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1页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2页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3页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4页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学 临床一系 1 完成学业所需 教学安排2 临床重点课 考试课3 今后工作 全科医学 社区服务4 毕业后继续教育必考内容5 自身所需 父母必读 一 为什么要学儿科学 结合基础课 内科等其它临床课抓住儿科特点儿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年龄与发病喂养与疾病营养与疾病正确看待儿科学的难和易勤于思考及时归纳总结提高 二 怎样学好儿科学 儿科学范围与特点 第一章第一节 工作性质 发育儿科学 预防儿科学 临床儿科学年龄划分 围生医学 新生儿学 青春医学生物医学 生物 心理 社会细分 儿童保健 遗传代谢内分泌 急救 新生儿 免疫 呼吸 感染消化 血管 神经 肾脏 血液 一 儿科学范围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 1 解剖特点比例变化按规律出现因年龄而异 二 儿科学特点 生理生化特点 生理生化正常值随年龄变化器官形态结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不断完善供求矛盾 感染新生儿 体温低下较大儿 发热呼吸道感染婴幼儿 支气管肺炎年长儿 大叶性肺炎VitD缺乏小儿 佝偻病 手足搐搦症成人 骨软化症 3 病理 特异性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非特异性IgM 不能通过胎盘IgG 被动免疫 个月后逐渐消失主动免疫 6 7岁达成人水平IgA 婴幼儿期也缺乏 特别是SIgA 免疫 惊厥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低血糖婴幼儿 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儿手足搐搦症 3岁 癫痫 诊断 快速 发展快 治疗快细致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哑科支持 疾病 生长药物 药动学 药代学不同 剂量 用药特点 治疗 围生期保健先天遗传病筛查及干预传染性疾病计划与免疫成人病儿童期预防 7 预防 胎儿期 从受孕至胎儿娩出 正常孕期280天 40周 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生后28天围产期 妊娠28周至出生后未满7天婴儿期 出生到未满1岁 又称乳儿期 第二章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 幼儿期 满1岁到未满3岁学龄前期 3岁后 第4年 到入学前 6 7岁 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 6 7岁 到青春期之前 11 12岁 青春期 女孩11 12岁至17 18岁男孩13 14岁至18 20岁 各期特点 机体基本特点 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生长 各器官系统和整体的长大 发育 指细胞 组织 器官等功能的成熟 第二章第二节小儿生长发育 1 一般规律头尾规律由近到远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2 生长发育是一连续过程3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4 个体差异 一 生长发育规律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性别营养生活环境疾病 一 体重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灵敏指标 也是用药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 正常小儿平均为3 3 3 2Kg1 6个月 体重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7 Kg 7 12个月 体重 6 Kg 月龄 0 25 Kg 2 青春期前 体重 年龄 2 Kg 83月2倍1岁3倍2岁4倍 三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平均身长正常新生儿出生约为50CM1岁时约为75CM2岁时约为85CM2 10岁身高 CM 年龄 7 70 CM 坐高 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上部量 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 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二 身长 高 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大头娃娃新生儿 