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工艺.doc_第1页
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工艺.doc_第2页
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工艺.doc_第3页
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工艺.doc_第4页
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工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控制柜(盘)安装工艺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自控系统安装工程控制柜安装及二次回路接线。2、施工准备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设备及材料均符合国家或部颁发现行技术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议备应有铭牌,并注明厂家名称,附件、备件齐全。2.1.2 安装使用的材料:(1)型钢应无明显锈蚀,并有材质证明,二次接线导线应有带“长城”标志的合格证。(2)镀锌螺丝、螺母、垫圈、弹簧垫、地脚螺栓。(3)其它材料:铅丝、酚醛板、相色漆、防锈漆、调和漆、塑料软管、异型塑料管、尼龙卡带、小白线、绝缘胶垫、标志牌、电焊条、锯条、氧气、乙炔气等均应符合质量要求。2.2 主要机具2.2.1 吊装搬运机具:手推车、卷扬机、倒链、钢丝绳、麻绳索具等。2.2.2 安装工具:台钻、手电钻、电锤、砂轮、电焊机、气焊工具、台虎钳、锉刀、套筒扳手、钢锯、榔头、改锥、钢丝钳、螺丝刀、电工刀等。2.2.3 测试检验工具:水准仪、兆欧表、万用表;水平尺、试电笔、钢直尺、钢卷尺、吸尘器、塞尺、线坠等。2.2.4 送电运行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编织接地线、粉沫灭火器等。2.3 作业条件2.3.1 土建施工条件:(1)土建工程施工标高、尺寸、结构及埋件均符合设计要求。(2)墙面、屋顶施工完毕、无漏水、门窗玻璃安装完、门上锁。(3)室内地面工程完、场地干净、道路畅通。2.3.2 施工图纸、技术资料齐全。技术、安全、消防措施落实。2.3.3 设备、材料齐全,并运至现场库。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设备开箱检查设备搬运基础槽钢制作安装控制柜(盘)二次回路接线柜(盘)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3.2 设备开箱检查3.2.1 安装单位、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3.2.2 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3.2.3 控制柜(盘)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3.2.4 控制柜(盘)内部检查:电器装置及元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3.3 设备搬运3.3.1 设备运输:由电工配合。根据设备重量、距离长短可采用人力或机械运输。3.3.2 设备运输、吊装时注意事项:(1)道路要事先清理,保证平整畅通。(2)设备吊点。柜(盘)顶部有吊环者,吊索应穿在吊环内,无吊环者吊索应挂在四角主要承力结构处,不得将吊索吊在设备部件上,以防柜体变形或部件损坏。(3)汽车运输时,必须用麻绳将设备与车身固定牢,开车要平稳。3.4 控制柜(盘)安装3.4.1 基础型钢安装:(1)调直型钢。将有弯的型钢调直,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刷好防锈漆。(2)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找正。找平过程中,需要用垫片的地方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l0mm。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见表230。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表2-30项目允许偏差mm/mmm/全长不直度15水平度15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53.4.2 控制柜(盘)安装:(1)控制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布置,按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柜,在从柜下至上三分之二高的位置绷上小线,逐台找正,柜不标准以柜面为准。然后按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一般无要求时,控制柜钻(1)10孔,控制盘钻8孔,分别用M10、M8镀锌螺丝固定。允许偏差见表231。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2-31项 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米)1.5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成列盘顶部5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1成列盘面5盘间接缝2(2)控制柜(盘)就位,找正、找平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档板均用钮锌螺丝连接。(3)控制柜(盘)接地:用2.5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3.5 柜(盘)二次小线连结3.5.1 按原理图逐台检查柜(盘)上的全部电器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3.5.2 按图敷设柜与柜之间的控制电缆连接线。敷设电缆要求见“电缆敷设”。3.5.3 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刷锡,不准有断股。3.5.4 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1)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2)绝缘摇测:用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 M。(3)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准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4)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5)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6)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3.6运行验收(2)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堆放。(3)检查线缆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4)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5)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6)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7)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3.6.1 送电:(2)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电压是否正常。(3)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4)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是否正常。(6)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电压档500V,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它两相。(7)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同时提交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等技术资料。4、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控制柜(盘)的试验调整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调整记录。4.1.3 控制柜(盘)内设备的导电接触面与外部线连接处必须接触紧密。应用力矩扳手紧固。检验方法:实测与检查安装记录。4.2 一般项目4.2.1 控制柜(盘)安装(1)控制柜(盘)与基础型钢间连接紧密,固定牢固,接地可靠,柜(盘)间接缝平整。(2)盘面标志牌、标志框齐全、正确并清晰。(3)小车、抽屉式柜推拉灵活,无卡阻碰撞现象;接地触头接触紧密、调整正确,投入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退出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脱开。(4)小车、抽屉式柜动、静触头中心线调整一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的切换接头或机械、电气联锁装置的动作正确、可靠。(5)油漆完整均匀,盘面清洁,小车或抽屉互换性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 控制柜(盘)内的设备及接线(1)完整齐全,固定牢靠。操动部分动作灵活准确。(2)二次小线接线正确,固定牢靠,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3)盘内母线色标均匀完整;二次接线排列整齐,回路编号清晰、齐全,采用标准端子头编号,每个端子螺丝上接线不超过两根。柜(盘)的引入、引出线路整齐。检验方法:观察和试操作检查。4.2.3 柜(盘)及其支架接地(零)支线敷设,连接紧密、牢固,接地(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柜(盘)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232。