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建立威信的六大误区:1、高压。靠打骂等暴力形式迫使孩子屈服。2、说教。唠叨不停,却不得要领,甚至言行不一。3、诱惑。习惯用各种奖赏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买孩子的心。4、溺爱。自身缺乏界限,对孩子姑息迁就,有求必应。5、自大。父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6、疏远。缺乏亲子交流。父母的威信是如何失去的:1、其身不正,权威失去感召力。2、言而无信,权威失去信任基础。3、滥用强权,权威被颠覆。4、要求过高过严,权威失去可行性。5、要求过多过滥,权威失去可接受性。6、父母情绪性,权威失去稳定性。7、对孩子溺爱迁就,权威失去原则性。8、夫妻不和睦,权威失去完整性。父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1、父母能不断学习和自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教育能力。2、父母的自我管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是建立威信的基础。3、充分了解孩子的发育发展规律特点,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4、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相互维护对方的威信。5、教育孩子上家人能保持一致性。孩子与家长顶嘴的几种原因:1、孩子没做错事,但却遭到无端的责备;2、孩子犯错后有了悔改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处理不冷静,让他们产生厌烦;3、孩子虽做错了事,但是对父母漫无边际、长篇累牍的说教感到厌烦;4、父母逼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或者不愿立即去做的事;5、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无端受牵连。孩子与家长顶嘴的几种原因:1、孩子没做错事,但却遭到无端的责备;2、孩子犯错后有了悔改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处理不冷静,让他们产生厌烦;3、孩子虽做错了事,但是对父母漫无边际、长篇累牍的说教感到厌烦;4、父母逼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或者不愿立即去做的事;5、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无端受牵连。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孩子问自己问题时,尽量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寻找。但引导不是单纯告诉孩子去查词典或翻书,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问孩子“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你是怎么想到的?”如果方法欠妥,你可以引导说“你的方法很好,你看这个方法怎么样?”家庭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纳起来多是心力的不足,不仅仅是孩子的,更是父母的。所以,当我们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时,不要只顾寻找方法。这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给自己一个时间,也给孩子一个时间。当我们能静下心来时,问题至少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刘墉:孩子让你失望的时候,让你不高兴的时候,你先会尝试着改变他,后来你渐渐发现,你只能改变你自己。常常我们看孩子需要改变,孩子凭什么一定要改变呢?他有他的思想,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怎么去管,你会更加肯定孩子,给他更大的空间,于是他就有更大的自信,他就有更杰出的表现。常有父母问我:为了教育孩子要学这么多,还不一定好用,值得吗?要我说,不值得。你要是单纯抱着为了教育孩子,并以功利之用来衡量自己付出,那你注定会失望,因为你已远离了自我。不断学习、反省,都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起的责任,孩子只是在客观受益而已。父母常用来形容孩子的词:胆小、懦弱、软弱、暴躁、自卑、骗人、说谎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正是透过父母的眼睛看自己,认识自己的。“父母认为我很好,我应该不错”,“父母说我胆小,那我一定是胆小了”。所以,请谨慎使用负面语言评价你的孩子,他会真的认为那就是他。“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很多父母把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视为一种责任感。可是,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来支撑的责任感可能会危害社会,具有破坏性。二战时期德国民众对其领袖,今天各地恐怖分子对其组织都呈现出了无比的忠诚和责任感,结果呢?所以,与其要求服从,不如传递价值观。孩子的安全感首先来自家人给孩子的内心暗示。当一家人相亲相爱互敬尊重时,就能给孩子很美好的安全感。相反,家人之间互相诋毁互不信任,还经常威胁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意味着家人带给孩子那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有依靠、被信任的感觉,从而让孩子产生自信和勇气。父母对孩子身心发育发展规律缺乏尊重,是导致孩子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对于学前儿童,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孩子在玩中感知世界,认识自我,掌握技能。很多父母却因自身的局限,以规矩之名,或怕孩子“浪费光阴”,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给孩子带来挫折感,终导致厌学。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真正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会包容和鼓励,也就不会再苛责和控制。鼓励孩子追随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发现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体验将会是他一生学习的原动力。孩子的情绪化、负向思考,来自亲子沟通不良。愈来愈多孩子在响应切身问题时,说不出话,或是丢一个笼统的说法无所谓、随便啦就搪塞过去,深究这种现象,源自于亲子间对话太少,于是孩子从小不喜欢动脑、不勤于思考,长久下来,他不习惯使用完整字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耐心说。当物质奖励成为一种习惯时,孩子就会迷失于自己做事的动机和目的,把原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做事”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物质奖励而做事”,慢慢扼杀孩子原本只是为自己做事,为兴趣做事,为责任做事,为荣誉做事的信念。冷处理是一种常被滥用的手段。教育孩子,任何手段的使用都是有前提和原则的。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先要给于无条件接纳,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表达自己的情绪,理清原因,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做任何反应,一味的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是冷处理,而是冷暴力。爱孩子,从接纳自己开始。接纳自己,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有一种厌恶,总是抱怨自己的不幸,认为自己很失败、无能、不够好,没钱没资源时,我们已经背离了自爱、自尊,又如何去爱孩子呢?只有我们先能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时,才有能力把这种情感和力量传递给孩子。亲子沟通三原则:1、面对问题,而不要回避矛盾。2、解决问题,而不是证明孩子的错误。3、换位思考,而不要固执己见。从本质上说,亲子沟通不是说教,而是改变行动。真正善于沟通的父母关注沟通的效果。在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理解了什么,所以孩子的反馈非常重要。很多父母把自己控制不了情绪的理由归咎于孩子,认为是孩子惹我生气,孩子让我伤心,仿佛都是孩子的错。可你认真回忆一下,为什么你面对同一种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很顽皮、淘气,有时候你会觉得是活泼可爱,但有时候却觉得烦人、讨厌?