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白铜技术标准.doc_第1页
洋白铜技术标准.doc_第2页
洋白铜技术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1. 洋白铜带概况 1.1. 化学分析 Ni:5-30%;Zn:10-35%;Cu:50-70% 。 常用洋白铜牌号为C7521(JIS H 3110标准)即CuNi18Zn20(DIN EN 1658标准),本检验标准适用该牌号板带, 它的化学成份是:Cu:62-66%;Ni:16.5-19.5%;Mn:0-0.5;Fe:0.25以下;Pb:0.10以下;Zn:其余(18%)。 1.2. 材料状态:根据产品要求可依O(软)、1/2H(半硬)、H(硬)、EH(特硬)(对应于日本JIS标准) 牌号 状态 抗拉强度 N/mm 延伸率 % 维氏硬度 HV C7521 O 390-450 32 90-115 1/2H 440-570 8 140-175 H 540-625 1.5 160-190EH 590-660 1.0 190-200 2、质量要求: 2.1. 物理性能: 2.1.1 柔韧性:符合产品具体性能要求 2.1.2 表面硬度:符合产品具体性能要求 2.2、 尺寸要求:(卷料) 2.2.1、 尺寸规格: 2.3 焊锡性能测试(无铅): 测试要求:1)在210260范围内持续3060s 。 2) 焊接在电路板上。 3) 接收标准:1)材料表面不发黄。 2)焊接稳固,焊锡性能良好。 2.4 外观质量 2.4.1 洋白铜带外观银白色,无破损、拉裂、气孔、结疤,不得有分层现象。 2.4.2 洋白铜带来料划伤、划痕印不得超过 15200.070.03(长宽深),数量10处/米;锈蚀点0.5mm, 5点/米;压点、麻点1mm,10点/米(如产品有特殊要求,应以产品 要求为标准) 2.4.3 切边毛刺0.08t mm 2.4.4 直线度公差1mm 3、检测规则及方法 3.1、 洋白铜带进库前,品质科按此标准的要求对来料进行入库前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 3.2、 对不合格有以下处理: a 让步接受;b 挑选使用; c 退货; 3.3 检验方法: 3.3.1打开包装开头、尾各1-2m 3.3.2测量厚度: 千分尺 3.3.3测量宽度: 游标卡尺 3.3.4表面: 目测或卡尺 4. 包装标识及贮存 4.1 洋白铜带表面涂防锈油,且涂油均匀;外加防锈纸、塑料薄膜。 4.2 卷料边缘整齐,无分层,无塌卷,不允许有接头 4.3 每批洋白铜带有磅码单、质量证明书(含化学成份、抗拉强度、硬度等) 4.4 每卷洋白铜带有检验合格证,标明牌号、规格、重量、卷号、生产日期等 4.5 成品洋白铜带堆在空气流通、湿度85%的仓库内,且应有200mm的垫仓库 5备注: 本标准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