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口房大门空气幕的设计.pdf_第1页
煤矿井口房大门空气幕的设计.pdf_第2页
煤矿井口房大门空气幕的设计.pdf_第3页
煤矿井口房大门空气幕的设计.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井 口房大门空气幕的设计 哈 尔滨建筑 I程 学院 盛晓文 冬季 煤 矿井 口房的温度必 须达到 一定 的要 求 煤矿井 r l 尤其是经常有人上下的井 r 1 附近决不允许结冰 但是矿车经常 出入井 r l 时 室外大量的冷空气通过大门侵入 势必 要使室 内的温度大 为降低 这样 仅靠一般的 采暖设施保持一定的室温是很困难的 我为 某矿副井井 r l 房设计 的大 门空气幕 己运行 两 年多 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一 概 述 该井 r l 房总 占地 面积 约 1 0 0 m 局部高 l 2 m左右 井 r l 房南北两侧各有一个 3 5 m 宽 3 3m 高 和 3 5 m 4 m 的大门 井 r l 位于中间偏南位 置 空气幕系 统的 设计包括太 门空气幕 通 风管道 空气 加热 室 的设 计 及各相 关设 备 的选 择 1 气象资料 设计 中的气象资料 由当地煤矿设计院提 供 冬季 供蹑室外计算温度 一儿 f 冬季室外平均 风速v 一2 8 m 主导风 向平均风速v 一3 6 m 供暖天数9 7 d 冬季主导风 向E NE 2 热源资料一 加热热媒 为蒸汽 由锅炉 房提 供 P 一d l O P a的饱和 蒸汽 根椐 车间供 暖设 备及 其它工艺要求 加热 热媒压 力 P z 一2 1 0 P a 3 设计及选用的基 本数 据 四 柱后放 顶煤优点 1 与 直接 沿金属 网下掘进 相 比 具 有阻 止上分层采迹浮煤氧化 抑制煤层 自然发火 的优点 2 无 需使 用特 殊支架 支柱受力 小 安全 可靠 3 适用 于 4 5 5 O m以上分层 开采 的 缓倾斜厚煤 层 4 经济效益 显著 1 生产能 力大 幅度 提高 该矿 1 9 9 0 年 2月工作面上分层单产为 4 0 0 t d 下分层 柱 后 放 顶 煤 开 采 后 为 6 5 0 t t d 日产 提 高 6 2 5 工作面月单产高达 2 1万 t 2 回采效率 高 原采 煤 工效为 5 0 2 放 顶 煤 后 回 采 工 效 为 6 8 t 提 高 工 赦 3 5 d 5 3 生产掘进率低 放顶煤 万吨掘进率 1 9 8 8年为 2 8 8 r a 1 9 8 9年下降到 2 0 8 r n 每万 吨煤可步掘巷道 8 0 m 4 材料消耗低 坑 木 火药 电管 消耗 由原 来 的 5 m k t 0 3 5 k g t 0 8个 t 分 别下降为 O 1 m k t 0 2 5 k g t O 5 个 t 5 回采率高 达 到了 9 O 本 区多 回 收煤炭 4 9 2 6 6t 五 尚需解决的问题 1 金属网的强度 2 放顶步距与压力显现关系 3 金属支柱的高度与顶煤 厚度 的关 系 维普资讯 空 气幕送风量 L o 7 6 3 8 3 m h 计算 送 风温度 t o 一5 0 计算并取定 送风 口气流速度 v 0 9 6 9 m s 计算 送 风 口喷射 角 4 5 选取 送 风 口喷嘴 宽 b o 0 1 5 m 选取 射流 的紊流系数 a 一0 1 8 选取 效率 q 0 8 选 取 送 风热 负荷 Q l 7 0 2 9 5 0 W 计算 空气 加热器 传热 系数 K 6 2 0 5 W m 计算 二 设计 计算 1 空气幕设计 井 口房两侧 大门宽度均为 3 5 m 由于开 启时 间较长 因此采用双侧送风式空气幕 1 空气幕送风量的计算 空气幕送风量计算公 式是 依流体力学原 理按 室外均匀气流与空气 幕顺斜吹出的平面 势 流 叠 加 后 经 推导 得 出 Ln 一 一 B m s 1 十 式 中L w 空 气幕 不工 作 时侵 入大 门 的 空气 量 m 与紊流系数 a和 喷射角 u有关 的无因次数 其表达式 为 c os u s i n 丁 五恤 B 大 门宽度 m 其余符号同前 公式 中 L 值大小 显然与大门的结掏形 式 几 何尺寸及室外风速有关 除此 之外 还 与室 内外压差 房间 中和面位置等因素有关 目前 L w的 计算方法 有很多 种 本 设计 以如 下经验公式确定 L 3 6 0 0 v HB S m h 2 式 中v 室外 空气通过 大 门处的流速 3 1 S H一 大 门高 m s 修正系数 考虑热压作用下的 v 值按 下式 计算 v 0 2 6 h A t