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天备战攻略:会做的不做错是高分秘诀5月3日,新京报学习公社“京报学堂”第二期如期举行,北京四中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李建华和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就考前30多天的复习策略与心态调整,及家长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讲解。两位专家均表示,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重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巩固,摒弃题海战术,而家长则应与考生一起,保持面对高考的良好心态,保证考试时的正常发挥。本次活动也得到腾讯教育频道的大力支持。在讲座现场,对于如何安排最后30天的学习,李建华表示,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已基本稳定,有考生希望再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一些辅导机构宣传30天会有大幅提分的情况基本不太现实,考生在最后阶段整体复习情况大局已定,但也并不能忽略最后30天的重要性。因为考生局部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的调整将直接影响高考。李建华说,在最后阶段“按部就班,按计划进行。稳定是最好的状态。”但要达到这一状态也并不容易。首先要正确看待一模成绩,不受一模分数干扰。李建华说,虽然一模和高考关系密切,但具体到每一个考生,一模成绩又完全没有意义。从北京四中的统计情况来看,从一模到高考,学生名次的变化最大能到100多位。此外,考生要做到不受志愿填报的影响,“填完后就最好忘记填报志愿的事。”李建华提醒家长,要尊重考生的选择,和孩子一起决定志愿。此外,复习心态也很重要,对于如果考不上是否要补习、家人会怎么样等问题,不要再想。王极盛则表示,目前多数家长高考前的状态是“干着急、瞎帮忙、帮倒忙”。他说,高考对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在讲座现场,他对家长在考前30天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帮助考生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提出了建议和独家方法。-技能训练小游戏训练发散性思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王极盛建议,考生可以从现在开始,练习在力求别人能看清楚的前提下,提高书写速度。同时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高考改革的方向,一是侧重考核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二是侧重考查实践能力,也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可以通过小游戏训练:比如每天给孩子提一个问题:“砖头(眼镜、茶杯等)有什么用处”,用10秒钟说出10个答案。-心态调整无特殊原因建议家长不送考“一个考生告诉我,他一模没考好,回家后妈妈总是唉声叹气,结果,他说起话来也常常叹气。”王极盛表示,根据他的调查,90.2%的高三考生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来自家长。而高考其实是一场实力+心态的考试,“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李建华也表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是总体难度在下降,85%的分数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和方法。这种趋势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使得有更多考生有可能得高分。但当题目变容易后,更多考查的是考生的心理状态,也使高考成绩的变化因素更为复杂。王极盛提醒家长,最后这段时间,家长首先要放松情绪,在家里有说有笑,才能对孩子的心态有好的影响。威胁、训斥只能帮倒忙。另外,一定不能给孩子压力。他说,送孩子上考场其实无形中就是给孩子添加了心理压力。他建议家长没有特殊原因,不要送孩子去考场。应当让孩子明白,高考就是一次考试,只不过是换了个考场、换了个监考老师。 -复习策略 “会做的不做错”是高分秘诀李建华,北京四中副校长,数学高级教师1、回归基础。很多考生在高中3年学习中很忽视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实很多看似粗心或被认为是审题问题导致的错误,都是因为没有理解概念。以西城区一模考试数学卷为例,大约130分的题目都是考查基本概念与方法,这样的题目人人都可以得分,所以,“会做的不做错”是得高分的秘诀。2、查缺补漏。在练习-讲评的过程中,以题目为切入点,找到不足和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把这一年做过的题目中有问题的部分整理出来,集中在改错本上。就是个很好的方法。看到这些题目后,就知道在哪个知识点上出了问题。如果每次都能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提高。3、全面复习。这涉及到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关系处理。高考考的是综合实力,不能厚此薄彼,掌握得好的学科要保持良好感觉,弱势学科则应适当多花时间,但也不能偏废强势学科的复习。在同一学科中不同知识板块的复习也是同样道理。4、适度练习。每天每个学科都要练习,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和做题的感觉。最后30天不要在太难的题目上下工夫,得不偿失。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现场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买过辅导材料?”王极盛在讲到复习方法的时候,首先问了这个问题。“多了去了。”现场一位学生答道。王极盛表示,他在访问2006年陕西高考状元阎欣时了解到,她从来不做老师没布置的作业,也从来不买教辅材料。对于高考的复习方向,王极盛表示应该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完全按高考大纲的要求复习。无边无际地做题,只会越做脑子越乱。他同时表示,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考试。“考试多了经验就多,状态也就进去了。”他建议考生从考前10天开始,每天适当做一些过去做过的卷子,目的是练手、热身,树立信心。【复习贴士】1根据以往的考试和练习找出错误,找任课老师确定复习重点。2、抓紧课上45分钟,跟着老师思路走。3、语文、数学、英语、综合4门科目力求平衡发展,解决好偏科问题。研究表明,数学偏科导致的分数差距最明显,达到几十分,抓紧最后一个月时间复习,会有较大的改善。4、巩固强项,用适当的时间复习弱项,因为弱项的提分空间更大。5、不要搞题海战术,不要挑灯夜战。6、充分利用每天2个记忆最好的时间,即早晨起床后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复习重要知识点。7、文理科交叉复习。