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顺良:庞薰琴装饰性绘画的轨迹.doc_第1页
朱顺良:庞薰琴装饰性绘画的轨迹.doc_第2页
朱顺良:庞薰琴装饰性绘画的轨迹.doc_第3页
朱顺良:庞薰琴装饰性绘画的轨迹.doc_第4页
朱顺良:庞薰琴装饰性绘画的轨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庞薰琹装饰性绘画的轨迹 朱顺良庞薰琹(1906 -1985,琹,即“琴”)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工艺美术教育家。他一生探索,孜孜以求。绘画的装饰性,就是他在绘画方面最重要的、最具历史意义的探索,这一探索贯穿了他整个艺术生涯。 “晾衣架上”寻求装饰美庞薰琹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这使他从小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母亲还专门给他请了国画老师。11岁,他开始学水彩画时就显示出了绘画的天赋。值得注意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对“装饰”感兴趣了。他说,“我从小就喜欢色彩,就喜欢装饰美。”每逢家中晾晒旧衣,衣服的款式、图案、色彩,就仿佛“进入了如醉如梦的美的境界”,这是先生一生装饰性绘画艺术的开端。 “万国博览会”认识装饰美1925年,庞薰琹弃医从艺,漂洋过海,到了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了异域求学的历程,一到巴黎,就遇到正在举行的12年一次的万国博览会。在参观过程中,室内家具、地毯、窗帘、以及其它的装饰性陈设引起他最大的兴趣-“色彩是那样的调和,又有那么多变化”,“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而且,“巴黎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主要是由于它的装饰美术影响了当时整个世界”,“从那时起,使我对建筑以及一切装饰艺术,开始发生兴趣。”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使庞薰琹留法之初就开始探索如何使绘画具有装饰美。 “设计运动”探索装饰美庞薰琹先后在巴黎叙利恩绘画研究所和格朗歇米欧尔学院学习绘画,在此期间,努力探索自己应走的艺术之路。他苦练素描、构图等基本功,发奋研究不同风格的艺术充实自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众多的艺术流派中,“装饰艺术”是与“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开展并互有影响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主张设计机械美、装饰精英化,并尝试古代与现代结合。当时,这一全新的装饰文化观,契合了庞薰琹探索装饰性绘画的想法,庞薰琹对“设计运动”非常重视。 “10分钟构图法”促成装饰性绘法在巴黎时,庞薰琹受到四川画家常玉非常大的影响。常玉善于用线条,画面中有浓厚的东方趣味,有“东方马蒂斯”之称。在他的影响下,庞薰琹开始用毛笔画速写,尝试着在油画里用上中国画的笔法,集绘画性和装饰性于一体。为了训练敏捷的构思,他每晚请别人吟诗出题,自己在10分钟之内作出构图。“10分钟构图法”训练,持续了一年有余,提高了构思水平。在巴黎的五年时间,就是这样学习、训练、训练、学习,面对巴黎种种新兴的绘画潮流,他既不拒绝排斥,也不盲从拜倒,没有受到哪种画派的约束,而是难能可贵地探索出了一套装饰性绘画的技法和风格来,为以后继续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族性和装饰性”探索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在家乡常熟研究中国绘画史论,继续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同时,用装饰手法创作油画咖啡店、灰色等。1931年创作了一些装饰构图,主要有如此上海、如此巴黎、手掌、无题等。在“决谰社”时期(19321935年),他又创作了在画室中、丘堤女士像等带有浓重的东方情调,线条勾勒纤细,形体概括的画作,略去了光影阴暗效果,流露出文雅的气味,更富于装饰性。作品薄施颜料,有的还露出画布的白色底子,画图摩擦得比较平滑,外相整洁,其装饰性、构成性的风格跃然眼前。三十年代初,尽管其艺术风格仍然留有西方新派绘画的流风余韵,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艺术,特别是对装饰艺术的注重吸收,更深化了他的装饰性绘画的特点,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奇峰突起,奠定了他现代艺术先驱的地位。 “民族纹饰的采集”完成了绘画装饰性风格抗战全面爆发后,庞薰琹碾转到了昆明,在这里他完成了自己绘画风格的转变。先是研究古代装饰纹样,绘著中国图案集,而后进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研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彩陶、青铜器等古代器物上的图案。之后,他做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深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艺术传统,收集了大量珍贵服饰、工艺、民谣、民歌等民俗资料。1941年他根据收集的资料,画了20幅水彩画贵州山民图,这一系列作品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的艺术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那高度平面化和装饰化的处理,那写实和变形结合的架构,那具体人物形象和抽象装饰图案的结合,那客观对象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的画面,那艺术形式的和谐完美,从形式美的外表迸发出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激情,形成了庞薰琹先生中西绘画融合成有机整体的崭新的艺术形式-装饰性绘画。 “随心所欲不逾矩”处处流泻装饰性1949年至1972年,先是由于社会事务繁忙,后又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庞薰琹先生基本中断了绘画创作,只画过五件小幅油画。直到1973年,他重新开始装饰、写实、写意揉为一体的艺术探索-没有模特,他画妻子,画女儿;没有经济实力外出旅行写生,他画瓶花,画盆栽。他的瓶花系列作品集装饰性与绘画性为一体,写实、写意在笔端自由流泻。或对比色,或调和色,或点彩厚涂,或淡彩平施,或方圆相照,或横竖呼应,均在他“随心所欲不逾矩”中构成了系列精美的画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画面的装饰性,他精细入微地描绘了花瓶的纹样、质地、色彩等。那瓶上的花纹与瓶里的插花相对比、相映衬,和谐、稳重,充满宁静之美。整个画面构图饱满,几乎将空白赶出画面,显示出勃勃生机。庞薰琹绘画的装饰性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这是他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主要成果。装饰风格使他的画具有观赏性,更与众不同。每个阶段,他绘画的装饰性也各具特色。在巴黎,在上海,他绘画求神似而不求形似,从而形成了形式和内容相融合的装饰性绘画;在昆明、在四川,他绘画求神似又求形似,作了一批工笔水彩画,把中国民族传统装饰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