n 1 s 3 式中 h 房 间中和 面高 度 m 近似 计 算 时可取 房问高度 的 l 2 1 t 室 内外 温度 差 修正系数 S按如下公式 计算 H s l一 4 dI k 当房 问内温度取 l 6 时 则室 内外 温差 应等 于 l 6 一 一 l 2 7 中和面高度 取 房 高 的 1 2时 h 一 6 m 于 是 v 0 2 6 何 3 8 m s 对 于北侧 大 门 H 4 m S一1 d 3 6 0 7 7 8 对 南侧大 门 H一3 3 n i S l 一 3 8 3 6 0 8 7 将上 述条件分别代 入公式 2 1 可得 出 L w 和 k 值 北门 L 一1 2 9 7 8 9 m h L F 4 0 9 2 6 m h 南 门 L w s l l 2 4 4 4 m h L F 3 5 4 5 7 m h 总送风量 L 0 L L 一7 6 3 8 3 m h 上 式 计 算 中 取 n 0 8 当 一 1 5 a 0 1 8时 一0 4 5 双侧迭风时 风幕射程 宽 度 为 3 5 2 1 7 8m 2 送 风 13风速 送 风 1 3风 速 一再 L o 一9 6 9 m s 式 中 F为出风 1 3总 断面积 计算得 出 的风速符合一般规 定的 8 l 5 m s 的范围 3 空气幕送 风温度 空气幕送风温度根据有关 热平 衡式 推导 得出 其形式为 t t t w I I L t L o 5 L 0 式 中t 室 内空气温度 取 一1 6 C t 室 外空 气 温 度 取 一 儿 I 7 维普资讯 以 上 数 据 代 入 式 5 中 可 得 出 t o 3 3 1 考虑大 门有行 人通 过 为 避免使 有 吹 冷风 感 可适当提高 t 故取 t o 一5 0 4 加热送风 的热负荷 送风热负荷 由如下公式计算 Q C 4 L o t o t w 6 式中 c 空 气 的质 量 比热 取 0 2 7 9 W k g p 空气的密度 t 状态下 一 1 31 k g m 代入 有关数据后可得 O一1 7 0 2 9 5 0 W 2 空气 加热器选择计算 空气幕送风 量化成质量流量 G0 L 0 0 3 6 0 0 2 7 7 9 k g s 假定 经济 质量流 速 v p 为 8 k g m s 则所需空气加热器有 效截 面积应为 F G v p 一 3 4 7 m 选用 S型 空气 加 热 器 i 8 7 8型 每 台 加热器通 风净截面 积 f 为 0 7 0 2 m 按所需 加热器 有效 截面积 F r 可计算 加热器最 少 台 数为 n f F 3 j 一 4 9 4台 考虑 2 0 的余量并取 整 则可 选 6台空 气加热器并联 此时 加热器 实际 质量流速为 v p Go 3 I 1 j 6 6 k g m s 加热器 的传热系数 K按下式计算 K一1 9 7 v p 一 6 2 0 5 W m 根据总热负荷计算实 际需要的加热面积 F可由如下公 式计 算 n F 二 m 7 式 中 为 加 热器 的平 均 传热 温差 以 算术平均温差表示为 A t p t 一 t 0 i t 2 1 1 3 5 其 中 t 1 3 3 为 2 1 0 P a压 力下蒸汽 的饱和温度 将有关数据代入 7 式可得加热 面 积 F一 2 4 1 8 m 1 8 实际需要的加 热器台数为 n 2 一F f 2 式 中 f z 为 每 台加热器 的散 热面积 依产 品样本查得 f 2 2 1 9 4 m 故 m一1 1台 考虑 l O 的余量 取 一1 2台 按 前述 要求每组 6台并联 则应两组 串联 空气 加热器空气侧的阻力按 下式 得出 5 H 1 0 8 r e N P a 8 式中 N为 串联的空气加热器组数 代入有关数值得 A H 9 0 6 P a 3 通 风管道水力计算 通风管道采用 矩形 钢板 风道 计算时 采 用查表法 水力计算表的适用 条件是绝对粗 糙 度 0 1 5 m m 标准状 态 空气 温度 2 0 密 度 1 2 0 4 k g m 由于是工业 厂房 风道 内限定 流速可取 较大 值 以减小 管道 截面 积 水 力 计 算过 程 略 计 算 结 果 主 风 道 总 阻 力 损 失 为 5 8 2 8 4 P a 南北两环 阻力不平衡率 为 1 2 1 B L 故通过减压 阀的流量方程 由下式 给出 G 0 5 0 4 LE P P r 一 鲁 9 式 中P 减压 阀前压 力 绝压 P a V 减压阀前蒸汽比容 m k s P z 减压 阀后压力 绝 压 P a K 绝 热 指 数 对饱 和 蒸 汽 K一 1 1 3 f 减压阎孔面积 c m 阀孔流量系数 设计 中取 0 6 G 饱和蒸汽流量 k g h 蒸汽的流量可以 由送 风热 负荷得 出 3 6 