柜(盘)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2-32 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型钢顶部平直度每米1拉线尺量检查全长52侧面平直度每米1全长53柜(盘)安 装每米垂直度1.5吊线、尺量检查4柜(盘)顶平直度相邻两柜2直尺、塞尺检查成排柜顶部5拉线、尺量检查5柜(盘)顶平整度相邻两柜1直尺、塞尺检查成排柜面5拉线、尺量检查6柜(盘)间接缝2塞尺检查5、成品保护5.1 设备运到现场后,暂不安装就位,应及时用苫布盖好,并把苫布绑扎牢固,防止设备风吹、日晒或雨淋。.5.2 设备搬运过程中,不许将设备倒立,防止设备油漆、电器元件损坏。5.3 设备安装完毕后,暂时不能送电运行,设备室门、窗要封闭,设人看守。5.4 未经允许不得拆卸设备零件及仪表等,防止损坏或丢失。6、应具备的质量记录6.1 两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6.2 产品合格证。6.3 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6.4 自检记录。6.7 预检记录。6.8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二 传感器的安装和图示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安装工艺一般要求:1、 墙面安装附近有其他开关传感器时,距地高度应与之一致,其高度允许偏差为5mm,传感器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2、 并列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允许偏差为1mm,同一区域内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高度允许偏差为5mm。3、 检查传感器到DDC之间的连接线的规格(线径截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镍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3,1K铂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4、 严防电压传感器输入端短路和电流传感器输入端开路。5、 电量传感器裸导体相互之间或者与其他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必须绝缘。6、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允许偏差为 1mm,与其他开关安装于同一室内时,高度允许偏差为5mm,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楼宇自控系统所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水管(路)l 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l 水管型压力、压差、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1 温度传感器l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2 压力(差)传感器l 水管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取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取压段小于管道口径的2/3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l 水管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l 水管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高压水管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进水管侧,低压水管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回水管侧。l 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管道顶部或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0夹角的范围内;蒸汽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选在蒸汽压力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蒸汽流动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 流量计l 水管流量传感器的取样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取样段小于管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l 水管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水管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直管段上,距弯头距离应不小于6倍的管道内径。l 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l 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l 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直管段,长度L为10D(D管径),下游段应有45倍管径的直管段。l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 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l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如果没有标志,可按下列方向判断流向: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l 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并距测压点3.55.5倍管径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倍管径的位置。l 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倍管径的直管,下游有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流量传感器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带有绝缘护套的电缆。4 水流开关l 水流开关上标识的箭头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二 风管(道)l 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完成之后。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管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1 温度、湿度传感器l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死角的位置安装。2 压力(差)传感器l 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气流流束稳定和管道的上半部位置;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l 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高压风管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送风口,低压风管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回风口。l 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风压压差开关引出管的安装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风压压差开关应避开蒸汽放空口;空气压差开关内的薄膜应处于垂直平面位置。3 低温报警开关4 空气速度传感器l 空气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三 室内,室外传感器1 温度、湿度传感器l 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受其它辐射热影响的位置和远离有高振动或电磁场干扰的区域;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环境潮湿的位置。l 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宜远离墙面出风口,如无法避开,则间距不应小于2m。2 空气质量(CO,CO2)传感器l 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回风通道内。l 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l 探测气体比重轻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上部,沉没气体比重重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3 室外照度传感器四 各类执行器l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l 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l 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l 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固;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现象;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0;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绝缘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力距相匹配并符合设计要求;当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