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血液肿瘤科贾旭红 1 血常规 WBC 白细胞 5 0 12 109 L RBC 红细胞 3 80 5 30 109 L PIL 血小板 120 380 109 L 2 WBC 白细胞 N 中性粒细胞 1 7 7 7 109 L 50 70 L 淋巴细胞 0 4 4 4 109 L 20 40 M 单核细胞 0 0 0 8 109 L 0 0 9 0 E 嗜酸细胞 0 00 0 50 109 L 0 00 0 50 B 嗜碱细胞 0 00 0 20 109 L 0 00 2 00 3 中性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1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 如金葡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感染为最常见原因 应注意 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 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 反而减低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 较大手术后 大面积烧伤 急性心梗及严重的血管内凝血后12 36h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4 中性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3急性大出血 在急性大出血后1 2小时内 周围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 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 特别是内出血时 白细胞可高达20 109 L 4急性中毒 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毒症 急性化学药物中毒 如急性铅 汞中毒等 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 蛇毒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多 5 中性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5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细胞质量改变 各类肿瘤 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 如肝癌 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6 中性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 绝对值 1 5 109 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 绝对值 0 5 109 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1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如伤寒 副伤寒杆菌感染时 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 如流感 病毒性肝炎 水痘 风疹病毒感染时 某些原虫感染 如黑热病时白细胞均可减少 2血液系统疾病 再障 恶性组织细胞病 巨幼细胞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以及骨髓转移癌等 白细胞减少同时伴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7 中性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3物理 化学因素损伤 X线 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 化学物质如苯 铅 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 磺胺类药 抗肿瘤药 抗糖尿病药及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 如门脉性肝硬化 淋巴瘤等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8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 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35 粒细胞占65 4 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 与粒细胞比例大致相等 4 6岁时 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 粒细胞比例增加 逐渐达正常成人水平 此为儿童期的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9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1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 如麻疹 水痘 传单等感染 也可见百日咳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 2肿瘤性疾病 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10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 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R 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再障 粒缺时中性粒细胞减少 故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11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烷化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 免疫缺陷性疾病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12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根据形态分为 型 泡沫型 型 不规则型 型 幼稚型 异淋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 但不超过2 13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性疾病均可出现异淋 尤其是传单 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可高达10 以上 疾病恢复后异淋仍可在外周血中持续数周 数月才逐渐消失 也可见于某些细菌性感染 螺旋体病等 14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药物过敏3输血 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4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 粒缺 放疗等也可出现异淋 15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增多1某些感染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黑热病 活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2某些血液病 如单核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16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17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药物过敏 荨麻疹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 以上 2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甚至可达90 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 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 18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皮肤病 如湿疹 剥脱性皮炎等 4血液病 如慢粒 嗜酸粒细胞白细胞 嗜酸粒细胞肉芽肿 5某些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19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某些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时 嗜酸性粒细胞大都减少 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7其他 风湿性疾病 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20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 副伤寒初期 大手术 烧伤等应激状态 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其临床意义甚小 21 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结肠炎 药物 食物 吸入物超敏反应 红斑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2血液病 慢粒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恶性肿瘤 特别是转移癌时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4其他 如糖尿病 水痘 结核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2 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23 RBC 红细胞 HGB 血红蛋白 110 170g L HCT 红细胞压积 0 36 0 50L L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80 0 100 0fL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28 0 36 0pg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10 0 370 0g L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 11 5 16 5 24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增多 见于严重呕吐 腹泻 大量出汗 大面积烧伤等 2绝对增多 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25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 部分老人 妊娠中晚期等 2病理性减少 见于各种贫血 26 红细胞压积 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正常值0 36 0 50L L 27 红细胞压积 HCT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 红细胞常达0 50以上 临床上测定脱水病人的红细胞压积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可高达0 60以上 甚至达0 80 28 红细胞压积 HCT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由于贫血类型不同 红细胞体积大小也有不同 红细胞压积的减少与红细胞数减少并不一定成正比 29 MCVMCH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80 0 100 028 0 36 031 37 正常细胞性80 0 100 028 0 36 031 37 大细胞性 100 3631 37 小细胞低色素 80 28 31 单纯小细胞性 80 2831 37 30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 正常值11 5 16 5 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 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 其原理是红细胞通过仪器内计数小孔时 因细胞体积大小不同 得到一个相应大小脉冲 脉冲信号经计算机统计处理获得RDW值 31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临床意义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 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不同 Bassman提出了按MCV RDW两项参数对贫血的新的形态学分类 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 MCVRDW贫血类型常见疾病 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部分再障增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巨幼贫 MDS正常正常正细胞均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增高正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再障 PNH G6PD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球形细胞增多症增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33 PIL 血小板 PCT 血小板压积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 5 0 10 0fL PDW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34 血小板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100 109 L称为血小板减少 可见于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再障 急性白血病 巨幼贫 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ITP SLE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3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 肝硬化 血液被稀释 35 血小板临床意义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超过400 109 L称为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增多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反应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 急性溶血等 这种增多是轻度的 多在500 109 L以下 36 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 临床意义 血小板平均容积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 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见于 1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 2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 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 37 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 临床意义 血小板平均容积减少见于 1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血小板生成减少 2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 3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 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 38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临床意义 PDW反映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瓷修复与牙齿结构稳定性的比较-洞察及研究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材料监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个性化定制在内衣电商中的发展-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安全模型-洞察及研究
- 国际海运货物保险合同责任限额与赔偿计算合同
- 能源行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及环境保护责任
- 个人房屋买卖过桥贷款及担保合同
- 企业经营担保服务合同模板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合作开发与政策支持合同
- 外立面建筑拆除方案设计
- 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琵琶英文介绍(带翻译)课件
- 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培训教材课件
- 塑胶场地施工方案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音乐 认识音乐课件
-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解读课件
-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 《非常规油气地质实验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 产生你的企业想法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