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 报 书 实 验 区 名 称 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 培养实验区 实 验 区 负 责 人 董 占 军 学 校 名 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主 管 部 门 山东省教育厅 申 报 日 期 2009年6月25日 教育部 财政部 制二九年四月填 写 要 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规范填写“实验区名称”,命名应突出其独特性,避免命名过于宽泛,如“中国语言文学系”、“电子工程学院”等;避免使用抽象名称命名实验区,如“艺术教育”等。4、“所属类别”填写:艺术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跨学科门类;申报跨学科门类项目,请注明具体所跨学科名称。5、 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31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所属类别 艺术类 建立时间 2004年9月实验区负责人姓名 董占军 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9.9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教务处处长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传真通信地址济南长清区大学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邮 编250300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31所普通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工艺美术学院,是学士学位、硕士学位、FMA授予单位,山东省设计艺术学“泰山学者岗位”。学校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体,承传我国现代以来优秀的工艺美术办学传统,汲取当代艺术理念和相关科技要素,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近年来,学校尤其针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现实和艺术设计专业属性,把握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以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就专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研究、论证和实践建设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工作,为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奠定了较为全面、坚实、专业的基础。1-1、加强关于“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1-1-1、依据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学校确立了“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强调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融合,“创新”要求全面的素养和能力。“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不仅要具有以设计服务生活的能力,还要具备以设计引领生活的潜力。就此,学校倡导深化实践教学,从“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全面的培养理念出发,从与文化发展、产业发展对接的层次上,在融合理论与技艺的综合实践的高度上,培养艺术设计人才。1-1-2、学校进一步提出并论证了“实践教学型”的学校类型定位。相对于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种类型的我国影响最大的高校分类理论,学校从设计艺术学科的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在系统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发展要素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破既定的类型划分,提出“实践教学型”的定位。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的是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就“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开展了全方位建设。1-2、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1-2-1、打造“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平台。学校立足设计艺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的交叉学科属性,着眼于社会对“复合型”设计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专业,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健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建立以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重点发展设计艺术学科。截至2009年,学校有本科专业16个,其中艺术类专业占44%,艺术类以外的文学类专业占25%,工学类专业占31%,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已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全面对接。学校现有51个专业方向,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对接,有效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了专业内容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双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学校重视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将专业素质教育和应用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1+3,1:3和1:4”的模式。所谓“1+3”,是一年的专业基础教育和三年的工作室专业教育,重点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1:3”,是文化素质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强调建立在综合文化素养上的专业素质;“1:4”,就是在专业课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重点强调综合实践能力。1-2-2、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的必要途径,学校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等途径,促进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格局。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将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课程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行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多层次递进、整合的格局,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保证了设计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更好的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服务社会并引领生活。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真正做到开放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学校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率先倡导设立了假期课堂,并大力推行项目教学、实验室教学、工作室教学等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加大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第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共建成三个实验中心(下设33个实验室、工作室和工艺作坊),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配备与企业、市场同步的科研仪器设备,形成先进的校内实习条件。