34CM6个月 44CM1岁 46CM2岁 48CM过大 脑积水过小 脑发育不全 三 头围 四 胸围出生 32CM出生1 1 5岁 1 5岁头围 胸围头围 胸围头围 胸围 五 上臂围良好 13 5CM中等 12 5 13 5CM不良 12 5CM六 指距正常指距略小于身长七 具体指标测量方法 一 颅骨头围测量囟门大小骨缝闭合情况前囟 测量以对边中点连线为准出生1 5 2CM 6个月最大 1 1 5岁闭合囟门闭合过早 小头畸形过晚 佝偻病 呆小病 脑积水前囟饱满 颅内压增高凹陷 脱水 四 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二 脊柱微后凸 颈曲 胸曲 腰曲新生儿抬头坐走人类进化三 骨化中心判断骨骼发育情况左手X线片测骨龄1 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约等于年龄 1头钩三月舟 大小多角豆 尺桡10个四 牙齿乳牙 生后 8个月开始萌出2 2 5岁出齐共20只恒牙 6 7岁换 17 30岁出齐共28 32只 一 神经系统发育1 发育最早2 出生脑沟回已形成神经细胞不再增加3 3岁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 8岁与成人近4 4岁神经髓鞘形成5 小儿脊髓相对比成人长 六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及评价 二 感知发育1 视新生儿已有2 听生后3 7日新生儿已有3 味新生儿已有 早产儿有味觉反应 生后4 5月即很敏感4 嗅生后已发育5 皮肤不能定位三 运动发育规律 不协调 协调 泛化 集中 粗 精细 平衡与大动作 4握10捏周乱划 3会筷子解衣服 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四 语言发育新生儿哭 2 4月伊呀 6 7月单音 8月双音 周岁叫人 1 5 2岁词组 3 4岁唱歌 5 6岁讲故事 五 神经反射发育终生存在 角膜反射 吞咽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一过性存在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某些病理征 如克氏征 布氏征在小婴儿 巴氏征 2岁均可存在 一 能量的需要 第三章第一节营养物质代谢特点和需要量 1克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供能4Kcal 1克脂肪供能9Kcal 小儿营养代谢特点1 基础代谢2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 活动所需4 生长所需5 排泄的消耗能量需要量婴儿110Kcal Kg d 每增加3岁减10Kcal Kg d 15岁为60Kcal Kg d 1 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共20种 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 婴儿期再加一种组氨酸 需要量人乳2g kg d 牛乳3 5g kg d 二 营养素的需要 优质蛋白质 富含必需氨基酸 且符合人体需要的比例 能为机体充分吸收 蛋白质互补作用 同时食用几种蛋白质 使所含氨基酸取长补短 提高利用率 生理价 人乳比牛乳高 动蛋白比植物蛋白高 婴幼儿膳食动物蛋白应 1 2 2 脂肪需要量婴幼儿5g Kg d 6岁3g Kg d 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下降 3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足量能节约蛋白 4 水正常婴儿100 150ml Kg d 1 3岁110ml Kg d 以后每3岁减少25ml Kg d 成人40 50ml Kg d 5 维生素与矿物质1 脂溶性 A D E K 可储存于体内 不需每日供给 过量可中毒 水溶性 B C 不能储存于体内 需每日供给 缺乏后症状迅速出现 2 矿物质 对造骨 造血 免疫及内分泌意义重大 6 膳食纤维吸收水份吸附胆酸降低食物中糖的密度 一 母乳喂养一 母乳成分初乳产后4天内过渡乳产后5 10天成熟乳产后11天 9个月晚期乳10个月以后初乳特点 量少 色黄 比重高 含较高蛋白质 并含初乳小体及丰富的维生素A和矿物质 脂肪含量较低 第二节婴儿的喂养 二 母乳喂养优点1 营养丰富 蛋白质 脂肪 糖比例适当 钙磷等比例适当 富含微量元素 2 易消化 吸收 利用 3 可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含有抗体 乳铁蛋白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补体 溶解酶及双歧因子 4 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 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当 可直接喂哺 减少产后出血 推迟月经复潮 利于计划生育 5 增进母婴感情 有利于婴儿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三 哺乳方法1 时间 尽早开乳 正常应生后半小时内哺乳 按需哺乳 每次哺乳 15 20分钟2 方法四 断奶1 一般1岁2 母乳充足可延至1 