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佑 马铃薯种植技术(1、2).doc_第1页
刘冠佑 马铃薯种植技术(1、2).doc_第2页
刘冠佑 马铃薯种植技术(1、2).doc_第3页
刘冠佑 马铃薯种植技术(1、2).doc_第4页
刘冠佑 马铃薯种植技术(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刘冠佑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09种子生产与经营(1)班 酒泉735000摘要:目前马铃薯主要进入淀粉加工行业、蔬菜市场干果类产品加工行业,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定西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准备、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键词关:定西地区 马铃薯 高产 栽培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薯仔等。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海拔16203940米,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马铃薯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d然场所。而其适宜的光照条件和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子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更是为马铃薯的增产增收和贮藏、抑制病害和品质提升营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定西地区充裕肥沃的耕地资源也为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由于以上得d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肥沃优质的土壤环境,使得定西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适合马铃薯种植和生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地域品牌由“中国马铃薯之乡”正向“中国薯都”迈进。因此文章就甘肃定西地区如何生产高产优质马铃薯,解决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以及避免当前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从选地、整地、种薯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贮藏等环节的技术方案,总结出定西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土地是马铃薯生长的基础,地选择得当,就能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确保达到丰产目标。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以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于缓坡地块最为适宜。 二、种薯准备 1、种薯挑选:要除去冻、烂、病、伤、萎蔫块茎,并将已长出纤细、丛生幼芽的种薯,也予以剔除。而选取那些薯块整齐、符合本品种性状、薯皮光滑细腻柔嫩、皮色新鲜的幼龄薯或壮龄鼠。同时,还要汰除畸形、尖头、裂口、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突出的老龄薯。 2、种薯处理: (1)困种晒种:出窖后经过严格挑选的种薯,装在麻袋、塑网袋里,使温度保持在1015,有散射光即可。经过15d左右,当芽眼刚萌动见到小白芽锥时,就可以切芽播种子了。以上称为困种。如果种薯数量少,又有方便地方,可把种薯摊开为23层,摆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日光温室内,使温度保持在1015,让阳光晒着,并经常翻动,当薯皮发绿,芽眼睁眼(萌动)时,就可以切芽播种了。这称为晒种。 (2)催芽:催芽是在播种前40d以前,采取措施促进种薯生芽,使其生长期提前的一种做法。采用湿沙层积法:在温床或火坑等地方,把已经切好的芽块与湿沙层堆积(即一层湿细沙上边摆一层芽块,共摆56层,高度在0.5米以下),堆温保持15左右。当幼芽生长到12cm,并出现幼根时,就可以播种了。另一种方法是:把未切的种薯铺在有充足阳光的室内、温室、塑料大棚的地上,铺23层,经常翻动,让每个块茎都充分见光,经过40d左右,当芽长到11.5cm,芽短而粗,节间短缩,色深发紫,基部有跟点时,就切芽播种。 (3)切芽块:每个芽块的重量最好达到50g,最小不能低于30g。具体说:50g左右的薯块不用切,可以用整薯做种;69100g的种薯,可以从顶芽顺劈一刀,切成两块;110150g的种薯,现将尾部切下1/3,然后再从顶芽劈开,这样就切成3块,160200g的种薯,先顺顶芽劈开后,再从中间横切一刀,共切成4块;更大的种薯,可先从尾部切下1/4,然后将余下部分从顶芽腰切一刀,再在中间横切一刀,共切成5块。这种切法,芽块都能达到标准,而且省工,且得快。 为了防止环腐病,黑胫病定病害通过切刀传染,切芽者要准白两把切刀,并准备一个水罐(罐头瓶等)装上酒精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把不用的切刀泡在药液里边,一旦切到病薯,即把病薯扔掉,并把切过病薯的刀泡入药液消毒,同时换上在药液里浸泡过的刀继续切,芽块最好随切随播种。 三、施肥马铃薯施肥的总原则是: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每667m2(1亩)农家肥施用量达到3000kg,全部用作基肥。化肥用量,应参照配方施肥确定适宜的品种和数量。在一季作区内,中等地力的砂质壤土地块,按当前施肥水平估算,每亩要补充氮素46kg,最高不超过7kg;补充磷素4.5kg;补充钾素67kg。育苗使用撒乐福微生物菌剂配合硫酸钾复合肥,育出幼苗根系发达,易于移栽。在种植之前,使用撒乐福系列微生物肥料或者撒乐福矿物肥配合复合肥做底肥,可达到增产、消灭虫害、提高作物品质、破重茬、消除板结等功效。 四、播种 1、播种条件:总的要求是把握条件、不违农时。 马铃薯播种,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是地温。在春播时,一般10cm深度的地温应稳定达到5,以达到67较为适宜。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比较适宜。