研究表明,同一类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放在一起复习,效果反而不好,会相互干扰,如果按数学-英语-物理-语文的次序来复习,效率会更高。8、学会放弃。复习时遇到难题,也应继续原定复习计划进行,暂时放弃难题,等其他功课复习完再做。同样,考场上也要学会放弃,不要受难题高分的诱惑。(王极盛)现场问答不建议现阶段上冲刺班问:一模成绩对填报志愿有多大的作用?答:对于填报志愿,一模成绩是重要的指标,但不是惟一指标,判断高考成绩还要看整体复习状态。如果整体状态不错,但一模发挥不好,经过努力调整,也没有问题。即使一模成绩很好,但在平常的复习中问题很多,也不说明高考就没有问题。问:数学考试中最后两道大题总是拿不到分,怎么办?答:最后两题,尤其是最后一道大题,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放弃,因为大家都觉得有难度,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一般来说,大题中倒数3道题的第一问都不难,可用基本方法来做。但前面的题目更具有挖潜的价值,前面做得越好,后面的题目才越有时间和心情来做。问:最后一个月是否需要请家教或上冲刺班?答: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孩子和学校复习都较有计划,可以多给孩子留一些时间。如果孩子处于“不知道还要复习什么”的状态,可请家教为孩子综合指点一下。但现阶段,再针对某个学科请家教,时间成本过高。我认为冲刺班意义不大,因为没有针对性。在最后阶段,多跟学校的老师联系,是最好的办法。另外,家长多给孩子生活上的关注,但不要对学习和成绩多说什么。家长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比孩子更紧张。问:我是从外地转到北京来的考生,几次考试后感觉不太适应北京的考试。该怎么办?答:外地一些学校会主导学生攻克难题,但北京的考试强调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在复习时需要转变思路和方法,不能总找难题来做,需要多关注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解答人,李建华) -调整技巧心理暗示 多给自己积极暗示考生要确定适当的高考目标,不要攀比,考出自己的平时水平就是高考成功。首先要让考生有积极心理暗示。现在的孩子消极暗示太多,有的还没考试就会先想如果考不好,是复读还是做别的选择。有些考生在考场上听到旁边的考生翻卷子翻得快也会着急,以为别人都会做,其实完全可以想“别人都不会做才翻得快”,从而让自己的情绪放松。TIPS:可在小卡片上写下“镇静”二字,考前默念或看几遍,有积极心理暗示作用。平时,走路挺胸抬头,步伐坚定有力,速度可稍快一点。压力缓解 考前和孩子做朋友1、宣泄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宣泄有倾诉、书写、运动、哭泣等几种形式。高考前后有极端表现的孩子都是因为没有宣泄、倾诉。在高考前,家长跟孩子的交流非常重要。家长不能抱着“听我的”的观念,这一个月要把孩子看成朋友,让他们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还可以让孩子把不高兴的事情或压力写在纸上,然后把它撕烂,跟烦恼说“拜拜”。或者跑步、干些体力活,也能排解压力。2、深呼吸法。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一两秒钟再张开嘴慢慢呼出。3、按摩内关穴。根据中医理论,按摩内关穴对治疗心慌、心乱、心烦很有效。方法是缓慢、有节奏地顺时针按摩36次。4、全身肌肉放松法。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从头到脚全身放松,在肌肉放松的同时心态也就平和了。这个方法晚上睡觉前淋浴时做效果最好。5、积极想象法。多想好的事情。如果孩子告诉家长“这次没考好”,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上次不是考好了吗?”考场调节 高考日主动打招呼1、6月7日早晨,建议考生看见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这样也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回馈。2、然后,进入考场时要热情地看着监考老师的眼睛,可以向老师问好。3、找到座位后,闭上眼睛,默念3遍“我一定会成功”。 -特别提醒 考前坚决不吃安眠药提前一段时间开始调节生物钟,比如考生平时凌晨1点睡觉,可以从现在起每天提前5分钟睡觉,考前就基本能调节到11点前睡觉了。6月6号晚上不要提前睡觉。这样违反生物钟,反而睡不着,容易胡思乱想。此外,千万不要吃安眠药。有些人对安眠药特别敏感,会导致早晨醒不了,醒后也会昏昏沉沉,头脑不清醒,所以“宁肯一夜不睡觉,不要吃安眠药”。北京四中副校长李建华以数学为例现场告诉家长和考生“得高分”的秘决。-名家说法智慧、心理、生理的较量高考前30天,这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不会有太大改变,此时正是智慧、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较量。高考前有一定紧张、焦虑情绪是正常的,考生急,家长也急,这段时间心态调节不好可能会产生矛盾。随时关注考生情绪家长要做到多观察,少说话,种种关心、担心不要放在脸上,要暗中观察。如果孩子有独立书房,要少去打扰,比如可以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利用去送水的机会不经意间观察孩子。这时如果孩子表现很正常,那么自然可以放下心来。如果孩子有愁容或是比较急躁,可以记在心里,找机会与老师交流。提醒:这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孩子近几天一直愁眉不展,很可能他心理压力较大,需要找对孩子了解最全面的班主任沟通;而如果孩子平时都很高兴,只有一天或者某一段时间有焦虑表现,那很可能他的某一学科出现了问题,这时需要与任课老师沟通,找到对应方法。不建议请心理辅导师有些家长在高考前给孩子请心理辅导师,这点我并不是很赞同。一方面,真正针对高考的心理辅导专家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他们最多只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了解孩子,相对于老师对孩子的熟悉程度要差很多,也就更难对症下药。老师们一般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孩子也有几年的了解,由他们辅导是最合适的。提醒: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一定不能让孩子知道,否则他们将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家长也要了解老师的课程安排、时间安排,考虑到一些细节。营养品只起心理作用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给买点好的吃吧。”于是,让孩子补了这个补那个,营养品买回来一大堆。其实没有必要,平时孩子吃什么,现在还吃什么就可以。我认为,任何营养品对高考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当然,如果孩子没意见,花点冤枉钱也行。我认为,营养品就是一颗家长的“宽心丸”,最大的作用是给家长点心理安慰。提醒:不要擅自改变孩子的生活规律。一些“夜游神”考生,现在就要开始调整作息,比如每天比前一天早睡20分钟。考前不怕生病我的经验是,学生考试之前生病并不可怕。家长反而应该庆幸:终于病完了,那么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