5岁3 患病或炎热夏季可暂缓 五 注意事项1 提高母乳喂养率2 加强乳母营养3 母亲患病不宜哺乳 活动性肺结核 急性肝炎 严重心肾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二 混合喂养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适应症 1 母乳量不足又无法改善2 母亲患病不宜母乳喂养补授法 母乳喂乳次数不变 每次先喂母乳 再补其它 代授法 用牛乳或其它代乳品代替一至数次母乳喂养 三 人工喂养指6个月内婴儿完全用兽乳及其它代乳品喂养 一 牛乳喂养 四多一少 蛋白质含量多 但以酪蛋白为主 乳凝块大 不消化饱和脂肪酸多 溶脂酶少 甲型乳糖多 有利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无机盐多 降低胃液酸度各种免疫因子少 感染发病率高 1 鲜牛乳1 首选2 蛋白质高 含糖量低 食用时100ML需加糖5 8克3 1个月应加水稀释成1 2 2 32 全脂奶粉按重量1 8 容积1 4开水配制即成分与鲜牛乳相似 3 蒸发乳加等量开水即成全脂牛乳 4 酸牛乳冷却后加乳酸杆菌或乳酸 枸椽酸 5 配方奶粉全脂奶粉经改变成分使之接近人乳 6 甜炼乳鲜牛乳浓缩再加蔗糖 不宜作婴儿主食 二 羊乳营养成分与牛乳相似 含清蛋白比牛乳高 但缺乏叶酸 三 其它代乳品含碳水化合物高 脂肪 蛋白质不足 所含必需氨基酸也不完善 宜作辅助食品 四 辅助食品4个月后的乳儿 当每日摄入奶量达1000ML或每次达200ML 应添加辅食 一 目的 重要性 1 补充乳类营养不足2 为断奶作准备 不致因食物突然改变引起消化功能紊乱3 培养婴儿良好饮食习惯 从授食过渡到自食 二 注意事项 原则 1 根据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2 循序渐进 稀 稠 软 硬 少 多 单 多3 在健康 消化功能正常时加新品4 早产儿 佝偻病 贫血 营养不良及早加三 顺序 一日三餐加点心1 营养素 能量摄入满足生理需要2 食物性质符合消化功能3 品种多样化 第三节一岁后小儿的膳食 定义 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大多因能量和 或蛋白质不足引起 故亦可称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 临床特征 体重下降进行性消瘦 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器官功能紊乱 第三章第四节营养不良 一 病因1 喂养不当2 疾病因素 代谢 消耗增加 消化吸收利用障碍3 先天不足 早产儿 多产 双胎 1 皮下组织减少 肌肉蒌缩 消耗自身组织 体重不增 肌肉蒌缩 肌张力 2 不能维持正常代谢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增长慢3 糖原不足 消耗过多 低血糖4 人体水分相对增加 细胞外液为多 呈低渗性 血清钠 5 细胞分解 钾离子逸出 细胞内钾 血清钾 二 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6 脂肪消耗 血清胆固醇 肝脂肪浸润及变性7 血清蛋白质 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水肿8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功能失调 烦躁 蒌糜9 胃肠分泌运动功能失调 消化吸收 腹泻10 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11 低体温 低脉搏 低基础代谢率 三 临床表现要点1 生长 体重 身高2 皮下脂肪 腹壁 躯干 臀部 四肢 面部3 皮肤4 肌肉 肌张力5 精神6 发育7 肠功能紊乱 四 并发症1 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常见2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A多见 由于生长发育缓慢 并发严重佝偻病少见 3 其它免疫功能低下 易感染迁延性腹泻自发性低血糖五 实验室检查最具特征性 血清蛋白浓度 酶活性 血清胆固醇 血糖 维生素 矿物质 六 诊断分型和分度1 体重低下年龄别体重 反映有营养不良 2 生长迟缓年龄别身高 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 消瘦身高别体重 反映近期 急性营养不良 中度 2 3SD重度 3SD 旧标准 轻度体重低于正常15 25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 8 0 4cm中度体重低于正常25 40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40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消失 七 预防1 科学育儿 母乳喂养 保证奶量 按时添加辅食 2 积极防治疾病 八治疗1 消除病因防治急慢性疾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矫正手术2 调整饮食能量蛋白质供给视程度而定中重度能量供给40 70 120 140 正常 Kcal Kg d 3 促进消化 增加食欲消化酶 维生素 微量元素 苯丙酸诺龙 