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物质运动.doc_第1页
地壳物质运动.doc_第2页
地壳物质运动.doc_第3页
地壳物质运动.doc_第4页
地壳物质运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壳物质运动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 B C D2如果是石灰岩,则为()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3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图示为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数字代表各种作用,读图完成45题。4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是()Aa、b Bc、d Cd、e Da、e5图中对应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的序号是()A B C D读右图,回答67题。6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A背斜形成的山岭 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7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形成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唐古拉山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岩层由新到老),正确的是()A甲图中a处为向斜B乙图中地壳运动有上升、下沉几次反复C丙图若岩层含有石油,钻井宜选b处 D丁图中有三类岩石(2010年江苏扬州期末)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下图,回答910题。99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A B C D10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联考)瀑布,地质学上叫做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地带河流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创蚀也可造成瀑布。结合上图,完成1112题。11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全球气候变暖12.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断层构造带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褶皱起伏A B C D(2010年广东佛山质检)“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7年唯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1314题。13“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 B“U”型谷 C峰林 D风蚀蘑菇14关于图示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15(2010年深圳质检)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图中、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二、综合题16(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2)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判断理由是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17(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检测)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2)乙处地貌类型为,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水,丙地为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地。 (4)丁地在海底地形中属于,该处蕴藏有丰富的等矿产资源。18(PK重点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材料2:(1)震中位于我国和两大地形区之间。(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地区属板块,B地区属板块,31N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板块、板块、 板块。(3)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4)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5)填表回答: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典型地貌类型外力作用答案解析:1、选C。通过地层剖面图考查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穿透破坏了地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各层,其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2、解析:选C。考查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石灰岩受热(与岩浆接触)会发生变质,生成大理岩。3、选B。处岩石是岩浆喷发到地表冷却后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其中溢出,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C选项由方解石组成的岩石是大理岩,按成因分类属于变质岩;而选项A和D都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45、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循环各环节经历的地质作用。图由右起为岩浆上升或喷发,因此d为岩浆,e为喷出岩,c为侵入岩,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因d为岩浆,所以为重熔再生作用,b为变质岩,所以为变质作用。答案:4.A5.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D第9题,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10题,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9.C10.D第11题,侵蚀作用将形成瀑布的陡峭河床削低并使其最终消失,从而瀑布也将消失。第12题,存在断层构造或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不一,都会形成陡峭的河床,形成瀑布。答案:11.C12.A解析:第13题,角峰、“U”型谷为冰川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第14题,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断层发生,故A、D两项错。1为峰林,4为溶洞,由流水侵蚀形成;6为钟乳石,7为石柱,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13.C14.C15、解析:选C。图中显示高空西风在区域吹起沙尘,并把沙尘带到区域降尘,则、分别是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区域接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使其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对应区域地势较高且落差较大,流水主要表现的是侵蚀作用;地势低平,流水主要表现的是沉积作用。16、解析:A图地貌为三角洲,该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图是流动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西北,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土地的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因此,人类要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大力植树种草,继续营造“三北”防护林。C图是对地质构造和地形的考查,首先要弄明白地形和地质构造的区别:地形是指地表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山地、丘陵、平原、谷地、盆地等),而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后所留下来的痕迹,即地下岩层的状况(背斜、向斜、断层等);其次,要明白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用岩层的年龄判断背斜、向斜。若是背斜构造,又是山,则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若是谷地,则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若是向斜构造,又是谷地,则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若是山,则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 (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17、答案:(1)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2)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 (3)潜承压丙 (4)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18、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表形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应熟知:六大板块的分布;图示地区外力作用下主要地貌类型;青藏高原人口、聚落分布在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