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在线2012-03-05 15:42:54举报朱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本工程单层阶梯教室,采用钻孔灌注桩,因两面紧靠已建建筑,上部结构(屋盖)在此两面做了悬挑,但是地下部分(地梁)没法做悬挑梁来承担外围墙体,所以考虑外围墙下做条基,可是二三层土分别是粉土和粗砂,为严重液化土层,乙类建筑,根据规范要求要全部消除液化,如果采用换填,会影响到原有基础,规范还有条是增加上层非液化土层厚度,可不明白这个厚度多少才合适,希望您能指点一下。已建跟新建建筑均采用灌注桩d=500,承台底标高为-1.500m。谢谢!朱炳寅回复紫在线:2012-03-05 19:31:16举报除换填外,还有其他地基加固方法。pt1892012-03-05 17:42:44举报请问朱总:乙类建筑的防震缝宽度是否需要提高一度设置?朱炳寅回复pt189:2012-03-05 19:32:02举报按设计惯例,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确定缝宽。icepolo2012-03-06 22:17:12举报你好,朱总,我看你的新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GB50011-2010中568页的表2序号4b“尺寸突变”这条比原文件少了“多塔”两字,(我觉得原文件中并没有把多塔解释清楚,会给设计上带来很多困惑。因为我们这里经常会遇到2个塔楼中间是一条伸缩缝的多塔结构,而这2个塔楼下面通常是带转换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审图的专家经常会把这样的多塔当作一条不规则)朱总您在书中这条把“多塔”二字删除是正确的,而不是印刷错误。我这样理解对么?请朱总指教。朱炳寅回复icepolo:2012-03-07 10:08:58举报参考高规3.5.5条馨月妈妈2012-03-09 10:27:05举报朱工,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高规6.4.2条注1中,框架柱的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其中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是否考虑风荷载?如果考虑,是否按照5.6.3条的60m为界限?那要是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且风荷载起控制作用呢?是否考虑风荷载?谢谢您了!朱炳寅回复馨月妈妈:2012-03-12 20:38:13举报按高规第5.6.4条,要弄清“组合”的概念。kliu982012-03-09 10:56:36举报朱老师,你好,请教您一个问题,计算楼层嵌固端时,上下层刚度比计算是用剪切刚度计算满足比值为2呢,还是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满足2呢,前者很难满足2,我现在的一个工程在江苏,他们一定要用剪切刚度比满足2,我很迷惑,谢谢你朱炳寅回复kliu98:2012-03-12 20:38:45举报看高规第5.3.7条风行2012-03-11 23:37:56举报朱老师好。我最近设计一个框筒结构,二层地下室,地下室外墙按剪力墙输入;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地下室外墙在地下一层出现剪压比超限情况,不知应怎么解决?计算软件用的是PKPm。若地下室外墙按深梁模型可用吗?朱炳寅回复风行:2012-03-12 20:48:02举报调整地下室墙的布置,避免个别墙剪应力集中yunxiangyi2012-03-16 09:32:30举报朱老师,您好!请教个问题,做了一个带二层2跨偏置小裙房的33层剪力墙结构,位移比在1.2,主题基本对称,但是审图的要求点双向地震,而且要求看双向地震下的位移是否满足要求。请问像这种有裙房偏置的结构怎么考虑?谢谢!朱炳寅回复yunxiangyi:2012-03-16 11:54:48举报有裙房偏置,符合不对称结构的基本判别要求。可考虑双向地震。nimao2012-03-23 23:30:10举报朱总,您好,最近有个困惑,请教您下,请教大家个问题,一般我们概念上说一个方向的抗震也就是抗剪都由平行这个方向的剪力墙去承担,也就是说剪力由平行这个方向墙去抗,不考虑垂直这个方向的墙去抗剪,也即平面外墙。但是satwe是整体计算的,就说和一个方向垂直也即平面外的墙也一起整体计算受力了,也承受了剪力和局部平面外局部弯矩和整体弯矩。但一般我们软件pkpm没有去验算这些平面外墙抗剪吧?规范没有给墙平面外抗剪公式,墙抗剪公式都是平行于水平力方向墙的计算,因为概念都是只算这个方向墙的抗剪什么。那软件是不是算的就不对呢?是不是我理解有误,可能我的意思表达的不清楚,请您解答下。朱炳寅回复nimao:2012-03-25 08:44:36举报整体计算不等于用翼缘抗剪。