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年谱.pdf_第1页
王慎中年谱.pdf_第2页
王慎中年谱.pdf_第3页
王慎中年谱.pdf_第4页
王慎中年谱.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王慎中年谱.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王慎中年谱 姓名 王文荣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指导教师 李复波 20060301 I 王慎中年谱王慎中年谱 研究生 王文荣指导老师 李复波教授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 元明清文学文献年级 2003 级 摘要摘要 王慎中 字道思 初号南江 后号遵岩 又号遵岩居士 福建晋江人 年十八 举嘉 靖五年进士 初授户部主事 寻改礼部祠祭司 嘉靖十三年八月 谪常州通判 嘉靖十四 年七月 升南京户部 寻转礼部 嘉靖十五年四月 升山东按察司佥事 嘉靖十七年二月 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 嘉靖十八年五月 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二十年正月 罢 官归里 居家至终 寿五十一 慎中为文 初随李 何 后师法唐宋 唐顺之亦从之 时 称 王唐 本年谱收集王慎中生平事迹 师友交游及相关资料 并加以考辨 做了以下几方面的 研究 一 基本理清了谱主的生平行迹 对一些史传错误或历来论述欠详的问题加以辨释和 补正 二 对谱主生平交游进行搜集考证 在此基础上将与谱主有关之人的生平加以梳理 三 对谱主的部分诗文进行系年 基于此 可察知谱主的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四 在以上考证研究基础上 力图充分展现谱主生活的历史背景 本年谱共分两个部分 凡例 以说明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年谱 按年编排谱主生平事迹 在纲下依条目而说明 考证 关键词 王慎中 年谱 明代 II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of Wang Shen zhong Graduate Wang Wen rongEducation Adviser Li Fu boMajor Chinese classic philologyDirec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philology of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Grade 2003 Abstract Wang Shen zhong style Daosi named Nanjiang first later Zunyan also Zunyan Buddhist was born in Jinjiang Fujian Province in 1509 and died in 1559 At the age of 18 he became a Metropolitan Graduate in Jiajing 5thyear of Ming Dynasty He was assigned to Board of Revenue as Assistant Secretary soon he was turned to Board of Ceremonies as an overseer of sacrifices In August Jiajing 13thyear he was assigned to Changzhou Region as an assistant sub Prefect In July Jiajing 14thyear he was promoted to Board of Revenue in South Capital soon was turned to Board of Ceremonies In April Jiajing 15thyear he was promotedas Assistant Surverllance Commissioner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February Jiajing 17thyear he was promoted as the Left Assistant Secretary of Commisioner in Jiangxi Province In May Jiajing 18thyear he was promoted as Left Sec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 January Jiajing 20th year he was unseated and returned hometown He lived in his hometown later and died at the age of 51 Wang Shen zhong followed the literature theory of Li Meng yang and He Jing ming first later he learned from Tang song Prose s theory Tang Shuh zhi also followed him they were called Wang Tang by contemporary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tries