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核糖体(ribosme).doc_第1页
第九章核糖体(ribosme).doc_第2页
第九章核糖体(ribosme).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核糖体(ribosme)教学目的:掌握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及各自功能教学难点:核糖体的功能活性部位讲授法第一节 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一、基本类型及化学成分以沉降系数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均有大、小两个亚单位构成。单体 亚单位原核细胞、叶绿体、线粒体 70 S 50 S 30 S哺乳类线粒体 55 S 35 S 25 S真核细胞 80 S 60 S 40 S二、结构及装配(一)结构目前对细菌的核糖体了解较深,故以70 S核糖体来介绍其结构。大亚单位呈半圆形,一侧伸出三个突起,中央有一凹陷。小亚单位呈长条形,约于1/3长度处有一细的缢痕,使小亚单位分为大小两个部分。二者结合起来时,凹陷部位彼此对应,形成一隧道。(二)装配核糖体大小亚基与rRNA之间,以及大小亚基之间,rRNA与蛋白质之间可以自行装配,但详细机理尚未查清,根据目前的研究,至少可以肯定以下事实。(1)30S亚单位的pro 专同 16S rRNA结合,50S亚单位的pro 专同 23S rRNA结合,若将其混合,则装配不成有功能的亚单位。(2)从不同细菌提取出30S亚单位的蛋白质和16S rRNA,混合后可装配成有功能的30S亚单位,说明无种间差异。(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亚单位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核糖体。(4)E.coli的核糖体和(玉米中)叶绿体的核糖体相似,相互交换亚单位仍具功能。(5)E.coli的核糖体和线粒体的核糖体不同,相互交换后不能装配。三、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的功能在单个核糖体上,可区分多个功能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和功能。1与mRNA结合的位点:在16SrRNA的3端有一段顺序同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AUG上游3-9个碱基)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有互补关系,以便使mRNA结合在小亚基上。2A位点(A site,acceptor site,aminoacyl site),氨酰基位点亦称氨基酸部位或受位,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偏于大亚单位(大亚基“座斗”,右侧“扶手”;小亚基“头部”和“颈部”)。3P位点(P site ,peptidyl site),肽酰基位点亦称肽基部位或放位,是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偏于小亚单位(小亚基“头部”,大亚基“座斗、扶手”)。4肽酰转移后与即将释放的tRNA结合的位点E位点(exit site),偏于小亚单位。5与肽酰tRNA由A部位移位到P部位有关的转移酶的结合位点亦称转移酶,简称G因子,位于大亚基(“靠背上”)。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亦称转移酶I或T因子,是肽链形成时,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的肽合成酶(催化P位上肽酰tRNA的基羟基与处在A位上氨酰基tRNA的氨基之间形成肽链)。位于大亚基上(“座斗”和“右侧扶手”)rRNA与蛋白质比较,在核糖体上,rRNA是主要作用成分。此外,尚有其它众多因子。 第二节 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一、多聚核糖体大小亚单位的结合与分离受Mg2+的影响 ,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4-5个以上的单体被mRNA串联起来,这种成串的核糖体称为多核糖体(poly ribosomes)。二、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之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具体作用可能在于:一是与mRNA的连接,在16S rRNA的3端有一段顺序同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的核糖体结合部位有互补关系,从而使30S亚单位能识别mRNA的起始端。二是为多肽链的形成提供表面位置,由大亚单位行使。三是供tRNA结合,在5S rRNA上有一段顺序同tRNA中的TCG有互补顺序。合成过程 翻译起始2 多肽链延长3 翻译终止三、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既能向DNA一样具有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又能向蛋白质一样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推测在最早出现的简单生命体中应具备这一双重功能的特性。知道RNA具有催化功能是近些年来的事,人们把一系列具有催化作用的RNA统称为核酶(ribozyme)。推测最早生命形式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是RNA而不是DNA。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RNA催化产生了蛋白质,进而DNA取代了RNA的遗传信息功能,蛋白质取代了绝大多数RNA酶的作用,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细胞。DNA链比RNA链稳定,且DNA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