nimao2012-03-25 11:44:18举报我的意思是,整体计算是平面外墙和翼缘共同抗剪,那平面外墙也承担部分剪力,但软件没有验算平面外墙构件的抗剪强度计算吧?规范也没公式,那起不是不对?朱炳寅回复nimao:2012-03-25 16:01:40举报整体计算就是翼缘抗剪啦?风一样自由2012-04-08 16:23:42举报请问朱总:新版高规,10.6.2条,悬挑结构处的板要150mm,双层双向配筋。该加部位应该仅仅是悬挑和收进的地方的楼板吧?问题低级但恳请朱总回复下,已解心中之大疑惑,不胜感激!朱炳寅回复风一样自由:2012-04-08 17:52:52举报一般指楼层,楼层面积较大时,应该包含突变及其相关部位。国标号2012-04-10 11:35:06举报朱总,有个问题向您请教:刚性地坪是怎么界定判断的,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权威解释,而且答案不一,很迷惑,希望朱总给个合理解释,谢谢朱炳寅回复国标号:2012-04-10 18:36:35举报刚性地坪可以借用“刚性楼板”的定义。蓝海2012-04-10 10:56:04举报朱总,你好!有个问题向您请教。关于地震效应组合的问题,在抗规和高规中都是强条,应该是一直的,但我觉得两本规范不协调。抗规表5.4.1的最后一个组合:0.5水平地震1.3竖向地震时适用于所有结构的;而高规表5.6.4中无此组合。最后一个组合0.5水平1.3竖向1.4*0.2风仅适用于水平长悬臂结构和大跨度结构。对于普通的非长悬臂或大跨度结构,有可能是抗规的0.5水平地震1.3竖向地震组合控制,而高规反而会小些。我觉得地震效应中最重要的组合应该不可能两本规范不一致,但从字面上看,怎么都是不一致的,是不是什么地方我理解不到位?谢谢!朱炳寅回复蓝海:2012-04-10 18:35:43举报“对于普通的非长悬臂或大跨度结构,有可能是抗规的0.5水平地震1.3竖向地震组合控制,而高规反而会小些”,得出这样的结果要查查,是否风荷载极不均匀,否则考虑风的组合反而小,不好理解,因为风是可以正反作用的。水居巷2012-04-10 19:52:48举报请教朱总:深圳宝安区一个二甲医院(7度区),1995年前设计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可能还没有),是按7度丙类设计的,目前要重新内,外装修,但不动结构的梁,板,柱,也不敢扩建,功能仍是二甲医院,这种改造设计是否还需要按乙类,提高一度来确定抗震等级吗?(因加固量大面广,甲方不干),审图公司说要提高等级,想听听朱总高见。同济人建筑设计公司徐钢。朱炳寅回复水居巷:2012-04-10 20:54:43举报如果仅是装修,不动主体结构,可不加固。但如果动主体结构,还想提高抗震性能,则动静肯定大。水居巷2012-04-11 13:35:36举报谢谢朱总及时回复上次问题,另还有3个问题请教,问题1。二层底框砌体结构共六层,项目在四川郫县,底部一二层抗震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且一二层墙体上下贯通,同时一二层间均设框梁,底层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墙厚按抗规是否是:底层层高(从室内地面起算)减二层楼层框梁梁高(取净高),再加上室内外高差,墙厚取算下来结果的1/20?但也有人说算墙厚时,高度要算至嵌固端(一般是基础顶面),我觉得结构计算高度的确要这么算,但确定墙厚应该不是朱炳寅回复水居巷:2012-04-11 18:52:41举报理由呢?水居巷2012-04-12 10:54:00举报朱总:接上次的问题,我自己理解的理由是;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应不小于1/20,应是层高的概念,是从底面地坪到上层楼面的高度,而不是结构计算高度的1/20,因抗震规范条文及条文解释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有些拿不准,我自己的判断也可能是错的,还望朱总给我们解析,谢谢!蓝海2012-04-13 14:44:28举报水居巷朱总:我自己理解的理由是;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应不小于1/20,应是层高的概念,是从底面地坪到上层楼面的高度,而不是结构计算高度的1/20,因抗震规范条文及条文解释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关于这条规定,你可以看高规7.2.1条条文说明,里面已经拿掉,并且有很详细的说明水居巷2012-04-13 15:40:59举报蓝海:“你可以看高规7.2.1条条文说明,里面已经拿掉,并且有很详细的说明。”中“里面已经拿掉”没看懂,那你也认为是“层高的概念?那么底层算高宽比和墙厚都是从室外地面起算,而不是从嵌固端起算?炽天之翼2012-04-18 09:02:56举报朱总,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中讲连梁的抗剪截面要求分为配普通箍筋的11.7.9条,和配置交叉斜筋或斜撑时的11.7.10条,当连梁配置交叉斜筋或斜撑时,受剪截面可采取V=Ng/FyAs为板底通过柱截面连续钢筋的总截面面积,此处的“连续”怎么理解?a柱两侧由于跨度不同或者载荷不同,板底配筋不一样,是否取小值?b自柱内伸过冲切面以外的长度不小于Lae的板底钢筋是否算做是板底连续钢筋?qiufa7906172012-05-09 21:22:50举报朱教授,您好!