Q r 式 中 r 为汽化潜热 在 P z 一2 1 0 P a时 r 2 1 6 d 1 k j k g 由此可算 出 G 2 8 3 3 k g h 将有关数据代入 9 式得 阀孔面积 f 一2 8 3 3 1 56 2 1 8 1 4 o m 查 有关 样 本选 择 Y4 3 H一 1 6型 活塞式 减 压阀 D g 7 0 阀孔面积 1 9 c m 1 9 1 4 e m 可 以 满足要求 3 疏水器选择 理论 疏水量 G 按全部 凝水 流过疏 水器 考虑 即 G 2 8 3 3 k g h 取藏水器的选 择倍 率为 2 5 则疏 水器 的实际排 水量应 为 G 一 2 5 2 8 3 3 7 0 8 3 k g h 工作压差 p 1 2 l 0 P a 计算过 程略 依照 G A P查有关手 册 选 择 A型热 动 力 疏 水 器 D g S 0 mm 两 台 在 A P l 0 5 l 0 P a时 疏水能力 已达到 8 4 6 0 k g h 完全可 以满足使用要求 四 几点说明 空气 幕的送风 量计算 涉及 到空气幕 的 空气动力特征 由于 目前还缺乏完整的理论 分析 在 实际工程 中一般多采用经验公式 实 验整理的公式和 系数 但是 不 同的资料 给出 不同公式 在计算结果 上又有较 大差别 这就 要求设计时结合工程 实际选择合适 的计算方 法 以本文 中空气幕 不工作时 室外侵入 的空 气量 L 或 G 为例 目前有 以下几种计算方 法 1 通过大门处 的空气全 部按 室外 风速 计 算的 L 一 3 6 0 OHB V m t h 1 0 式中H 大 门的高 m B 大 门的宽 v 冬 季室外风 速 m s 2 考虑 热压 影响的经 验公 式 该经验公式 即是 本文 计算 中所 采用的公 式 详见公式 2 3 考虑房间设有排气窗时的经验公式 G 一A4 a 4 K F k g s 1 式 中A a 与大 门尺 寸和房 间高 度有 关 的系数 K 与大门尺寸 有关 的常数 F 设 计 中考 虑 开 启 的 排 气 窗 孔 的面积 m 若无 排气 窗或排气窗关闭 取 F 一0 d 按空气平衡和 自然通风原理计算的公 式 当室内窗子关 闭不很 严密 时 按 下式 确 定空气量 G G H 甄 i 面 k s s 1 2 h 坞 式 中 空气 幕工 作时 空气 通 过大 门 维普资讯 的流量系数 F F 进 排 风 的缝 隙 总净 面 积 m2 p 塞 内 外 空气 密度 k g r o h 天 窗 中心 至 大 门 中 心 距 m 其余符号同前 当室 内无天 窗或天窗关 闭 严密时 采用 如 下 公 式 一 G 一导 B h 2 g 一p n 1 d h 一 m 1 5 l 1 一 式 中各符号意 义同前 在 以上几种 计算方法 中 如 果有关 数据 以及 结构尺 寸准确可靠 采 用第 4种方 法 比 较合适 但这种 方法 比较麻烦 而且在 实际工 程 中一些数据又无法取得 很准 比如说天窗 的 关 闭严密 和 关闭不严密 的界限就不大 好 区别 确定 中和面位置 h 时又需先 确定流 量系数和 每种门窗的缝 隙净面 积 而 门窗缝 隙净面积 的确定 一 般也 只是 按简化计 算方 式查表取定 对 同一形式 同一结构尺 寸的门 窗 在 不同场 合下使用 时 其缝隙净面积值也 会有 很大差别 同时 这 种计 算方法也没有考 虑 室外风 速的影 响 如果再 把风 压的影 响囡 索引入 则更增加了计 算的复杂 程度 第 1种计算方法把通过大 门侵入的空气 流速完全 按室外风速考虑 显然取值 偏大 为 了 尽量 简化 计 算 而叉 要 保证 使 用 效 果 本文采用了第 2种计 算方 法 对 于确有 天窗开 启的房 间 则 可采用 第 3种计算方法 以上 4种计 算方法 中 对于 同一设计 对 象 第 1种方法计算空气量最大 第 d种方 法 计 算空气量最小 本文采用 的第 2种计算方 法稍偏于保守 虽 然计算空气量较大些 但对 于房间设 施不甚完备 的工业 厂房 从 保证使 用效 果的 角度 出发 叉 不失 为一 种快速 简便 而又实用 的方法 参 考文 献 1 孙坚 1 9 8 9 工 业 通 风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2 刘 锦粱 高 永森 1 9 8 5 工业 厂 房 通 风 技 术 天 津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3 华东 电力学院 采暖通 风设计手 册 2 d 陆耀 庆 1 9 8 7 供 暖通风 设计 手 册 中国建筑 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