决定你情绪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还是孩子的行为?生活常常是充满矛盾的,我们总是会去在意别人的言论,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想爱的人,害怕淹没在飞短流长之中。所以,生活真的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修炼。如果,你认定你前方的路是正确的,就不要被外界影响,一心走你自己的路吧!如果,你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父母错误的情绪教育。1、以暴制暴。恐吓和威胁,不仅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还可能导致孩子自我破坏和攻击行为。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3、男孩别哭。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一种心理需求。4、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扭曲孩子的自我认知。有钱并不是成为好父母的必要条件。好父母能够平衡工作和家庭,以有限的物质收入建立稳固的家庭支出范式,不跟风不追潮,内心强大,情绪平稳,常常微笑,安于本分又怀有梦想,与牢骚抱怨绝缘,相信一点一滴的努力就是安放身心的所在。有钱可以很有用,但也有以钱对子女示爱的危险。【孩子眼里的好父母】1、家庭时光优先。2、具有人文关怀。爱现实中而不是期望中的那个孩子。3、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4、自我管理。5、了解孩子的天赋秉性。6、了解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并充分地尊重。7、鼓励孩子探索和发现。8、界限明确并坚持执行。9、告诉孩子你是多么地爱他。#你是否和孩子说过类似的话#1、命令:“让你干什么就赶快干,没那么多为什么!”2、责怪:“都是因为你,妈妈才这么不幸的。”3、威胁:“考不好,就不带去植物园了!”4、打击:“你想这样就这样吧,看看谁像你这样做!”5、厌烦:“烦死我了,走开。”6、贬低:“又像上次那样吧?我就知道。”【打孩子之前先问自己6个问题】1、如果孩子有能力还手,你还会打吗?2、如果亲人或朋友不听你的话,你会打吗?3、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中有你自己的责任,你会打吗?4、你自己以身作则了吗?5、你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了吗?6、除了“痛下毒手”,你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无论是否承认,我们所以对孩子的顶撞如此愤怒,有一份因素是来自我们心底的自卑。它使我们常会不自觉地把孩子的顶撞视为对我们的质疑和挑战,是间接的批评,而不能理解这些行为只是孩子特定成长阶段的某些特征。我们自身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又以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最终又把这种自卑感传递给了孩子。母亲的爱一定要扩大开。扩大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再往外扩大,你的幸福就越来越大,你的福也就越来越大,你为儿女积的福也就越来越大。这是德行。 所以放下对立、放下控制、放下占有,只是一个成就对方、爱护对方,这样就不会再有怨恨。不要将自己和他人比,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将他人追逐的理想变成自己的目标,因为你有你的路,与其眼看着别人的美好,不如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幸福。当你还可以给予时,不要轻言放弃;当你还可以努力时,不要告诉自己“不可能”;当你主动停止尝试前,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已经结束的。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乐观者在磨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磨难,关键在于怀着何种心态去看待。如果换种角度思考,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失败、挫折,都会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如果在抱怨的时候想到这些,那么我们的心灵便会豁然开朗,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育儿6不要】1.不要骂孩子笨;2.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不足;3.不要以物质诱惑、威胁孩子表现取悦大人;4.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等拒绝的话;5.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6.不要只是处罚孩子,应进一步衡量处罚是否有效。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当我们为了激励孩子告诉他“爸妈没本事,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了。”孩子会怎么想?“爸妈没本事,我又能怎样?”家长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表现。而这种自卑感会“传染”的,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推卸自己责任。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不符时,切勿急着埋怨、愤怒、伤心,更不要轻率地给孩子下定论,细心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有助于避免误解的发生。发脾气是人之常情,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当你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应当怎么做呢?首先要避免用愤怒去响应孩子的愤怒,你的愤怒将会使孩子的情绪发酵扩大,要先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平静、温和的声音响应孩子。如此你才能引导孩子的行动,同时你也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示范了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你需要让孩子明白:虽然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处理它们的方式却有能被接受以及不能被接受之分。你可以借由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帮助他了解这一点。同时,问一个问题去引导孩子做更正面的思考:“生气无法处理这个问题,你觉怎样才能让你完成这个任务?”陪在孩子身边并且引导他找出解决方法。【父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烟台市莱州市教育和体育系统招聘真题
- 风险管理框架应用试题及答案
- 幼儿情感教育活动计划
- 法学概论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背景知识分析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计划
- 2024年上海奉贤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软考2025网络管理员全重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软件设计师考试多样化策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 钢结构屋顶安装高空作业协议
- 三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电子商务那些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2025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及完型常考重点高频(带音标)500词素材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Appendices Mulan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名师课件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8 Unit 2 I made a kite教案 外研版(三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