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分类.doc_第1页
铁路分类.doc_第2页
铁路分类.doc_第3页
铁路分类.doc_第4页
铁路分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分类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是指由中国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管理的铁路,简称国铁。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截止到2001年底已达70057.2公里,其中国家铁路59078.6公里,合资铁路6162公里,地方铁路4816.6公里。在国家铁路中复线里程达22640.3公里,电气化里程达16867.6公里。拥有各种机车14955台,铁路客车37214辆,货车449921辆,承担着全国54.6的货物运输量和36.3的旅客运输量。全国国家铁路建有车站5500多个。 地方铁路 地方铁路主要是由地方自行投资修建或者与其他铁路联合投资修建,担负地方公共旅客、货物短途运输任务的铁路。 地方铁路的经营管理方式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营性质,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下,设置专门机构 地方铁路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地方运输事业中的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合资铁路合资建设铁路,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对于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到2002年底,全国建成合资铁路共33条,总里程达8601公里。合资铁路打破了多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铁路建设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专用铁路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专用铁路的概念也是从管理权限和管理主体上来划分的。一般来说,专用铁路大都是大中型企业自己投资修建,自备机车车辆,用来为完成自己企业自身的运输任务的铁路。也有一些军工企业、森林管理部门为运输生产需要修建了一些专用铁路。目前我国共有专用铁路25000多公里,其中工矿铁路13000多公里,森林铁路有9000多公里,其他专用铁路3000公里。 铁路货物运输持续攀升继2006年我国铁路客货运量、运输密度实现世界第一以后,2007年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又创新高。2007年110月,我国铁路累计货运总量达到25.98亿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9.1%;货物周转量1966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连通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铁路货物运输增长迅速,青藏铁路公司2007年共完成货物发送量1922万吨,同比增长22.9%,提前33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其中借助青藏铁路出藏的货物运量涨势尤为迅速。2007年111月出藏货物达到10.66万吨,而2006年312月仅有2万吨货物通过青藏铁路出藏。此外,按照年初规划,2007铁道部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332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2560亿元、更新改造160亿元、机车车辆购置600亿元。同年计划新线铺轨2099公里,复线铺轨2347公里,新线投产607公里,复线投产663公里,电气化投产2019公里,其中新线铺轨和复线铺轨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2.4倍。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为铁路运输能力释放提供有力保证。1.2 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稍有缓解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使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了18%和12%以上,实现了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的目标,较好地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过程中,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新图能力,以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龙头,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压缩客、货列车追踪间隔时分,最大限度地挖掘除了铁路新增资源和存量资源。铁路几条干线货车追踪间隔时间提至7分钟,货运列车开行数量达到16656对,比2004年增加了1316对。而经过半年的稳健运营,第六次大提速的实际效果也体现出来,现在全国铁路日均发送货物达856万吨,同比增长7.6%,实现了铁路货运量的历史性增长。铁路部门还按照新图优化运输组织,在既有线提速上向客车要速度,向货车要重量,向客车货车同时要密度,大量增开重载货物列车、直达货物列车、集装箱陕运班列,增加列车开行密度;压缩丁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提高列车牵引重量,实施货运重载运输。例如:新图开行特快行邮专列4对,快速行邮专列1对,行包专列14对,优化了行邮、行包专列发到时刻和沿途作业时间,压缩了行邮专列总运行时间;安排始发直达939列,约占全路总装车数的45%,比2004年增加14%;安排货运五定班列运行线121条,比2004年增长33%;大秦线日均安排2万吨列车26对、万吨单元列车17对、万吨组合列车44对;古店口日均安排开行到大秦线的5000吨重载列车40对:侯月线嘉峰口日均安排月山方向5500吨重载列车66对,重载运输线路基本覆盖了路网主要干线。此外,铁路在提速后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的运输战略,实现了客货兼顾、两翼分流,全面提升了路网运输的整体效率。从而使主要提速干线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基本适应了货物运量增长需要。1.3 物流地位日益得到重视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具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费用低等特点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加快我国货物流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铁路在这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性,体制的约束使得铁路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下灵活机动的经营管理模式,急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来充分挖掘铁路的潜力。而物流作为现代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其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特征正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每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增长高达20%以上。而随着和谐铁路的不断推进和“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主要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铁路运输能力有望逐渐得到释放,发展现代物流成为铁路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新利润点的重要突破口,铁路系统也开始着手构建铁路的物流网络体系,目前已规划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将建设18个物流中心,其中云南昆明已投入运营且效果良好。另外,西藏那曲铁路现代物流中心业已开工建设,厦门前场铁路特大型货场也正积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进行规划建设研究。近期完成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专项研究也提出要在全路建设一个包括二十多个一级节点、七十多个二级节点和两百多个三级节点的铁路物流网络体系。1.4 战略装车点建设全面加快随着铁路运输效率不断提升,挖潜扩能难度也不断增大,而全路货运站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运力资源效率不高等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铁路规模运输发展。资料显示,当前全路年到发量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约有1000个,5万吨至10万吨的货运站约有400个。这些小站占全路货运营业站总数的30%,但到发量仅占全路的1%。这些小站工作效率和生产率很低,造成铁路运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铁路亟需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实施规模化、集约化运输,深入拓展挖潜扩能新空间。战略装车点是进一步释放铁路运输生产力,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战略装车点可解决目前装车点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运输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等问题;有利于整合运力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适应铁路货运长远发展需要。根据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指示,铁路运输系统需在今后的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中牢牢把握“两整合、一建设”目标,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按照铁道部规划,年内在铁路货运系统将全面完成10万吨以下货运营业站和零担货物运输整合工作,并拟完成建设365个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