to collect the date of Wang Shen zhong s life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order to sort out verify and make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m finally The main studies are as follows Basically sorting the chronology of Wang Shen zhong s life and experience and having made some explanations and proofreading about some non detailed or ambiguous issues Making some col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on Wang Shen zhong s social intercourse and related experience of his mentor and friends as well Making sure the time of writing of Wang Shen zhong s part work and according to this we can 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literature thoughts On the basic of above verifications trying to reflect Wang Shen zhong s epochal background of life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is divided into following two parts III The common examples Making some explanation toward exam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isting The chronicle biography Making the chronicle by list Wang Shen zhong s life and experience and writing the items following the outlines to make detail comments Key Words Wang Shen zhong chronicle biography Ming Dynasty 庵彩即铌尤謦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 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 西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有权 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 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 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1 凡例凡例 一 本谱中以干支纪年 所记年月日 据陈垣 二十史朔闰表 为准 一 本谱纪述王慎中生平事迹 本着知人论世 言必有征的原则 对有考证之需处进行若 干考证 以案语标出 一 本谱中各年先记述谱主事迹 后列其相关之事或时事 时事一律记于各年的谱主事迹 及亲友生卒之后 条目按年 月 日的次序 年 月以数序 日以干支 时书春夏秋冬 时间不甚分明者 则概括地叙述在年终或月末 时事以 明世宗实录 明史 国榷 明史纪事本末 诸书为准 一 谱中所记王慎中亲友的生卒 凡习见 一般都不再注明出处 其为一般工具书所未收 或有异说的 则皆注明出处 间附考辨 凡与谱主没有交往的人物 除在政治上有重大关 系者 如王守仁 张孚敬等 将其卒年分别记于各年时事中以外 其余人物的生卒概不 录入 一 主要交游人物 凡为学者熟知人物 或史传有载 或有行状 碑铭可考者 皆列相关 资料之索引 以备考察 相关文献资料不作详录 除身世无考者外 一般非著名人物 皆 详录其相关资料 必要时点明其学术特色 一 王慎中诗文为考察之首要依据 所用版本以康熙本 遵岩先生文集 四十二卷 为 主 必要时参考其他版本 一 历史资料如史传 方志等为考察谱主的重要资料 另散见于总集 别集中与谱主密切 相关的资料亦详加采录 一 本谱中引用文献 一般依次注明书名 卷次 篇名 方志类年号与书名分而置之 一 本谱中所录相关碑铭等 凡其题名过长皆简略相关称谓 除李开先 遵岩王参政传 简称 传 王惟中 河南布政司参政王先生慎中行状 简称 行状 雷礼 河南参政王 遵岩墓表 简称 墓表 外 其他如王慎中 儒林郎顺天府推官易愧虚先生行状 简称 易 愧虚先生行状 2 王慎中年谱王慎中年谱 正德四年正德四年己巳己巳15091509一岁一岁 九月二十七日 生 一 父二十四岁 二 母年龄约于父相仿 三 外祖李源四十一岁 四 岳父陈尚谦二十七岁 五 塾师易时中二十七岁 六 顾璘三十四岁 严嵩三十岁 聂豹二十三岁 沈仕二十二岁 邹守益十九岁 徐阶十 六岁 欧阳德十四岁 华察十三岁 王畿十二岁 曾忭十二岁 七 屠应埈八岁 八 李开先 八岁 罗洪先六岁 俞大猷六岁 吕高五岁 九 归有光四岁 十 唐顺之三岁 陈束二岁 十 一 赵时春一岁 十二 一 传 生则正德己巳九月二十七日 墓表 先生生于正德己巳九月二十七日 二 案 慎中父名纪 行状 