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检测题.doc_第1页
《合成材料》检测题.doc_第2页
《合成材料》检测题.doc_第3页
《合成材料》检测题.doc_第4页
《合成材料》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合成材料 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高分子材料中,属于体型结构的是 ( )A.有机玻璃 B.硫化橡胶 C.聚氯乙烯 D.聚乙烯2.下列高分子化合物中,具有热固性的是( )A.有机玻璃 B.聚氯乙烯 C.聚丙烯 D.酚醛塑料3.下列塑料的合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聚乙烯塑料 B.聚氯乙烯塑料 C.酚醛塑料 D.聚苯乙烯塑料4.下列树脂的组成与单体的组成相同的是 ( )A.有机玻璃 B.电木 C.涤纶树脂 D.尼纶5.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生活中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材料、油漆等。该污染气体可能是 ( )A.甲醛 B.甲烷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6.复合材料的优点是 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 )A.仅 B.仅 C.除外 D.7.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的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的有用成分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C.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海水的淡化8.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28g聚乙烯树脂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B.在合成28g聚乙烯树脂的单体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NAC.28g聚乙烯树脂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目是3NA D.28g聚乙烯树脂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4NA CH2CHnCH3COOCH2CH2OC O CH3COO 9.某药物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1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为( )A.3mol B.4mol C.3n mol D.4n mol 10.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三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苯乙烯 C.聚乙炔 D.聚氯乙烯 二、填空题(共47分)11.(4分)请写出高聚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12.(8分)已知1,3-丁二烯在极性溶剂中与溴加成,主要生成1,4-加成产物;在非极性溶剂中与溴加成,主要生成1,2-加成产物,如果以1,3-丁二烯为原料,通过加成、水解、消去、聚合等反应合成氯丁橡胶 ,请按图中各步反应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并在箭头上标出必要的无机原料和这一步反应的反应类型。13.(7分)已知酮类化合物可以和氰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上述反应的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羧酸:酸甲酯(有机玻璃)的反应流程为: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C_;E_。写出化学方程式,说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BC DE 14.(6分)写出以15.(8分)维纶的成分是聚乙烯醇缩甲醛,它可以由石油的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其主要步骤是由乙烯、氧气和醋酸合成酯酸乙烯酯,化学方程式如下:然后再经过加聚、水解、缩合制得维纶,请把下列各步变化中指定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填入以下空格中。16.(6分) 羧酸酯RCOOR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跟醇ROH发生如下反应(R、R是2种不同的烃基)RCOOR+ROHRCOOR+ROH此反应称为酯交换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在合成维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把聚乙酸乙烯酯转化成聚乙烯醇,这一步就是用过量的甲醇进行酯交换来实现的。(1)反应中甲醇为什么要过量?_。(2)写出聚乙烯醇的结构简式_。(3)写出聚乙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的化学方程式_ _ _。17.(8分)已知(相对分子质量:R+27) (相对分子质量:R+57)现在只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如下:82和202分别是A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1)写出化合物A、E、F的结构简式:A_,E_,F_。(2)写出B与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三、计算题(13分)18.