同时,经山东省政府及国家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命名,建立了一系列实践研发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浪潮集团网络游戏研发中心。第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卓有成效,结合专业特点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山东建设了25个校外实习基地,做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使更多课程能够在前沿性企业与市场的环境下完成,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视野与合作空间;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拓展服务面向。学校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3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加入“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同世界上140所院校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并作为“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成员,在国际设计领域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保障办学视野的前沿性和开放性。为加强社会服务,学校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信息服务和产品开发,积极承接大型工作项目,服务文化事业建设,并不断开展公益宣传与服务,培养设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地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1-3、“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3-1、多次承担并顺利完成省部级社会实践项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教育成就展、中国国际教育科技博览会山东展厅、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五”成就暨“十一五”规划展的总体设计;“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数字形象大使、孔子像(范本)的设计;“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等视觉系统设计;“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视觉形象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担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广告设计师”标准制定及培训项目;参与国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完成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建设重点资助项目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等。1-3-2、主办及承办多次学术展览、学术论坛活动,展现了实践教学成果。近年来,学校先后主办了“2003当代书籍设计专家论坛”,“2004山东省青年美展平安山东招贴设计大赛”,“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2006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首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2007齐鲁国际摄影周暨墨子小孔成像国际摄影研讨会”,“2008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第二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齐鲁国际摄影周”;承办了“2002中国当代壁画艺术座谈会”,“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09中韩妆扮艺术节”系列作品展览、学术论坛,“2009年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等活动。1-3-3、多项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积极主张教学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养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学校教师共获省部级教学研究重大项目共58项,学校各类教学研究课题共76项。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我校教师近五年来共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教材共14部,其中一等奖6部,二等奖8部;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百余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设计作品、美术作品在第九、十届全国美展中获银奖4项、铜奖8项。2、指导思想2-1、教育理念2-1-1、社会发展对设计艺术人才的要求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设计人才具备专业技能以外的综合能力。在“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中,要求设计艺术成为产业的推进剂与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具有提高产品与企业竞争力的创新能力,还要具备能够将创新能力与企业、市场及社会需求相整合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创意产业时代,设计已从主要关注产品的结构、功能、造型转变为对更为广泛的物质精神的双重价值追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要重视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素养的提高。2-1-2、高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转型设计艺术学科的应用性特征,都要求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由培养艺术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突出学科的应用属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要求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由培养“艺术家”,转变为培养服务国家建设,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设计师。 2-1-3、实验区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符合中国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总体格局“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定位符合中国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我国高等教育将艺术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三种:学科型、应用型和实用型。其中应用型人才,指服务于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主要由教学型本科高等院校来培养。作为山东省属设计艺术院校,结合自身师资、生源、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特点,明确定位为培养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的本科高等艺术院校是合理的。2-2、理论研究2-2-1、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格局与发展趋势当前,设计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现代意识的重要载体,被许多国家视为经济和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人才需求促使设计艺术教育迅速发展,其发展格局体现了经济及文化发展的深层作用力。把握设计艺术教育现状,比较分析中西方设计艺术教育的特点,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发展要求,是我们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前提。