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年7月 第24卷 第4期 中国翻译 Chin e s eTra n slatorS Jo llrn al July 20 03 V ol 2 4 No 4 翻译理论与技巧 直接翻译 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张春柏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 学院英 语系 上海 20 0062 摘要 本文重点讨论Gu t t关于直接翻 译的思想 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实例 从一 个侧面澄 清了人们对关联理论的一些误解 从而证明这个理 论对包括文学翻译在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充分 的解释力 关键词 认知努力 语 境效果 直 接翻译 交 际 线索 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0 一8 73X 2003 0 4 一00 5 一0 4 Dir e et T r an slat ion A C rueialNotion inth e R elevan e e 一T he o ry A ee o un t of T r anslat iol l Z ha ngChu nb ai D ePt of English Seho olofFor e ignLangu a g es EastCh inaNor m alUnive rsity S hang hai2000 62 Chi n a Ab tr a et Thisessayf o eu seson G utt 5 n otio nofd ir eet translatio n Thr o ughthe e xam in atio nofar tu一n be r of c aseso flitera r y tr anslation it aimstoelarif ysomeofthe misu nderstandings abo utr ele v aneethe o r y Itil lu str ate showthetheo ry ean pr o videanadequatea e eo unt ofero ss一e ult u r a landinte rl ingu aleomm un ieatio n in elud inglite r a rytra n slation Keyw ords Proeessing e f f e rt eonte xtualef f eets dir e ct tr叨slation eom m un je ativ e e ues ljtera理tr a n s atio n 一 引言 自从Gu t t 的 翻译与关联 认知与语境 在199 1年 发表以来 在西方翻译研究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由于种种 原因 这个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翻译理论直到近几年才引起国 内学界的注意 但是 翻阅一下国内发表 的有关文章就不难 发现 人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似乎有些片面 往往只强调关 联理论 关于 最小的认知努力 的观点 没有准确理 解它 关于 最佳关联 和 最大 语境效果 的论述 以为它 只重效度 不重信度 因此他 们 将关联翻译原 则与同化 翻译划上了等号 王斌 2000 认为它无法解决翻译 中文化 缺省的问题 更不能用来 解释 文学翻译 笔者以为 产生 这种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没有准确理解关联翻译理论 的 一个核心概念 即G ut t 在本书中花了整整两章阐述 的关于直 接翻译 dir eett ra n slation 以及与之 相对的间接翻译 indir e et t ran sl a t ion 的思想 因此本文拟着重讨论这个概念 以此澄 清一些对这个理论的误解 还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全貌 二 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基本概念 G叫关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思想来自WII so n 反之 当译 文只求保留原文 的认 知效果 保留原文的基本意 义 对原文 的表现形式作较大 的 改动时 这种翻译就是间接翻译 2 0 00 13 5 两者之间 的主 要区别是 直接翻译努力达 到完全相似的阐释 而间接翻译 则只求达到在相关 的方面达到充分的相似性 和直接引语不 同的是 直接引语保留了原文所有的语言特 征 而直接翻译则 努 力在为原文设定的语境中达到与原文 完全相似的阐释 p切中or t st ointe甲r以W el yr esel rL bl e t h e or ig in a ll y e om Ple t e lyi nt h e e o ntexten visa g e d f o rt he or igi n a l 2 X 0 17 1 所 以 Gu tt认为 直接翻译是阐释性用法 而不是描写性用 法 而根据关联理论 的定义 翻译就是语际阐释性用法 三 直接翻译与文学翻译 本书中G u t t虽然没有直接讨论文学翻译的问题和忠实原文 的问题 但是他举 的例子却大 多是文学翻译 尤其是诗歌和 圣 经 翻 译的 例子 例如 3 古池冲 蛙册汀达七水 音 用汉字书写 大致 可以写为 古池 呀 青蛙跳人水的 声音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和歌 