胰岛素4 支持疗法高营养静滴 血浆 全血 定义 体内维生素D缺乏 钙磷代谢失常 导致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典型表现 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 第三章第六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 VitD的生理与调节 VitD来源及体内转化皮肤紫外线照射食品母体胎儿运转肝肾VitD 25 OH D3 1 25 OH D3 促进肠钙磷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破骨细胞分解 细胞外液钙磷 有利骨盐沉着 DitD功能 VitD代谢调节 1 自身反馈作用2 血钙磷浓度甲状旁腺 降钙素调节 1 25 OH 2D3甲状旁腺素 PTH 降钙素 CT 失调 骨矿化受阻 成骨细胞代偿增加 骨样组织堆积 AKP 骨骼改变 VitD缺乏 肠道吸收钙 磷减少 血钙降低 甲状旁腺 肾小管重吸收 PTH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磷减少 破骨细胞作用加强血钙不能恢复常 低血磷骨重吸收增加手足搐搦症 钙 磷乘积降低 血钙正常或偏低 骨矿化受阻佝偻病 二 发病机制 三 病因1 围生期VitD摄入不足2 日光照射不足 空气污染 地区 冷 气候 多雾 3 其它 生长速度快食物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疾病或药物影响 肝胆 胃肠 肾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四 临床表现1 精神神经症状2 骨骼改变3 肌肉松驰4 生长迟缓5 免疫力低下一 初期 活动早期 多见于夜惊 激惹 烦躁 睡眠不安 枕秃 X线正常或长骨临时钙化带模糊 血钙 稍 血磷 钙磷乘积稍 AKP BAKP 25 OH D3 PTH 二 激期1 以上症状加重2 出现骨骼改变3 肌肉松驰4 脑发育受累骨骼改变随年龄不同而异 3 6月乒乓头 6月方盒样头 十字头 鞍形头 手足镯1岁胸廓畸形 肋串珠 肋膈沟 赫氏沟 肋缘外翻 鸡胸 漏斗胸会走前后 O 形或 X 形腿其它脊柱后凸 侧弯 扁平骨盆 生化 X线改变 血钙稍 血磷明显 钙磷乘积 30 AKP BAKP明显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 呈毛刷样 并有杯口状改变 骨骺软骨明显增宽 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 骨质普遍稀疏 密度减低 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三 恢复期经治疗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接近消失 精神活泼 肌张力恢复 血钙 磷数天内 AKP1 2月恢复正常 X线表现2 3周后改善 四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 仅重度患者遗留骨骼畸形 五 诊断病史 症状 体征 血生化 X线 早期诊断指标 血清25 OH D3正常10 80 g L血清1 25 OH 2D3正常0 03 0 06 g L分度 轻轻度骨骼改变中典型而明显骨骼改变重严重骨骼改变或功能障碍 六 鉴别诊断一 体征不同 1 粘多糖病 X线尿粘多糖测定2 软骨发育不良 特殊体态X线3 脑积水 二 病因不同佝偻病1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称家族性 多为性连锁遗传 症状多发生于1岁后 2 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 血钙 血磷 尿磷 常规VitD治疗量无效 2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婴儿期严重佝偻病症状 骨骼改变 VitD疗效不显著 身材矮小 代谢性酸中毒 多尿 碱性尿 除低钙 磷外 血钾低 血氯高 3 VitD依赖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型肾脏1 羟化酶缺陷 高氨基酸尿症 型靶器官1 25 OH 2D3受体缺陷 临床严重佝偻病症状伴脱发 低钙 磷 AKP 4 肾性佝偻病慢性肾功能障碍致钙磷代谢紊乱 多见于幼儿后期症状逐渐明显 5 肝性佝偻病急性肝炎先天性肝外胆管缺乏三 其它脑发育不全 脑瘫 呆小病 软骨营养不良 脑积水 七 预防及治疗1 围生期 孕妇户外活动 晒太阳食营养丰富物质治疗低钙血症 骨软化症中晚期补充VitD 800IU 日 钙剂2 婴幼儿期 生后2周应用VitD早产儿800IU 天 3月后同足月儿400IU 天3 儿童期 有症状补 经常易疲劳 两腿酸软 腿痛 关节痛者补 人工喂养 食欲低下 生长过快 婴儿及青春期儿童或有慢性病者可适量补钙 活动期 1 VitD口服法 每天VitD 2 0 4万IU 连服一个月改预防量 肌注法 重症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一次VitD320 30万IU 3个月后改预防量 2 加强营养3 户外活动4 适当补钙剂0 5 1g 次 Bid Tid 2月 八 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