(8分)0.5体积某烃蒸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比CO2少1.5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测定)0.5mol该烃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190g(1)试确定该烃的化学式(2)该烃一氯取代物有几种?19.(5分) mg的饱和一元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生14.4g水和13.44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1)试确定该醇的化学式(2)m的值是多少?合成材料 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DCAADCCD C二、填空题(共48分)11. 12. 分析:题中指出1,3-丁二烯通过加成、水解、消去、聚合等反应生成氯丁橡胶,可把这些反应类型看成是变化的主要顺序,关键是第一步CH2=CH-CH=CH2加成时发生的是1,4加成,还是1,2加成,若发生1,2加成,产物水解后,消去会生成(即C),依聚合物可能加在上,也可能加在C=C上,若加在C=C上,则发生1,4加成答案:Br2 1,4-加成 H2O 水解 HCl 加成 浓H2SO4 消去 加聚 13.分析:首先引导学习酮与氰化氢的加成反应,并说明以丙酮为原料经过不饱和羧酸C,最后得到有机玻璃E。在思考问题时先从正反应方向顺式思维A为丙酮与HCN加成产物 产物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确定D需要从有机玻璃逆向思考,即D为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说明反应一定是甲基丙烯酸C和甲醇的酯化反应。答案:14.则又可恢复碳链一端的双键。15.分析:本题综合了几种有机化学反应:加聚、缩聚、水解等。在推断未知物时,要根据这些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式的差别去分析产物的结构。本题宜用顺推的解题思维,从题目所给信息开始推断。第一步:从题目信息知,A为第二步:A和B的链节组成相同,说明B是由A这一种分子加聚而成,反应的特点是不饱和的C=C键断裂,单体相互结合成高分子长链。第三步:从B的结构特点看,高聚物连接中有所以水解时从虚线处断裂,发生的反应为第四步:以(C2H4O)n与(C5H8O2)n比较,链节的组成多了三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必须用C的两链节与一个HCHO分子缩水来完成,缩水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方式:只有按(2)的方式脱水,所得产物分子式与题相符。16.分析:该题的新情境部分是酯交换反应;从给予的新信息R为酯中羧酸部分的烃基,R为酯中醇部分的烃基。当酯和醇ROH反应时,醇烃基R取代了酯中原有醇的烃基R,称为酯交换反应。用这种新获取的信息解决聚乙酸乙烯酯制取聚乙烯醇问题时,明确指出是聚乙酸乙烯酯和甲醇进行的酯交换反应,所以分析清楚原有酯中醇的烃基R即可以和甲醇中烃基CH3进行取代。答案:(1)过量的甲醇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酯交换反应进行得完全。(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分析:(1)反应信息:(相对分子质量:R+27) (相对分子质量:R+57)其机理是“CC”双键在链端,且双键打开后链端C反应后变成CHO,第二个C上连上1个CH3。(2)数字信息:打开1个“CC”双键,分子中增加1个CH2O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增加30。(3)隐含信息:根据信息还可挖掘AD202-82(相对分子质量之差)/30=4,D比A分子组成应多4个CH2O原子团。即ABCD应是相对分子质量递增的过程。先求A的分子式:8212=6(碳原子数)10(氢原子数),分子式为C6H10,符合二烯烃CnH2n-2通式;结合信息,2个“CC”双键必须在链端,所以A的结构式为CH2CHCH2CH2CHCH2。AB,由于有2个“CC”双键发生信息反应,变化是:D比A多4个CH2O原子团,D比B多2个CH2O原子团(202-142)/30=2,BC已增加2个O原子,那么D应比C多2个CH2原子团,再结合C含COOH有酸性,生成D无酸性,推断C应与2个分子CH3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酯,所以D的结构式为:。F的结构简式:(2)略答案:(1)ACH2CHCH2CH2CHCH2 三、(12分)18.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各类烃完全燃烧的产物CO2 与水蒸气(相同状况)体积变化规律,根据规律确定该烃的类别即通式,再根据通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烷烃:CnH2n+2 :V(H2O)V(CO2)=(n+1)n=1烯烃:CnH2n: V(H2OV(CO2)=nn=0炔烃:CnH2n-2: V(H2O)V(CO2)=(n1)n=-1苯的同系物:CnH2n-6: V(H2O)V(CO2)=(n3)n=-3由0.5体积该烃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比CO2少1.5体积,可知1体积该烃完全燃烧产生的水蒸气比CO2少3体积,从而推知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其通式为C2H2n-6,再根据碱石灰的增多就能求出n值烃的化学式一旦确定后,其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容易书写,对于苯的同系物的一氯取代物个数的判断,既要考虑到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也要考虑到侧链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答案:(1)1.50.5=3即V(CO2)V(H2O)=3可知该烃符合CnH2n-6通式,属于苯的同系物碱石灰增重量是该烃完全燃烧产生的CO2 和H2O 质量之和0.544n+(n-3)18=190n=7该烃的化学式为C7H8 该烃的一氯取代物分别为:故该烃的一氯取代物共有4种19.分析:根据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