云 府君方渠公纪甫 其龄无确考 惟 行状 云 府君 初 封礼部祠祭司主事 再封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府君年及强 而先生登第 尚刻志图进取 比四十五 岁 抑拜恩封 始辞泮庠 此处所言 拜恩封 当指初封之事 考王慎中初任礼部祠祭司主事之年在 嘉靖九年 见注 一 二十二岁 则其父长其二十三岁 姑作是说 三 行状 云 母李氏 尚宝少卿竹坡李公源之女 素娴姆教 年十九 归府君 慎中上有一 兄 母龄约于父相当 四 据 尚宝司少卿竹坡李公行状 卷四十一 晋江县志 卷三十八 人物志 名臣 载 李源 字士达 号竹坡 弘治乙丑进士 奉使督发广 东稽留诸赋 故事 藩司有赠金百余 前使者不却 源独辞焉 藩司重其守 购陈白沙字四幅为赠 拜 而受之 使还除户部主事 差监临清仓 仓故置中贵人董视之 中贵人治酒为好会 源应会 不尽欢 中贵人不得恚恣所欲 则搆兵备赵副使侵扰仓事 扰吏徒 源疏以闻 并劾中贵人罪状 朝论壮之 逆 瑾用事 遣源转酿辽左 故缩其期 阴欲中以失期 源昼夜行二百里 竣事以报 瑾不能中 是时 相 杨文襄一清将用源 为逆瑾憾 而源亦乞归 抵家 事父母十五年左右无方 其后就家起南京文选司郎 中 迁尚宝司少卿 竟辞不赴 郡守王仕俊为立善俗坊表于四达之衢 五 据 陈澹斋先生墓志铭 卷三十七 晋江县志 卷五十二 人物志 笃行之一 陈尚谦 事母孝 少从兄学 以父师事之 视侄如 己子 爱姐妹如兄弟 家居无疾声 虽臧获不加呵谴 施惠不望其报 与人交久敬不衰 年六十一卒 王慎中铭其墓 六 据 易愧虚先生行状 卷四十一 3 七 据 华阳馆文集 卷十一 明故兵科都给事中前川曾公行状 八 据 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 卷十七 右春坊右谕德屠公行状 九 据 献征录 卷九五 江峰吕提学高传 十 案 归有光作品集中并未提及慎中 慎中诗文中也未提及归有光 十一 皇甫汸 皇甫司勲集 卷三十六 陈约之集序 嘉靖庚子 余友陈子约之以宪职督学于梁 即捐馆淇上 归櫬越中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陈副使束 改河南 卒于官 年三十三 则本 年当为二岁 十二 慎中交游甚众 以上所列仅为当时较为著名人士及与慎中有较大关系者 此外 与慎中交游 之年岁可考者尚众 一并附载于后 以资参考 杭淮四十八岁 据徐问 山堂萃稿 卷九 杭公神道碑铭 毛宪四十一岁 据徐问 山堂萃稿 卷十五 征仕郎礼科给事中毛公行状 林潮四十岁 据 林沙溪墓志铭 卷十三 顾珀三十六岁 据 献征录 卷三十二 南京户部侍郎顾珀传 胡缵宗三十岁 据 献征录 卷六十一 胡公墓志铭 唐珤二十七岁 据 永州知府唐有怀行状 卷四十一 顾可久二十五岁 据 献征录 卷九十九 顾公墓志铭 王道二十三岁 据 献征录 卷二十六 吏部右侍郎王公道神道碑 陈儒二十二岁 万士和 履庵文集 卷八 芹山陈公暨配杨淑人墓志铭 辛酉二月以疾卒 公生于弘治戊申 王玑二十岁 据 龙溪王先生全集 卷二十 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张岳十八岁 据 世经堂集 卷十七 净峰张公墓志铭 戚贤十八岁 据 龙溪王先生全集 卷十九 戚君墓志铭 李元阳十三岁 据 献征录 卷八十九 中溪李先生元阳行状 翁万达十二岁 据 献征录 卷三十九 资善大夫兵部尚书东涯翁公万达行状 李舜臣十一岁 据 献征录 卷七十二 太仆寺卿李公舜臣墓表 谈恺七岁 据 献征录 卷五八 谈公墓志铭 李遂六岁 徐阶 世经堂集 卷十九 克斋李公神道碑 云 公生弘治甲子七月十八日 卒于嘉 靖丙寅十月十六日 享年六十三 皇甫濂二岁 据 献征录 卷五七 皇甫水部君濂墓志铭 阮鹗一岁 据 献征录 卷六十三 阮公鹗墓志铭 又 湛若水四十四岁 陈沂四十一岁 李时三十九岁 顾鼎臣三十七岁 王廷相三十六岁 陈琛三 十三岁 唐龙三十三岁 崔铣三十二岁 吕柟三十一岁 穆孔晖三十一岁 夏言二十八岁 陈良谟二十 八岁 魏校二十七岁 薛蕙二十一岁 陈九川十六岁 陆粲十六岁 程文德十三岁 文彭十二岁 万表 十二岁 4 正德五年正德五年庚午庚午15101510二岁二岁 胡宗宪生 一 梁怀仁生 二 八月 刘瑾伏诛 一 胡宗宪 字汝贞 号梅林 安徽绩溪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 官至右都御史 加太子太保 为明 代抗倭将领 传见 明史 卷二 五 慎中有诗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文 胡公平寇奏 议序 贺其胜事 二 晋江县志 卷五十六 人物志 文苑 载 梁怀仁 字宅之 宋文靖克家裔孙 生抱异质 人称神童 周岁识字 三岁诵书 四岁善草书吟诗 经传子史无不能读 嘉靖乙酉 年十六 与乡试 己丑进士 奉命归娶 其文章翰墨 人视如璵璠结采 片言只字 争取珍藏之 授南京验封主事 卒年 二十三 著有 国朝功臣年表 等书 则梁怀仁当生于本年 梁与蔡克濂 王慎中相友善 正德六年正德六年辛未辛未15111511三岁三岁 蔡克廉生 一 一 何乔远 闽书 卷八十四 英旧 载 蔡克廉 字道卿 年十九 举嘉靖己丑进士 则蔡克 廉当于本年生 蔡克廉 字道卿 福建晋江人 嘉靖八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 乞改南 寻调北部主事 升员外郎中 后谪广德州同知 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蔡克廉与王慎中 梁怀仁以文名相知 与唐顺之 罗洪先 邹守 益等相互讲学 著有 可泉集 传见 闽书 卷八十四 正德七年正德七年壬申壬申15121512四岁四岁 始习 诗经 能记忆成诵 一 茅坤生 二 朱衡生 三 一 行状 载 四岁在抱时 太宜人教以三百篇之诗 辄能记忆成诵 相似记载还见 墓表 二 茅坤 字顺甫 浙江湖州人 嘉靖戊戌进士 官至大名兵备副使 著有 