IPv4同样不能实现 为上层提供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上生存期的服务 对携带路由头的数据包的回应问题这个主要是基于安全性考虑 RFC2460中规定 当上层协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以响应接收到的包含路由头的数据包时 相应数据包中不能包含直接将收到的路由头进行 反转 而得到的 路由头 除非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源地址和路由报头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验证 57 课程内容 IPv6简介IPv6协议ICMPv6协议IPv6与IPv4的区别 58 ICMPv6 IPv4中 ICMP用于向源节点报告向目的地传输数据包的差错信息和需要注意的信息 用以调试 监视网络以及确保网络正常运转 ICMP包括以下一些消息 目的不可达 数据包超长 超时 回应请求和回应应答等 IPv6中 ICMPv6除了提供IPv4中的功能外 还有其他一些机制需要ICMPv6消息 如邻接点发现 无状态地址配置 路径MTU发现等 ICMPv6的IPv6NextHeader值为58 ICMPv6主要有两类功能差错报文如 DestinationUnreachable PacketTooBigetc 信息报文 提供诊断功能和附加的主机功能如ping的EchoRequest和EchoReply报文 59 ICMPv6报文格式 Type值决定了报文所属的类别0 127 错误报文128 255 信息报文 ICMPv6errormessages 1DestinationUnreachable2PacketTooBig3TimeExceeded4ParameterProblemICMPv6informationalmessages EchoRequestEchoReply 60 DestinationUnreachableMessage DestinationUnreachable消息用来向一个IPv6报文源汇报报文无法被送到目的地的原因 Type1Code0 noroutetodestination1 communicationwithdestinationadministrativelyprohibited2 notassigned 3 addressunreachable4 portunreachable 61 PacketTooBigMessage PacketTooBig消息被某个节点用于向报文源汇报该报文长度超过了该节点出接口MTU Type2Code0MTU下一跳链路MTU 62 TimeExceededMessage TimeExceeded消息用于某节点向报文源通报该报文已经超时 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 报文在被发送出去时Hoplimit已经变为零分片重组超时 Type3Code0 hoplimitexceededintransit1 fragmentreassemblytimeexceeded 63 ParameterProblemMessage 当IPv6报头或扩展头出现错误 导致数据包不能进一步处理时 IPv6节点会丢弃该数据包并向源点发送ParameterProblem消息 Type4Code0 erroneousheaderfieldencountered1 unrecognizedNextHeadertypeencountered2 unrecognizedIPv6optionencounteredPointerIdentifiestheoctetoffsetwithintheinvokingpacketwheretheerrorwasdetected 64 EchoRequestMessage EchoRequest消息用来进行网络层可达性测试 Type128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