国际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格局及趋势。考察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可见,其特点突出体现为,注重控制办学规模,强化专业特色,传承本土文化,并与产业建立实质联系。同时,发达国家设计艺术教育注重与产业紧密联系,因地制宜,依据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市场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注重在设计中传承、凸显本土文化。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要求。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办学规模膨胀、办学模式趋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70%的高校设有设计艺术类专业,但受经济利益驱动、“艺考”机制影响以及办学追求综合、追求规模的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影响,设计艺术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尚未能从设计艺术“应用性”的学科特性出发,联系产业发展,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教学模式趋同、单一,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的办学格局。因此,必须建立基于产业和学科分析上的、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2-2-2、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完善设计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构建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设计学科的属性和人才需求、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的教育策略,体现了设计教育发展的需要与趋势。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重要的整合过程,是融合理论与应用的、动态的、整体性的教学过程。 设计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与内容。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实验区将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的几个层次:首先是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法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其次是创作实践教学,不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作为核心,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设计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第三是项目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通过虚拟的或实际的项目,全面培养、锻炼学生从实际调研、目标规划、创意设计、创作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整体素养;第四是行业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入实际,在现实的行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第五是社会实践教学,如果说行业实践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色彩,那么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全面培养包括设计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培育过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使设计人才胜任设计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并保有发展潜力,恪守设计伦理、担承设计使命,服务社会并引领生活。2-2-3、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时间项目名称项目获奖情况2004“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及课程结构研究”暨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服装结构制图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与创新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高校摄影实验室建设与摄影实验教学的改革山东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技术研究立项项目2005广告图像认知度的测量山东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技术研究立项项目2006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模式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技术研究立项项目2006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山东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7“设计艺术项目教学暨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系列教材”山东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工作室建设山东省研创项目2008“改革民艺学教学,突显非物质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 山东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式及评价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项目2008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2008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 2008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及课程设置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2-2-4、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主要教学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作者刊物名称期号关于设计艺术专业“假期课堂”教学的构想潘鲁生发表于装饰转载于新华文摘2004.42004.17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服务中国动画产业潘鲁生美术研究2004.11构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潘鲁生顾群业董占军王 霞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转载于新华文摘2005.72005.19设计艺术院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潘鲁生光明日报2007.11贯彻教学评估指导方针 促进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潘鲁生中国教育报2007.1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推进设计教育发展潘鲁生中国教育报2009.5浅谈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潘鲁生光明日报2009.5艺术文献学论纲董占军山东社会科学2006.8论加快山东设计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丁炳堂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3设计素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王智设计艺术2006.6如何启发色彩设计灵感王向勤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2005.1关于动漫教育的新思维王传东设计艺术2006.1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意趋向赵 进创意中国2006.12谈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王传东影响前沿2006.12对课程教学规律的探讨丁 宁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2室内空间设计教学方法研究邵力民中国教育导刊2007.3主要教学研究著作著作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设计艺术教育笔谈潘鲁生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7设计九讲潘鲁生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设计艺术十五年唐家路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12潘鲁生艺术文论(4册)潘鲁生 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93、培养方案3-1、培养目标从设计学科特性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学校确立了“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从“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全面的培养理念出发,从与文化发展、产业发展对接的层次上,在融合理论与技艺的综合实践的高度上,培养具有服务生活、引领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者、相关政策的制定者等专业人才。