有个问题,望赐教!抗规第7.2.4条第1款,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底层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1.21.5增大系数,底部框架层是属于结构薄弱层,而抗规3.4.4条第2款要求地震剪力标准值要乘以不小于1.15的系数,是不是说在计算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底层地震剪力设计值时,所计算的地震剪力标准值要先乘以1.15再与重力荷载组合,组合完之后的设计值再放大1.21.5的系数?qiufa7906172012-05-10 12:46:27举报朱总,抗规第5.2.5条关于最小剪重比的验算,对于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底层作为薄弱层,式5.2.5条左侧Veki(为剪力标准值)是按3.4.4.2条(第3.4.4.2条并未明确本条的剪力增大系数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还是按7.2.4条乘以1.21.5之间的增大系数(7.2.4条是对剪力设计值的增大)?规范各处说法不一致,给理解带来困难,望指点迷津!谢谢朱炳寅回复qiufa790617:2012-05-12 08:11:07举报1.按高规3.5.8条,对所有软弱层、薄弱层均乘以1.25系数。2.薄弱层的概念就是与相邻上层的关系。4.连续指通长或满足受拉锚固要求。sxfzr2012-05-09 21:09:55举报朱总:您好!您的去年的一级注册结构师真题解答下午第30题求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筋率时阴影部分在箍筋内皮,也就是高规图7.2.15的阴影部分都是指箍筋内皮?Lc也是指箍筋内皮?您的去年的二级注册结构师真题解答下午第37题,要按箍筋内皮计算体积配箍率,直径8间距100的分子上的536*2按中线计算是否应为300250-10=540?我看了很多遍,怎么也不明白,老是这里卡壳,主要是我对边缘构件阴影部分一直理解在箍筋外皮,看了您的解答我认为我的理解是错的,请您给予指点,谢谢!朱炳寅回复sxfzr:2012-05-12 08:14:21举报体积配箍率计算时,约束混凝土算至箍筋内表面。更多问题可查阅我的抗规书。十一次元2012-05-10 09:55:08举报朱总,您好,建在地下一层的24x24m大跨度,8度区,屋顶出室外地面300,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么?朱炳寅回复十一次元:2012-05-12 08:18:25举报竖向地震与是否在地下有什么关系zcjzjg点com2012-05-15 12:16:05举报一.【上周疑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该书236页表6.2.0-2,短肢抗震墙其他部位,特一级时,【注D】的调整系数,书中给出的是1.2X1.4,请问1.2出处是哪里那?您的回答是:“特一级”(由于留言有字数限制,分为一二三了,麻烦朱总可以连起来一起看,非常感谢)二.【追问】:抗震应用与分析出版时新高规未出版,旧规高规4.9.2条第4款关于特一级剪力墙其他部位确实是有1.2的调整系数(新高规3.10.5第1款改为1.4),那么1.2X1.4中的1.4应该来自旧高规7.1.2条第5款(新高规7.2.2条第3款此系数仍为1.4)。意思是旧高规4.9.2条第4款的1.2与旧高规7.1.2条第5款的1.4是连乘的!(新高规则是3.10.5第1款1.4与新高规7.2.2条第3款1.4连乘,即1.4X1.4)若要连乘的话,为何您书中加强部位的剪力调整又不要连乘呢?(书236页表6.2.0-2:短肢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同一般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而表中一般剪力墙的加强部位是没有连乘,仅1.9;如果也要连乘的话应该还要乘旧高规7.2.10或新高规7.2.6中一级的调整系数1.6)。三.【我的疑问总结起来就是】:新高规3.10.5中提到的各种特一级的放大系数,是否要和新高规第7章中一级抗震的各对应放大系数连乘?比如特一级的短肢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调整系数是仅1.9还是1.9X1.6,特一级的短肢剪力墙非加强部位剪力调整系数是仅1.4还是1.4X1.4?朱炳寅回复zcjzjg点com:2012-05-16 09:29:25举报仔细看高规第3.10.1条,特一级是在一级基础上的再放大。