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学与问.doc_第1页
23课学与问.doc_第2页
23课学与问.doc_第3页
23课学与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华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_23 学与问主备人:张勤 审核:韦莉萍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两课时 课文简析: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5个生字,理解“不懈探求”“相辅相成”等词的意思。解释文中诗句的意思。2比较文章头尾两端观点的异同,理解作者说理的意图。3通过比较引用具体事例的段落,感悟论证的严密性。温馨提示: 说理性文章: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发出号召。如以前学过的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文章。资料链接: 1哥白尼: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热爱科学,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2沈括:我国北宋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他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预习导学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获不懂的词通过查字典,在文中注音,把意思写在书上;2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3在文中划出课后第二题的句子,并把它背下来。预习自测: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兴许 (xng xng ) 好奇(ho ho) 钥匙(yo yu) 2看拼音写词语。qing jin y tun din tng w ci bn fn r xn yu y( ) ( ) ( ) ( ) ( )b xi o xing tn qi shn x wnbin xingfxingchng( ) ( ) ( ) ( )( )3把词语补充完整,在查字典解释所填的字:相( )相成: 不( )追求: 日新月( ): ( )者为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5个生字,理解“不懈探求”“相辅相成”等词的意思。解释文中诗句的意思。2 理清文章层次,概括事例大意。课堂助学一、预习反馈:二、导入1、 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3、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题。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23课。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讨论: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板书: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欢、喜爱”的意思。齐读词语两遍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指名朗读回答。)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断探索。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变化速度快。“日新月异”指变化大。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课堂巩固1、完成下面的填空。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勤学好问的小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一: 事例二: 2、连一连。白居易 创立“日心说”哥白尼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沈括 创作梦溪笔谈课后练习理解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解释词语:芳菲: 人间: (2)诗句的意思: (3)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好语言回答:为什么会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事例,进一步体会学与问的重要性一、预习导学:收集关于学与问的名言两条: 1、 2、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 (好问。)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问的?从省略号你想象小哥白尼还会提哪些问题呢?4、指导朗读。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6、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7、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过渡: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北宋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请大家自由读第四段,完成练习。出示练习(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3)、( )时期的沈括是个( ),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 )?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2、交流上述问题。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2、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疑惑,我们该怎么做?(教师接读拜“能者为师”)3、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出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朗读 理解:什么叫“能者”?(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说明:根据书上的句子解释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什么叫“能者为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4、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讲解: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齐读5、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五、总结拓展: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第五自然地)“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 郑燮(xi)附 板书 23 学与问勤学好问 成为学习的主人观察思考六、课内巩固与拓展平时,我们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