其次,要考虑的是墒情。虽然马铃薯发芽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发芽后很快进入苗期,则需要一定的水分。(注:在阴湿地区和潮湿地块,湿度大,地温低,这就要采取措施晾墒,如翻耕或打垄等,不要急于播种。土壤湿度以“合墒”最好,即土壤含水量为14%16%。) 2、播种密度:行距5565cm,株距2628cm较好,6万株/公顷左右。不过因品种的差别而稍有差别。 五、田间管理 为幼苗、植株、根系和块茎等创造优越的生长发育和保护条件。管理的重点应随当年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旱年头要抓好保墒浇水, 涝年头需抓好排水防涝和晚疫病防治等。中耕培土必须抓好。后期的管理是以“保”为主,排、灌和病虫防治,都是为了保证生长条件和保护叶片健康、延长生存时间。 田间管理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 1、 早拖耮 在苗前进行拖耮,可起到提温、保墒、松土、灭草和拥土等作用,能促进根系发展,增加吸收能力,达到促地下、带地上、蹲住苗的目的,为马铃薯生长打好基础。 2、 早种耕培土 中耕培土要分次在苗高5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上土34cm,以暄地、灭草为主;第二次在现蕾前进行,要大量向苗根拥土,培土应既宽又厚,要达到6cm以上。早中耕培土可以使地热和透气,增强微生物活动,加速肥料分解,满足植株生长的营养需要。 3、 早追肥 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追肥,促进株壮,增加叶面积。用同等数量的氮肥,分别在苗期、蕾期和花期追施,增产效果分别是:苗期17%,蕾期12.4%,花期9.4%。从中可以看出,早追肥的增产效果为最好。 4、 早浇水 马铃薯开花时正好进入结薯期,需水量大增,应在开花期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和环腐病。发病初期应及早清除病株。药剂防治可用25%百菌清、25%甲霜灵或25%瑞毒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d喷1次,连喷23次。 (二)虫害防治 马铃薯种植技术地上主要有蚜虫、28星瓢虫、红蜘蛛等害虫,可用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按常规法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可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2kg掺在农家肥中,1kg掺细土后,播种时洒在播种沟内进行防治。 育苗使用撒乐福微生物菌剂配合硫酸钾复合肥,育出幼苗根系发达,易于移栽。在种植之前,使用撒乐福系列微生物肥料或者撒乐福矿物肥配合复合肥做底肥,可达到增产、消灭虫害、提高作物品质、破重茬、消除板结等功效。一般能增产25%以上.七、收获与贮藏当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茎叶枯黄时,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比重大,淀粉、蛋白质及其他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而水分含量降低,此时是食用块茎最适宜收获期。收获过早,块茎不成熟,产量不高;收获过迟,会降低品质。收获宜选在晴天,收获后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薄摊晾干,防止曝晒引起芽眼老化、影响品质。挖薯、装薯、运薯时要尽量保持薯皮完整,减少损伤,提高商品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块茎重量的自然损耗是不大的,伤热、受冻、腐烂所造成的损失是最主要的。因此要了解和掌握马铃薯贮藏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贮藏期间的损失。 首先,仓库或窖要清理、消毒,通风换气,使库(窖)内湿气排除、温度下降。对要入库(窖)的马铃薯,先晾晒,使其在库(窖)外渡过后熟期,然后装袋码垛,垛不要高,一般码五袋高,两列并排为一行,行与行之间要留半米左右的通风道,行的长度视库(窖)的大小来定。包装袋最好选用网眼袋,利于通气散热。要用木杠将袋子与地面隔开,利于地热及土地湿气的散失。马铃薯贮藏期间的温度调节最为关键。因为贮藏温度是块茎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温度过低,块茎会受冻;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薯堆伤热,导致烂薯。高温下贮藏,块茎打破休眠的时间较短,也易引起烂薯。最适宜的贮存温度是,商品薯45,种薯13,加工用的块茎以78为宜。 环境湿度是影响马铃薯贮藏的又一重要因素。保持贮藏环境内的适宜湿度,有利于减少块茎失水损耗;但是库(窖)内过于潮湿,块茎上会凝结小水滴,也叫“出汗”现象。一方面会促使块茎在贮藏中后期发芽并长出须根,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还会为一些病原菌和腐生茵的侵染创造条件,导致发病和腐烂。相反,如果贮藏环境过于干燥,虽可减少腐烂,但极易导致薯块失水皱缩,同样降低块茎的商品性和种用性。 马铃薯无论商品薯还是种薯,最适宜的贮藏湿度应为空气相对湿度的85一90。商品薯贮藏应避免见光,光可使薯皮变绿,龙葵素含量增加,降低食用品质。种薯在贮藏期间见光,可抑制幼芽的生长,防止出现徒长芽。此外,种薯变绿后有抑制病菌侵染的作用,避免烂薯。另外,贮藏期间要注意适量通风,保证块茎有足够氧气进行呼吸,同时排除多余二氧化碳。 影响马铃薯块茎贮藏的内部因素有两个,一是品种的耐贮性,二是块茎的成熟度。在同样的贮藏条件下,有的品种耐贮性强,有的品种耐贮性差。因此应选择适于当地贮藏条件的品种。另外成熟度好的块茎,表皮木栓化程度高,收获和运输过程中不易擦伤,贮藏期间失水少,不易皱缩。此外,成熟度好的块茎,其内部淀粉等干物质积累充足,大大增强了耐贮性。未成熟的块茎,由于表皮幼嫩,未形成木柱层,收获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擦伤,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条件。由于幼嫩块茎含水量高,干物质积累少,缺乏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贮藏过程中易失水皱缩和发生腐烂。致谢:通过大学三年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每个学期的实践操作,我较系统地学习、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