一位日本学者认为 本诗起首的 名词 古池 如简单地译为英语的o ld训 nd 似乎不足以表达原 诗 的意义 因为这个译文忽视了 池塘边诗人的存 在 20 00 139 所以应该在译文中反映这一点 G ut t 却认为 所谓 他 塘边诗人的存在 是 古池 一词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的 引 申意义 SP e 沈盯 1k n own otwhatit15 1f e e l5 0 sa d 50 dr e a r 50lo n ely w i t h o u t chee r 许渊冲译 译文三 50da rk 5 0 de n se 50 d u ll 5 0 da n 叩 50dan k 50 dea d 林语堂译 根据Gu t t 关于 直接翻译 的理论 原文的音韵 词汇 结 构等都为我们提供了表现其风格特征的交际线索 在直接 翻译 中 为了再现原文的风格特征 译者必须努力保留这些交际线 索 从原词看 在音韵 和词汇方面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 词 人一口气用 了七个叠音词 其中有四个词的声母含有川音 觅 m 习 清 qi n岁 凄q订 戚 q询 其中三个是入声 充满了压抑凄 凉的 气氛 还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 寻寻 觅觅 四个字已经 把词人隐含了在内 但是她的形 象却还未正式进入画面 这些 叠音词主要还是为了烘托整首词的气氛和词人的情绪 比较L 面三个译本 不难看出 徐译属于明显的间接翻译 与原文 的表面语言特征 有较大的距离 首先 每行拉得过长 读来 节奏轻快了许多 同时 译者在前两行行尾用了两个长音 i 在后两行行尾则改用较为响亮的厄访口押韵 从而破坏了原词凝 重压抑的气氛 其次 原文并没有明确表示任何东西都不能给 词人 p le a su re 连天气也 对她 u nk in d 的意思 这些意 思充其量是一种引申意义 而译者却把 它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按照G ut t 的观点 理解这种 引申意义是读者 的责任 译者不应 越姐代厄 事实上 这样做反而剥夺了读者享受原词的美学特 点的权利 相对而言 许译要好许多 用了三步抑扬格 读 来节 奏缓慢 情绪压抑 同时 译者在行尾 一口气用了四个 i 音 较好地再现了原词悲凄的气氛 但是在意义上这个译 本似乎也有些过度阐释 译文一上来就接连用 了三个 I 和 三 个动词词组 lo o kfo r kn ow 和 fe e l 词人的 形象充满了画面 其中第一行的 1 1 k f o r 更是把词人 压抑的情绪变成了一种行动 有些过分 笔者以为 林译在 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首先 译 文用了两步抑扬格 读来 更为 压抑沉闷 其次 六个 s o 字在一 定程度上弥补了 英语中没有叠音词的缺陷 令人切 切 实 实地感到 了那种 噢 噢 的寒意 再者 六 个硬辅音 d 音 试比较软 辅音叻也进一步强化了那种萧索死寂 悲切绝望的气氛 这 里 词人没有进入画面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 她的存在 因为 读者正是通 过她的感官体验着这种 气氛和情绪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关联翻译理论的另一个观点 即意义 是 不确定的 和 开放性的 G utt 20 0 0 9 0 例如 4 Joh n e a t s l派 a Pig La r so n 1984 88 L印r s o幻认为 这个句子的逻辑命题 p roPos i t i on 即基本意 义可能是t h e pl g 即 t o o m 议h 也可能是 功el啥已此切 向才 或者t h e pi g e a 心了闷印i l y 至于到底指J oh n在哪方面像猪 看它的语境 就清楚 了 Q心根据Sp e奴 r 明dWi l so n的理论 批驳了这种关 于比喻的传统观点 即比喻比较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一点 相似之处 S脚触ra ndwil n 198 6 2 3 6 认为 比喻的意义远非 如此 明确 否则就不需要比喻了 他们指 出 比喻通常还含 有其他 潜在的隐含意义 咖t e n t i a l lm pl i c at Ures 这种隐含意 义越丰富 听话者或读者重构原意的责任就越大 比喻的 诗 歌效果 poe t ie e f f e et 和 创造性也就越大 1986 236 o u t t 2000 90 指出 在交际活动 中 这句话很可能包含所有这些 意义 在强调 某些意义的同时隐含着其他意义 把这种隐含 意义称为 弱交际 w e ake om mu nie ation 200 0 9 0 他认 为 弱交际是达到诗歌效果的重要手段 他还进一步指 出 把原文中的全部隐含意义表达出来不 但是不可能 的 而且对 许 多读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20 0 0 9 3 这一观点确实令 人耳目一新 用汉 语中的 比喻 他像个诸葛亮 为例 任 何一位熟悉 三国演义 的读者 一听到这个比喻 脑海中马 L就会浮现出诸葛亮羽扇纶巾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火烧 赤壁 七擒孟获 六 出祁山 鞠 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形象 有的清晰点 有的模糊 些 但是不管这句句子在特定的语境 中着重指什么 都不会把其他形象完 全抹掉 而正是这些 形 象 或弱交际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句子的理解 