3-2、方案设计及可行性3-2-1、方案设计积极打造 “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逐步形成“以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如表1)。专业设置上将现有的16个本科专业进行系统规划,强化了设计艺术的交叉学科属性,重点发展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现代手工艺术和数字艺术相关专业。在16个本科专业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了51个专业方向。其中多媒体设计、现代手工艺术专业都是目录外专业,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对国家本科目录局限的突破。表1 学校“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 专业类别专 业 名 称所占比例艺术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影视舞台美术设计、表演、雕塑绘画43.75%工学类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学、包装工程、城市规划31.25%文学类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25% 表2 各类性质课程学分分配参照比例课程性质主要课程学分比例%必修课(模块课)公共必修课“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文学、史论课4326.88综合实践课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考察,假期课堂、军政训练、社会实践(团委)、艺术实践、就业指导22左右13.75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83左右51.87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及信息技术、综合艺术教育)、专家系列讲座、跨专业任意选修课三大部分127.5实行“模块+选课”式的有条件学分制体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模块”就是学生所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选课”是专业方向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具体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年制总学时控制在2800学时,总学分在160个左右(如表2)。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在加强基础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和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所占比例,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体现“实践教学型”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基本定位(如表3)。表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践教学课程结构一览表课程类别主要课程培养目标/授课形式所占比例公共文化课外语、计算机、文学、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课程讲授按照国家规定专业理论教学20%专业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高设计创意能力/课程讲授、学术讲座20%专业教学30%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设计表现能力/专家教授工作室30%实践教学50%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工作室(作坊)教学、实验室教学30%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综合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项目教学、假期课堂、社会实践、市场调查20%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层级。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的几个层次:首先是课程实践教学;其次是创作实践教学;第三是项目实践教学;第四是行业实践教学;第五是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使设计人才胜任设计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并保有发展潜力,恪守设计伦理、担承设计使命,服务社会并引领生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拓展服务面向。本实验区与政府、企业、机构形成互动关系,一方面他们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区利用学院的学术力量为社会提供科研开发和项目咨询,鼓励教师带领学生,与校外实习基地积极开展应用性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转化为企业应用技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重视民间艺术研究与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山东地方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将民间艺术引入到课程当中,吸取民间艺术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熟的技法,结合现当代的艺术元素与形式符号,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教学视野。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与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瑞典、芬兰、奥地利、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24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订了实质性合作协议,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了“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与英国斯塔福郡大学联合成立“设计管理研究中心”,与美国俄勒冈大学等3所大学合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心”。2005年学校加入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3-2-2、方案的可行性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和整体实力,逐渐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设计艺术院校。