白华楼藏稿 白华 楼续稿 玉芝山房稿 等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 茅坤与慎中弟王惟中 东台 有交往 茅鹿门 先生文集 卷四有 与王东台太仆书 卷七有 与王东台太仆书 三 献征录 卷五十 镇山朱公衡行状 以正德壬申正月二十日诞公 朱衡 字士南 号镇山 江西万安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历官至工部尚书 著有 朱镇山先生集 传见 明史 卷二二三 献征录 卷五十 镇山朱公衡行状 慎中与朱衡相交 见嘉靖二十九年条 正德八年正德八年癸酉癸酉15131513五岁五岁 入私塾 读 论语 孝经 一 一 行状 五岁 就塾师读 论语 孝经 对偶应声多奇字 正德九年正德九年甲戌甲戌15141514六岁六岁 李攀龙生 一 5 一 李攀龙 字于鳞 山东历城人 嘉靖甲辰进士 官至河南按察使 为后七子领袖之一 著有 沧 溟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 献征录 卷九十二 李先生攀龙传 等 正德十年正德十年乙亥乙亥15151515七岁七岁 仍家居读书 正德十一年正德十一年丙子丙子15161516八岁八岁 日诵古书数千言 一 洪朝选生 二 一 行状 八岁 能诵古书 日数千言 二 献征录 卷四十七 静庵先生洪公朝选志铭 生正德丙子八月二十九日 卒万历壬午正月 二十四日 寿六十七 洪朝选 字舜臣 一字汝尹 号芳洲 又号静庵 福建同安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官 至刑部侍郎 忤张居正 削籍逮讯 死于狱 喜王阳明学说 与唐顺之 王慎中相友善 著有 静庵集 芳洲摘稿 芳洲别稿 传见 献征录 卷四十七 静庵先生洪公朝选志铭 正德十二年正德十二年丁丑丁丑15171517九岁九岁 仍家居读书 正德十三年正德十三年戊寅戊寅15181518十岁十岁 初习文章 悟性高 一 一 行状 十岁 能文 开悟警敏 不烦师解 正德十四年正德十四年己卯己卯15191519十一岁十一岁 拜陈让为师 读 春秋 一 六月 宁王宸濠举兵反 王守仁讨平之 一 祭陈见吾先生文 卷三十四 某生十一岁 实从先生授 春秋 读 晋江县志 卷三十八 人物志 名臣 载 陈让 字以礼 号见吾 琛族弟 少孤贫 年十八 始就外传 读书过目成诵 嘉靖辛卯解元 壬辰进士 授绍兴府推官 凡郡中大利病赞 太守罢行 惋 惓以明教化 正风俗为己任 入为监察御史 以劾建昌侯门客刘东山 下狱讯鞫 肤体为裂 让从狱中 上疏 力言东山之奸 上悟 赦复原职 械死东山 让名震京师 又以论章圣皇后合葬同陵事 削职为 民 隆庆改元 赠光禄少卿 著 见吾选稿 又见 献征录 卷六十五 见吾陈公传 正德十五年正德十五年庚辰庚辰15201520十二岁十二岁 十二月 诛宁王宸濠 正德十六年正德十六年辛巳辛巳15211521十三岁十三岁 徐渭生 一 一 徐渭 徐渭集 补编 纪知 云 王先生慎中 弟某中 徐渭 字文长 一字文清 又字天池 晚号青藤 浙江山阴人 诸生 客总督胡宗宪幕府 常自言 书第一 诗二 文三 画四 著有 徐文长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八 献征录 卷一百十五 徐文 长传 6 嘉靖元年嘉靖元年壬午壬午15221522十四岁十四岁 拜易时中为师 习举业 一 一 墓表 年十四 补弟子 郡守葛公见所试举子业 奇之曰 儿异日当为天下士讵 行状 十四尽通举子业 从易愧虚时中先生学 易时中 字嘉会 号愧虚 晋江人 受业于蔡清之门 年四十 举嘉靖元年乡试 嘉靖十四年 升 夏津知县 官至顺天府推官 著有 夏津县志 二卷 传见 晋江县志 卷三十八 人物志 名臣之二 闽中理学渊源考 卷六十一 推官易愧虚先生时中 案 易时中之师为蔡清 蔡清 字介夫 号虚斋 谥号文庄 晋江人 成化二十年进士 官至南京 国子监祭酒 居家恤宗族 抚孤贫 其学初主静 后主虛 谓天下之理 以虚而入 亦以虚而应 故名 虚斋 著有 四书易经蒙引 河洛私见 太极图说 纲目随笔 虚斋文集 嘉靖八年 其子 推官存远以所著 易经四书蒙引 进于朝 召为刊布 万历中追谥文庄 赠礼部右侍郎 事迹具 明史 儒林传 晋江县志 卷三十八 人物志 又见 明儒学案 卷四十六 诸儒学案 王慎中有 刻 蔡虚斋太极图解序 代易愧虛先生作 卷九 嘉靖二年嘉靖二年癸未癸未15231523十五岁十五岁 仍家居读书 嘉靖三年嘉靖三年甲申甲申15241524十六岁十六岁 世宗君臣争大礼 嘉靖四年嘉靖四年乙酉乙酉15251525十七岁十七岁 秋 慎中中举人 一 一 行状 乙酉 领乡书 传 嘉靖乙酉 举于乡 墓表 十七 举于乡 又见 晋江县志 卷三十一 选举志 福建通志 卷三十八 选举 嘉靖五年嘉靖五年丙戌丙戌15261526十八岁十八岁 三月 中进士 一 是岁回乡成婚 二 一 明世宗实录 卷六二 嘉靖五年三月载 辛丑 赐进士龚用卿等三百名及第出身有差 是 日赐宴礼部 行状 丙戌 登第 传 举进士 年才十八 墓表 嘉靖丙戌第进士 又见 晋江县志 卷三十一 选举志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福建通志 卷三十六 选举 二 行状 丙戌登第传胪 始冠士籍 以为美谈 请归娶 上特谕之 娶陈澹斋尚谦女 传 归娶陈澹斋女 墓表 嘉靖丙戌第进士 疏乞归娶 7 嘉靖六年嘉靖六年丁亥丁亥15271527十九岁十九岁 是岁居乡 嘉靖七年嘉靖七年戊子戊子15281528二十岁二十岁 赴铨 授户部主事 监兑通州 体恤士卒 一 王守仁卒 一 墓表 嘉靖丙戌第进士 疏乞归娶 二十 赴铨授户部主事 监兑通州 一日视粮胥 以浥烂告 先生曰 此船漏所致 非彼罪也 但不宜久贮尔 即给散于军 曰 此一军所亏粟粒耳 可以免赔偿者几何人 于是运卒相庆曰 王大人活我 其曲悉人情类此 差满 调礼部祠祭司 行状 丙戌登第 请归娶 岁余 赴铨 授户部主事 