增加了我们的 美学享受 显然 用任何其他句子 或译文 都无法 涵盖这个 比喻的全部意义 不但如此 原句的语境效果也将大打 折 扣 意义 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魅力正在于此 交际者正是 利用意义的这种特点达到他们的交际目的的 回到前面 声声慢 的 三个 译本 就不 难发现 林译 的高明之 处还 在于 它保 留了原文意 义的 不确定性和开放 直接翻译 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性 保留了读者进一步阐释并从 中获得满足的余 地 从而比 其他两 个译 本更多地保留了原文的魅力 人们可能会问 这样 的直接翻译是不是违背了关联翻译 理论关于翻译应该让读者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 果的原则 这是对Gu t t的理论的一种误解 Gu tt的观点实际 上是 翻译不应让读者付出 不必要 的认知努力 g ra t u i t ou s pro e e s sing ef f e r t 2000 148 只要读者的收获超过了 o ut weig h 他们多付出的努力 那么这种努力就是值得的 200 0 1 4 8 在 文学翻译中 如果译者的交际意图是让读者全面享受原文 的 美学特点 而不仅仅是基本意义 就应该努力保留所 有的交 际线索 再现 原文 的风格 特征 换 言之 如果 读者在获 得 最大 的语境 效果 的同时并没有 付 出 不必要的认知努 力 那么这种 译法就没有违背关联理论的原则 由此我们 可 以看 到 关联理论并不是提 倡意译或 同化翻译的理 论 也许还有人会以为 Gu tt关于在直接翻译中 熟悉原文 的语境 理 解原文的引申意义是读者的责任的说法是不是有 点不顾读者的认知语境 违背了关联理论的根本原则 这种 担心也是不必要的 因为关联理论首先要求译者在确定了读 者的认知语境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直接翻译 否则就只能 使用间接翻译 直接翻译只是要求读者作出更大的认知努力 去理解译文 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并没有要求他们去做 超出他 们能 力的事情 这里有必要再说 明一下 直接翻译 与间 接翻译 的关系 Gu tt认为 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都是语际阐释性用法 二者 形成 了一个 连续体 c on ti n u u m 间接翻译占据了这个 连续体的绝大部分 直接翻译只是一头的顶端 2 0 00 172 这意味着在翻译实践中 大多数情况属于间接翻译 直接 翻 译只是少数 由于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 文化和读者的认知 语境的差异以及意义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等因素 完全 的直接翻译 实际上是极其少见的 大多数情况 是间接翻译 即使在直接翻译中 译者也只是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相似而 已 如 上所述 百 分之百地再现 原文所有的 意义是不可能 的 也 就是说 直 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只是程 度不 同 并无 明确的分界线 如上面 声声慢 的三个译本 林译 与徐 译分别在连续体上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两端附近 而许译 则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 至于译 者的任务 Gu tt的观点是 译者应该努力使 自己 的 交际意图 in fo rmativ e inte ntio n 和读者的 期 望 expe etatio n s 2 00 0 19 0 相吻合 他指 出 译者 在形成 自己 的交际意图 即决定译文应在多大程度上传 达原 文的信息 时 必须准确地估 计 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对译文的期 望 然后才能确定译文在哪些方面 在多大程 度上与原文相 似 在这个 基础上 他才能决定采取直接翻译 还是 间接翻 译 以及译文 中哪些方面应与原文相似 20 00 19 1 总而言 之 译 者应在对上述所有因素作 出综合 判断 的基础L决定译 文应在翻译 的连续体上处于哪一点 此外 Gu tt还认为 在 一个译人语文本中 译 者并不一定非要从头到尾采用直接翻 译或间接 翻译 只要不违背关联的原则 他完全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 在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方法 2 0 00 196 四 文化缺省与翻译的标准问题 从上面关于直接 翻译和间接翻译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 关联理论并没有 把译 语文化与源语文化各立于一根钢轨之 上 相互看得见 却永远摸不着 王斌 问题的关键是译者 对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判断以及他的交际意图和读者的期望之间的 关系 如果读者对源语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只对原文的故事感 兴趣 译者大概只能采用间接翻译的方法 林纤 的翻译即属此 例 反之 如果读者对源语文化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期望 