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区内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室座位数达到82.23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3.33台,充分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相关设施数量充足,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共建成三个实验中心(下设33个实验室、工作室和作坊),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配备与企业、市场同步的科研仪器设备,形成先进的校内实习条件,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山东建设了25个校外实习基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验区拥有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截止2009年,实验区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4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博士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1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5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人,山东省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1人。聘任国内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6人。教学评价机制不断健全,促进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发展。学校重视强化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形成教与学之间的竞争和评价机制,促进以教学效果为质量标准的教学体系建设。4、保障体系4-1、师资队伍4-1-1、师资队伍结构本实验区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合理,博士占5.49%、硕士占53.12%、学士占28.67%;职称结构合理,教授占14.72%,副教授占22.94%,讲师占39.15%;教师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上占23.44%,35岁45岁占25.19%,35岁以下占51.37%,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科结构合理,理论实践教学互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队伍的专兼结合,保证了师资的动态平衡。专职教师包括实验室(工作室)管理队伍、实验室(工作室)技术人员、双师型师资,着重加大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强化教师理论和工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兼职教师主要是特种工艺聘用技师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以相对稳定的专职队伍为核心骨干,为教学质量稳定提供保证;兼职教师通常引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引入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等,并作为工程链教育的指导,保证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4-1-2、主要的专职教师(具有副高及副高以上专业职务的专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承担的教学工作潘鲁生男1962.11博士教授艺术学设计学苗登宇男1962.09学士教授艺术设计视觉识别系统、企业文化研究、平面设计董占军男1969.06博士教授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史唐家路男1968.10博士教授设计艺术学西方现代设计史、设计美学赵 屹女1970.03博士副教授艺术学广告设计任仲泉男1964.11学士教授艺术设计造型基础孙大刚男1970.03学士副教授艺术设计招贴设计彭冬梅女1969.12博士副教授艺术设计设计管理侯立平女1968.12博士副教授艺术设计招贴设计吕学海男1958.12博士教授设计艺术学设计程序与方法4-1-3、主要的兼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承担的教学工作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及岗位石增泉男1963.11硕士教授艺术设计声像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丁 宁男1956.01学士教授艺术设计环境心理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王 智男1955.06中专教授工业设计形态设计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吴永福男1956.02专科教授纤维染织织绣设计现代手工艺术研究所所长段建华男1961.10学士副教授玻璃陶瓷吹制玻璃基础现代手工艺术学院院长郭去尘男1961.06学士教授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4-1-4、师德、业务素质学校师德教风建设成效突出,涌现了一批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典范和优秀群体。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德艺双馨艺术家5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人,省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1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6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1人;在校内涌现出了校级优秀教师34名、先进教育工作者26名、师德标兵21名、优秀女教师11名。2002年以来,学校教师集体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教育成就展、中国国际教育科技博览会山东展厅、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五”成就暨“十一五”规划展的总体设计;“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数字形象大使、孔子像(范本)的设计;“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官方海报、奖牌等视觉系统设计;“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视觉形象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担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广告设计师”标准制定及培训项目;参与国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完成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建设重点资助项目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等。教师的设计作品、美术作品在第九、十届全国美展中共获奖12项,其中2000、孙子圣迹图、洞见、喜船获第九、十届全国美展银奖。2004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的课程有8门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教师主持的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主讲人批准时间设计素描 王 智 李兴华 韩文涛 张炎 王艳2005品牌形象设计 苗登宇 孙大刚 王晓峰 孙 傲2005包装设计 赵 进 曲 展 张 瑞2005广告摄影 王传东 罗云平 于 峰 上官星 王楠2006景观设计 邵力民 徐建林 李玉德2006网页艺术设计 顾群业 董占军 赵志云 惠岩2007现代设计艺术史 董占军 顾群业 王景 韩明2008动画形象设计 王传东 姜军 肖文津 宋玉远 杨儒濠2008教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成果形式项目等级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潘鲁生调研报告产品研发中宣部服装设计过程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吕学海专著国家社科基金传统设计伦理思想研究赵 屹专著教育厅装饰玻璃与综合材料的相溶段建华应用教育厅现象学与美学反思王子铭专著教育厅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专著教育厅艺术文献学论纲董占军著作教育厅直接性的诉求王子铭专著教育厅中国古代服侍结构探源赵 刚著作教育厅人体数学模型与服装工业板生成技术研究吕学海应用教育厅艺术首饰综合材料加工工艺研究宋处岭应用教育厅山东传统手工提花织布工艺、材料及其系列产品设计研发唐家路应用教育厅设计体验与客户价值研究孙 磊专著教育厅汉画像艺术形式形象的视觉结构董 洲著作教育厅设计专业广告创意与文案写作创新性教学研究郑建鹏专著教育厅室内照明设计李文华专著教育厅网络形象设计赵志云专著教育厅建筑速写艺术研究丁 宁专著教育厅设计艺术教育资源数据库董占军应用教育厅公共指示系统设计规则孙大刚研究报告文化厅济南城市景观系统现状调研分析与规划策略丁 宁研究报告文化厅图形创意新思维高振堂著作文化厅品牌形象设计孙大刚著作文化厅现代设计哲学引论王子铭著作文化厅包装结构与形态研究赵 进著作文化厅建筑的“效应”构成分析与美学价值丁 