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_第1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_第2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_第3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_第4页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命制人:代连国 审核人:高三历史组 编号4 时间:2011.9.10课标要求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基础知识梳理(标注的要求理解,标注的要求识记)我的思考一、冶金业1、青铜铸造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铸技艺已相当成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2、冶金技术: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这是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3、燃料汉代开始用作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用冶铁已相当普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冶铁。明朝时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二、纺织业(一)丝织技术1、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学会养蚕缫丝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4、唐代出现技艺,极具艺术神韵。(二)棉纺技术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2、元代推广先进的工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3、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太贵重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三、陶瓷业(一)、烧陶:陶器 的发明是 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的最重要的成就(二)制瓷地位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历程1、东汉晚期,人们已经能烧制成熟的青瓷。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3、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4、宋代,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5、元代承前启后,烧制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时期。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7、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四、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一)、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农业相结合,产品多供和,很少进入市场影响积极:对于稳定起了一定作用,局限:但落后,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二)、官营手工业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评价积极: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技艺的提高局限: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引起工匠的不满和反抗调整原因:和的发展表现:从征役制到制,是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三)私营手工业兴起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的提高,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兴起发展以后更在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变化(经营方式)唐朝以前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唐宋以来商品化程度加深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预习效果自测】1(2010乐山三调)“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品。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2(2010绵阳高三三模)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 A商周铁器唐朝瓷器明清丝绸 B商周青铜器唐朝丝绸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朝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朝漆器明清玻璃3.( 2010湘潭高三月考)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农本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所导致 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点4(宝安4月调研)明清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 )A白瓷的烧成 B青瓷的烧成 C青花瓷的烧成 D彩瓷的烧成5(2010陕西渭南高三教质检)明朝中叶以后,在纺织业出现的新现象是( )A纺织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官营手工作坊产品精美C丝织品远销国外 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6(2010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四校二模)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7(2010北京海淀第二学期)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8(201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中)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 B C D9(安徽高三二测)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 )西周分封制 当时的冶铸业 秦朝郡县制 隶书的特点A B C D10.(2010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中国是瓷器大国,中国瓷大量出口至迟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11(2010辽宁沈阳高三测二)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 “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始于( )A汉 B北宋 C南宋 D明12(天津一调)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当堂检测】1(2010南京市第一学期期末考)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2(2010成都二测)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秦汉时期已用柔化技术处理铸铁C魏晋南北朝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D隋唐时期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3(2010、绵阳一模)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亚非各国进行贸易B唐朝时与东亚、西亚及东罗马帝国均有交往C明清时期中国与欧亚国家的交往十分频繁D鸦片战争前夕,中英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入超4(2010温州高三一测)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5(2010南京市高三二模)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6(2010广西梧州高三二测)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有麻和丝7(2010广西梧州高三二测)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8.(淮北一模)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出许多唐宋瓷器文物,某文物部门拟写的下列出土文物清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瓷 B白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9.(2010吉林长春高中会考)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 西汉C. 南北朝 D. 北宋10(2010广东茂名一模)最有力地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铁器的是( )A管仲一书里有记载B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出土一批铁农具C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着铁矿山达三十多处D先人们的传说11(2010深圳高三一调)右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C造纸业 D丝织业12(2010广州高三调研)作为实物史料,司母戊大方鼎直接反映的商朝情况包括A青铜铸造和农业生产 B祭祀礼典和农业生产C青铜铸造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