监兑通州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七慎中本传 举嘉靖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寻改礼部祠祭司 案 改礼部祠祭司当在嘉靖九年 见嘉靖九年条 嘉靖八年嘉靖八年己丑己丑15291529二十一岁二十一岁 仍任职于户部 十月 其外祖父李源升南京尚宝司少卿 一 作 上外祖李竹坡先生致尚宝政二十四韵 诗 作 赠翁仁夫司榷河西四首 二 一 明世宗实录 卷一 六 嘉靖八年十月载 丙戌 升南京吏部郎中李源为尚宝司少卿 案 李源并未赴任 晋江县志 卷三十八 人物志 李源条下载 其后就家起南京文选司郎中 迁尚 宝司少卿 竟辞不赴 二 献征录 卷三十九 东涯翁公万达行状 云 己丑 榷河西务 疏戚畹侵夺官地商税 语 甚峻 上可之 又 明世宗实录 卷一一七 嘉靖九年九月载 癸巳 先是庆云侯周瑛 锦衣卫指 挥使蒋山俱以开店河西务 邀截商货 侵渔小民 亏损国课 为巡按御史所劾 罚禄俸三月 而瑛 山 怙终 开设如故 至是 户部监税主事翁万达复劾之 上以瑛 山俱系国戚 姑置不问 店房俱令查革 其投充家人 拨置生事者下法司治之 则王慎中当于嘉靖八年送之 翁万达 字仁夫 号东涯 广东揭阳人 嘉靖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历四川按察使 陕西左右布 政使 右副都御史廵抚陕西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传见 明史 卷一九八 献征录 卷三十九 资善大夫兵部尚书东涯翁公万达行状 世经堂集 卷十六 翁公墓志铭 钤山堂集 卷三十八 翁 公神道碑铭 嘉靖九年嘉靖九年庚寅庚寅15301530二十二岁二十二岁 任礼部祠祭司主事 一 父王纪封礼部祠祭司主事 二 六月 潘潢任福建提学副使 有 赠潘朴溪督学闽州 三 十一月 世宗分祀天地 于南郊建圜丘祭天 慎中因功受赏 四 作五言古诗 郊工 颂成也 习仪 异典也 观牲 令 仪 也 致斋 明礼 也 演 乐 恭 命 也 圜丘 肇 祀 也 颂成 大 赍也 大 宴 庆 成也 五 作 秋祀先师恭述二首 六 8 作 万寿节侍班奉天殿柬丘集斋侍御二首 七 一 寄道原弟书十 卷二十 我为礼部时 年二十二 三 在此之前 当任职于户部 礼部志稿 卷四十三 礼部祠祭司 主事 王慎中 道思 福建晋江县人 嘉靖五年进士 升 主客司员外郎 历参政 案 据 明会典 卷三 礼部下辖仪制清吏司 祠祭清吏司 主客清吏司 精膳清吏司等 各司下 辖郎中 员外郎 主事三种职位 除精膳清吏司主事为一人外 其余各部门均是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二 行状 云 府君 以先生贵 初封礼部祠祭司主事 王慎中于本年任职于礼部 则其父 受封亦当于本年左右 姑系于此 三 湛甘泉先生文集 卷十七 送福建提学宪副潘君赴任序 惟九年六月 圣明励精 欲新教 化 铨选文行之士为江西提学副使 以精膳郎中潘君潢荐叔任之 寻改福建 于是四司之属咸造于堂 潘潢 字荐叔 号朴溪 江西婺源人 正德十六年进士 累官户部尚书 著有 朴溪集 传见 献 征录 卷四十二 四 明世宗实录 卷一一九 嘉靖九年十一月载 诏赏圜丘効劳官匠人员 管事主事龚辕 王慎中 陈束各升俸一级 各匠官 匠役俱升赏有差 墓表 差满 调礼部祠祭司 时天子崇祀典 多始创 无故牍可稽 大宗伯命先生起草 独推 原礼意 揆时折中 雅称上旨 五 明世宗于本年九月废合祀天地的做法 分祀天地于南北郊 相关文献可参见 明世宗实录 卷 一一八 卷一一九 明史 卷四十八 礼二 郊祀 明会典 卷八二 郊祀二 之 圜丘 谷应 泰 明史纪事本末 卷五十一 更定祀典 名山藏 卷八六 文苑传 王慎中条 改官礼曹 更与大司马李遂 给谏曾忭 提学江以达 学士华察 屠应埈切磋琢磨 益成其学 世庙修古礼文 行亲郊礼 仲子制大祀诗八章 李贽 续藏书 卷二十六 参政王公 载 世庙方重祀兴文 制礼作乐 四郊改建 百役奔驰 慎中时典祠祭 省工考礼 克副尚书之托 故系此八首诗于此年 六 明世宗于本年又更祀孔子 见 明世宗实录 卷一一九 明史纪事本末 卷五十一 更定祀 典 皇明法传录嘉隆纪 卷二等相关文献 此两首诗应作于此时 七 案 此诗据邵廉本 遵岩先生文集 前有 庚寅 二字 故系于此 嘉靖十年嘉靖十年辛卯辛卯15311531二十三岁二十三岁 仍在礼部 由主事升主客司员外郎 一 正月初一日 作 辛卯元日二首 又作 元日侍班奉天殿 三日偕容台诸僚友游大 慈恩寺登镜光阁即席赋 四日陪夏桂洲学士南郊观牲 二 与李默相交游 有 春阴长句次李司封古冲韵 三 闰六月 赴广东 任乡试主考官 擢林大钦 有得人之誉 四 主考广东 便道返乡 五 在广东刻乡试文 六 9 一 礼部志稿 卷四十三 员外郎 王慎中 道思 福建晋江人 丙戌进士 嘉靖十年任 历 参政 行状 嘉靖辛卯 各省乡试复以京朝官主试 先生在岭南 盛称得人 壬辰春 以廷对魁天下 即先生所收士林公大钦也 是岁 转主客员外郎 二 案 此数作据隆庆邵廉本 遵岩先生文集 诗前有 辛卯 二字 故系于此 三 明世宗实录 卷一三五 嘉靖十一年二月 吏部验封郎中李默以武举同考试官宴于兵部 与尚书王宪争礼 都御史汪鋐等言默以部属小臣 敢以礼文末节抵冒堂官 不逊 宜依浮躁浅露例 调外任 从之 对此事 明史 李默本传有相似记载 王慎中于本年闰六月即离京赴广东 于次年四 月后才回至京城 即此诗只能写于嘉靖十年春或嘉靖十年前 且诗题称李氏为 司封 姑系于此 李默 群玉楼稿 卷五 曲江亭次韵邀王南江同赋 曲榭府城头 川光带晚舟 遥汀初下雁 夕 气半含楼 表里分吴甸 微茫入楚流 谁知攀赏地 高韵得英游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考 但据 李默与王慎中的相会机会以及诗的内容 可推知此诗当为他们早年交游之作 一并系于此 李默 字时言 号古冲 福建瓯宁人 正德十六年进士 官至吏部尚书兼殿阁大学士 著有 建 宁人物传 群玉楼稿 传见 明史 卷二百二 福建通志 卷四十七 人物 