宁论文文化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游戏开发研究彭冬梅文化厅学科交叉视野中的广告诉求真实性原则思考张 琰论文文化厅高层建筑中公开空地网络化的创造东京都大、丸、有地区的公开空地的调查研究邵力民调查报告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和开发潘鲁生著作科技厅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问题潘鲁生科技厅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问题研究刘 宜研究报告省社科规划办中国艺术文献学董占军专著省社科规划办新中国60年主流美术研究“全国美术作品展”(1949年-2009年)唐家路专著省社科规划办中国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赵 屹专著省社科规划办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潘鲁生研究报告软科学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前沿研究李 新论文软科学黄河下游原始图像艺术调查与研究张从军著作软科学城市文化形象系统研究苗登宇著作软科学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学分制研究董占军研究报告软科学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于茂阳研究报告软科学山东手工艺人生存状态研究赵 屹研究报告软科学民间艺术村落调查与文化生态研究唐家路著作软科学高等学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效性研究段 殳研究报告软科学文化创意产业大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董占军著作软科学办公室4-2、教学条件4-2-1、教学设备配置。实验区内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室座位数达到82.23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3.33台。学校现建有数字艺术与传媒实验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和特种工艺实验中心三个实验中心,含33 个实验室和工作室(表4)。学校通过追加预算经费、争取上级设备专项拨款等办法,逐年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目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983万元(表5)。 表4 校内共享实验室情况表所属实验中心实验室名称个数面积()可支持专业数字艺术与传媒实验中心动画综合实验室1321动画、摄影、艺术设计影视演播多功能厅1850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摄影实验室1771摄影、动画、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实验室1221摄影、动画、艺术设计数码影视设计实验室1671摄影、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11100全校各专业CG实验室1488全校各专业综合实验中心服装表演综合排练厅1160表演书籍装帧设计实验室1224艺术设计(书籍)印刷实验室1208艺术设计(印刷、广告)包装技术实验室1208包装工程、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实验室1180艺术设计(印刷、广告)建筑物理综合实验室1240建筑学建筑与景观模型实验室1398建筑学、工业设计(展示)模具加工与产品成型实验室1560工业设计壁画与综合材料实验室1552绘画(壁画)艺术品修复实验室1308绘画、美术学纤维与染织艺术实验室1224艺术设计(纤维)服装设计与工程综合实验室1478服装设计与工程、表演壁画临摹工作室193绘画、美术学中国画临摹工作室193绘画、美术学油画临摹工作室 193绘画、美术学千佛山校区家具设计与制作实验室1318艺术设计(家具)妆扮艺术实验室1324艺术设计(妆扮)、表演印刷工艺实验室1120艺术设计(印刷、广告)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1320各专业特种工艺实验中心金属工艺实验室1262艺术设计(金工)首饰工艺实验室1262艺术设计(首饰)陶瓷实验室1612艺术设计(陶瓷)、工业陶瓷玻璃艺术实验室1262艺术设计(玻璃)漆艺实验室1262艺术设计(漆艺)木工艺实验室1150全校相关专业雕塑工作室11110雕塑表5 单价十万元以上的主要仪器设备情况仪器设备名称归属型号、规格数量单价(¥)X-Y绘图仪印刷实验室IPF91001169660数码印染机服装综合实验室DTP1700R1165000缝纫机服装综合实验室3200ASS1115000切割机服装综合实验室格柏1115000缝纫机服装综合实验室AWP-8951235000宙斯激光雕刻机建筑模型实验室M3001175000嘉宝机械雕刻机建筑模型实验室IS60001174585光环境测试系统建筑模型实验室SM1164000红外热成像仪建筑模型实验室B21160000室内热舒适仪建筑模型实验室IAQ1155000快速成型机建筑模型实验室Designmate cx1701300立式加工中心建筑模型实验室DMC63V1720000磁盘阵列计算机辅助实验室MA209CH/A1125489三维立体快速成型机包装技术实验室SST12001378000三维动作捕捉仪运动捕捉实验室魔神11502300投影仪演播厅PLC4600C1195000重型摇臂演播厅Super plus Syste1146000多格式录放机演播厅AJD-9551127000德国巴赫反光板系统摄影实验室德国巴赫1200806苹果工作站数码影视实验室G52535300苹果一体机CG实验室Imac7516200模具电铸成型机金工实验室JG-1000A1178000坩锅炉玻璃实验室EF-20011398004-2-2、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建立了稳定的校级校外实习基地25个,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也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院级实习基地,拓展了实习空间,满足了各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需要(表6)。校内美术馆、博物馆(含孙长林艺术馆)馆藏丰富,总建筑面积15660,博物馆馆藏近万件(套),是各专业学生重要的实习场所。博物馆附设民艺展览馆,陈列展出16个门类的民间工艺品;博物馆集中收藏了学校主要创建者孙长林先生捐献的珍贵历史文物、名家书画、画像石、拓片等。 表6 校级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情况表序号基 地 名 称所属学院1山东东方天健广告有限公司视觉传达设计学院/50/2山东省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视觉传达设计学院56112.0502856.03山东美术出版社视觉传达设计学院4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视觉传达设计学院103103.0100/5上海梅高广告有限公司视觉传达设计学院6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7山东福缘来装饰有限公司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8烟台三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学院9山东恒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学院10烟台北极星国有控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学院11山东宝马特(英国独资)制衣有限公司服装学院12黑蜻蜓模特公司服装学院13莱州雕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造型艺术学院14临朐鲁艺红木工艺品有限公司造型艺术学院15宜兴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医院陪护管理办法
- 萧山景观草坪管理办法
- 专利转化资金管理办法
- 中小企业收入管理办法
- 网络云维护管理办法
- 个人授信业务管理办法
- 社区团支部管理办法
- 社会性监考管理办法
- 粉末原材料管理办法
- 仓储智能配送管理办法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医院设备采购培训课件
- 2025年科创板开通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2025年汽车修理工(高级)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乡村文化振兴培训课件
- 2025年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综合测试卷
- 《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UG)》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昭阳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 2025年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年初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