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中国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乃是向往长生不老。基于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养生术的追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性,乃天赋之性。包含着人的精神、心理、气质、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诸方面。命,乃客观之命,表现在人的生、死、强、弱、智、愚、贫、富,以及人的时运等各方面。而性与命又浑然一体,相依相关而不可分。性依命而显神,命以性而显存。故道家对性与命乃双修并养。道家养生,在于炼心、炼意、炼性,在于炼精、炼气、炼神。修天性并修天命,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共存,乃道家明道、修道、行道、成道之本。所谓“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正是性命相依方合于道,心身相交方成于道之至理。道家提倡“性命双修”。修性,则重于习练内养功法;修命,则重于习练外动功法。修性,则要修养心、意、性而善养神;修命,则要修养精、气、神而善养形。故,道家养生之道,重在善饮善食,习气练功,调和阴阳,“性命双修”“锖静无为”,养育神行。概括而言,道家养生之要旨,在于道以养性修神,法以益寿延年。因而,道家养生之道,乃修养神形,使其交融;习气练功之法,乃内养心性与外炼形体,使其相合,从而,使“性命双修”之养生之道,臻于合一,达到升华。道家养生学所遵循的原则:一是养生与天地环境统一;二是养生与形神的结合,使养生与精神形态统一。因而道家的“性命双修”和“精气神合修”的学说,便形成了道家的养生体系。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道教养生方法:守一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此法大约在东汉时就曾广泛流行过。魏晋以后,守一逐渐同存思、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存思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魏晋时期,此法曾广泛流行。有的称体内各部分各有神灵居住,将意念存于体内,称为存神,存神而与神合一,即可登临仙界。有的主张存思中应以意念内观自身脏腑,就可获得自身脏腑之形象,这就是内视。导引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相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导引大约在秦汉时已经流行。其后,导引之势越来越多,并与气息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后来的内丹修炼的一个内容。各式太极拳,六字决,八段锦,五禽戏,扶阳功等都属此系。吐纳是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长生延年。吐纳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后来的内丹功夫也十分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胎息是在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胎息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魏晋以后逐渐同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调节呼吸达到似胎息之状,成为后来内丹功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服食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来求得长生成仙。该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并流传,在魏晋和唐代曾两度成为养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对象大致又有两类,即草木药和金石药。草木药的功效在于补救“亏缺”,就是中医常说的补养元气、调理五脏、滋养精血、治疗疾病的意思;金石药石因为采自天地之间,古人取类比象认为服金石药即可长存不朽。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即不食五谷杂粮,通过采能服气等手段养生的一种方法。用道家特有的方法把人带进一个不饥饿的生理状态,再通过吐纳导引功法等调理机体,对人体后天形成的功能及心理养成的习性进行弱化与减低,直至激发与启动人体先天之能量,最终达到对身,心的净化与统合,使机体自身功能修复,从而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祛病养生,美容瘦身,延年益寿及怡养心境的功效。内丹是以人体作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以求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内丹与外丹相对。内丹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的后期。在外丹术衰微以后,内丹术逐渐成为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从宋、元直至明、清,道教内丹术内容逐渐丰富,融会贯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导引、吐纳和胎息等各种方法,并且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侧重。药物外用:将药物燃烧后,取其烟气上熏,借助药力与热力的共同作用,使腠理流通,气血流畅,对肿疡等皮肤有辅助作用。将药物用酒或醋炒热,装于布袋熨摩患处,借助药力与力直接接触患部,以疏通经络,调合气血,散寒除湿,解毒消肿,对痹证等筋骨疾患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药浴,热敷,艾灸亦是常用之法。道家独特方法:阴阳双跷,元炁疗法,符咒祝由,风水调整等。道家养生四大方法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道家养生强调精神的超然、安宁,渴望自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道家的四大养生法。一 清静虚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二 顺乎自然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三 以气养生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1. 老子的经络之说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2. 老子的精气之说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3. 老子的神守养生法“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好处极大。守中是说守中脘穴,即脐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说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老子以气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光芒可与日月同辉!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4.庄子吐纳法的最高境界为胎息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脐呼吸,故曰胎息。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之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在母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四 精神修练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1. 