四 明世宗实录 卷一二七 嘉靖十年闰六月载 丙申 命兵科给事中潘大宾 刑部主事 郭宗皋于浙江 吏科给事中曾忭 礼部主事王慎中于广东 各主考乡试 传 辛卯 各省乡试仍以京朝官为主考 仲子得广东 而录文佳 得士多 迄今为人所称诵 明年 状元及第者 即乡魁林大钦也 又见本年注 一 五 易学经义考最录序 四库本卷九 忆在辛卯岁 受命往柄岭南试事 便道之家 六 息园存稿 卷三 赠別王道思序 主广东试事 刻文甚奇 余以故志其名 案 此当指 刻印诸生乡试文 嘉靖十一年嘉靖十一年壬辰壬辰15321532二十四岁二十四岁 四月 由广东返京 途次镇江 作 与陈约之 一 游金山 作 金山杂诗八首 二 曾忭出使边关 作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三 抵京 始与唐顺之相识 四 并与李开先 赵时春 任瀚 熊过 吕高相交游 时称 嘉 靖八才子 又有 嘉靖十才子 之说 五 同时交游的还有李遂 江以达 华察 屠应埈 陆铨等 六 十一月 程文德坐杨名劾汪鋐案 被谪高凉 作 送程舜敷编修坐谪高凉三首 七 一 与陈约之 卷十五 侧闻奉使 欣慰无量 夫建业巨丽 崇山之所迴映 长江之所浸薄 吾违省署可十余月也 今吾年二十四矣 夫四月十日次于润州 某白 案 违省署可十余月 当指自去岁闰六月离京至今 润州 即今江苏镇江 陈束 字约之 浙江鄞县人 嘉靖八年进士 与王慎中 唐顺之 赵时春 任瀚 李开先 吕高 熊过为嘉靖八才子 官至河南提学副使 著有 陈后冈先生诗集 陈后冈先生文集 传见 明史 10 卷二百八十七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二 案 此八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考 但考王慎中一生所经镇江游金山时间 明确可知的为两 次 一为本年 一为嘉靖十三年贬官南下途中 见嘉靖十三年条 且此八首诗的内容与贬官时所作相 比 并无伤感之情 姑系于此 三 曾忭使边 当在嘉靖十一年五月至嘉靖十二年九月间 华阳馆文集 卷十一 明故兵科都给 事中前川曾公行状 云 奉命主考广东乡试 校阅精当 得士为盛 既还京 适东夷寇边甚亟 议者 以为抚臣王大用不当谋拓地市马 以起爨端 勅公往勘 公既还 言大用实欲为边境出力 无启爨状 恐朝廷罪大用过重 则任事之臣惧 王卒从末减 曾忭在嘉靖十年与王慎中一起主考广东 见嘉靖十 年条 回至京城当在本年五月后 见本年注 一 又 明世宗实录 卷一五四 嘉靖十二年九月 庚 子朔 先是命给事中曾忭勘蓟镇巡抚王大用及参将袁继勳先后失事状 至是 忭勘明奏复 则曾忭使 边是 既还京 即 往勘 当在嘉靖十一年五月至嘉靖十二年九月间 姑系于此 王慎中另有 怀曾 给事李郎中二子同时得罪被逮 卷六 济上怀曾李二子 卷六 曾汝诚目有羞明之患走笔问之 卷十二 寄曾前川 卷十 诗 曾忭 字汝诚 号前川 江西泰和人 嘉靖五年进士 授光泽知县 官至兵科都给事中 喜王阳明 学说 江西通志 卷七十九 授光泽知县 时王阳明讲学越中 忭取道往受业 武人俞大猷为其所 选 传见 华阳馆文集 卷十一 明故兵科都给事中前川曾公行状 四 荆川集 卷四 答王南江提学书 仆自入官得请见于当世士大夫 盖三年而后见兄 一见 则骇然异之 而兄亦过以仆为知己 献征录 卷六十三 佥都御史荆川唐公顺之言行录 庚寅春 疏病得归 值母艰 壬辰 改稽勳主事 调考功 唐顺之于嘉靖八年中进士 则所言 盖三年而 后见兄 当指嘉靖八年后之第三年 即嘉靖十一年 壬辰 唐顺之 字应德 号荆川 江苏武进人 嘉靖八年进士 嘉靖十九年与罗洪先 赵时春一起被斥为 民 嘉靖三十八复征 屡破倭寇 次年四月卒于官 与王慎中一起力倡唐宋散文 时称 王唐 喜王 阳明学说 属南中王门 著有 右编 文编 稗编 武编 荆川集 传见 明史 卷二 五 献征录 卷六十三 荆川唐都御史传 明儒学案 卷二十六 襄文唐荆川先生顺之 列朝诗集小 传 丁集上 五 李开先 吕江峰集序 古有建安七子 大历十才子 今嘉靖十年后 更有八才子之称 八人 者 迁转忧居 聚散不常 而相守不过数年 其久者亦止八 九年而已 不知天下何以同然有此称 详 其所作 任忠斋以奇警 熊南沙以简古 唐荆川以明畅 而陈后冈之精细 王遵岩之委曲 赵浚谷之雄 浑 各随其才力 吕江峰独以雅致擅名 又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七 陈束传 载 时有嘉靖八才子之 称 谓束及王慎中 唐顺之 赵时春 熊过 任瀚 李开先 吕高也 四库全书总目 卷一百七十七 嘉靖初 开先与王慎中 唐顺之 熊过 陈束 任翰 赵时春 吕高称八才子 相似的说法还见 四 库全书总目 卷五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吕少卿高 慎中与 嘉靖八才子 的具体交游时间有早 有晚 陈束已见前 一并系于此 献征录 卷八十九 中溪李先生元阳行状 云 先生既迁户部主事 与翰林常州唐顺之 浙陈 束 屠应埈 吏部郎山东李开先 蜀任瀚 熊过 闽王慎中作诗会 时号十才子 11 李开先 字伯华 号中麓 山东章丘人 嘉靖八年进士 官至太常寺少卿 罢归 治田产 蓄声伎 诗歌豪放 尤工词曲 著有 李中麓闲居中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附于 陈束传 献征录 卷 七十 李开先墓志铭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赵时春 字景仁 号浚谷 甘肃平凉人 嘉靖五年进士 官至都御史 喜言兵事 著有 浚谷集 传见 明史 卷二百 献征录 卷六十三 赵公墓志铭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任瀚 字少海 四川南充人 嘉靖八年进士 官至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 传见 明史 卷二 百八七附于 