zcjzjg点com2012-05-16 10:09:06举报感谢朱总回复也就是说按新高规取调整系数的话,特一级的短肢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调整系数是1.9X1.6,特一级的短肢剪力墙非加强部位剪力调整系数是1.4X1.4再次感谢cumt_pb2012-05-29 18:26:28举报朱总你好,复合箍筋的体积配箍率,是算重叠呢,还是不算重叠部分?抗规和高规的条纹说明都说取消“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而混规11.4.17没取消这条。据说有高规勘误又取消“条纹说明都说取消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那我们在实际工程和考试时该如何处理呢?盼回答,真的无所适从了。朱炳寅回复cumt_pb:2012-05-30 18:05:25举报不计重叠部分。jiangjunqi2012-06-08 15:33:51举报朱总您好,有个问题向您请教: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1.0.2条写了建筑分类适用于抗震地区的建筑。是否6度以下是没有甲乙丙类建筑之分的?6度以下地区的中小学教学楼需要怎样执行抗规因为抗规上写清楚了适用6、7、8、9度地区的建筑。我们这里图审经常将教学楼的总高,按照6度地区的乙类来给审图,乙类给减去3米,横墙少减去三米,横墙很少再少3米,这样一来四层的楼按砌体就做不成了,就一定要框架了。(其实做框架也不见得好,我们乡下教学楼比较小,很容易出现单跨框架。)而我认为6度以下地区,按抗规做已经是提高一次了。乙类减3米完全没有必要。只要按丙类执行横墙少减去三米,或横墙很少再少3米就够了期望您的解答朱炳寅回复jiangjunqi:2012-06-11 09:17:40举报非地震区怎么按抗震分类呀。结构飞2012-06-08 10:51:08举报朱总您好!请教个问题,高规F.1.6条第3款关于1的解释“.当1为负值即双曲压弯时,则按反弯点所分割成的高度为L2的子悬臂柱计算(图F.1.6f)。”疑惑:1=M1/M2此时,M1是否为反弯点处的弯矩,即为0?朱炳寅回复结构飞:2012-06-11 09:23:44举报柱端弯矩,看图F133*3232012-06-11 17:55:55举报朱总您好,请教你个问题:栋8层的楼,首层8米,上面是4米,按高层设计,原来是按纯框架设计的,但由于首层过高,层间受剪承载力不满足高规要求,为了符合规范,跟建筑专业协调后决定在首层增加剪力墙,二层以上不设,那请问,我的结构体系是按纯框架设计还是按框架-剪力墙设计呢?曾经拜读过朱总您的“配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一文,颇有启发,但我的这个结构的剪力墙是不往二层以上走了,好像不适合称为“配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请朱总指导指导,谢谢。朱炳寅回复133*323:2012-06-14 09:11:54举报剪力墙不能只个别楼层设置,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合理。645383532012-06-14 14:43:09举报就是如果属于竖向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户外运动课课件
- 老年人慢性疾病护理课件
- 完形填空-2023年中考英语一模试题分项汇编
- CN120204956A 一种不对称水凝胶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及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应用
- 完成句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复习分类汇编
- 老年人姑息关怀课件
- 老年人培训知识课件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6 智慧对话大语言模型-prompt入门
-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四川专用)原卷版
- CN120202900A 一种全自动沙漠植树设备
- 中建技术降本增效案例集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试卷
- 佳酿贺喜升学宴金榜题名踏新程热烈庆祝某同学金榜题名模板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课程标准
- 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
- 2024年儿童保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02J401 钢梯【含03年修改】图集
- 罚款减免申请书范文(19篇)
- 健康管理中的营养监测与干预
- 共同黏膜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