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出处.doc_第1页
词语出处.doc_第2页
词语出处.doc_第3页
词语出处.doc_第4页
词语出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文生义:清张之洞輶轩转语语学:“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 顾名思义、不求甚解 反义词 精益求精、字斟句酌惟妙惟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读聊斋杂说:“形容惟妙惟肖,仿佛水经注造语。” 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近义词】:栩栩如生 【反义词】:画虎类犬 蔚然成风:【出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蔚成风气、风靡一时温故知新:孔子论语为政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无济于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偏正式;作谓语;近义词 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反义词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五体投地:梁书中天竺国传:(公元636年)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646年) 楞严经卷一(公元707年后) 【近义词】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反义词】嗤之以鼻息息相关: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造古人五七古诗若干首,读万遍或数万遍,熟其音节气味,心解神悟,久久觉得我之形神与古人之气脉息息相关。”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相濡以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近义词同舟共济、以沫相濡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相形见绌:清李绿园歧路灯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销声匿迹: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心旷神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信口雌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袖手旁观:沁园春送赵运使之江西鸦雀无声: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雅俗共赏: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眼花缭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一五一十: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一知半解: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抑扬顿挫: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曹植)诗;委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因地制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忧心忡忡:出车雨后春笋: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有条不紊: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与日俱增:宋吕祖谦吕东莱集为梁参政作乞解罢政事表二首:“涉冬浸剧,与日俱增。”瞻前顾后: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枕戈待旦: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振振有词: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震耳欲聋: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执迷不悟: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中流砥柱: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珠光宝气: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就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蛛丝马迹: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孜孜不倦: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爱不释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安居乐业: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安分守己: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安土重迁: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之若素: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黯然失色: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白璧无瑕: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百折不挠: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包罗万象: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抱薪救火:史记-魏世家,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杯盘狼藉:滑稽列传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闭关自守: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毕恭毕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鞭长莫及: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变化莫测: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变动不居: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孔颖达疏:“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便宜从事: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别有用心: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王太尊也是说他办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别有用心的呢。”彬彬有礼: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并驾齐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不翼而飞: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不共戴天: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不可估量: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足为奇: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不绝如缕: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不假思索: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不足齿数: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不期而遇: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不可思议:踏莎行赠光严道人不卑不亢: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不折不扣: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如今的妇女跟男人不折不扣一样尊贵!”不容置疑: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才高八斗: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残羹冷炙: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仓皇失措:宋洪迈夷坚志铁塔神:“僧仓皇失措,不暇走,兵已大掠。”长歌当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长吁短叹:乐府群珠无名氏金字经:“短叹长吁三两声。”怅然若失: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殷怅然自失。”车水马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诚惶诚恐: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嗤之以鼻:后汉书樊宏传:“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持之以恒: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叱咤风云: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出奇制胜: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出言无状: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这泼猴头,出方无状。”出神入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初出茅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穿凿附会: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捶胸顿足: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春花秋月: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蠢若木鸡: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聊斋志异.促织绰绰约约:北海的早晨 斯妤从容不迫: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从谏如流:汉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大有作为: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大吹大擂: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庆喜的筵席。”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发雷霆: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大逆不道: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大智若愚: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巧若拙: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大而无当: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荡然无存: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得心应手: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点铁成金: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喋喋不休: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丢三落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独树一帜: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咄咄逼人: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多愁善感: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发号施令: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翻手为云: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覆手为雨: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反戈一击: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放浪形骸: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飞短流长:唐沈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沸反盈天: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刚刚到门,听见里面哭的沸反盈天。”分崩离析: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愤世嫉俗: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风起云涌: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烛残年: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风雨如晦: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逢人说项:唐杨敬之赠项斯:“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扶危持颠:唐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附赘悬疣: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肝胆相照: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高谈阔论: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高屋建瓴: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高风亮节: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槁项黄馘: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格格不入: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功亏一篑: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勾心斗角: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孤陋寡闻: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蛊惑人心:元史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故弄玄虚: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冠冕堂皇: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幅冠冕堂皇的面目了。”归真反璞: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鬼斧神工: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国色天香: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过眼云烟: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海市蜃楼: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好高骛远: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涸澈之鱼: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花团锦簇: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哗众取宠: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有记载。化为乌有: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患得患失: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荒无人烟: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惶恐不安: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回肠荡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浑然天成: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豁然开朗: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饥寒交迫: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鸡鸣狗盗: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急于事功: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坚忍不拔: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兼容并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艰苦卓绝: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宋史邵雍传兼收并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坚如磐石: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有?”焦头烂额: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矫柔佳作:周易说卦:“坎,为矫揉,为引轮。”矫枉过正: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接踵而至: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金科玉律: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惊心动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迥乎不同: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决疣溃痛:庄子内篇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刻不容缓: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苦心孤诣: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夸夸其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 在内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夸父追日: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空中楼阁: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朱子语类卷一百:“问: 程子 谓 康节 ( 邵雍 )空中楼阁。曰:是看得四通八达, 庄子 比 康节 亦髣髴相似。”扣人心弦: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老当益壮:初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乐此不疲: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乐不思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乐不可支:汉班固东观汉记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礼尚往来: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理屈词穷: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励精图治: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了如指掌: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淋漓尽致: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莫霖)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