陈束传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熊过 字叔仁 号南沙 四川富顺人 嘉靖八年进士 官至礼部祠祭司郞中 著有 周易象旨 南沙集 传见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七附于 陈束传 吕高 字山甫 号江峰 江苏丹徒人 嘉靖八年进士 官至山东提学副使 于八子中名最下 晚年 居家喜藏书 茅坤曾为之作 万卷楼记 见 茅坤集 之 茅鹿门先生文集 卷二十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附于 陈束传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李元阳 字仁甫 号中溪 云南大理人 嘉靖五年进士 选庶吉士 除户部主事 授江阴知县 擢 江西道御史 出知荆州府 致仕 著有 中溪集 传见 献征录 卷八十九 中溪李先生元阳行状 六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七慎中本传 授户部主事 寻改礼部祠祭司 时四方名士唐顺之 陈束 李开先 赵时春 任瀚 熊过 屠应埈 华察 陆铨 江以达 曾忭辈咸在部曹 慎中与之讲习 学大 进 李开先 遵岩王参政传 改官礼曹 更得一意文事 交游如众称 八才子 外 更有今大司马 李克斋 给谏曾前川 提学江午坡 学士华鸿山 屠渐山 相与切磋琢磨 各成其学 行状 云 改 礼部祠曹 尽交天下雄俊 同时如李克斋遂 华鸿山察 唐荆川顺之 屠渐山应埈 陈后冈束 陆石溪 铨 江午坡以达 李中麓开先 曾前川忭 数公才学文章之美 以道谊义气相莫逆 而先生尤为诸公所 引重 慎中与此数人的交游时间非为同时 一并系于此 李遂 字邦良 号克斋 又号罗山 江西丰城人 嘉靖五年进士 历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前后与 倭寇斗争达二十余年 累官南京兵部尚书 喜王阳明心学 著有 督抚经略疏 诗文稿 传见 明 史 卷二零五 献征录 卷四十二 李公神道碑 江以达 字于顺 号午坡 江西贵溪人 嘉靖五年进士 官至湖广提学副使 著有 江午坡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附于 王慎中传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华察 字子潜 号鸿山 江苏无锡人 嘉靖五年进士 官至侍读学士 掌南院事 著有 岩居稿 翰苑稿 皇华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附 王慎中传 献征录 卷二十三 华公墓碑 列 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屠应埈 字文升 号渐山 平湖人 嘉靖五年进士 官至右春坊右谕德 著有 兰晖堂集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附 王慎中传 列朝诗集小传 丁集上 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 卷十七 右春坊 右谕德屠公行状 陆铨 字选之 号石溪 浙江鄞县人 嘉靖二年进士 官至广东左布政使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七 附 王慎中传 七 明世宗实录 卷一四三 嘉靖十一年十月 杨 名谪戍 程 文德降边方杂职 文 12 德为广东信宜县典史 又 国榷 卷五十五 十一年十月 翰林院编修杨名以慧星变 言上喜怒失中 责对状 上戍名于边 谪文德信宜典史 明史 卷二百七 杨名传 对此事交特颇详 信宜 为广东 高州府 汉代称 高凉 一县 见 明一统志 卷八十一 此诗当作于此时 程文德 字舜敷 永康人 嘉靖八年进士 官至吏部左侍郞掌詹事府 调南京工部右侍郞 疏辞忤 旨 除名归 万历中追赠礼部尚书 谥文恭 喜阳明心学 曾与徐阶 聂豹 欧阳德在京举行灵济宫大 会 著有 松溪集 程文恭公遗稿 传见 明史 卷二八三 献征录 卷五十三 程君墓志铭 明儒学案 卷十四 侍郎程松溪先生文德 嘉靖十二年嘉靖十二年癸巳癸巳15331533二十五岁二十五岁 春 与礼部尚书夏言倡和 有 春日和夏桂洲尚书韵 一 七月 任吏部考功清吏司员外郎 转验封清吏司郎中 二 九月 作 祭庄母陈太夫人文 三 父王纪封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四 一 明世宗实录 卷一三 嘉靖十年九月 戊辰 以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夏言为 礼部尚书 兼官如故 又王慎中于嘉靖十一年五月后才由广东乡试主考回到京城 此诗当不会作于十 一年 又王慎中于本年七月后由礼部转吏部 一般情况下 任吏部之职的他当不会于下年春日再与任礼 部尚书的夏言倡和 故系此诗于本年 案 附见夏尚书作 卷九 实为夏言所作 见 桂洲文集 卷五 春日漫述 夏言 字公谨 号桂洲 江西贵溪人 正德十二年进士 以争大礼有功累升官 嘉靖十五年由礼部 尚书入历少师兼太子太师 吏部尚书 华盖殿大学士 二十一年闲住 二十四年再起原官入阁 二十七 年为严嵩所劾 坐弃市 传见 明史 卷一九六 献征录 卷十六 嘉靖以来首辅传 二 与道原弟书八 卷二十 往时在吏部为郎 年二十五耳 明世宗实录 卷一五二 嘉靖十二年七月载 庚午 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唐顺之 礼部仪制司署 外郎陈束 户部山西司主事杨沦 兵部车驾司主事卢淮 武选司主事陈节之 河南道监察御史胡经 试 御史周文烛俱为翰林院编修 先是 上以翰林侍从人少 诏吏部博采方正 有学术 为众望所归者充其 选 于是部臣疏顺之等十人名上诏 七人改补如拟 其报罢者三人 任翰 