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必修一 世界史部分.ppt_第1页
高三总复习必修一 世界史部分.ppt_第2页
高三总复习必修一 世界史部分.ppt_第3页
高三总复习必修一 世界史部分.ppt_第4页
高三总复习必修一 世界史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 奴隶劳动为精神文化提供物质保证 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 东方文化的影响 对内加强凝聚力 防范外敌 对外夺取异邦财富和奴隶 1 产生的原因 2 经过 1 梭伦改革 内容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 作用 为奴隶制民主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2 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 设五百人会议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 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作用 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 3 伯利克里改革内容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改革公民大会 改革五百人会议 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 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 发放工资和津贴 作用 奴隶制民主制的顶峰 3 实质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 是少数人的民主 妇女 奴隶与外邦人没有权力 4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铸就希腊人求知探究的民族性格 取得了古代希腊文化的辉煌成就 对近现代欧美民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 二 罗马 法治政治 1 罗马法产生的原因 1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提供条件 2 平民和贵族斗争 3 信奉 自然法则 4 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5 对外扩张的需要 2 内容 1 按形式划分 习惯法和成文法 2 按结构划分 公民法 万民法和自然法体现 权力与义务 遵循的原则 自然理性 核心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 作用 维护罗马奴隶主政治经济统治 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 影响 1 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2 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3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 4 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单元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概念 代议制的本质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 掌握在手中 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特点 1 英国 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 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拥有立法权 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 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 德国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但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 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比较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 直接掌握行政权 议会行使立法权 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 3 美国 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互相制衡原则 立法 行政 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 总统 联邦法院执掌 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互相牵制 达到权力平衡 4 法国 1789年大革命后 民主力量和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 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 总统执掌行政权 议会执掌立法权 比较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相同点 都是民主共和制度 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有一定任期 总统共和制 总统在选举中获胜 政府由总统组织 对总统负责 总统是权力中心 有实权 不同点 议会共和制 政府由议会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权力中心 总统相对没有实权 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 单元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基础 1 经济 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 阶级 欧美工人阶级的壮大3 思想 英法德三国思想家的理论成果4 实践 马恩在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中的实践活动 二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革命 1 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普法战争 法国失败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 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2 失败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于上升期 无产阶级革命客观时机不成熟 3 意义的深远性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 教训的深刻性 必须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三 俄国十月革命 经济 经济发展落后政治 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阶级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与沙皇统治者矛盾激化组织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军事 俄国在 一战 中失败 1 背景 2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开创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 鼓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 背景 1 政治上 巩固新政权 解放全国领土 开展土地革命 抗美援朝 2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合理调整工商业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互助合作 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技术改革 2 措施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任务制定 一五计划 经济上 三大改造 确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治上 1954年召开一届全国人大 制定宪法 确立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3 意义 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元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1 背景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 欧洲国家普遍衰落 美苏形成实力均势 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2 表现 1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政治 杜鲁门主义经济 马歇尔计划军事 北约成立 2 苏联联合东欧各国 经济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 华约成立 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 影响 1 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为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2 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谁都不敢贸然动武 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 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力量 1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向经济 政治一体化发展 2 日本迅速崛起 原因 进行社会改革 重视教育与科技 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 美国的扶持 3 第三世界在团结中不断崛起 不结盟运动 1961年 目标 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行动纲领 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4 中国的振兴 改革开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