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 而译者又希望把缺省的源语文化成份传 达给读者 那么他就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如他可以把莎 士比亚的名句Shalllc ompa J 山伏t oa s d s y 中的 5 day译为 夏日 而不是 秋日 说到底 所谓的 夏 日 与 秋 日 之争实际 上是人们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的不同判断和不同的交际目的所致 同样 三个臭皮匠 赛过 诸葛亮 也可以译为Three elu m sye obb l e r s wit ht h eirwit sc om b ined ea nequalZhuge L ia ng t h ema ster m i n d 而不是Tw o he ads are bette rtha n o n 事实上 G utt 本人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 和开放性的讨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的观点 随着各国文化 交流 的发展 读者的认知语境正在迅速扩展 他们获取源语 文化的缺省成份的欲望也在与日俱增 这为译者在译入语文本 中保留源语文化信 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可能性 至此 似乎已经没有必 要再详细讨论关联翻译理论关于 翻译标准的思想了 这个理论并没有提倡或批评任何一种翻 译方法 也没有只注重效度 忽视信度 它认为 翻译 是 一种语际阐释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译者作为交际一方 要 使交际获得成功 必须在对交际的另一 方 即读者的认知语 境和期望作 出准确判断的基 础上 确定 自己的交际意图或目 标 然后采用适当的翻译方 法 即适度的直接翻译或间接翻 译 使读者能够用最小的认 知努力获得 最大的语境效果 总 而言之 用Gu t t 自己的话说 关联翻译理论是利用认知科 学 对 翻译现 象的一种 解释 a cc o u n t 而不是对翻译活动提 出任何规定或具体方法 的 理 论 aPpr o aeh 20 00 202 五 结语 关联翻译理论关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的概念 尤其是 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思想和译者必须使自己的交际 意图与读者的期望相吻合的观点 辩证地解释 了翻译 现象 使我们对翻译的本质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对翻译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 这个理论也有它的 局限性 但这些 都不在本 文的讨论范围之 内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 释 本 文引用的第二版基本没有改动 但 是最后增加了一章 后 记 回答 了一 些 人们 对 第一版 的批评和疑问 这首和歌 的原 文和 大意由华 东师 范大 学日语 系高宁 教授提 供 谨此致谢 参考文 献 l 王斌 关联理论对 翻译解 释的局限性 J 中国翻译 20 00 4 2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J 现代外语 19 99 3 3 Gutt Er ns t 一Au gu st At h e o r et ie alae e o u ntoftr allsla t io n 一w i t h o uta tr田 sla t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云南省宣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专题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挑战与机遇
- 物业管理合同法律法规解读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版潲水回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合同
- 2025版商品房买卖合同智能家居系统安全评估及风险防控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土石方运输及绿化工程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招投标保密协议书
- 苏教版2025-202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 酒吧mc教学课件
- 永辉超市激励机制案例研究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托管老师岗前培训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含19课时)
- Would-you-mind和Do-you-mind讲解学习
-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 河南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盖板涵洞施工方案
- 客情关系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