王慎中 曾忭也 仍命更推 择老成端慎者数人以备简用 又见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七王慎中本传 十二年 诏简部郎为翰林 众首拟慎中 大学士张孚敬 欲一见 辞不赴 乃稍移吏部 为考功员外郎 进验封郎中 案 清代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三十二 翰林由别衙门改用者如 嘉靖十一年 唐顺之 李 学诗 陈束 卢淮 王汝孝 陈节之 屠应埈 华察 吕怀 王慎中 金潞 杨沦皆以科道部属改编修 此说法不对 其一 时间为十二年 非十一年 其二 王慎中没能成为编修 且其所列举的屠应埈 王 汝孝 华察是修撰而不是编修 明世宗实录 卷一五五 嘉靖十二年十月载 乙酉 改礼部郎中屠应 埈 王汝孝 兵部郎中华察俱为翰林院修撰 吏部员外郎李学诗为翰林院编修 俸级如旧 先是 上既 改用唐顺之等 复命吏部推择老成端慎者数人以闻 至是 部臣举户部郎中孙继鲁等名上诏 用应埈等 余报罢 未几 应埈等疏辞原官俸级 许之 13 三 祭庄母陈太夫人文 卷三十三 云 癸巳九月八日 全懿太夫人陈氏讣至 其子吏部员外 君一俊为位而哭 四 行状 云 府君 以先生贵 初封礼部祠祭司主事 再封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慎中于本 年任职于吏部 则其父之封亦当于本年左右 姑系于此 嘉靖十三年嘉靖十三年甲午甲午15341534二十六岁二十六岁 八月 由吏部郎中谪判毘陵 一 闻谪令下 作 闻移官报至示舍弟道原 二 离京前 拜见王廷相尚书 表仰慕之情 三 将离京 陈束作 赋得上林雁赠吏部王郎中谪判毘陵 诗送之 慎中也于南下途中作 鸣雁篇 寄陈约之太史兼呈唐应德陈允和二兄约之赋予南窜为上林雁之诗予感其意适见 斯鸟遂成短章因以为报云耳 四 作 听琴篇 客有善鼓琴者为予操屈原之曲感不自胜因以成咏 五 江以达作 送验封王道思之常州别驾 诗送之 六 与蔡克廉在潞河客舍分别 作 潞河客舍别蔡刑部道卿 七 离京南下 作 谪毘陵发都下 至晋陵 在郡作 八 经天津 作 天津览海 九 经沧洲 有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二首 十 过济水 作 月夜同姚在明济上观水 怀曾给事李郎中二子同时得罪被逮 偶怀 济上怀曾李二子 辛卯之秋予与二子同有典文之命联舟济上投分托契自谓百年不图事变 囱囱予承严窜二子亦同日下狱感今怀昔情如之何 十一 途经东昌 有 将至东昌寄寇太守未庵兼柬包蒙泉节推 发东昌道中寄酬寇太守 十 二 经下邳 作 舟经下邳 沛公歌 十三 经徐州 作 彭城送谢道安举人应试 过彭城作 十四 泊淮口 作 淮口 泊宝应湖 作 宝应湖夜泛 过扬州 作 广陵二首 藏书 万卷楼歌为维扬葛子东赋 十一月初一日过江 作 仲冬朔日江行 江上送毛太守入 觐因寄旧游三山诸友 十五 至镇江 作 登金山绝顶二首 十六 将至常州 有诗 将至毘陵一首 十七 至常州后 拜见唐珤 十八 寻 补江阴令 有政绩 十九 至昆山 拜见魏校 二十 至宜兴 拜见杭淮 泛舟东溪 游玩张公洞 善卷洞 二十一 一 明世宗实录 卷一六六 嘉靖十三年八月载 丁巳 右副都御史张衍庆父继为湖广左参政 致仕 而郎中王慎中等上疏谢罪 上谪慎中外任 而夺员外郎左思中 主事张忠俸各三月 议格不 14 行 国榷 卷五十五 嘉靖十三年八月条下载 丁巳 右副都御史张衍庆 父湖广左参政继 同三 品 例不得封 吏部以外官虽同品得封 上谓私之 验封郎中王慎中谪常州通判 永州知府唐有怀行状 卷四十一 甲午冬 某由吏部郎中谪判常州 应德亦削翰林编修籍还 里 案 唐顺之削籍是在嘉靖十四年二月 见下年条注 四 南沙先生文集 卷一 赠王道思司封谪判毘陵序 嘉靖甲午 司封王子言锡命事未效 乃坐判 毘陵 现存南京国学图书馆的明嘉靖刻本 杭双溪先生诗集 卷首序末载 嘉靖乙未岁冬十二月望日 且其写到 去年秋 谪判常州 谒公于義兴 案 即宜兴 之第 因拿舟泛东溪 访张公 善权 案 今称 善卷 二洞 由西溪泛舟而旋 于时山明气肃 霜落水清 相与把酒赋诗以为至乐 所记 去 年秋 当指 甲午年 时间近 当不会弄错 于时山明气肃 霜落水清 之时令则为秋末冬初无疑 说明慎中在诏令下达后即刻启程离京 该年秋季已至宜兴 案 李中麓闲居集 序文六 游海甸诗序 载 王遵岩慎中 历官吏部司封郎 为张方山衍庆 以副都请封其父参政君继 虽父子同品 前此刘编修春封其父御使君规 杨主事子嚣封其父通判君禄 张罗峰不以为例也 票拟获谴谪判毘陵 将行 丁嘱同志 饯则海甸 素闻其胜 而未尝一游过此 则 终身或无复见 期于是 武选吴皖山檄 吕江峰高 熊南沙过 翰林唐荆川顺之 陈后冈束 礼部张少 室元孝 李克斋遂及予共八人焉 以嘉靖乙未三月望日 出阜城门 至则荒凉殊甚 主客两忘 酒酣 赋诗 独皖山先成 意高辞雅 不亚唐之名家 未久 七人相次罢谪 独皖山幸而独免 这则材料所记时间错了 彭城送道安举人应试 卷九 少年挟册趋上京 俊美多才众所荣 稷 下雕龙参辨驾 郢中白雪擅诗名 他乡不料逢论旧 临水那堪复送行 旅窜惭予非狗监 闻君已赋子虚 成 由诗题及内容不难发现 慎中称自己为 旅窜 可知是由京官放逐 谢举人是在当年秋试后上京 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 明制 春试是在来年二月举行的 甲午年左右的春试只有乙未年春试 因此 可 证 王慎中最晚也是在乙未年二月前已至徐州 即他是不可能在乙未三月与李开先相聚的 又 明世宗实录 卷一六七 嘉靖十三年九月载 礼部尚书夏言劾奏仪制司郎中张元孝 祠祭祠 当为 司 郎中李遂放纵不职状 上命锦衣卫执元孝送赴镇抚司鞫治之 寻俱调外任 既然是 寻 那么时间不会久 又 国榷 卷五十五 嘉靖十三年九月 礼部尚书夏言劾仪制郎中张元孝 祠祭郎中李遂纵恣 并下镇抚司 谪之 名山藏 卷七八 臣林记 李遂条 会同官王慎中外谪 遂与诸僚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