清心寡欲老子哲学观核心是清静无为,反映在精神修炼上就是清心寡欲。即思想清静安宁而无杂念;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和欲要节制。方法上主张清静无为,绝学无忧,离境坐忘等。2. 信道修练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3. 广积善德道家从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角度,确立了善德的修炼内容。认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积善德,才能感动主宰人间善恶的神明,由此才能得道成仙。4. 知足长乐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世上没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重视精神修炼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重要特征。中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哲学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精神修炼又称心理养生、精神调养,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简单,。胸怀大度,无忧无恼,就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自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保持身心健康。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健康心理有关的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道家四大养生法,即使你不是道家人,你也可以学学养生方法。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想不长寿都难1.衣不过暖。人体经脉气血畅通,就不会有寒冷的感觉。“衣不过暖”指的是不能过度依赖多穿衣来实现保暖作用,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2.食不过饱。指的是不宜大吃大喝,要经常让身体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多食不利于养生,正所谓“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3.住不过奢。居住环境要简单、接地气。4.行不过富。意思是出行不能依靠豪华舟车、行为不能一掷千金、行事不能重财轻德、行动不能以金钱来开道。5.劳不过累。“五劳七伤”为道家养生之大忌。“五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因此,善养生者要尽量避免五脏、气血、经脉、筋骨因过度疲倦或七情太过而受损。6.逸不过安。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让身心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智慧得到增长。7.喜不过欢。提醒人们喜与欢不宜太过,不可超出人们的心理阈值。8.怒不过暴。老子说得好,“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令人气愤的事,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9.名不过求。道家提倡“淡然”,凡事都要淡然处之,莫为镜花水月而强求。10.利不过贪。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凡利益熏心、贪得无厌之徒,肯定是一个不懂养生之人。道家养生的“渐”与“顿”道教的性命双修养生功,修炼法的种类有顿法、渐法、男擒白虎、女斩赤龙之分。因为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生理与身体强弱之不同,在使用功法上有明显的补与泻,必须有所区别。成年人(16岁以上),尽管身体强弱差距很大,但采取的功法只有一个,即“渐法”,又称补法:亏损多者多补,亏损少者少补,以破而补囵、缺而补圆为目的。当筑基炼己完成后,渐法的任务也告完成。接着由“渐法”转入“顿法”。什么叫“渐法”,什么是“顿法”呢?所谓“渐”是指渐渐的、一点一点的、逐渐地填补,故谓“渐法”。所谓“顿”,从顿字的意义来说,有顿然、忽然之意,如禅宗的顿悟、顿觉,是忽然明白的意思。道家的所谓“顿法”,是捷径,比“渐法”进度要快。但倘若炼己不纯,筑基不牢,很容易得而复失,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其进急者其退速,练功亦然。当然事物的成败各有其因,也不是绝对的。道家正一派的创始人张伯端主张“顿法”,称南派。道家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主张“渐法”,称北派。故有“北渐南顿”之称。当人进入古稀之年时,身体内外的机件磨损殆尽,新陈代谢的功能失灵,生机断、精已竭,西归有日。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有一线希望。,恢复生机,可再用“渐法”补而救之。道家饮食文化中的清淡养生古往今来,道家对于“淡”,可谓是情有独钟。倘若追根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德经又日:“恬淡为上。”道家不仅将“淡泊以明志”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还在饮食上主张清淡。认为淡味不仅是真正的天然美味,而且还可起到调补脏腑,扶正去邪、防病治病及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黄庭经中讲:“淡然无味,天人粮。”苏轼在药诵中记述说:“道士教吾去滋味,绝薰血,以清净胜之。”保生贴云,“以淡薄为主,可清气,可释欲,可宁神,可美福。”明代,字逸之,号梅巅道人的周履靖在益龄单中说:“宜淡食,食淡精神爽,五味多食则损五脏。”老子也日:“五味令人口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8版·数字教材版) 课件 第1章 绪论
- 高级职称评定课件
- 北医大gsp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法官入额考试真题及答案
- 3-Methyl-2-buten-1-ol-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海五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温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清课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包头期末考试高中卷子及答案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小学生英语授课课件模板
- 膳食委员会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宽带SOHO路由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XXX学校违规使用教辅材料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 T/SFABA 7-2024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性溯源
- T/CECS 10011-2022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高性能双壁波纹管材
- T/CACEM 22.6-2022校车运营服务管理第6部分:评价与改进
- DB31/T 477-2018旅行社服务质量要求及等级划分
- 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2024-2025商业洞察
- AI智能体的感知与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